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81节

  李向妇女们说道。

  妇女们本就是为吐蕃制造衣服。

  “可我们都不会骑马!”

  听到战马,她们眼神一暗。

  “你们只需坐在战马上。这些马匹温驯,不需要奔跑,慢走即可!”

  李向她们说道。

  一旦发现敌人,他们会主动出击。

  妇女、孩子们下马,以长枪为桩,用一群战马在里里外外围住几层,敌人就算想冲也冲不进来。

第134章 化为鬼魂,阵前结草

  准备一个时辰,李下令出发。

  奴隶大营中妇女、孩童一共一千余人,另外还是一百一十名汉人男子。

  “将军,此营中的百姓,还承担放牧牦牛,足足有上千头牦牛,还有五六百只羊!”

  高适过来向李禀告,看这些牦牛和羊如何处理。

  “我们接下来的行军速度,与步兵无异!将这些牦牛带上,由解救下来的男子和健壮的妇人一起驱赶行军。那些羊,全部杀死,放在牛背上,作为行军时的口粮。”

  李向高适吩咐。

  这些汉人平时帮吐蕃人放牧,可以轻松驱赶牲畜。

  “遵命!”

  高适领命离去安排。

  李想了想,来到牦牛的的圈中。

  他看著健壮的牦牛,还有其巨大坚硬的尖角。

  “高书记,你觉得将牦牛的牛角上绑上兵刃如何?”

  李抚摸著牦牛,突然向高适问道。

  “李帅是否要效仿战国时田单的火牛阵!”

  高适眼睛一亮。

  他在燕地许久,听说过火牛阵。

  同时,他也清楚火牛阵不是很好发挥。

  如果敌军勇气足够,排兵布阵,用长枪抵住,“火牛”基本不可能冲过去。

  还有,如果敌人散开,或者敌人是骑兵,火牛阵也很难显威。

  所以高适将心中的顾虑告诉李。

  “我们用牦牛,自然是只冲击围堵我们的吐蕃步兵。而且吐蕃肯定会伏在险要的山口,阵形绝对密集。在火牛冲击的时候,我们用骑兵对吐蕃步兵进行骑射,骚乱他们。虽然不一定能一锤定音,总归是更容易获得胜利!”

  李当然没指望只靠火牛阵获胜。

  火牛阵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时机至,就有机会大胜。

  王玄策也有火牛阵破天竺象军的例子。

  李行军,自然携带有制作火把的油脂,可以用油脂与布混合,激怒牦牛。

  虽然牦牛被驯服,但脾气依然暴躁。

  至于追击的吐蕃骑兵,李亲自解决!

  有此想法后,李令人将奴隶大营中的油脂找出来,确保油脂足够。

  唐军携带的是松树油脂,吐蕃奴隶大营中有许多动物油脂。

  那些衣物,布匹,缴获的兵器,全部携带。

  一切准备好后,妇女、孩童们上马。

  李亲自动手,将孩童携至其母亲身旁。

  孩童在马上,必须由妇女照顾。

  马的缰绳,由骑兵牵著。

  他们只有一条路,向北行走。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看似出其不意,但是要经过大非川,那里吐蕃、吐谷浑部族众多,而且还能调九曲之兵,绝对是送死之路。

  从青海原路返回,李也不想。

  现青海一定被敌人围堵。李担心在青海上大战,大家都沉入湖底。

  所以只能向北。

  在青海东面,有安人军、威戎军、白水军、临洮军、河源军,陈兵三万余。

  还有众多骑兵。

  吐蕃在遭受巨大损失后,能在河曲、青海一带用的兵不多。

  所陈诸军,绝对能阻碍九曲、青海南的吐蕃骑兵支援。

  李要面对的敌军有限。

  他已经给王难得军权,敌人真要敢北上,直接开战。

  全部出军营后,李吩咐罗兴和薛错,把此奴隶大营烧了。

  熊熊烈火冲天,烧毁这个悲伤的地方。

  连带著吐蕃士兵的尸体,也付之一炬。

  “南霁云,你率领二百骑兵为前锋,军中最善射者,都交给你,最优质的良马也为你使用。一旦有吐蕃士兵胆敢靠近,哪怕是吐蕃探马,立刻分骑追上射杀。”

  出发前,李向南霁云下达军令。

  “李帅,请允许末将所率的士兵,脱去铁甲,专为轻骑。”

  南霁云向李请命道。

  明光甲虽然在铁甲中属于较为轻便,但再怎么说也有四十斤到五十斤的重量。

  这对马速的影响很大。

  许多溃兵在逃命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丢下兵器,而是将沉重的铠甲和头盔脱去。

  南霁云能如此大胆,李很欣慰。

  在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支轻骑,在前方为他们处理障碍。

  得到李的允许后,南霁云率领自己的部队,将明光甲脱下。

  他们甚至连兜鍪都不带,皆以蓬头,剑服,突鬓。

  和胡人一个打扮。

  除了南霁云外,士兵们都放弃长枪,只携两弓与横刀。

  李让亲卫李晟,加入南霁云的队伍为副。

  李晟善射,关键时刻可以与南霁云分开各率。

  李又吩咐高适,一旦发生战斗,他负责在原地驻扎,把长枪刺入泥土中,将牛马栓在长枪上,围城一个圆。

  辛云京率领三百骑,在这周围护卫。

  岑参负责安抚这些妇女孩童。

  李殿后,遇到敌人左右士兵随李一起冲锋。

  伏俟城的吐蕃守军见唐军离开奴隶大营后,才敢派遣城中仅有的三百骑兵,出来探查。

  见唐军仅仅一千多人,就想护卫以妇孺为主的奴隶离开,他们突然觉得自己又行了。

  他们游走在唐军队伍的边缘,试图拖延李。

  “虽然我们行军速度缓慢,但不能容人窥视!”

  南霁云在前方,李在后方。他见这三百骑远远跟紧之时,吩咐士兵在原地听他号令,自己骑著火云马,一骑追前。

  吐蕃见唐军一骑追来,自然不会退缩。

  有的吐蕃骑兵已经拿起弓箭、投石索,比试谁先射中李。

  但李跃马至一百二十步时停下。

  取出雕弓,箭矢搭弦,一箭射出。

  “噗嗤!”

  这队骑兵的统领,被一箭射中脖颈,瞪大眼睛从马上坠下。

  “他手中拿的是神弓吗?”

  其他的吐蕃士兵不可思议。

  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又有数人落马。

  “靠近他,为大五百报仇!”

  见李离唐军有两里多,他们以为有回旋的空间。

  “轰隆隆!”

  吐蕃骑兵看似气势汹汹地向李冲过来。

  李自然不可能进入吐蕃骑兵的射程之内。

  他驱马后退,火云马绝世无双,它只是冲刺的能力不如汗血宝马,甩开这些吐蕃骑兵轻而易举。

  李始终将步伐保持在一百步外,一箭射出,立刻从弓囊中取箭。

  每过两个呼吸,就会将一支箭矢射出。

  每当李回头弯弓,吐蕃前排的骑兵,皆汗毛炸起。

  李例无虚发,箭矢在百步外,能刺穿铁甲,让他们愤怒的同时,又十分畏惧,也显得无力。

  当他们距离唐军只有一里的时候,李突然举手。

  像是号令一般,一百多名骑兵疾驰冲过来。

  “不好!唐将在引诱我们,快调转马头!”

  一名吐蕃百夫长脸色大变,他们被李搞上头了。

  但突然在冲刺中停下,又要调转马头,怎么可能躲过不足一里的唐军?

  况且在吐蕃调马与唐军拉开距离的时候,李又回马追击。

首节上一节181/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