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李拨弄,金戈铁马,大气磅礴的曲调更让人震撼。
连李隆基这种音乐宗师,都完全被吸引,他缓缓放下酒杯,极为认真得听。
前奏完毕,李开始更快速地拨弄丝弦,金声、鼓声、刀剑碰撞的声音……
不久后又无声,然后又如泣如诉……
这种起伏跌宕,让众人心脏都为之一震。
杨玉环看得出神,当她醒悟的时候,看到李拨弄琵琶的专注,那灯烛下的影子婆娑。
她喜欢李被万人瞩目的样子,这样她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看著。
仿佛,她也被李的琵琶所吸引。
即便,这曲调确实精湛!
伴随著李收势,一曲终落。
“啪啪啪……”
李隆基回过身后,带头抚掌。王公大臣们也跟著鼓掌。
可恶,又被小贼装到了。
李林甫鼓掌的同时,心中纳闷李怎么什么会,而且还都这么好。
虫娘也惊奇,她阿娘也弹奏琵琶,但从来没有这么弹奏的。
看到父皇鼓掌,她也想学这首曲子,天真的以为只要阿娘弹奏此曲,父皇就会去看她们。
“七郎,此为何曲?可有曲谱?”李隆基急忙问李。
这比之前盖嘉运献上的《甘州大曲》还要雄浑壮阔。
“此为《十面埋伏》,讲得是韩信在垓下打败西楚霸王,西楚霸王别虞姬,乌江自刎的故事,请圣人过目。”
李将提前准备的曲谱取出递给李隆基。
李隆基打开曲谱后,仔细观看,赞不绝口,恨不得立刻来一曲。
李也趁著此机会,退出李隆基的座位,使李隆基不至于冷落其他重臣。
他与王维、吴道子交谈后,又与大臣们把酒言欢,大臣们都赞誉李的琵琶精湛。
其实不是李琵琶精湛,而是曲调无双。
数百年来,最著名的琵琶曲,没有之一。
这场宴会,直到子时才罢!
临行前,李隆基再次敬李一杯,因为李明天天不亮就会赶路。
李向李隆基一礼后,与父兄一起出宫回家。
翌日,天未亮李起床。
没有通知李玉莹,洗漱完毕,李准备出发前往驿站。
李适之和李刚送他出府,李便拒绝他们再送,他要趁早赶路。
父兄只能作罢,希望来年七郎如是归来!
虽然天未亮,但街道上已经有人在打扫。
平时,应该还有上早朝的人。
但今日因宴会停止早朝。
“夜如其何,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李看著兴庆宫的方向,吐出这意味深长的诗句,然后带著亲卫和裴璎,穿梭街道,通过天未亮,便已大开的长安金光门……
第221章 安禄山蠢蠢欲动,豪强的乞降
李前往咸阳驿站的时候,长安依旧风起云涌。
权臣李林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不久后,长安有传:松柏皆不见,杨花飞满天。
杨钊借助这股势,决心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长安的权贵,见风使舵,想以“君轻爵位”,得到富贵。
地方的官吏,哪怕是张九龄的亲弟弟张九皋也不能免俗,将宝物送至长安,讨好皇帝和贵妃!
有的官吏直接将宝物送至五杨手中,请五杨求官。
李隆基已经忘记开元时期的勤奋与节俭。
遥想开元二年,李隆基以风俗奢糜。下制: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
同时又下令:自今天下更毋得采珠玉,织锦绣等物,违者杖一百;工人减一等。罢两京织锦坊。
他不仅仅在殿前烧毁锦绣节俭,还下令关闭为皇室制造锦绣的工坊。
是以,宰相、大臣人人自勉,不敢贪污,一心为国。
姚崇、宋、卢怀慎、源乾曜、张说、苏、张嘉贞、李元、杜暹、裴光庭、韩休、裴耀卿、张九龄等一连十几位有为的宰相,拉开开元盛世的序幕。
至改元天宝,关闭的工坊早已打开,为贵妃制造衣物者,多达七百余人。
那些金银珠宝,以李隆基的心情赏赐。
只要令李隆基高兴,就能赏赐职事官,爵位。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这句《诗经》上的名句李隆基一定读到过,但没有记住这八个字的份量。
人人都能善始,却很少有人能善终。
而李在河陇大诛豪强,让关东、关中豪强惊惧。
特别是李兼任朔方、河东的节度、采访使。
兔死狐悲,让最霸道的河东豪强觉得一定要先下手为强,招募敢行要离、专诸之事的死士,将李杀死。
只有将李杀死,他们才能安全。
因为死士牵连不到天下豪强。
而大豪强养士彰显其威,自然有人为他们卖命。
长安的风云不止,在李刚到咸阳驿站更换马匹的时候,长安一名叫柳绩的人,再次与岳父杜有邻大吵一架,含愤离去。
而杜有邻的另一个女儿杜氏,被太子李亨纳为妾。是韦妃被休后,顺位最高的妾。
柳绩与岳父的矛盾甚至衍生成仇恨,放狠话一定找机会报复老岳父。
……
远在燕云,安禄山著急扩大的自己的势力。
拉拢军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战争,通过战争名正言顺赋予心腹官职,或者拉拢人成为心腹。
安禄山不希望东北安和,那样他无法彻底掌握全军。
于是他才派兵对奚、契丹进行劫掠,激怒契丹和奚。
劫掠的财富、女人、牛羊,皆归出兵的将士,所以士兵能保守这个秘密。
从高适的《燕歌行》看,这对河北的边军来说,属于老传统了。
当安禄山劫掠回来,得知李任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四镇节度使的消息后,拍著床榻,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
他从未想过李隆基会让人佩戴四种帅印,统领近三十万兵马。
大唐一大半的精锐边军,已被李掌握在手中。
而且太原距离范阳节度使的范围太近,甚至东北的战事,许多先会传到太原城。
“两位先生,李此人比李林甫还阴险,李林甫若是口蜜腹剑,他就是笑里藏刀,我得知消息后,彻夜难眠,该如何是好?”
安禄山在军营中秘密召见他的两大谋士,严庄和高尚。
之前两人都感叹怀才不遇,被安禄山纳为心腹,常无话不谈。
而严庄和高尚,皆看出安禄山不甘寂寞之心。
安禄山当众让太子李亨颜面扫地,将来太子登基,一定不会放过安禄山。
他没得选择!
在严庄和高尚的劝说却说下,安禄山想到兴庆宫的庄严巍峨和富丽堂皇;想到天子能拥有杨玉环那样的美人;想到李隆基在花萼楼的风采;想到李隆基一声令下连李、王忠嗣都甘愿驱使。
他的心在骚动!
安禄山每次去长安,都会站在大明宫前的龙尾道上,他用一种睥睨天下的姿态南北眺望,并且久久伫立,迟迟不舍得离开……
他每次离开长安,都会回望大明宫华丽飞檐的一角,那种滋味难以言明。
李隆基待他不薄,却也撩动他的野心。
使凶逆不萌,常在心中。
内心虽然躁动,但安禄山知道时机远未成熟。
军中的将领还未掌控,汉将太多,他需要换掉这些汉将,任用粟特等胡人将领。
而这些原本是商人的粟特将领,会给安禄山带来许多财富。
河北的攻城器械,就是严庄让安禄山准备的。
等时机至,以诛杀李林甫为口号,清君侧蛊惑普通的汉人士兵南下。
“等!中丞需继续积蓄力量。干大事情,哪是区区几年就可以成的。”
严庄知道胡儿的心思,让他耐住性子。
观天下大势,盛极必衰。
从开元到天宝,严庄游历天下,知道大唐国运在迅速下降。
天下的金银珠宝,已经不是货币,全部成为贵族的装饰物品,争相炫耀。
一百多年来,权贵、豪强的财富储藏已经到顶峰,天下已经没有财富了,他们还在搜刮;天下已经没有土地,兼并仍未停止。
严庄一眼看出大唐的军队外实内虚,内地不修武备,禁军不事训练,不可能是边军的对手。
所以他是第一个劝说安禄山要谋反的人,且严庄认为机会极大。
高尚也只是借助图谶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骗安禄山天命在他那里。
“唉!要等多少年?我已中年,那些中原的开国皇帝,几年都能平定天下。”
安禄山不愿多等。他想要早点坐在那个位置上,早点享福。
“中丞,人常道曲沃代翼,小宗代大宗,为人不齿。我却看到办一件大事的困难。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祖孙三代,整整六十七年,五战五败,最终逐杀晋国五代国君,成为晋国正统。有的事情,还是要多去思量一下,步步为营。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