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扶汶本就不服卢瑜,他拍著自己的胸脯,口出狂言。
这暴躁的脾气,犀利的言语,让旁边的李心惊。
卢瑜一定知道阿史那扶汶的秉性,却还在激怒他。
“放肆!胆敢不听本将命令。军中伤人者,一律军法处置。”
卢瑜看起来更加生气,他沉声一喝,拂袖离去。
李看著卢瑜的背影,眼眸微变。
他有问题啊!
“李将军,我们比试开始!”
阿史那扶汶也很懵逼,堂堂主将,怎么撂句狠话就走了。
既然卢瑜离开,他与李的斗箭要继续。
冷静后,阿史那扶汶有自己的想法。
射中李的马,也算胜出。
“可以!”
李胜券在握。
他手握一石强弓,有百步穿杨的箭术,意味著他必胜。
他不会射马,更不会射人。
李要与阿史那扶汶斗箭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军城。
这种血性,最英勇的胡将,都少有具备。
军城中大部分士兵,都来到骑兵校场周围。
即便许吐司兵因陈回光事件,不服李,但此刻都收敛这种心迹。
之前他们认为的“贵公子”李,是一个不敢跃马扬弓,凭借门荫镀金的纨绔子弟。
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在跳荡军校场上,李一手一个将最大的石锁举起,也在士兵中传开。
“将军何故如此?”
判官柳锡得到消息后,立刻赶来劝阻。
他心中李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怎么能做出这么不智的举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与阿史那将军切磋一番而已。”
李已经携带箭囊,跨上一匹战马来到校场的最北端。
阿史那也全副武装,骑马在校场最南端。
两人远远对视,较量一触即发。
“阿史那善射,将军年少,万不可意气之争。”
柳锡以为李年少轻狂,劝阻李取消比试。他心中疑惑,这么大的事情,为何卢瑜不来制止。
如果出事,谁能担待得起?
“柳判官不需要多言,十个呼吸,决胜负矣!”
“驾!”
李说著,拍马奔驰。
只留下心急火燎的柳锡站在原地。
事已至此,他只能希望阿史那扶汶会手下留情。
李开始疾驰,阿史那扶汶自然也要飞马迎向李。
周围观看的军士,皆将心提起。
这是不同寻常的比试,没有人大喝,更没有人鼓掌。
他们心情复杂,目不转睛地盯著逐渐靠近的两骑。
数千人围观的校场,此时竟然鸦雀无声,只有“”的马蹄声。
双方的距离越近,士兵们的心神就越紧张。
二百五十步……
二百步……
一百五十步……
还不到射程内,两人已经取出羽箭,搭在弦上。
阿史那扶汶拿七斗骑弓,此弓的水平有效射程只有一百步。
但想在一百步内射到目标,难如登天。
必须再靠近一点。
李深知这一点,他手握雕弓,紧紧地盯著阿史那扶汶。
大约一百二十步距离的时候,李抬起雕弓,瞬拉满月。
李只是微微瞄准,马匹又向前十步远。
现在两方的距离是一百一十步。
这一刻,李心静如水,意无杂念。
“嘣!”
松开手指,弓弦震动。
“咻!”
刹那间,箭矢破空飞出,如流星般迅速。
而阿史那扶汶等著再靠近一点射箭。他此时戴著甲片组合式的兜鍪,项顿过肩,顶饰红缨。
他正在准备拉弓,根本来不及反应倏然而至的箭矢。
“铛!”
阿史那扶汶只感觉到头顶大力贯来,兜鍪险些脱落。
这种情况下,他不自觉地回头。
眼前一抹红色。
那是他头顶的红缨,飘落在马后。
再看前方的李,已经勒住战马。
“这是神威!”
阿史那扶汶一时失色。
他自学习骑射二十年来,未见有如此箭术。
简直如神一般。
反应过来后,阿史那扶汶丢掉强弓,甘拜下风。
如果李射他眼睛,此时已经毙命。
“神威,神威!”
校场上经过短暂的寂静后,响起震天大喊。
其中还夹杂著一些胡语。
那些信仰骑射的胡人,甚至跪拜在地方,表达对李箭术的崇拜。
飞马射缨,很快就传遍整个朔方军,也是李在边塞扬名的标志。
第32章 突厥寇边
“将军神威,末将拜服。今后阿史那扶汶,以将军马首是瞻!”
下马后,阿史那扶汶向李一拜。他将李射落的箭矢捡起,向李双手奉上。
这是一些游牧部落,臣服一名强者的方式。
“我的一石雕弓胜阿史那将军的七斗骑弓而已,若同执七斗,胜负犹未可知!”
李将阿史那扶汶扶起,接过他奉上的箭矢。
“纵无强弓,您的箭术已登峰造极,末将望尘莫及。”
阿史那扶汶不需要李给他找台阶下,表示心服口服。
“诸位遇回乐城军士,告知他们,我是否可射人?”
李对著周围的士兵笑道。
许多胡人豪爽坦诚,忠诚勇敢,这也是事实。
最起码,现在的阿史那扶汶,就是这样的人。
“哈哈……”
李的话,引来一番哄笑。
这也意味著士兵们对他不会那么反感。
就等柳锡将陈回光高升的事情传遍全军。
比试结束,衙将们将士兵召回到各自的校场上。
刚才发生的一幕,士兵们叹为观止,他们回到自己的校场上,绘声绘色地讲解给未看到的士兵。
“柳判官,卢将军是陈将军提携上来的吗?”
李和柳锡站在骑兵校场边缘。
“并非!陈将军来丰安军也才一年,卢将军是半年前从河东调任为丰安军副使。”
柳锡深深地看了李一眼后,回答道。
“我知道了。关于陈将军高升的事情,现在宣传,不正是时机吗?”
李微微点头后,向柳锡嘱托。
“属下明白。”
柳锡会意。今日李的神威之举,深入人心,必能改变士兵们心中的看法。
李说陈回光要升职,那一定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