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2节

  姜月瑶弱弱地回应一声。

  她是姜皎的孙女。

  当初的姜皎,可谓是倍受李隆基恩宠,由于嘴上没把门,在开元十年时,被李隆基贬到钦州。

  姜氏因此败落。

  由于李林甫微末之际,姜皎对其疼爱有加,所以他得势以后,对舅父的后代视若己出。

  “霜儿,先请这位小娘子到前院,我有事要和玉莹说。”

  李得知姜月瑶的身份后,转而就对著姜月瑶笑道。

  姜月瑶突然感觉浑身不对劲,她是客人,霜儿来的时候,她只能先跟著霜儿去前院。

  “玉莹,怎么能和李林甫的亲戚来往呢?”

  姜玉瑶走后,李非常不悦,对李玉莹训斥。

  “你打李屹,关我们什么事?”

  李从未说过李玉莹,见李说变脸就变脸,李玉莹害怕的同时,很不服气。

  姜月瑶可是她最好的朋友。

  她一直以为李与李屹之间,只是少年意气的口角之争,这样的事情,在长安贵族之间,太普遍了。

  “你父亲和你兄长死无葬身之地,关不关你的事?”

  李将李林甫当成死敌,不能容忍家人与李林甫的家人有来往。

  因为他知道,姜玉瑶既然住在平康坊,一定与李林甫亲近,甚至直接住在右相府。

  历史上,他们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李适之被逼死在宜春郡,在连棺椁都无法回老家。

  他的兄长李扶著李适之棺椁落叶归根的时候,被李林甫派人打死在洛阳河南府的衙堂上,没有任何理由。

  “哼!”

  而李玉莹有叛逆之心,她听不懂,也听不进去李的话。

  立刻抱著牡丹花也跑出去,没跑几步,又回头带走李刚写的《赏牡丹》。

  李刚没有阻止李玉莹,而是看著她的背影喃喃一声:“由她去吧!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我该做的。”

  朝堂之上,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是他们男儿的事情。

  等李玉莹长大,就知道他的良苦用心。

  静下心来,李又写一副较为繁琐的字帖,霜儿来禀告李:“七郎,大郎叫你去前厅。”

  “好!”

  李吩咐霜儿将桌子收拾一下,来到前厅。

  他看到皇宫的仪仗后,心中惊讶,宫里来人,兄长叫他干嘛?

  “七郎,圣人召见你,随林常侍入宫面圣。”

  李一入前厅,李就向李说道。

  李适之还在门下省处理政务。

  这也是李林甫刻意为之,否则李适之跟到兴庆宫,会阻碍李林甫的计划。

  “圣人怎么会召见我呢?”

  李好奇,难道是父亲今日早朝的时候推荐他。

  “林常侍说圣人得知七郎诗名,故而召见。”

  李回答李。

  他也很开心,如果能被圣人赏识,或许会封七郎一个散官,确立地位。

  对将来入仕途很有帮助。

  此时此刻,李心情忐忑,这和他料想中的不一样。

  他一直以为,与李隆基相见,要等到他立下边功以后。

  没想到会如此突然。

  “见到圣人以后,要知礼数,不可随性。”

  送李出门后,李向李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李任性而为,忤逆圣人。

  “大兄放心,我心里有分寸。”

  李当然不是愣头青。

  骑上骏马,在宦官林招隐的带领下,前往兴庆宫。

  林招隐是内侍省仅次于高力士的几个宦官之一,任内常侍。

  高力士何等尊贵?平时传诏,自然不需要高力士出马。

  兴庆宫由一道东西墙,分为北面的宫殿区,和南面的园林区。

  李到宫门前下马,然后穿梭重重宫禁,来到龙池东南处一片插满旗帜的马场。

  在马场东面的亭子内,李隆基与一个美貌绝世的女子,打闹嬉戏。

  李在不远处等待,由林招隐前去禀告。

  他看到这一幕,也看到这名女子。

  此女子身穿华丽的宫装,身材丰满婀娜,鬓发如云,圆圆的脸蛋如一轮明月,皓白无暇,她的眼眸充满灵气,眉毛又细又长,红唇欲滴。

  远远望去,如同高雅的仙子一样,散发著无与伦比的气质。

  再多的词语,也无法形容她的惊艳。

  李猜出,这应该就是把李隆基迷得神魂颠倒的杨贵妃。

  现在称为“玉环娘子”更为合适。

  众所周知,李隆基得到杨玉环的方式不光彩。

  老子抢儿子的妻子,也算是千古一绝。

  寿王李却敢怒不敢言,因为他三个兄长的血迹洒在城东驿,还未干枯。

  但这不妨碍李暗暗恶心一下李隆基。

  开元二十九年,李隆基的长兄宁王李宪去世。李赶紧表明自己是李宪的义子,要为义父守孝三年,表现得比李宪的亲儿子还急迫。

  唐有制,守孝期间,子女不得嫁娶。

  李隆基毕竟抢了儿子的媳妇。如果李不再娶,他也不好意思给杨玉环封号。

  只有等两年后,李守孝结束再娶,李隆基才能给杨玉环名分。

  否则,难堵住天下幽幽之口。

  “郎君,圣人有请!”

  见所传之人到来,李隆基恢复正经神色,传令李入见。

  李深吸一口气,慢步来到亭前。

  一个是一手缔造开元盛世,又一手葬送盛唐,集大誉大毁于一身的帝王。

  一个是有著“羞花”之容,被诟病为祸国殃民的贵妃。

  距离越近,李越能感受到杨玉环的美貌。

  她一颦一笑间,除了惊人的美,还有一种风骚入骨的媚,让李心动神摇。

  纵然好奇,但李不敢多看一眼,到亭台下时,李对李隆基一拜:“拜见圣人,祝圣人万寿无疆。”

  “拜见娘子。”

  李还不忘向美艳动人的杨玉环一拜。

  “哈哈,果然是一表人才。上来说话。”

  见李的赞颂,李隆基抚须大笑,并允许李进入亭内。

  杨玉环听说宗室出现一位颇有文采的少年诗人,就让李隆基带著她看一看。

  高大英武的李,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文人。

第18章 一石强弓

  李起身来到亭内,笔直而立。

  他的余光注意到香案前站著一名身高六尺的黄衣宦官。

  此人面白无须,沉著伟岸,想来就是大宦官高力士了。

  “七郎赠送王维的诗我看过,写得颇具气象。梅、竹、荷、柳具备韵味的同时,以物明志。少年诗人,独属一流。”

  李隆基对李大加赞誉。

  最近李适之干得一些事,太合李隆基心意,又看到李适之儿子的才华,让李隆基心生喜爱。

  “臣这些不成熟的诗名,能入圣人的法眼,三生有幸。臣从小拜读过圣人您的诗词,与您比起来,我相差甚远。”

  李谦逊的同时,对李隆基恭维道。

  他是宗室子弟,可以在皇帝面前自称“臣”。

  “噗嗤……”

  杨玉环展颜一笑,在李隆基身边轻声道:“三郎,左相家的郎君好会言语……”

  李隆基的诗虽然还算可以,但盛唐的大诗人太多,风头尽占。

  “七郎读过我的诗,觉得如何?”

  李隆基面色突然一严,向李提问。

  而高力士则凝眉看著李,他知道李隆基不喜欢说大话的人。

  如果李没有说出让李隆基满意的答复,必然会自食其果。

  “圣人在赠送司马承祯的诗中有写到‘宝照含天地,神剑合阴阳’,气动山河,是臣最爱;在对雪中有诗‘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让臣心生向往;在端午诗中‘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对大臣们的谆谆教诲,臣亦谨记;还有您为名曲《好时光》填词,‘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温婉细腻,意味深长,让臣受益匪浅,以后一定会效仿圣人,为教坊名曲填词。”

  李自然不是脑子一热,胡编乱造,他有备而来。

  如果这句话答不上来,李隆基估计会立刻让他滚蛋。

  李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时间就学习李隆基的诗词。

  诗人与自身地位无关,诗歌价值在于思想性与艺术性。

  但李隆基是皇帝,至高无上。

  大唐的文人,但凡有点政治智慧,都会熟读李隆基的诗词。

首节上一节22/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