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32节

  “七郎,前方就是灵武郡治回乐县。”

  半个月后,罗兴拿出地图用手指比划一下,对李喊道。

  奔行十几天时间,主仆二人风尘仆仆。

  他们只走官道,没有闲心去游览。一天大概赶路四个时辰。晚上住在官道旁的客栈,如果找不到客栈,就在官道上的驿站休息。

  李是即将上任的五品武官,有资格住在驿站的客房内。

  一路上,李出示鱼符,不论是驿站的小吏,还是巡检的官兵,都对李毕恭毕敬。

  按照《唐律疏议》,百姓不得佩戴刀剑,招摇过市。主仆二人佩剑戴弓,很容易被官兵拦下。

  “回乐城雄伟,不愧是北塞重城。”

  李骑马到高坡上,看到回乐城的轮廓。

  三丈高的夯土城墙,还有护城河围著。

  滚滚黄河,顺著城池西面流过,作为天然屏障。

  那些通往前后城门的道路上,汇聚著许多车马。

  回乐城是北塞经济重城,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商人小贩,将在草原上获得的皮毛、草药、牲畜,运送到长安、洛阳。

  有的直接在回乐城内售卖。

  在回乐城的北方、南方和东方,各有一座军营。

  朔方节度使麾下常备军六万四千七百人,马一万四千三百匹。

  仅仅在回乐城周围,就驻扎两万七千人。

  丰安军则驻扎在回乐城西黄河外一百八十里处。

  进入回乐城后,李直奔朔方节度使府。

  “在下是新任的丰安军副使,这是兵部敕牒,劳烦禀告王帅。”

  李拿出“委任状”,交给当值的小吏。

  王忠嗣的战功卓著,身兼多职。

  李隆基为表王忠嗣的功绩,早在开元末,就封他为正三品的左羽林卫大将军。

  这是名义上的禁军统领,只是身份的象征,并不能节制禁军。

  不久前,王忠嗣又兼任正三品的灵州都督,摄御史大夫。

  去年莫干河战役,大破契丹、奚联军,三战三捷以后,再兼鸿胪卿,加左武卫大将军。

  王忠嗣的散官为从三品云麾将军,爵位为清源县男。

  士兵们一般称呼其为“帅”,也可以称之为“上将军”,幕府官吏、郡县长官称其为大夫,或称都督。

  “请将军稍等!”

  当值小吏深深地看了李一眼后,拿著赦牒,进去禀告。

  少顷过后,一名身穿便服的中年男子走出。

  他身后还跟著两名军士,托著一副将领的甲胄。

  “你就是丰安军副使,宁远将军李?”

  这名中年男子用盛气凌人的口吻说道。

  “正是,敢问您是?”

  李不知此人的身份,但猜测应该不是王忠嗣。

  “朔方节度副使兼都知兵马使,张齐丘。”

  中年男子自报身份。

  “末将李,拜见将军。”

  李自然知道他,立刻拱手拜见。

  副使兼兵马使,相当于一镇“储帅”,若王忠嗣离开朔方,不出意外就是张齐丘接任。

  “大夫今日公务繁忙,没时间接见你。敕牒已签好字,拿著将甲去丰安军就任吧!”

  “记住,这里是边塞,身份再高贵也没用,全凭本领。小将不如老将的地方还多著呢!”

  说完,张齐丘转身进入府中。

  留下错愕的李,站在原地。

  先不说他是当朝宰相的儿子,就算是新任的副将,也得进入府内吧!

  门都没进,就被泼一盆冷水,这算什么?

  特别是张齐丘最后的那一句“小将不如老将的地方还多著呢”,这是讽刺。

  本来李还想著一睹盛唐战神王忠嗣的风采。

  现在明摆著是不见他。

  “七郎,为什么不把左相的信拿出来。”

  罗兴愤愤不平,向李说道。

  “他们难道不知道我是宰相的儿子吗?把信拿出来,自取其辱罢了。”李摇头说道。

  一定有什么原因,才会这样。

  “将盔甲放在马上,走吧!”

  李接过敕牒,吩咐罗兴。

  现已正午,李没有立即离开回乐城。

  他来到一家酒肆,不管如何,先饱餐一顿。

  “郎君快请!”

  酒肆守门的杂役,见到主仆二人,立刻过来牵马。

  佩剑,马上有盔甲、强弓,一看身份就不简单。

  “用上等的草料喂马,钱不是问题。”

  李向牵马的杂役叮嘱。

  “好嘞!”

  杂役称是。

  进入酒肆,李随便在大堂角落坐下,让管店博士上两斤羊肉,四个饼,再来一壶酒。

  这段时间,李要求罗兴与他同席吃饭。让身为奴仆的罗兴很感动。

  就在这时,几名虎背熊腰的男子进入酒肆。

  管店博士明显熟识他们,不用他们说话,就上来酒肉。

  从称呼上看,他们都是军中队头、押官这样的低级军官。

  “据说左相的儿子,已经到达回乐城。但王帅将其晾在府外。”

  一名押官看似酒酣耳热,忽然说道。

  “陈将军从小卒起,立下汗马功劳,升任为一军之将,王帅颇为看重,准备攻击突厥时,以丰安军为先锋。现在却被一道快马诏书,调到长安,王帅怎会不生气?”

  一名队头回复。

  “才十六岁,就想靠兵部尚书的父亲节制一军。看看我等,沙场十年,也只是百人之校。”另一名队头摊手插话。

  “长安的使者不是说他箭术绝伦吗?”

  一名押官瞟了李所在的位置一眼。

  “狗屎!长安的王公子弟是有一些箭术,但他们只敢射兔子、射麋鹿,敢不敢射人还不知道呢!”

  一名队头站起来大骂。

  “使者又说,开元武状元骑战被他两回合挑下马。”

  那名押官继续阴阳怪气。

  “放屁!他父亲是宰相,禁军将军肯定要让著他。谁敢伤贵公子金玉之躯?”

  队头更加激愤。

  “听说他还会写诗!”

  “老子不识字,关我鸟事!”

  队头越说越粗俗。

  “孟大,你刚才不是见过他,他到底长什么样子?”

  押官向一名军士问。

  “看起来很英武,但没有一点彪悍,我想华而不实,就是形容他吧!”

  那军士嘴也很厉害。

  旁边一直听著的罗兴,非常愤怒,就要起身拼命。

  但被李按住,动弹不得。

  李面带微笑,喝酒,吃肉。

  仿佛没听见他们的话一样。

  李心里清楚,这几个军士,就是冲他而来的。

第27章 丰安军城

  从这几名军士的骂声中,李得到一些重要信息,也有一些猜测。

  任凭他们如何指桑骂槐,李都充耳不闻。

  罗兴在李的示意下,只能遵从。

  几名军士拳拳打在棉花上,也很难受。

  最终,那个叫孟大的军士,拍桌子说道:“草原上只有雄鹰和狼,胆小的鼹鼠和温顺的鹿,只会成为猎物。螳螂伸出臂膀,试图挡住车架,是自不量力的举动,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说完之后,孟大等一众军士结帐离开。

  他们不相信李有领兵作战的实力。

  嘲讽和蔑视,淋漓尽致。

  “郎君,您能忍下这口气吗?”

  要不是李拦住,罗兴会和他们拼命死斗。

首节上一节32/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