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荒芜的土地,开垦成了耕地。
这是明人非常擅长的事。
朱英还从福建引来茶种,在山坡上种植茶树,做成一片片茶园。
在攻打柬埔寨之时,他还给皇帝上疏,请皇帝收下老挝之地,老挝虽位于绵延山脉之上,却是难得的种茶之地。
只要建成一个个茶园,等待茶树长大,十年后树上结出来的就是金子。
他开始规划,老挝并入交趾的地区,则种茶树。
他的奏疏送到皇帝手中,皇帝送去中枢,中枢让王文在云南种茶,让岳正和项文曜在贵州种茶。
而招降老挝的人选,就是边镛。
边镛一直徘徊在广西交趾之间,正好用他去说服老挝王庞哈,归降大明。
朱英认为难度不大,毕竟老挝已经被大明吓尿了,又是特别穷的地方,遍地土人。
边镛欣然受命。
但庞哈不是傻子,柬埔寨被大明攻占后,他立刻派人联络暹罗,而暹罗的使臣也到了老挝。
对大明还算恭敬的下缅勃固王朝,竟驱赶了边永,也开始驱赶大明商旅,离开勃固。
上缅阿瓦也对大明不客气,竟拘捕了大明商旅,侵吞其财货。
靠近大明的麓川,将大明商贾杀死,侵吞财货。
甚至,对大明毕恭毕敬的满刺加,竟想收回新加坡,并开始派兵驱逐大明的船队。
渤泥在海上虎视眈眈,随时出兵截断大明的航线。
一个反大明联盟的雏形,正在形成。
朱英只收到老挝的消息。
王伟还在印度,也不知晓属国叛变的消息。
而大明已经准备过年了。
进入腊月二十,景泰十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
南方项忠传来好消息,琉球尚德王上表,请求琉球内附。
遭到内阁的第一次驳斥。
三请三让之后,琉球就会内附大明。
琉球是必须掌握在手的,这是挟制倭国的要地。
驻扎在对马岛上的龚永吉,也传来好消息,虾夷国请求内附大明。
虾夷国,就是北海道,永乐朝大明在此设文山卫。
没看错,虾夷岛曾经隶属于奴儿干都司。
是大明国土。
大明巅峰国土,和鞑清不相上下,后世看到的鞑清地图其实只维持了二十年,而且上面很多地盘都是自己画上去的,算实控地盘的话,半斤八两。
而大明在库页岛上,也设有三卫,囊哈儿卫、兀烈河卫、波罗河卫,三卫。
但在宣德朝就放弃了。
虾夷国也从奴儿干都司的一部分,变成了大明属国。
大明的寰宇通志记载:虾夷海岛中小国也,其人须长四尺,尤喜弓矢插箭于首,令人戴瓠而立,数十步射之无不中者。唐显庆四年十月随倭国使人入贡,今乃属国也。
亦失哈编纂的书里,也写着:海外苦夷诸民,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
亦失哈曾经代表大明,招抚当地土人。
如今虾夷国请求内附。
“龚永吉不声不响,竟做成了这么一桩大事!”
朱祁钰兴奋:“朝鲜水师还安抚了库页岛,库页岛上的土人也愿重回大明的怀抱。”
“好啊,允虾夷国内附!改虾夷岛为姑射!”
“此地就是山海经中的姑射山。”
其实姑射山是库页岛,此时明朝对库页岛叫苦兀。
“龚永吉有拓土之功,朕欲封其为伯爵,派人去问问,龚永吉是否愿意转为武勋。”
这是曾经和龚永吉商量好的事情。
朱祁钰不过假惺惺问问,走一遍流程。
然后封龚永吉为武勋。
“收库页、姑射,不用单独立一省,纳入吉林也不行,吉林太广阔了。”
“再拆分出一省来,叫黑龙江省,把库页、姑射放在黑龙江省里。”
“以北琴海(兴凯湖)为界,湖西是吉林,湖东是黑龙江。”
“黑龙江简称龙。”
“吉林都司也改成吉林省,简称金。”
“派兵去驻守,再从内地移过去一批百姓。”
“东北实在太辽阔了,应该再建两个省,让阁部议一议,怎么划分,新省的名字是什么。”
“让俞山去督抚黑龙江。”
如此一来,东北就有六个省了,辽宁、吉林、黑龙江、朝鲜,还有两个没拿下来的省份。
“琉球内附后,划分在福建境内,不作拆分。”
福建这个尴尬的省份,得到琉球之后,就再也不尴尬了,可通往外洋,又扼守内海要道,外有琉球、宝州府拱卫,港口众多,是通往东方贸易的必经之地。
这次,福建版图彻底形成。
“琉球降为县,派一知县去治理。”
“加项忠的文勋。”
项忠不够封爵,那就加文勋,皇帝向来大方。
而项忠又送来好消息,征募了三万四千倭兵,全部运去益州。
大明已经初步和倭国的地头蛇建立联系。
胡上疏,百姓已经上了宝州和澎湖,但房屋田地都没着落呢,请中枢调配一批粮食过来。
宝州还是原始状态,上面的人也是土人。
木材什么的都不缺,人力也不缺,缺的是时间。
梁已经率水师回到了南京。
皇帝安抚他一番。
眼看就要过年了。
今年大明航海,火了三样东西,一个是豆芽,一个是圆葱,一个是红酒。
因为水手常年飘在水上,有很多人离奇死亡,宫中传出消息,在船上囤积豆芽、圆葱和葡萄酒。
果然有奇效。
圆葱也从哈密种植,推广到了中原种植,葡萄园也在华夏大地上再次兴起。
葡萄酒,在汉唐元比较流行,明人则不喜欢葡萄酒,更喜欢白酒。
而葡萄酒再次兴起后,寇深打算在哈密大面积种植葡萄,赚一波葡萄酒的钱。
但景泰十一年,最火的是海鱼罐头。
沿海省份,不甘心被肉罐头称霸市场,就鼓励渔民下海捕捞,制成海鱼罐头,畅销全国。
甚至,还有人研制出了古代防腐剂。
放在罐头里。
反正朱祁钰没敢吃,担心吃完会被毒死。
但不妨碍民间喜欢啊。
百姓生活日新月异,餐桌上也愈发丰富。
热河、宁夏屠宰的牛羊,降雪之后,大规模运入内地销售。
这种冻肉,在北方最受欢迎。
就说这次北军南调,临走之前,兵部特批了肉票,因为过年征战,中枢给二十万大军每人批了两斤肉票。
让二十万北军,欢天喜地的上了船。
这在景泰八年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逢年过节能吃点肉,但仅限于自己吃到几口,如今只要有调令,就会批东西,肉票、布票、香料票、罐头票。
什么都可能赐,让兵卒在民间地位直线提高。
人有钱,地位才会高,在哪个时代都一样。
景泰朝当兵的吃得好赚得多,社会地位自然高。
海鱼罐头刚问世时,兵部就批了两罐海鱼罐头给军中发下去,因为军中上下吃到了海鱼罐头,才把海鱼罐头带火的。
景泰十一年,第二火的,就是烤鸭。
整个京师,遍地都是烤鸭店,驰道上的食肆,全是烤鸭店。
主要原因是景泰十年末,中枢下旨,令天下养鸭子,中枢收鸭毛,给全军上下制羽绒衣。
天下都养鸭子、大鹅,导致肉价暴跌。
尤其是入冬之后,鸭鹅能够储存的时候,加上漠北的羊肉涌入市场,把禽肉挤垮了。
大鹅倒是不愁卖,因为大鹅饲养成本偏高,肉价也高,仅出的鹅毛就能回本。
填鸭成本低啊,这玩意是灌饲料长大的,成本很低,稍微鼓励,市场上就泛滥了。
市场上供大于求,鸭子泛滥。
皇家商行则大肆收购,不止收毛,肉也收。
然后开得烤鸭店遍地都是。
宫中还传出麻辣鸭货的制作方法,烤鸭店里的鸭货供不应求,多少都不够卖,把卤味店顶得够呛,有倒闭的风险。
皇家商行赚的钱,足够给二百万大军添一件羽绒衣。
也带火了鸭货业。
而皇帝的评价却是缺了辣椒,味道差几分。
但不妨碍百姓喜欢。
火了之后,以皇帝的风格,要么甩卖,要么赐给有功之臣,比如今年建功立业的功臣将领,都会得到店铺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