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93节

  把练兵的事搁置一旁,朱慎锥暂时离开了百户所前往工坊那边。

  这边练兵的事已经安排下来了,接下来他只要看结果就是了。而在工坊那边,花重金请来的烟花匠人还没来得及见呢,此外赵大和矿山那边的情况他也需要去看看,瞧瞧现在的进度如何。

  姚良和姚远是周安民派人从南直隶请来的烟花匠人,这两人是兄弟,祖辈都是吃制作烟花这碗饭的。

  兄弟两人的夫妻姚老爹在这行中名气不小,当年在南直隶可以算是行业中的楚翘。凭着一手制作烟花的好手艺,姚家虽算不上富人,但在当地也算是小有资产的殷实人家,日子过的着实不错。

  可惜在前年的时候,姚家的工坊出了件祸事,不知怎么回事工坊不小心失了火,而火一起居然点燃了工坊里的火药和库房里存放制作好的烟花,这一下可了不得,整个工坊在一声猛烈的爆炸中毁于一旦。

  这一场事故,工坊的伙计死伤了好几个,姚老爹夫妻虽然侥幸没有炸死烧死,可也受了伤,再加上工坊毁了,不仅家里的产业没了,还因为爆炸死伤和库存已经售出未交货的烟花赔偿,让姚家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姚家兄弟的父母因此受不起打击重病倒下,熬了没多久就接连去世。好端端的一个家,转眼间家破人亡,姚家兄弟为了安葬父母和赔偿借了一大笔钱,这才勉强给父母办完了后世,同时也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务。

  姚家兄弟从小也研制烟花,手艺在行业中算得上不错。可出了这样的事,自家的工坊又没了,再加上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债务,让兄弟两人的日子过的着实艰难。

  亏得那时候正好周安民派人去南直隶寻找烟花匠人,在许多有名的烟花匠人拒绝后,经人指点这才找到了姚家兄弟。也因为这个原因,姚家兄弟一商量,决定试一试,反正家里毁的差不多了,自己也没了产业和立足资本,假如债务不能短期还清的话,自己家要靠他们兄弟翻身谈何容易。

  就这样,姚家兄弟接受了邀请,得了一笔钱还清了债务,跟着来人千里迢迢从南直隶来到了潞州卫。

  等到了潞州卫后歇了没两天,他们又跟着王晋武从潞州卫来到了赵屋岭。原本以为会把他们安置在赵屋岭的百户所,可没想在百户所住了一夜,又把他们带来了离赵屋岭不远的工坊处。

  到了工坊这边,王晋武把他们交给了赵大,赵大拨了一处小院给他们兄弟住下,这么一住就是足足一个月也没见动静,每日里赵大也不安排他们干活,更没人管他们,吃食什么的倒是不缺,可越住兄弟两人越是不得劲,也不知道花这么多银子让他们来这的主人究竟要让他们干嘛,总不能一直白养着他们吧?

  “哥,你问了没?赵叔那边怎么说?”正吃着饭呢,姚远吸溜着面条,等咽下后抬头对姚良问道。

  姚良摇摇头:“赵叔没说呢,就说让我们兄弟继续等着,等主事的人来。”

  “这都等了一个多月了,究竟得等到什么时候?这主事的人也奇了怪了,这么大老远把我们哥俩弄来连面都不露,哥,你说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呀?”姚远忍不住又问。

  姚良苦笑道:“猫腻?能有什么猫腻?你说我们哥俩现在这样能有什么能让人算计的?爹娘死后家里已经垮了,要不是人家给的那笔银子,我们兄弟现在还欠一屁股债呢。再说了,这么大老远把我们弄来总是有道理的,至于主事的人或者东家是怎么想的,这是我们能猜的么?只要人家没亏待我们哥俩,我们就耐心呆着就是了,多想什么呢。”

  “这话有道理。”姚远点点头,自己大哥说的没错,他们兄弟一无产业二身上也没什么银子,说句不好听的当初拿了那笔银子就等于卖身了,除了一手烟花手艺外,他们能有什么让人惦记的?

  就算自己大嫂年轻,长的也不错,可怎么说也只是普通人而已,又不是国色天香的那种,更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特意把他们哥俩从南直隶弄山西来。

  而且这边他们也呆了不少日子了,这里就是一个卫所工坊,如果没意外的话,估计还是要他们从重操旧业制作烟花。不过兄弟两人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的是就算是制作烟花也没必要花这么大代价啊,就算北地烟花匠人稀缺,可这么干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呢。

第198章 东家

  2024-07-13

  “姚家兄弟!在家么?”

  哥俩正说着话呢,门外传来拍门声。这声音他们听出来了,正是这边工坊管事赵大。

  姚远连忙起身放下碗筷,先应了声,接着就去开门,等门开了就见到外面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赵大,还有一个是他从来没见过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看起来和姚家老大差不多,穿着也是普普通通,可一眼望去身上的气质却是不同,绝对不是普通人。

  姚远虽只是烟花匠人,可他是南直隶人,而且烟花匠人向来和贵人、富人打交道多,毕竟烟花这种东西普通老百姓也买不起。

  “赵叔,这位是……。”行礼,姚远和赵大打了声招呼同时目光朝着朱慎锥看去。

  “这位是六爷,也是工坊的东家。”赵大笑呵呵地说了这么一句。

  姚远这才明白了朱慎锥的身份,这些日子他和大哥姚良一直在琢磨把他们兄弟找来安置在这个地方的人究竟是谁,而今天才真正见到了正主。

  连忙再向朱慎锥行礼,姚远依着赵大刚才的介绍口称六爷。接着弯腰请朱慎锥他们进院说话,朱慎锥的目光在姚远的身上停留了下,微微点头,迈步走了进去。

  进了院,姚良也从屋里出来了,见姚远带着赵大和一个年轻人到来,露出询问的表情。姚远几步上前在姚良耳边低声说了句话,姚良这才明白过来朱慎锥的身份。

  “六爷,句荣姚良见过东家。”连忙上前,姚良恭敬行礼。

  朱慎锥笑眯眯地摆摆手,让他不必客气,不过姚良丝毫不敢大意,毕竟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可是他们的东家,他没想到这个东家会如此年轻,不过却半点不敢怠慢,虽然还不知道东家的正式身份,但仅凭他能指挥得动锦衣卫,又能把他们安置在卫所的工坊来看,这个东家的身份绝不简单。

  姚良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南直隶的繁华可不是北地能比,可相比他以前所见到的那些贵人、富商,自己面前的朱慎锥却有着不同,他的身上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这种感觉既有贵气也有洒脱,还有久居人上的威严。

  “你们就是姚家兄弟?”

  “正是,小人姚良,这是我二弟姚远。”姚良点头道,同时指了指身边的姚远。

  姚远再一次行礼,却没说话,大哥在作为弟弟的他向来以兄长为主,刚才虽已先见过了朱慎锥,不过现在大哥和东家聊天,他在一旁陪着就是了。

  说着话,姚良请朱慎锥进屋,等几人进了屋,一眼就看见桌上还没吃完的面,还有一个年轻妇人怯生生站在一旁垂头等候着,不用说,这个妇人就是姚家老大的媳妇了。

  匠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又不是大户人家女人不能见外人,姚家如今已是破落户,何况姚老爹在的时候,家里的女人帮着家里做事抛头露面也是常见的,姚家兄弟的母亲就是如此,姚良的媳妇同样也是如此。

  “在吃饭呢,呵呵,看来我来的不巧。”目光在桌上的碗筷掠过,朱慎锥笑呵呵地说。

  姚良连忙告罪,上前就要收拾碗筷却被朱慎锥拦住了,他说老天打雷都不耽误人吃饭,何况自己是不请自来。既然还没吃完,就先把饭吃完再聊,也急不得这么一时。

  朱慎锥的话让姚良微微一愣,他倒没想朱慎锥这个东家如此和颜悦色,心里顿时放心了不少。这些日子兄弟两人一直在私下讨论未见面的东家究竟是怎么样的人,而今天终于见着了,这位东家不仅年轻身份看起来也不简单,不过朱慎锥和善的态度让他们之前提起的心放下了不少,东家好说话,这是件好事,怕就怕遇到一个不好说话刁难的东家。

  见姚家兄弟有些迟疑,朱慎锥笑着又催促了一句,姚良这才给弟弟使了个眼色,两兄弟回到桌边端起碗来几口把碗里的面吃完,接着又把面汤也全喝了。

  吃完后,兄弟两人赶快收拾了下,边上姚良的媳妇也上来帮忙。见此,朱慎锥也不说话,虽然匠户人家不拘小节,可毕竟男女有别,朱慎锥的目光只是在那妇人身上扫过就不再留意了。

  碗筷收拾完,姚良媳妇把东西拿去厨房,接着又端了壶茶水出来。把茶水放下后,向朱慎锥和赵大微微行礼,也没说话就先行离开了。

  等媳妇走后,姚良提起茶壶帮朱慎锥他们倒茶,倒茶的时候还歉意说家里没什么好茶,只有一些从南直隶带来的山茶,实在是怠慢了东家。

  虽是这么说,但这茶也不算差,朱慎锥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老喝茶的人,一看这茶再闻着茶香就知晓是南直隶的山茶没错,却比北地的茶叶要好许多。

  笑呵呵地端起茶了一口,朱慎锥和颜悦色询问姚家兄弟在这里住的可习惯,家里有什么缺的,或者有什么不适应的没有。

  姚良兄弟连连摇头,说在这里住的习惯,赵大帮着安置的这个院子很不错,而且家什什么一应惧有,粮食、盐油什么的也都是赵大给的,他们一家在这住着很好,没什么不适应。

  听着这话朱慎锥微微点头,想了想转而对赵大说,姚家兄弟是南直隶的人,刚才他看见姚家兄弟的吃食却是面条,但南方人和北方人不同,北人吃面食南人吃大米,工坊这边以后记得尽量提供大米给姚家兄弟,面什么的少给些。

  至于大米工坊这里如果没有存粮,直接就去百户所找陆义生,让他想办法解决,不管如何这个事必须马上办。

  赵大连连点头称是,说了这是他的疏忽,居然没考虑到这些,自己一定去办好。

  这话一出,姚家兄弟慌忙起身说不必如此,他们虽是南人但也吃得惯面食,何况在这住着一点事都没干就能有白面吃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这样麻烦,而且这也怪不得赵大,赵大把他们安置在这平日多有照顾,自己已是感激不尽了。

  摆摆手,让他们兄弟坐下,朱慎锥说这个事就不用纠结了,不管如何他们从南直隶来,平日里吃上几顿面食或许问题不大,可时间长了终究是不习惯的。这个事自己不知道就罢了,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不办,就这么定了。

  朱慎锥的态度让姚家兄弟心中感激,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朱慎锥会如此和善,居然连这小事也考虑到。不过同时心中也好奇,朱慎锥派人千里迢迢把他们从南直隶花大价钱请来,难道就是做烟花这样的小事么?

  可现在东家没说,姚家兄弟也不好直接开口询问。接着朱慎锥东拉西扯和他们聊了些平常事,包括他们以前在南直隶的情况,当听说姚家因为工坊的事差一点家破的时候,还不由得感慨了几句,安慰了他们。

  聊了好一会儿,等姚家兄弟的神态放松,说话间也更自然些后,朱慎锥这才提到了有关烟花的事儿。

  朱慎锥向他们询问了烟花的制作和品种,对此姚家兄弟可是专业的,兄弟两人详细给朱慎锥介绍了姚家祖辈制作烟花的经历,包括如今南直隶一些烟花的技术状况,还有他们兄弟的水平等等。

  “东家,我们姚家工坊出品的烟花别说是南直隶了,就算是京师的贵人也常有来购买的。我姚家几代人祖传的手艺,我爹更是这行里的这个,我大哥的手艺也不差,我爹在世的时候就说了,大哥的手艺已有我爹八分本领,算得上一流。”姚远毕竟年轻,一开始还有些忐忑,可随着聊天后也渐渐放松了下来,等聊到关于烟花的事后,他也放开了,笑呵呵地说了这么一句。

  “哦,居然如此?”朱慎锥笑着点头,接着望向姚远问:“那么你呢?作为姚家老二,你的手艺也不差吧?”

  姚远不好意思笑笑:“我可不行,哪里能比得上我爹和大哥,我的手艺在家里只是普普通通,平日里也就帮着爹和大哥打打下手……。”

  不等他说话,姚良把话头接了过去,对朱慎锥解释道:“我二弟年轻,我爹在的时候还未出师,不过他的手艺也不差,比起普通烟花匠人已算很不错了,只是我爹要求严,不让他出师罢了,以他的本事在其他地方早就能独当一面了。而且我二弟这人聪明的很,对于这行常有些奇想,我爹在的时候可没为这少夸他。”

  说着话,姚良脚下轻轻踢了姚远一下,同时给了他一个眼色。自己这个弟弟嘴上没个把门的,什么话全往外倒,对方可是东家,问这些等于是考量他们,怎么能开口就说自己不成呢?这样的话,东家还怎么能用他?

  姚良的小动作朱慎锥看在眼里,他也不揭穿,只是当视而不见。其实他们兄弟两人的情况当初周安民派人过去的时候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烟花匠人而已,能有什么秘密?在锦衣卫的调查之下,祖宗十八代什么秘密都能给挖出来,何况这样的小事。

第199章 不打不成才

  2024-07-13

  朱慎锥之所以和姚家兄弟聊这些,只是用这种方式打消他们的顾虑,安他们的心罢了,同时也可以借此了解姚家兄弟的脾性。

  从现在情况来看,朱慎锥用的法子不错,姚家兄弟从一开始的谨慎小心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问话也一五一十回答,而且两人的回答中也让朱慎锥了解到了他们兄弟的脾性。

  老大姚良相对稳重些,老二姚远要跳脱些,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人的手艺是实实在在的,再加上他们又年轻,也更适合朱慎锥的需求。

  又聊了一会儿,朱慎锥问姚家兄弟各自擅长的烟花制作,两人想了想做了回答。听了他们的回答后,朱慎锥笑着说如果给他们点时间,是否可以制作出一些烟花看看呢?

  对于这个要求,姚家兄弟表示没有问题,只要材料齐全,他们做出些平常的烟花不难,不过假如是特殊要求的烟花话,这就麻烦些了,因为工艺比较复杂,所需的材料和时间都比寻常的更多更长些。

  “无妨,就弄些寻常的,你们擅长做的就成。对了,除去烟花外,爆竹这些也做些,如果做的好,我可是有赏赐的。”朱慎锥半认真半开玩笑道。

  姚良正色打道:“请东家放心,这个我兄弟二人一定尽力,不过东家,制作所需之物……。”

  “赵叔!”

  “六爷,您吩咐。”

  “这个事就交给你了,姚家兄弟这边需要什么,你这边一力提供,如有没有的,就直接去寻陆百户……对了,晋武现在也在百户所,百户所没有的话就让他派人去一趟卫所,就说是我的安排,自然有人会帮忙弄来。”

  “六爷您放心,这个事我来办,保证妥妥的。”赵大连连点头,现在的赵大可不是之前在王家村的赵大了,如今他不仅是工坊的管事,身上还有着知事的品级。

  虽然知事只是从八品的芝麻小官,可怎么说也是官啊!赵大祖辈都是匠户,如果不是遇到朱慎锥,他这辈子都脱离不了匠户的身份,自己的儿子、孙子甚至子子孙孙都会是匠户,根本就没出头的日子。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赵大有了官身,哪怕这个官身再低都是阶级的飞跃,这是赵大以前从来就没想过的,更是不敢想的。

  所以在赵大心里朱慎锥简直就是他的再生父母,能为朱慎锥做事他敢不用心?更何况,作为王家村的老人,赵大比外人更清楚朱慎锥的身份,跟着朱慎锥好好干,说不定等儿子大了,还能帮着儿子也弄个小官当当呢,到时候他们老赵家就彻底起来了,再也不是以前被人看不起的匠户人家,成为真正的官宦之家了。

  “东家,有几句话还荣小的细说。”姚良又开口道。

  “说,还有什么要求。”

  姚良告诉朱慎锥,如果要制作烟花的话必须先准备工坊,而工坊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烟花工坊和普通工坊不一样,烟花的主要原料是火药,而火药这玩意是有危险性的,一旦出问题伤者人是小事,弄不好还会死人。

  就像他们姚家之前出事就是如此,要不然姚家也不会败落。既然朱慎锥要他们做烟花,那么这个事就不能疏忽,把烟花工坊建在这边肯定不成,需远离这里的工坊区域另外择地。

  此外,还需要防水、防潮、防火等各项设施,这些也必须安排好。

  至于人手嘛,一开始还不需要,他们兄弟两人就成,可如果后面要大规模制作的话,就得加派人手了,无论是火药的调配还是矿粉的研磨等等,这些凭他们兄弟两人大规模制作根本就不可能,具体需要多少人,还需看朱慎锥最终要做哪些烟花,又多少量来决定。

  这些都是合理要求,朱慎锥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他问赵大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用的,毕竟工坊这边的地形赵大比自己更了解,赵大询问了姚家兄弟的具体要求后思索了下,开口说离工坊大约两里地倒是有一处地方,那边地势开阔平坦,要不是整个位置面积不算大,当初工坊设立的时候那边倒是个好位置。

  不过烟花工坊和这边的工坊不同,和这边相比烟花工坊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工坊,不需要太多建筑和投入,而且现在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只需要建像姚家兄弟住的院子面积大小就行了,然后再造一个库房即可,所以那边比较适合。

  既然这么说了,朱慎锥想了想就提议现在就过去看看,如果合适就让这边的人尽快把工坊搭建起来。

  东家发了话,姚家兄弟自然不会拒绝,当即大家起身,赵大带路,一行人就往他所说的地方而去。

  两里地不远,很快就到了,到了地方一看的确如赵大说的那样。

  姚家兄弟在这片区域转了一圈,又商量了几句,随后告诉朱慎锥这个地方可以。既然他们说没问题,朱慎锥就把这个事给定了下来,让赵大尽快带人来这建房子,等房子建好,烟花工坊也就算有了。

  建房需要时间,不过是因为只是建工坊不是造院子,花的时间不会久,这边各行的匠户一应俱全,材料也不缺,几天就能完成。

  接下来的几日里,朱慎锥在工坊、矿山、百户所这三处转悠着,视察着各方面的进展情况。

  百户所那边暂且不说,工坊和矿山这边比起之前来的时候要强上许多,尤其是矿山那边的壮劳力人员经过几次补充后,开采的产量和速度加快了不少。

  原料的供应无缺,工坊的炼铁炼钢也初具规模,眼下每月的生铁产量已是不少,器械的打造等等也有了应有的样子。这些日子工坊这边按照老金他们的要求,已经开始制作鸳鸯阵所需的器械了,经过几次调整尝试后,制作出来的器械也已得到了老金他们的认可。不过这些打造出来的器械暂时入库,等待那些新兵的操练到一定程度后再逐一装备。

  说到这些新兵的操练,别看就只有四队人,但正操练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的人文化水平低的很,尤其是老金他们挑选的人中基本都是最底层的军户、农户,这些人里可没几个认知识字的,文盲比例说百分之百一点都不为过。

  当然这也是很寻常的事,在大明朝读书人算得上特殊阶级的底层,士农工商排在第一,能认知识字的是稀罕人,家里没点底子的那里有钱去学这些?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在当时丝毫不为过。实际上几百年后也是如此,真正识字率提高还是全民义务教育推行之后呢,就算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民间还有大批有些岁数的文盲半文盲呢。

  后世都是这样,更不用说现在这个时候了,别说普通农户军户,哪怕就是武将群体中文盲也是比比皆是。有些武将都已经当到三四品的高级将领了,却连自己的名字怎么写都不会,这也是文官看不起武将的缘故,在饱读诗书的文官眼里,这些武将只是粗鲁的丘八罢了。

  要训练这些人,把他们从一盘散沙捏成团,听从指挥可不是那么容易。这些人可不是后世参加军训的大学生,至少文化程度高,哪怕不懂这些,命令下达的意思还是搞得清楚的。

  可这些人一个个全是文盲,一个命令的意思是如何一句两句他们还听不明白,必须掰开了揉碎了反复说上几次才能勉强理解,其中最简单的一处,就是左右不分,前后不明,走个队列都能闹出笑话来,几个命令下来,一开始还排得整整齐齐的队伍瞬间就乱了套,这里一堆那边一团,还有人孤零零站在原地一脸茫然,着实令人头痛

  亏得老金三人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对于这种情况自有应对措施。左右不分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脱掉一只鞋光着一只脚,让穿鞋的迈腿或者光脚的迈腿就成,至于手臂上也是如此,在其中一条手臂上绑上布带区分左右,下达命令的时候用此替代。

  左后这样可以解决,但前后什么的就没办法了,这个只能靠拿棍子打。只要有做错的就直接指头粗的棍子抽下去,抽的对方嗷嗷直叫,多狠狠抽上几回,让他们记忆深处牢牢记得这些,从而形成肌肉反应,这样反复多来几回,时间久了自然就明白了。

  朱慎锥从百户所去工坊的时候,操练还是一团乱麻,时不时老金他们就叫停,谁做错了,手里的棍子一下接着一下丝毫不客气,嘴上更是骂骂咧咧不停。

首节上一节93/2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