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319节

  颜真卿又将这件事告诉李。

  “我会通知夫蒙将军留意!”

  李知道不容易得手只是相对的,汉人女奴价格那么高,只要掳走一个稍有姿色者,就能大赚。

  “参与叛乱的豪强,皆被抄家!金银珠宝按照您的吩咐,与贼商和贪官那里得到的金银珠宝一起,由河西长行转运至长安。绢、钱,归军资。田产归地方……”

  颜真卿将“战利品”告知李。

  “佃农、少地者直接给他们发放土地,不能让田地荒芜。其他作为军屯,雇佣百姓耕种。”

  李照常吩咐一声。

  又过七日,长安的诏书到达,李被授予权力。

  其他四支贼商,皆已被抓获。

  斩首的时候,全城百姓都出城观看。

  最先斩首的是这些贼商,李隆基要求将他们的首级摆在阳关三日,李得遵从。

  脑袋一斩下来,就装车运走。尸体在城南掩埋。

  “噗嗤!”

  “噗嗤!”

  一个个贼商的脑袋落地,使敦煌百姓一阵振奋。

  胡商其实觉得很痛快,因为贼商也会要他们的命。

  但是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当他们进出阳关的时候,才明白他们这些外人一定要老老实实,不能胡来。

  否则会被杀鸡屠狗一般。

  轮到豪强首领和官吏斩首的时候,百姓们更痛快。

  了解经过后,他们知道这些汉人官吏,比贼商还要可恶。

  在押送出城前,许多官吏已经被杂得鼻青脸肿。

  “噗嗤!”“噗嗤!”

  在百姓的呼呼声中,一颗颗好大的脑袋落下。

  李的威望,在敦煌百姓心中已到达顶点。

  那些被解救的妇女家庭,对李更是敬若神灵。

  斩首完毕,其余官吏家人、豪强家人,连带著俘虏的奴仆、郡兵,都押送到姑臧城。

  敦煌不可能用到这么多人。

  发生在敦煌城东门的斩首事件,没几天就传遍河西走廊,传到陇右诸郡。

  虽然朝廷公布是敦煌豪强谋反!

  但敦煌豪强为何谋反,他们最清楚不过。

  李就是屠夫,专门屠戮豪强,和汉代的酷吏一样残忍。

  但在河陇,豪强根本无法与李相抗衡。

  因为李不仅控制军队,还随意驱使诸胡部,豪强连组织在一起的机会都没有。

  河陇豪强认定李迟早会宰了他们,于是纷纷向东迁徙。

  有的土地,能贱卖给当地富农,大族。但许多土地,都白白舍弃。

  新的地方,他们失去土地,注定会没落,因为当地一定会打压外来者。

  这种豪强迁离河陇,对李来说不是好事。

  豪强们不会再心存幻想,当他们退无可退的时候,就会寻战时机爆发……

第203章 三十三万大军,十八名顶级猛将

  敦煌大案,告一段落。

  李让颜真卿留在敦煌郡,暂主日常事宜,等敦煌太守到任以后,颜真卿再回凉州城。

  这一日,碧波如洗,晴空万里。

  趁清晨凉爽,李带著神策卫,准备离开敦煌。

  得知李将要离开,敦煌百姓纷纷前来欢送。

  李并未骑马出城,他看到周围的垂髫小儿围著他,直接抱住一名小孩,将他放在马背上。

  小孩一点都不害怕李,他问过大人,都说这是仁厚的将军。

  他们很不解,前几日城外杀死那么多人,大人捂住小孩的眼不让他,为什么被称为仁厚的将军呢?

  等他们长大后,或许就有答案!

  李的仁厚不仅仅是除去商贼、豪强、贪官,还给敦煌的百姓分到好处,耕地。

  “将军,我将来也要成为将军!”

  骑在李马上的小孩奶声奶气的说一句,很大方。

  “哈哈,你大有可为!”

  李为小孩牵著汗血宝马,防止马暴躁。

  百姓们都被李的胸怀所感动,有的老人活了五六十年,从未听说过大人物能放下身段,与民同乐的事情。

  李可是统领十几万精锐士卒的皇室宗亲,楚国公。

  其他的边帅如果能做到正眼瞧百姓,都算是值得称赞的。

  但那和李相比,也差了许多境界。

  颜真卿跟著李,每一日都有不同感悟。

  他知道士族可能对李大开杀戒颇有微词,但那是他们有利益牵扯在其中。

  凭心而论,李的爱民与诛恶,并不矛盾。

  矛盾的只是那些人罢了。

  李对豪强的定义明确。

  大族、乡绅、士族,草菅人命者,欺男霸女者,鱼肉百姓者。谓之“豪强”。

  渊源且家风明亮的家族、富农,皆不必顾虑。

  哪怕是土地兼并,只要没有犯下豪强之罪,就不会被李处置。

  亲卫们也效仿李,将一个个孩童放在马上,为孩子们牵马,逗得他们哈哈大笑。

  这是他们第一次不怕官兵。

  李的亲卫都是游侠出身,轻生重义勇于急人之难。

  他们跟随李,只是想跟随英雄,行正义的事情。

  哪怕如大诗人王维《少年行》中的一样,也是轰轰烈烈的一场!

  纵死犹闻侠骨香!

  但李对亲卫,有严格的晋级标准!

  除了李指定的几名亲卫以外,杀敌数量够,都会提拔为郎将,衙将。

  他的绢赏赐,必然将一部分赏赐给亲卫,另一部分交给战死亲卫的家属。

  亲卫们虽著内外两重甲,但难免在随李冲阵时伤亡。

  也正是因为李的厚重,亲卫在战斗的时候,奋不顾身,视死如归。使神策卫在冲阵的时候所向披靡。

  “将军,您是贵人,父老乡亲没什么能拿出手的,只是凑了点钱,您请收下,作为用度。”

  李的队伍到一处路口的时候,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用两头骡子驼了几袋钱,要送给李。

  这些都是敦煌百姓七拼八凑的,为感激李。

  在燥热的天气中,如果送其他东西,很难得以保存。

  “这钱不少啊!不过我又怎能收下呢!我的吃穿用度,都来自百姓。你们已经是我衣食父母,我身为圣人亲命的采访使,只是做了一个官吏该做的事情。这些钱财给我,并不可改变我什么,但对乡亲们来说,却能吃一顿丰盛的肉食。”

  李缓缓地向长者和周围的百姓说道。

  确实,这些钱财对他不过九牛一毛,留给百姓,逢年过节还能加餐!

  “将军,您对敦煌的恩情,茫茫祁连山都不足以比重,更何况是几包钱呢?您的眼眸比药泉的水还要明净;您的心比鸣沙山下的彩色沙子还多姿彩。有您在,城外的黄沙都犹如青地;甘泉水的水,也变得甘甜了;莫高窟的万佛离我们很近,哪有这么仁慈啊;豺狼被驱逐了,虎豹也被杀死了。我们知道您不在乎这些,全当我们的心意好了!”

  长者是一名夫子,他抓住李的手,动情地说道。

  “过去刘宠离任太守的时候,只收百姓一钱,最终又留在当地的河中。我一钱也不会收下,因为我的心一直留在敦煌,和乡亲们的身上啊!你们保重就是了,我们还会再相见的!”

  李拍了拍长者的手,终究不收。

  不论是为百姓,还是为自己苦心经营的名声,他都不能收下。

  他就这样径直从长者身边经过。

  百姓们感动,有的呜咽出声。

  “将军……”

  在大门口的时候一个老人叫住李。

  这名老人带著一名清秀少女,正是之前的东门老人。

  他此时也不拿拐杖了,精神恢复之前。

  李驻马,招手让老者来到他身边。

  老人和少女异常激动,小跑过来。

  “您救下我孙女,老朽在此拜谢!”

  老人刚到李面前,就带著孙女向李下跪。

  李不要钱,他什么都没有,只能如此感谢。

  这一次,李为被掳走妇女赔偿不少绢钱,够他们老小生活很久。

  “老人家不必如此!”

  李赶紧将老人扶起来,他觉得没必要这样。

  他还顺带将少女扶起来,这些天她气色好了许多,李很欣慰。

  只是少女看一眼李,就赶紧将头埋下。

  “将军征战沙场时要保重啊,希望您能早些打败吐蕃。”

首节上一节319/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