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34节

  再看李,好一个英俊!

  那种坚毅的目光,无比深邃,这绝非一个普通的王公子弟。

  “诸位来此,有何贵干?”

  李泌的直觉告诉自己,李等人并非来游山玩水。

  “可是李长源?”

  李看着李泌,觉得十有八九,但还是出于礼貌问一声。

  “正是在下!”

  李泌起身拱手。

  他出自赵郡李氏的辽东房,六世祖为大名鼎鼎的北周太师李弼。

  “终于找到足下了,在下李。”

  李笑一声,自报姓名,拱手说道。

  “难道是河西陇右节度大使李将军?”

  李泌错愕。

  如果真是,这身份可太显贵了。他得知这位在圣人面前可谓是红得发紫,连权倾朝野的宰相李林甫面对,气焰也弱了三分。

  “正是!”

  李点头。

  “失礼,失礼,李将军光临寒舍,有何贵干?”

  李泌现在终究是年轻人一个,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李会屈尊来见他。

  他很早就听说过李的名头,一个大诗人,以军功名世。

  他也得知李的战绩,极善以少打多,以弱胜强。

  不论大战小战,都会以极小的代价,获得极大的胜利。

  这方面可谓是千古一人!

  当初他被邀请至左相府,稍微提示一番,左相李适之就退出权力,换得李现在不被猜忌,功名一身。

  那个时候,李泌就觉得这一家有非常理智的人,懂得取舍。

  “来终南山只有一件事情,听说李长源的才名,特来拜访。”

  李再次向李泌一拜,诉说来此的目的。

  “李将军快请坐,可惜山中无好酒,只有粗茶,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李泌被这样礼遇,心中非常感动。

  他请李在石桌前入座,并提壶在炉前煮茶。

  不一会儿,茶香满山谷。

  “还是当神仙好,我们凡人也只有慕的份了。”

  茶上以后,李抿一口后,看着周围的景物,笑语一句。

  “这终南山内,多是不得已为神仙,哪能比得上人间富贵?”

  李泌一语中的。

  真正的隐士很少,大多是失意之人,和想走“终南捷径”者。

  “也对!闻长源追求长生不死之术,现在学得怎么样了?”

  李又问这一点。

  这很关键。

  李心中也没底,历史上要到天宝十载,李泌才向李隆基献赋求官。

  在为官之前,李泌一直在终南山、华山、嵩山之间往来。

  正是因为相信长生不死,才执着去追求。

  等发现一场空后,才会踏入现实。

  “还差一些,可惜未能与白云子相遇,不然他该能点播一二。”

  李泌心中没什么底气。

  从小接触道家,再加上朝野上下浓浓的修道风气,让他坚信世间有真神仙。

  “长生应该很难,需不需要走更多山川去领悟呢?”

  李向李泌提示道。

  看看他有没有走出这些仙山的意思。

  “还有什么能比终南山更能接触长生不死的地方?”

  李泌向李疑问。

  “在人间成仙。”

  李缓缓地回答。

  “难呐!”

  李泌摇了摇头,这背离他的仙道。

  “长源觉得我这个人,有没有未来?”

  李仔细一想,现在确实还早,遂换一个话题。

  “李将军年轻有为,将来前途无量啊!”

  像朝廷大臣们对李的夸赞一样,李泌也向李夸赞道。

  “只是最近听到一些议论,说我救了圣人,却失去了前途。都说我年轻有为,我不解,所以来询问长源。”

  李郑重地问李泌。

  他需要先试探一下李泌。

  他造反之前,绝对不会向任何人吐露,包括他的父亲李适之。

  (本章完)

第160章 忠于社稷,李泌出山

  隐士,不代表不问朝政。

  终南山遍地都是求寻“终南捷径”的人,长安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到终南山。

  李的问题可谓是令人细思极恐。

  特别是李亨被打击得迫不得已休妻以后。

  那时候李亨会想,如果李不救李隆基一命,自己哪会受到这样的屈辱?

  “将军问此问题的时候,心中知晓如何。”

  李泌不能明说,李是聪明人,知道其中的关键。

  当然,如果李亨是一个宽容大度的君主,那李将来则不会受影响。

  “我忠于社稷,忠于百姓。如果那一天将要来到,我也不会后悔!”

  李则说出这么一句话。

  李泌以为李是忠于大唐,等待宿命。

  实际上,李从不是忠于大唐,哪怕这一世他姓李。

  如果有一日,朝廷欲借回纥之兵抵抗叛乱,以劫掠洛阳妇女、钱财、粮食为代价,还不如直接灭亡了。

  就像杜甫《留花门》描述的一样,回纥维护了大唐皇室的统治,却将灾祸转嫁给平民百姓,那踩倒了麦苗,还要把桑枝折断,留下无穷祸患。

  “将军高洁。”

  李泌只能如此回答。

  李虽年轻,但行事让人捉摸不透。就像是他的诗一样,风格不同,变化多端。

  李泌也无法猜透李的具体想法。

  随后,两人聊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道德经》《易经》上的名句,李请李泌来点评。

  李泌都有自己的见解。

  又各自介绍家室,了解彼此。

  “恨见君晚!”

  “我与先生有缘,当无话不谈。今日我们畅所欲言。敢问先生怎么看待当前右相李林甫。”

  李向李泌问道,换作先生相称,表达对李泌的敬重。

  因为李知道李泌一直对奸臣不满,历史上写文讽刺过杨国忠、安禄山那样的大臣。

  那时候已经李泌已经三十岁了,能看出他并非无为明静,也有热血难凉。

  “右相有实干之能、雷厉之风,如果不玩弄权术,不利欲熏心,应该是个好尚书。”

  李泌没有畏葸不说话,他也知道李和李林甫的矛盾,不可能因为他冒犯右相而罪责他。

  而且李与他年纪不差几岁,就称呼他先生,让李泌对李更高看一眼。

  毕竟他只是一介白衣。

  礼贤下士说着容易,但人一旦地位高就会骄纵,没几个人能对平辈屈身。

  当年他孩童之时,提出张九龄的错误,张九龄能立刻道歉,以“小友”相称,注定张九龄风度,名留青史。

  “是啊!宰相位高权重,如果长时间被一个人把持,就会被权力蒙蔽眼睛,哪怕是贤良之人,也会变心。更何况李林甫本就是心存欲望之人。奈何圣人信任他,我无法将其推倒。”

  李虽然遗憾,但并没有吐露非常。

  李泌说得对,李林甫做一尚书更合适,有宰相压着,老老实实去做事,绝对是一个能吏。

  没有人否认过李林甫的能力,但他铲除异己,专权独断的方式,让世人畏而不服。

  “先生有无计策,使圣人失信于他。”

  李向李泌征求意见。

  “除非他犯下大罪,否则只能一点点剥离他的权势,使圣人渐渐失去信任。”

  李泌向李答道。

  要找到李林甫谋反,或者对圣人大不敬的证据。

  其他的错误就算发生,也会被圣人轻拿轻放。

首节上一节234/4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