大唐天将军 第399节

  最后完结以后,李还亲自执笔附加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若吐蕃不为附属,至长安叩首,臣来年直取逻些”。

  天宝元年,河西节度使王曾在贺表结尾说:“臣独辑甲兵,日讨军实,终当拔逻些城青地,斩赞普之首,以悬北阙,则臣之愿毕矣。”

  谁都认为这是吹牛皮的话,李隆基都不敢奢望,只是图一笑罢了。

  谁能想到?只短短几年,最难完成的事情,擒吐蕃赞普被李完成。

  只要养精蓄锐,两年内储备足够的物资,训练高原军士,发动民夫,必能攻破逻些城。

  后世在附属国的问题上,经常犯一个错误,以为纳个贡、和个亲就是附属国关系了。

  实际上,吐蕃从不是大唐的附属国,哪怕是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朝拜的时候。

  唐与吐蕃在最要好的时候,只是盟友关系。

  两年前吐蕃想与唐为附属,都知道是缓兵之计,想借此修建城池。

  城池建筑好,调兵遣将,立刻会撕破脸。

  别说和亲、纳贡,就是受天朝册封都不一定算是附属国,如回纥那样,只算是名义附属国。

  其实,在李的心中,是不承认这样的附属国的。

  真正的附属国是白兰羌、苏毗国这样,唐军能直接调兵遣将。

  后世一直认为,附属国主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通过武力征服,扶植傀儡政权的半殖民性质;二是通过自己强大压迫感,迫使别国成为自己的保护国。

  这两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政治上丧失独立地位,军事上受制于人。

  当然了,大唐这个时代,肯定不能和后世比较。

  许多名义上的臣服,就是国威的体现。

  但有国威就够了。

  吐蕃只要受李隆基册封,成为封号赞普,李就不用来年再进攻。

  否则以李隆基的脾气,八成会让李继续进攻。

  所以李干脆主动提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表达一切以大唐,以圣人为中心的思想。

  大唐的周边,不需要有太牛的国家出现。

  天子,只有一个。

  万夷,皆需服从。

  《大非川破吐蕃、擒赞普书》整合完毕,李将其封存。

  李又将这段时间整理的表功奏书、英雄勋章获得者、勇士勋章获得者、跳荡勋章获得者名单,交给李隆基。

  其中英雄勋章只有安思顺、高秀岩、南霁云、王难得、哥舒翰、李朱师、李光弼、程圭八人获得。

  他们斩敌最多,追击最深,也是诸军的大将。在李的光环下,一场旷世大战选几个英雄,只能选他们。

  其余主将,和一些精锐猛卒皆授勇士勋章,一共六十八人。

  立下跳荡之功者三百三十六人,其中李的亲卫就有三十九人。

  跳荡勋章只要斩敌人数量达标就能获得。也就是说,只要战场上够猛,就能得到跳荡勋章。

  至于李是什么勋章,天下人有目共睹……

第242章 创建神策军,追封李祖父为王

  几天前,刘晏和杨绾奉命来到多玛的营帐。

  李与他们商议关于青海之地的发展计划。

  李准备创建青海郡,治所在伏俟城。

  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以南,都属于青海郡。

  使青海郡与西平郡、张掖郡、酒泉郡、晋昌郡、敦煌郡、九曲郡相连。

  青海郡西到香日德地区。

  青海东北都是山地无人地带。只是将其纳入版图,人迹罕至。即便如此,李也准备将青海郡划分十三县。

  将来一定是人口大郡。整个青海郡的面积,比河西走廊五郡加起来都大。

  在九曲、临洮黄河以南的大积石山,创建积石郡,囊括以前的通颊地区,创建笼络城(今玛沁县)为治所。

  如此,大唐就完美包围白兰羌。

  以后白兰羌不敢对大唐起丝毫异心。

  最后就是柏海郡,创建河源、柏海等五县,以柏海为治所。

  正好遏制住苏毗与吐蕃的联系之路。

  实际上,苏毗已经将吐蕃得罪死,背刺大唐的概率很低。只要有李在,必然会有机会挥师逻些城。

  李又与刘晏、杨绾商议将吐谷浑、吐蕃、党项安置在青海哪个地方。

  关于军队,需要重新调动。大唐陇右郡的防守区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李上奏李隆基将赤水军重新划归河西节度使。

  因为回纥也是敌人,没有赤水军,河西太过薄弱。

  另外,河西军还可以直接出阳关、玉门关至西域。

  最主要的是,没必要将近十万大军,安置在九曲。

  李将哥舒翰的积石军,安置在积石郡的笼络城,将漠门军也安置在积石郡,创建莫门军城。

  平夷守捉安置在洮阳郡。

  九曲的武宁军(镇西军改)、金天军,暂且不动。

  宁边军调遣到原为树敦城的赤水城。

  威胜军调集到青海以南。

  原本的宁边军城、威胜军城荒废,作为百姓之城。

  九曲有武宁军足够。

  陇右的白水军调集到青海以北,威戎军调集到青海以东。

  这些调动皆是用以管理吐蕃俘虏和吐蕃百姓。

  兵马超过一万的安人军,分别驻扎在茶卡盐湖和都兰地区,创建新的安人城。

  河源军调到合河(今布哈河)驻扎。

  和吐蕃不同,唐军会调集吐蕃武士,配合汉人的工匠,在这些地方建筑坚城。

  原本的白水军城、威戎军城、安人军城,荒废成迁徙百姓的城池。

  唐军的战略重心,开始向雪域高原移动。

  原本唐军的那些戍堡、守捉、军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李最终敲定将陇右节度使的治所搬迁到伏俟城。

  临洮军也驻扎在伏俟。

  再把军队放置在湟水城,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这样的布置,不是为了苟延残喘的吐蕃,而是为了更容易看管吐谷浑、党项、通颊、吐蕃等民族,甚至是震慑白兰羌国和苏毗国。

  绥和守捉,以后会改为振武军,进驻石堡城。

  现在石堡城虽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但却是河湟之地到青海的要道,可以作为监视之用。

  陇右其他军如宁塞军、振威军、合川守捉,也都离开宁塞、西平郡。

  它们虽然只有五百到一千人,但这种小军、守捉的意义,就是为了遥控戍堡,巡查边界。

  否则就不能算是边军。

  李将合川守捉调到乌海城,这实际上是苏毗的国境,但此要道一定要掌控在大唐的手中,苏毗也不会说什么。

  将振威军调到伏罗川,将宁塞军改为临蕃军,调到茶卡盐湖西北的乌兰地区。

  最后是计划新创建在柏海的三支军队,神威军、绥戎军、定戎军。

  这其中的重点是神威军。

  这一个月来,李考虑再三,突然觉得神威军的名字不好,他准备不取神威这个名义,而是改为神策军。

  接下来的一两年,李要想方设法入相。

  去长安不能把亲卫带上,因为李隆基会让金吾卫护卫他,最多带几个贴身的卫士,或者招募奴仆。

  一共一万五千人的神策军,驻扎在水草肥沃的柏海,还有牛羊享用。

  李准备将亲卫,留在神策军,组成神策军的骨架。

  由临洮军副使南霁云,为神策第一任军使。

  以李晟为神策军副使,张万福为神策军副使。

  裴璎在神策军为骑将,其他神策卫,立跳荡功者,皆为神策、绥戎、定戎三军的衙将、郎将,未立者为押官。

  李提拔一名叫曲环的河源军副使为定戎军使,他在战斗中非常勇猛,值得提拔。

  提拔河西掌书记段秀实为绥戎军使,计划绥戎军比定戎军多两千人马。

  在僚属中,段秀实是让李放心为将的人。

  他要以神策为基,定戎、绥戎为两翼,这两万多兵马成为镇守吐蕃的第一防线。

  将来起事的时候,也能为他所用。

  等新占领的区域事态稳固,军士招募后,河东、朔方、河西步骑会抽调走。

  河西赤水军调回凉州城。

  而原本在凉州城的大斗军,调到白亭海边的休屠海,创建大斗军城,给回纥上一下压力。

  李打垮吐蕃,在休屠海筑城,距离回纥一步之遥,回纥一定会多想,也会畏惧。

  因为和强盛的吐蕃相比,回纥不算什么。

  而如此强盛的吐蕃,三年时间被李打垮,赞普也被生擒。

  青海至柏海发展规划,军事调动,此为第三份奏折。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家书。

  不知不觉,李又长一岁,到了及冠的年纪。

  按礼制,李当有一个表字。

  当然,大唐没有汉代那么重表字,有的文人权贵不称表字,也没有表字。

  奏折六百里加急送至长安后,李没有在多玛停留,他押送著尺带珠丹等人,准备前往青海。

首节上一节399/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