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188节

  随着关键人物的到手,城里虽然还有卜石兔的两千人,可失去指挥和首领的这些蒙古人已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借着俘虏的名义,朱慎锥让这些人放下武器投降,并保证只要投降绝对不会伤害他们和他们的家人,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些蒙古人很快就丧失了抵抗的决心,随着他们的投降后,前后不到一个时辰,归化城就被完全掌控。

  接着,朱慎锥派人出城,通知在城外的部队进城接过防务,此外早就在归化城百里外的主力也很快接到了拿下归化的消息。腾格尔部的主力开始朝着归化城进军,等抵达归化之时,朱慎锥已彻底掌控住了归化城,甚至还借用卜石兔的名义安抚住了城外卜石兔的主力和部落,等大军抵达后,面对这样的突变,一些原本还企图商量着反抗的蒙古人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掌控住归化城,朱慎锥让人把俄木布和卜石兔部的首领带进城主府看管,同时亲自见了他们。

  见他们的时候,朱慎锥也不绕圈子,直截了当告诉这些人眼下卜石兔已经病重时日不多,作为土默特最强大的部落之一,腾格尔部不能眼睁睁看着卜石兔死后整个土默特分崩离析,为了土默特各部和大局考虑,必须要有人继承卜石兔的顺义王和土默特之主的地位,从而领导土默特各部对抗林丹汗之后可能的反扑和东边满清和其他蒙古各部带来的威胁。

  腾格尔部有这个责任,也有这样义务,而且从事实来看由腾格尔部的台吉腾格尔接替卜石兔是最合适不过的。先不说腾格尔部眼下的实力强大,之前在卜石兔和林丹汗开战的时候帮助卜石兔歼灭了林丹汗的南路军,此外腾格尔是大明朝廷册封的龙虎将军,又有着万户和济农的头衔,从地位来说也是仅此于卜石兔。

  无论从那点来看,卜石兔死后腾格尔部取而代之没有半点问题,朱慎锥之所以用这个方式拿下归化城,并且控制住他们,目的不是要灭掉卜石兔的部落更不是要毁掉归化城。

  同作为土默特部落,腾格尔部是要让土默特各部团结,和平相处继续生存下去,是为了整个土默特的未来和大局,如果他们能够同意这个看法,并且支持腾格尔成为下一个顺义王和土默特之主的话,那么朱慎锥会很欣慰。

  假如不同意也没关系,人总有不一样的想法嘛,有反对意见也是正常,这个不能强求,大家畅所欲言,只要直言不讳地说出来就行,朱慎锥不会责怪,大家不用有什么顾虑。

  面对朱慎锥如此坦率,众人哪里还不明白?当即很知趣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所有人没有不支持腾格尔成为下一任顺义王的,尤其是作为卜石兔的儿子俄木布更是迫不及待地表明了自己支持的态度,甚至还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自己是绝对支持的,并且当场就要求把自己的部落并入腾格尔部,甘心为腾格尔部和顺义王贡献微薄的力量。

  俄木布的这番表现让其他人心里大骂无耻,真是老子英雄儿子狗熊,亏他还是卜石兔的儿子,现在腾格尔部要取而代之,他居然迫不及待地就认了对方为主子,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

  可事实摆在眼前,其他人心里也清楚现在自己的小命捏在谁的手里,一旦说半个不字,说不定很快就会跟着卜石兔去见长生天了。俄木布的态度其实也是他们的态度,只是没有俄木布那么厚的脸皮,更没他毫无底线的姿态罢了。

  既然俄木布都这样了,其他人还能有什么选择呢?所以很快就达成一致,所有人都支持腾格尔部替代卜石兔成为下一任土默特之主。

  当塔娜带着腾格尔在部落护送下来到归化城的时候,卜石兔的部落已经完全被朱慎锥所控制住,原本的部落和军队被直接打散,分别并入腾格尔部,至于依附卜石兔的那些部落暂时保持原样,就连卜石兔的家人和部下朱慎锥也没动他们,都保全了性命,并且给出了一定的承诺。

  这些早在腾格尔部内乱之后朱慎锥就操作过一次,这一次操作从性质来说和之前没太多区别,所以做起来并不算难。再加上朱慎锥早就有了准备,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两部合并在控制住这些首领包括归化城后没有翻起多少波浪来,哪怕有些小问题也很快就被解决和处置了。

  崇祯元年二月四日,卜石兔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位黄金家族成员,蒙古顺义王,土默特之主,自称为卜石兔汗的枭雄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

  在离开人世之前,卜石兔已失去了神智,陷入长期的昏迷状态,根本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这个结果或许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解脱,而他的去世也标志着卜石兔部落的落下帷幕,在卜石兔去世后的第二日,腾格尔就在所有人的推举下成为了新的土默特之主和蒙古顺义王,并把其本部从原本的部落所在地迁到了归化城。

第430章 菊尔汗

  2024-07-13

  按理说,腾格尔成为顺义王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其一腾格尔并不是黄金家族的成员,没有继承顺义王的资格。其二,顺义王的金印早就在很久因为卜石兔和林丹汗战争中的失败落到了林丹汗的手里,没有这个金印顺义王也就名不副实。

  但这两个问题对朱慎锥来说并不是难事,首先从来没有过顺义王必须黄金家族成员才能继承的说法,要知道顺义王是大明朝廷所册封的,只不过当初册封给了俺答汗而已。

  俺答汗死后,顺义王传给了他的长子黄台吉,之后黄台吉的长子扯力克继承顺义王位,再之后顺义王位就落到了卜石兔手里。

  几代顺义王看起来是父死子续,可实际上除去内部的争夺外,还有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除去俺答汗外,后几任顺义王都是靠着三娘子上位的,正是因为三娘子几次下嫁,这才使得她把顺义王位带给了他们。

  此外就是大明朝廷的册封了,顺义王位必须得到大明朝廷的认可才有效,如果没有大明朝廷的认可,继承就是无效的。

  从这两点来看,其中可以大做文章,既然从没有确定顺义王位必须要由黄金家族成员继承,那么腾格尔继承顺义王从法理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不要忘了,腾格尔可是大明册封的龙虎将军,从爵位来说仅仅仅低于顺义王,卜石兔死后,原本土默特草原上腾格尔的爵位和实力是最高和最强的,当年卜石兔自己也是由龙虎将军进位成为顺义王的,两者并没多少区别。

  至于顺义王的金印就更简单了,这玩意在林丹汗手里,现在林丹汗跑去了青海,朱慎锥不可能讨要回来。可就算这样不代表朱慎锥就没其他办法了,无非就是个印章罢了,这东西蒙古人弄不出来他朱慎锥还弄不出来么?顺义王金印的模样和所刻的印章内容知道的人不少,朱慎锥手下有着能工巧匠,弄点金子自己整一个出来,只要不拿在一起对比,谁能知道这是假的?

  再说了,他林丹汗也不可能拿着那颗金印来分辨,只要把弄出来的金印当成真的就行了,一样好使。

  至于大明那边的册封就更容易了,作为宗室朱慎锥太了解大明的官员德性了,无非就是花点银子什么的,钞能力使出,再给点许诺。当年林丹汗空手套白狼都能忽悠得大明上下晕头转向,为了解决辽东问题主动和蒙古联盟,难不成他朱慎锥还不如林丹汗?这根本就不可能么?

  只要腾格尔顺利上位,成为名义上的顺义王,再派人去大明请求册封,这个事基本就是铁板钉钉。

  就这样,腾格尔顺利成为了顺义王和土默特之主,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可随着腾格尔的上位,土默特乃至整个蒙古草原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土默特部近半已被腾格尔部所掌控,接下来朱慎锥打算整合整个土默特各部的力量,借这机会让腾格尔部彻底统一土默特部。

  随着卜石兔的部落被腾格尔部并吞,新的腾格尔部无论其部众还是军事实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别说区区土默特各部,哪怕未来林丹汗再打过来,朱慎锥也有信心和对方面对面碰一碰。

  继位之后,腾格尔成为顺义王,对蒙古又称菊尔汗,所谓的菊尔汗是万汗之汗的意思,其实在西辽时期菊尔汗的称呼有好几个,不少附庸于西辽的各部都有菊尔汗的称号,但随着蒙古人逐渐强盛崛起,最终由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并被尊为成吉思汗后,菊尔汗这个称呼就渐渐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卜石兔在的时候,他也自称大汗,但他的大汗是卜石兔汗,这个称呼就和他的祖先父辈一样意义并不大。但现在腾格尔直接称起了菊尔汗,其意义是告诉土默特各部以后腾格尔才是整个土默特真正的主人。

  塔娜作为腾格尔的母亲,继续拥有阿力亚的尊称,辅助腾格尔管理部落。朱慎锥的头上多加了一顶札萨克的帽子,札萨克是蒙古最高执政官的称呼,换成汉人就是摄政王的意思,毕竟腾格尔现在还年幼无法亲政,作为他的生父有责任也有义务摄政。

  接下来就是封赏部下,对于如何封赏朱慎锥仔细考虑后对现在的蒙古人制度进行了调整,把整个部落重新划成六个万户,这六个万户中的三个分别由菊尔汗任命的三个万户来统领,这三个万户分别是王海、布日固德和哈图立格,他们各自领一个万户约三万至四万人不等。

  至于剩余的三个万户由塔娜、腾格尔、阿古达木分别直领,从这点来说,腾格尔作为菊尔汗亲领一部理所当然,阿古达木作为菊尔汗的弟弟再领一部也没问题,至于塔娜就更不用说了,她是阿力亚,是腾格尔的母亲,由她领一部同样很是正常。

  不过他们所领的三个万户是整合后整个部落最强大的部分,是部落的核心精华所在。王海等人的三个万户统领的是原本部落边缘或者依附的部落所组成的,名义上权利不小,可实际上这三个万户的实力相加也比不上塔娜母子亲领的万户强。

  而且朱慎锥严格规定,万户作为部落头领除去能拥有五百人的亲卫外,其部落内部不得拥有任何私人兵权,不得在菊尔汗未允许下招募牧民为军,部落所有的兵权全部都掌握在菊尔汗也就是腾格尔的手里。因为现在腾格尔没有亲政,自然由朱慎锥来摄政,再加上塔娜,一切全都捏在朱慎锥的手中。

  此外,朱慎锥还把民政和军政彻底分开,按照大明朝廷的制度在部落中设置了各级军事和行政部门,分别任命了各级将领和行政长官,以对部落进行有效统治。

  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之下,原本卜石兔的部落被彻底打乱和重组,再加上各级官员的任命和调动,之前卜石兔的影响不断削弱,就连那些原本的蒙古贵族和头领们大部分也失去了原有掌控的权利,虽然富贵还在,性命也保了下来,可要想以前那样凭借手中的军事力量和菊尔汗讨价还价却是根本不可能了。

  这件事要推行起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部落的合并和整合也不是一加一这么简单。朱慎锥意图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改变,等做完这一切,腾格尔部就能成为真正的土默特之主。

  春天到来,经历了一年巨变的土默特草原也恢复了生机,随着腾格尔的上位,土默特各部迫于现实也陆续承认了腾格尔对土默特的统治,并尊其为菊尔汗。

  但接下来要做的事还有许多,除去整合部落,壮大自身,并且尽快完成对整个土默特草原的有效统治外,就是腾格尔的顺义王位册封了。

  此时,朱慎锥在安排完归化城的事后也开始启程返回大明,他已经一年没回大明了,这一次诸事已定,也能放下心来回去,何况回去之后还要处理顺义王位一事,这一趟也必须要亲自安排。

  就在朱慎锥返回大明的路上,辽东那边皇太极已把索伦三部逼到了绝境。

  在很早之前皇太极就有收服索伦三部的打算,对索伦三部强悍的战斗力垂涎欲滴的皇太极一直企图把索伦部纳入八旗,为八旗征讨四方作为前锋。

  因为之前要对付林丹汗,皇太极暂时把这个事给搁置了一旁,而那时候索伦部的首领博穆博果一眼就看出了皇太极的狼子野心,更明白一旦索伦部被满清所统治和并吞,那么整个索伦部就失去了自己主导的自由权利,成为皇太极手中的打仗工具。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博穆博果一方面向皇太极称臣,主动表示索伦部名义上臣服满清,同时每年给与贡品。另一方面博穆博果率领索伦三部向北迁移,意图避开和满清的直接接触,减少满清找借口攻击索伦部的可能。

  博穆博果是索伦部难得的清醒人,他很明白虽然索伦部能征善战,可索伦部却不是满清八旗的对手,更何况无论从人数还是装备各方面来看,哪怕索伦部武勇一人能打两个甚至三个八旗兵,一旦双方大战,根本就没赢的可能。

  索伦部的人太少了,而且他们部落也没有半点工业的能力,就连打仗的兵器也无法自造,凭借简陋的武器和兽骨制作的箭头,怎么可能打得过武装到牙齿的精锐八旗?正是因为博穆博果的清醒认识,这才委曲求全,意图用这种办法让索伦部维持独立。

  可惜的是他低估了皇太极的决心,皇太极根本就没打算放过索伦部,在之前他虽然表面同意了索伦部对自己的臣服,也答应了索伦进贡的请求,可实际上皇太极根本不可能放过索伦部。

  之前的态度只是为了麻痹索伦部罢了,在解决掉林丹汗的问题后,皇太极已没了后顾之患,再加上蒙古八旗的建立,皇太极手中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增强,而且大明那边已经天启皇帝驾崩和崇祯皇帝的登基,辽东明军彻底维持了守势,没有半点针对满清的意图,这样一来对付索伦部的时机就成熟了。

  春天到来,皇太极派人去索伦部,以索伦部表面恭敬实际上不满满清的为由,更吹毛求疵说索伦部所进贡的贡品质量不好数量不足,分明就是故意轻视和怠慢自己,向博穆博果严厉问罪,要求博穆博果亲自去盛京见皇太极和请罪。

  这样无理的要求被博穆博果一口拒绝,这时候博穆博果清楚的知道索伦部的委曲求全非但没带来和平,反而让皇太极得寸进尺,为了索伦部的生存和独立,博穆博果开始做好了战争准备,既然退让到这种程度你也不放过我,那么就打吧,情愿索伦部战到最后一人,也不屈服!

第431章 平辽承诺

  2024-07-13

  索伦部和满清的战争就此开始。

  皇太极征讨索伦部,调集八旗向北进军。

  早就有准备的索伦部首领博穆博果并不和八旗正面作战,他很清楚正面交战索伦部没有赢的可能,所以博穆博果把族中老少全部继续往北迁移,一直撤到更北边的黑龙江以北甚至雅克萨地区。

  作为部落首领的博穆博果带着部众在黑龙江以南和满清八旗进行游击战,前后打了几场,虽索伦部战斗力强悍,给八旗带来了些损失,可八旗毕竟人数众多再加上战术的配合,依旧逼的索伦部活动范围不断压缩,最终无奈只能放弃黑龙江以南区域,撤到了北岸。

  第一次征讨,皇太极没能拿下索伦部,但却也达到了初步目的,至少逼的索伦部放弃了原本生存的地方,向被撤到了更为苦寒的区域。

  同时,皇太极对黑龙江以南进行扫荡,把索伦三部来不及北撤的索伦人俘虏了不少,这些人全部南迁直接并入八旗。此外,捕捉山林中的野女真也是皇太极的主要目的,八旗人丁不足的情况从来就没彻底改变过,野女真能够让八旗的人丁得到补充,这也是满清一直在做的事,这一次讨伐索伦部除去压服索伦人外,捕获大量野女真同样非常重要。

  就当皇太极在北方扫荡的同时,大明那边原本回乡养病的袁崇焕已到达了京师。

  崇祯皇帝继位后,很快就解决了魏忠贤和阉党问题,除去魏忠贤之后,崇祯皇帝不得不考虑辽东的问题,而袁崇焕在崇祯皇帝登基之前就称病去职,卸任了辽东经略一职收拾行李离开辽东,返回老家“养病”。

  袁崇焕一走,辽东经略缺人,朝廷当时还是魏忠贤把持,就让辽东巡抚王之臣来暂代经略一职。

  不过王之臣在这个位置上并没坐太久,由于王之臣是魏忠贤夹带中的人,崇祯皇帝自然不可能用他,魏忠贤垮台后王之臣自然就失去了靠山,再加上王之臣接替袁崇焕后辽东战事很是不利,很快大明和满清就爆发了锦杏之战,此战明军其实损失不大,可之后王之臣却命令明军主动放弃锦州、杏山、塔山、右屯等地,消息传来后,令崇祯皇帝闻讯大怒,本就打算收拾王之臣的崇祯皇帝直接就罢了他的官职,并让人押送至京师问罪。

  王之臣下台后,接替辽东巡抚的是毕自肃。

  毕自肃此人曾经是袁崇焕的下属,袁崇焕当年担任辽东巡抚之前的职务是宁前兵备道,而那时候毕自肃是宁前兵备道参议,从这点来说毕自肃就是袁崇焕的参谋长,并且参与了当年宁远之战。

  宁远之战后立下功劳,袁崇焕先升辽东巡抚,不久后又升了辽东经略,而作为袁崇焕的助手毕自肃也水涨船高更进一步,直接诶接替了袁崇焕宁前兵备道的职务。

  王之臣去职后,朝廷暂时无人可用,就看中了毕自肃,崇祯皇帝任命毕自肃为辽东巡抚接替王之臣暂代辽东军政。在崇祯皇帝看来,毕自肃在辽东的时间不短,又当过袁崇焕的左右手,对辽东军事颇有了解,还参加过宁远之战,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就此毕自肃成了自王之臣后的辽东巡抚,暂代辽东军务。不过毕自肃的能力有限,他当辽东巡抚算得上赶鸭子上架,而随着袁崇焕抵达京师,崇祯皇帝也算有了一个主政辽东的最合适人选。

  袁崇焕还在回来的路上时,朝中就有人不断举荐由袁崇焕督师辽东,其奏折简直达到了“章满公车”的地步,以此足能看出满朝上下所有人对袁崇焕的期待。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崇祯皇帝本人也对袁崇焕抱有极大的期望,在征求内阁诸位阁老意见后,还没等袁崇焕人抵达京师呢,崇祯皇帝就下了新的旨意,赏袁崇焕锦衣卫指挥佥事的恩荫,以补偿其宁锦之功。

  这还不算,过了没几日,崇祯皇帝又一次下旨,直接就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替代之前被罢免的王之臣。

  自此,袁崇焕人还没到京师呢,他就拿到了蓟辽督师的职务。

  这个职务是袁崇焕一直梦寐以求的,而大明之前担任这个职务的是大名鼎鼎的孙承宗,现在袁崇焕终于也坐上了个位置,而且是人在半道上接到的圣旨,这让袁崇焕不由得感慨万千,心中更生起万丈豪迈。

  接到旨意,袁崇焕快马加鞭赶到了京师,抵达京师后风尘仆仆的他没来得及歇息就接到了崇祯皇帝要见他的消息。

  在平台,崇祯皇帝召见众臣,除去内阁诸阁老和部堂等官员外,刚到京师的袁崇焕也在列班之中。

  年少的崇祯皇帝屁股坐定,目光就朝着不远处众臣站立的位置瞧去,直接开口询问袁崇焕是否来了。

  “臣,袁崇焕拜见陛下……。”闻声,袁崇焕连忙出班行礼。

  “卿就是袁崇焕?”崇祯皇帝目光炯炯,打量着面前这个人。

  穿着朝服的袁崇焕在众臣中并不起眼,他的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面带风霜两眼却出奇的明亮,让崇祯皇帝不由得打量了好一会儿。

  “这个袁崇焕好大的名头,可这人却长的不怎么样,怪不得有人说他是南蛮子呢。”崇祯皇帝心里如此想着,脸上却露出了笑容,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些日子袁崇焕的名字他耳朵都听的起茧子了,今日可算见着了。

  “袁爱卿,再走近些,让朕好好看看。”崇祯皇帝冲袁崇焕招招手,袁崇焕并没有摆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反而大大方方地向前走了几步,直到站到崇祯皇帝面前才停下脚步,腰杆挺的笔直,一脸的坦然。

  “好!好一个面临泰山崩而不乱的人物!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才有在辽东的功绩吧。”袁崇焕的这番举动非但没让崇祯皇帝反感,相反令崇祯皇帝心中很是高兴,更对袁崇焕颇有好感。

  “袁崇焕!”

  “臣在!”

  “朕闻你在辽东多年,之前宁远大捷更以炮石击伤建酋努尔哈赤,使其重伤而死,从而立下大功,朝中诸臣这些时日对卿颇有赞赏,推举卿主政辽东,可有此事?”

  袁崇焕不慌不忙向崇祯皇帝行礼,开口道:“回陛下,宁远之战并非臣一人之功,乃辽东数十万军民众心合一,先帝和朝中诸大人鼎立相助之功也。臣当时身为辽东巡抚,驻守宁远,乃是臣的本职,臣这些微薄功劳根本算不得什么。”

  这话一出,崇祯皇帝更是高兴,袁崇焕的态度带着大气,看来这的确是一个人才。

  “卿虽如此,但卿之功劳却实实在在,朕虽初登大宝,却对卿之名早有耳闻。如今魏忠贤其阉党已被扫除,我大明朝堂清明,正是中兴时机。但辽东建奴却一直虎视眈眈,此乃我大明之大患。卿既然久在辽东,又同建奴打过不少仗,就连之前老奴都死于卿之手,想来卿对辽东战事并不陌生,今日朕想问问卿,如何解决辽东问题,如何彻底平胡之策,不知卿有什么可教朕的?”

  “回陛下,微臣诚惶,不敢谈教。”袁崇焕连忙拱手道。

  崇祯皇帝笑呵呵地摆手,很大方道:“无妨,今日平台召见不是朝会,卿尽管畅所欲言就是。”

  “微臣遵旨。”袁崇焕再一次行礼,这才道:“既然陛下询问微臣,微臣自然畅所欲言,以微臣看来,辽东建奴虽为祸多年,却并非不能应付,当年老奴如何嚣张,眼下不也成了冢中枯骨?我大明富有四海,疆域辽阔,兵多将广根本不是区区建奴可比,臣以为建奴之患只是一时,陛下对此不必担忧……。”

  说到这,袁崇焕偷偷抬眼朝崇祯皇帝望去,见崇祯皇帝笑容满面心情不错的样子,他更放心了,接着又道:“如陛下能把辽东之事全权托付于臣,假臣以便宜之权,臣定为陛下扫清辽东建奴,全辽可复!”

  这话一出,崇祯皇帝眼睛顿时一亮,急忙追问:“卿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袁崇焕站得稳稳当当,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只要陛下信得过臣,臣自然就能做到。”

  “那么卿局的如要彻底平定辽东,卿需多久时日?”

  袁崇焕毫不迟疑伸出左手:“区区五年而已!臣只需五年就能平定辽东,砍下建奴之酋的人头献于陛下!”

  “好!好!好!”

  崇祯皇帝顿时高兴地眉开眼笑,当即就拍手大赞道:“卿真乃国之柱石也!如卿真能五年平辽,朕自当不负卿,朕今日当着诸位臣工之面给卿一个许诺,等卿平辽之后,朕定不吝封侯之赏,以示其功!”

  “如此,微臣就先谢陛下厚赐了。”袁崇焕依旧微笑着回道,还恭恭敬敬给崇祯皇帝行了个礼,这让崇祯皇帝更是开心,对袁崇焕更为满意了。

第432章 出乎预料

  2024-07-13

  袁崇焕说完这些,一旁的四名辅臣李标、钱龙锡、周道登、刘鸿训也纷纷赞赏袁崇焕是“奇男子”,拍马屁说崇祯皇帝英明神武用人得当,有袁崇焕在辽东驻守定能安然无恙。

首节上一节188/2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