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72节

  秦泊无奈苦笑道:“最开始的高炉已经被烧化了,汉王您发现的焦炭虽然可以烧出极高的火焰,但却很少有东西可以承受这种高温,最开始的高炉在连续运转10日后就因为烧化了外层,铁水流出,烫死了三个工匠。”

  “做好家属的安抚吗,抚恤金发放了吗?”徐凡马上问道。

  秦泊道:“发放了,炼铁工的位置也留给他们的儿子了。”

  徐凡奇怪的看着秦泊,子承父业,但怎么感觉有点怪怪,他们的父亲刚被烧死,他们不应该害怕到炼铁厂来做事情。

  秦泊苦笑道:“炼铁厂虽然危险,但俸禄高,一个学徒工都有800钱的俸禄,出师了就是上千钱,整个陈郡就没有比这更高的工作了,比起被烧死,工人的家属更加担心这位位置丢了。”

  秦泊这样一说徐凡就马上理解了,在这个时代高炉也是手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妥妥的高科技产业,炼铁的工人收入自然高了。

  但听到工人家属的要求,徐凡却不由得苦笑了,他在后世最反感一岗传三代,但在自己的治下却出现这样的事情。

  他想了想说道:“你对工人家属说,汉国包他儿子上学读书的全部学费,一直等他成年为止,到时候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做什么。”

  秦泊奇怪看着徐凡道:“诺。”

  在他看来子承父业天经地义,所以他才会同意家属的请求,而徐凡的做法反而是提高了抚恤的标准了。读书之后成士人了,哪里还会安心做一个铁匠。

  徐凡却继续说道:“你要想办法制定一个炼铁厂的安全标准,一定要先保住工人的安全再炼铁,这样的死亡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秦泊道:“属下明白。”

  炼铁真不容易,温度不够是一个大麻烦,但温度太高烧化了耐火砖也是一个麻烦。

  徐凡皱着眉头回忆后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就知道耐火砖,但却没有想到耐火砖居然也扛不住焦炭的温度。

  后世种田流的小说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徐凡回忆了一下脑海当中的小说,想到了两个方法道:“能不能把高炉修成内外双层,还有就是外层耐火砖能不能用水来降温。”

  “用水来降温!”秦泊听到这话瞠目结舌,双层结构还说的过去,高炉是要高温,你却来降温,不是开玩笑嘛。

  徐凡也不知道能不能行,他说道:“炼铁你才是最厉害的人,我只是提供意见,你试试看能不能成功。”

  徐凡对炼铁真不熟悉,尤其是现代的钢铁厂,拿图纸给徐凡,他都未必能看懂,他也就是通过种田流小说知道什么鼓风机,预热室,焦炭,耐火砖。懂的全部说出去了,剩下的只能靠秦泊一点点积累经验来做了。

  徐凡继续道:“不要怕浪费,多做几次实验,只要成功就是赚的,你看,要不是你弄出高炉,炼铁一次也就几十斤,因为你弄出高炉提升炼铁效率上百倍,建设高炉花的钱就全部回来了。而现在能弄出耐高温的高炉,这高炉以后就不用建了拆,拆了建了,能节省的财富更多。”

  秦泊道:“属下回去想一想!”

  而后秦泊带着徐凡来到了武器制造作坊,这里有10架水车,这些水车带动铁锤,正不断敲打武器。

  “轰,轰,轰!”铁锤的轰鸣声音,让徐凡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秦泊大声道:“这是大王您让我制造的环首刀,有这些水利锤,这些环首刀轻松达到百炼,砍断秦剑只需要一刀。”

  说完秦泊让一个工匠一块木头,徐凡一刀下去,木头就缺了一个口子。而后又弄来一把青铜秦剑,徐凡一刀下去,秦剑断裂。

  “好!”徐凡喜道。

  汉军在武器上可以碾压秦军了。

  而后秦泊又拿出一副铠甲道:“这是百炼铁甲,是这个世界最坚固的铠甲了。”

  徐凡用环首刀砍向铁甲。

  “铛!”铁甲上只留下一个刀印子。

  “好,有这铠甲和环首刀,我军比秦军就占据装备优势了,秦泊你是我汉国的功臣。”

  而后徐凡问道:“环首刀和铁甲能装备多少?”

  秦泊道:“环首刀每日能生产300把,铁甲30副”

  徐凡皱着眉头道:“太少了,我义军有30万大军,这要生产到猴年马月去。我给你增加一倍的人手,再多建设几个武器作坊,你能增加几倍产能?”

  秦泊苦笑道:“增加了也是无用,现在炼铁厂只有两个高炉,交替使用相当于每日只能炼出2万斤铁。”

  “一把环首刀重8斤,300把就要消耗2400斤铁,一副铁甲重60斤,30副就是1800斤,光这两项就要消耗4000斤铁,我们还要生产箭头,刀枪剑戟等武器,还有百姓需要的镰刀,犁头,斧头等农具。每天的铁器消耗极大。

  徐凡道:“不能增加高炉的数量吗?”

  秦泊苦笑道:“哪里有那么容易,这要增加的可不止是高炉的这段炼铁人手,要从最开始挖掘铁矿增加工匠,挖掘煤炭增加工匠,还有增加运输矿物的马车和人手,高炉的工匠,这一路增加下来,增加的可不止是一点点的人手,这些都是需要投入更多的钱财,更加不要说炼制高炉的工人可不是农户就可以担任的,他们需要培训,不然的话会被高炉伤到。”

  “汉王您可能不知道,高炉虽然只出现了几个月时间,但已经吞噬了好几条人命了,也就是这段时间大家都熟悉高炉的性能,这才没有人伤亡。”

  徐凡默然,工业化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是要不断用人命实错的,即便是这样原始的高炉也是会吞噬人命的,产出更不是像游戏当中,只要点击一下,就可以扩大产能。扩充产能的过程极其缓慢复杂和消耗财富。

  徐凡道:“你就想办法缓慢提升产能吧。我会让丞相支持你的。”

  秦泊道:“诺。”

  而后徐凡继续道:“秦泊,你炼铁有功,我以汉王的身份任命你为炼铁令,食秩千石,你可以自己任命属官,上报丞相府。”

  秦泊对徐凡道:“臣多谢汉王。”

  秦泊身边几子弟也是一脸欣喜,他们都是秦泊新招募的墨家子弟,都是从炼铁厂当中招募合格的工匠,他们生活在炼铁厂,极其认同墨家的理念,巨子被重用,他们墨家终于看到复兴的希望了。

第153章 ,利润动人心和秦军的调动

  陈郡外,甘蔗田。

  徐凡来到甘蔗田当中,田内的甘蔗依旧长的郁郁葱葱,但比他印象当中的甘蔗矮很多,也细小很多,有点像徐凡很小记忆当中的青皮甘蔗。

  徐凡掰断一根甘蔗,而后去除外层的叶子。

  “哪里来的狂徒,敢动汉王的东西!”一个老汉高声叫道。

  但很快他就看出掰断甘蔗的是汉王,因为徐凡经常来这里自然认识徐凡,老汉马上打自己脸一下赔罪笑道:“老汉这是在胡言乱语,汉王您不要见怪。”

  徐凡道:“有什么好见怪的,老赵这也是在忠于职守。”

  徐凡也认识这个老汉,知道他叫赵祥,儿子也是义军当中的一员,商农帮助徐凡弄了上千亩的甘蔗,但他是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于是就找了一些四周的老农,以2石粮食的价格,让他们帮忙照看甘蔗田。

  赵祥道:“老汉帮您洗干净!”

  他找一个水渠清洗干净,而后用短刀砍断头尾交给徐凡。

  徐凡掰成几节短的,给了张良,赵祥和跟着自己身边的侍卫各一节。

  赵祥也没有和徐凡客气,拿起甘蔗就吃。

  张良有点疑惑的看着手中的甘蔗,这个时代的物流成本极高,即便是张良这样的顶级贵族子弟也没有看过甘蔗,自然不知道该如何食用。

  徐凡笑着咬开甘蔗,汁水甘甜,这感觉让他异常享受,他感觉这甘蔗比他之前吃过的甘蔗都要甜太多了。

  张良学着咬了之后,有点恍然大悟道:“原来柘浆就是这甘蔗榨汁弄出来的。”

  张良虽然没有吃过甘蔗,但却喝过柘浆。但张良还是感到奇怪,甘蔗再甜最多只能满足口腹之欲,在现在这个大争之世,浪费上千亩的田地和大量的人手种植甘蔗这也太不值得了,根本不像汉王会做的事情。

  徐凡却笑道:“子房你只看到这片甘蔗,但我却看到了大量的钱财在向我们汉国涌来。”

  在这个时代,应该没有比种植甘蔗更加赚钱的经济作物了,只要压榨出白糖,这上千亩的甘蔗价值可以抵得几十万亩粮食的产能。

  而后徐凡问赵祥道:“今年的收成如何?”

  赵祥喜道:“多亏了汉王您老人家仁慈,减免了我们的税赋,又免了徭役,加上商县令是一个好官,给我们弄来曲辕犁,水车这样的好东西,今年我家100亩地扣除赋税还有90石的稻子,4万斤苎麻也卖了几千钱,不瞒你说,老汉这辈子就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钱,这辈子的饱饭都没有今年吃的多。”

  说到激动处赵祥给徐凡下跪道:“老汉活了大半辈子了,也就今年活的像一个人,这都是汉王您老人家带来的。”

  徐凡马上制止赵祥下跪道:“这可不是我带来的,而是你们自己劳动所得,只是以前暴秦掠夺了你们的劳动果实,现在的好日子其实是你们早应该过的。”

  赵祥听到暴秦也骂道:“汉王说的好,秦吏都是狗东西,他们就看不得我们这些草民过得好,就爱折腾人。”

  很多人看到秦简上面记载,即便是偷人家一片叶子,也算是偷也要安盗窃罪处罚,赞扬人家的法治精神。却没有想过那叶子是不是秦吏自己丢过去的,为的就是有借口抓刑徒。

  始皇帝因为一块刻着亡秦者胡的陨石,屠杀了上千户百姓,也没有看到拥有法治精神的秦吏来阻止。想想临时工的嚣张跋扈,就能想到这个时代百里侯的威严。灭门的知府,破家的县令,这可是老百姓几千年来智慧的总结。

  而后赵祥和他聊了半天村里的事情,像赵祥家用苎麻的钱买了一头耕牛,又卖了一些粮食购买便宜的铁质农具。还有点结余,赵祥都存起来,打算明年秋收之后,盖新瓦房,而后给自家儿子找一房媳妇。

  而像赵祥这样的富户终究只是少数,大部分村民只有50亩地,温饱问题解决了,但只要购买曲辕犁,镰刀和其他农具,家中的结余就不多了,这些村民最多从家无余粮,变成家徒四壁。

  不过赵祥的说法,那些村民却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他们今年的土地也变成100亩了,明年他们只要多花一倍的力气,粮食的产能能翻一番,家里的日子就会好过了,这种能看到的预期,才能变成农户真正的希望。

  但也不全是好事情,赵祥还像徐凡抱怨道:“现在的青壮一个个都喜欢摆弄长枪,秋收之后每天就知道冬训,天天喊打喊杀的,一杆长枪刺来刺去,让人胆战心惊,也不知道安稳过日子,去城邑随便找一份活干,每日也能赚十几钱。”

  张良没好气道:“他们不喊打喊杀的训练,我们就没有好日子过,老汉你以为秦吏是自己走的吗?那是汉王带领大家把他们打跑的,没有军队的保护,秦吏又会再次过来压榨我们,你现在的好日子就会消失。”

  徐凡制止张良后说道:“谁都想过好日子,但想过好好日子,手中就要有家伙,现在练长枪是为了打跑秦吏,以后暴秦被我们灭了,长枪依旧不能放下来,贪官污吏再来压榨你们,们就拿起自己手中的长枪把他们赶跑。”

  赵祥灿灿不语了。

  “臣商农见过大王!”徐凡的甘蔗快吃完,对赵祥村里也有很深入的了解,商农这才急急忙忙的赶到此地。

  徐凡笑道:“不用多礼了,知道你是大忙人。”

  商农在陈郡也是名人了,身为汉国都城的县令,他却不喜欢待在府衙当中,而是喜欢出现在乡村田野当中和农户交流,有点收获就会无比欣喜,而后把它记录下来。

  而且他是真心喜欢农事,视察秋收的时候,他不是看着农户收割在那里指指点点,更加没有让农户黄土垫道(自然也不可能披上麻布,防备自己的官靴沾染上黄土,这个时代也没有这条件)。

  商农直接下到农田当中帮助农户收割,一收割就是一天,都不带喊累的,帮助农户收割完,他混了一顿农家饭就乐呵呵的回来了。

  他是真正的农业宗师,各种农活技术比老农都要好,靠着这农活技术指导全县的农业,整个陈县百姓对商农无比敬佩,商农是汉国几十个县令当中在农户威望最高的,农民都相信商农。

  而商农靠着这威望,依靠这陈县强大的手工艺区,在整个陈郡大力推广曲辕犁和水车,而这也就商农有这个条件做,因为农户都相信一个愿意为他们下田的县令。

  他的大力推广的东西,农户也愿意相信,于是陈县的曲辕犁和水车成为了整个汉国最多的地方,今年陈县的粮食总产能提升了2成,这是非常了不得事情。

  面对这样一个实干家,徐凡敬佩无比,当然要给予人家优待了,所以即便徐凡等商农半天也不气恼。

  徐凡道:“我看这甘蔗已经成熟了,现在可以收割了吧?

  商农点头道:“可以。”

  想了想商农还是劝谏道:“大王,如此肥沃的土地,种植粮食可收获两千石,但却用在种植甘蔗这种野果实是浪费了,大王要真喜欢吃甘蔗,陈郡的野地里也有甘蔗,臣可以给您去砍。”

  徐凡笑道:“要只满足我一人的口腹之欲,种植一亩甘蔗足已,但此物却可以富国强兵。商县令且看我如何弄这些甘蔗,你去雇佣200个人来收割这些甘蔗。”

  商农道:“诺!”

  秋收之后农闲时期,而汉国没有什么徭役制度,砍甘蔗对农户来说是一门赚钱的,商农是不会反对的。

  而后徐凡又对张良道:“你去找公输仇,让弄十套压榨甘蔗的器械。”

  而后他指着张良道:“就在这甘蔗田附近弄一个制糖的作坊。”

  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掌握用甘蔗制糖的技术,他们吃的都是柘浆,徐凡只能从头到尾的弄出蔗糖产业链。

  好在制糖真没有多大技术难题,在张良的指挥下,两天一个制糖的作坊就搭建好了,第三天公输仇制造的10台榨汁机就制造出来。

  而后徐凡雇佣20人,来清洗甘蔗,把甘蔗压制成汁水,工人再用铁锅熬糖,再用黄泥水淋脱色法,徐凡试验几次白砂糖就被徐凡弄来了。

  张良尝试一下这白色的颗粒惊愕道:“这是一种蜜糖?”

  徐凡得意道:“可以叫他白糖或者蔗糖。”

  商农面对白糖不得不拱手行礼道:“是臣目光短浅了。”

  这个时代蜜糖的价格极其高昂,价比黄金可不是形容词。古书记载灵邱之丈人善养蜂,岁收蜜数百斛,蜡称之,于是其富比封建君焉,从这段描述当中就可以知道当时蜜糖的价值之高昂了,有一个蜂巢就相当于其富裕程度就相当于掌握了几万亩土地的封君。

  而后商农计算道:“一亩甘蔗田可以收获3000斤甘蔗,去枝叶和头尾也有2000斤,能熬制100斤糖,现在一斤蜜糖价值5000钱,一亩地就能赚50万钱,这1000亩就是5万金!!!”

  即便这个数字是商农自己算出来的,他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脸愕然的看着徐凡。要知道今年汉国所有作坊和商税也不过是12万金,他这1000亩的甘蔗田就差不多可以抵得上汉国10万工匠半年创造出来的财富。

  张良也是深感震惊,他知道当初丞相抱怨汉王大手大脚,汉王这才弄出甘蔗田,虽然已经意料到这些甘蔗能赚钱了,但却没有想到能如此赚钱,这块小小的甘蔗田居然可以富可敌国,当年韩国各种税金也不过5万金上下。

  徐凡笑道:“物以稀为贵,蜜糖稀少才会价比黄金,但要是我们弄出十几万斤的白糖出去,白糖的价格会大跌,每斤有1000钱都是多的了,而且种植的多,价格下降的越快。”

  张良这个时候才恢复理智而后笑道:“1万金也很了不得了。”

  徐凡道:“商县令,明年把甘蔗田扩大到1万亩,雇佣四周的农户作为少府帮佣,他们以后就负责照顾这些甘蔗田,每月俸禄300钱。你也兼一个蔗糖令,专门负责蔗糖的种植和生产,再招一批炼制蔗糖的工人,他们的俸禄定为千钱。”

首节上一节72/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