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42节

  英布还想挣扎一下说道:“将军,我不识字呀!”

  徐凡道“不识字也好办,我给你找个老师,每天认10个字,一年下来就能弄个3000多个字,这3000常用字就足够你书写文书了,我也不需要你成为博士,只要能看懂文书,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就可以了。”

  英布听到还要让他读书识字,整个人的脸色都不好了,他情愿和秦军大战也不想读书,其他将领听到这话都有点幸灾乐祸的看着英布,越是挣扎下场越惨。

  但徐凡看向其他将领道:“读书不止是英布的任务,也是们的任务,我们义军不但要摧毁暴秦这残暴的旧天下,还要建立一个有希望的新天下,陈郡是我们建立新天下的第一步,而颍川郡就是我们建立新天下的第二步。”

  “这都需要你们出力,你们要做到上马可以打天下,下马能治天下,后面我们义军得到了郡县会越来越多,治理这些郡县也需要你们出力,你们也要适应自己从军官向郡守县令的转变,你们要做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将军。”

  后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革命成功,革命者亡。

  这一方面说的是大炮那些人纪律差,另一方面隐藏的意思却是天下打下来了,你们这些泥腿子应该把天下让出来给他们这些乡绅坐。

  还真有不少人被这套理论蛊惑了,现在江东地区的人还真就这样做了,他们满心认为这样做天下会变好。但结果就是满人老爷走了,汉人老爷上台,革命者的成果完全被地主阶级窃取,这些革命者也遭受到地主阶级的屠杀,整个天下并没有一丝变化,甚至因为天下分裂,军阀割据,天下反而变得更差了。

  徐凡是不会听什么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摧毁旧天下的同时,建立一个新的天下,而跟随自己的手下,同样也是他治理天下的同志,从现在就要教导他们成为一个可以建设新天下的军人和官员。

  要是出现大秦(两汉唐宋元明清都可以代入)这样,国家毁灭与我何干,我这个官老爷继续做,这样恶心的事情,徐凡这个穿越就算是白穿了。

  而其他武将听完徐凡的话都激动异常,从这话当中他们可以听出将军对自己的重视,这是要和他们一起分享天下。

  于是季布带头道:“我等定不辜负将军的厚望,必定手不释卷。”

  布置众将读书的任务之后,徐凡再次对英布道:“你的任务也非常艰巨,不能在颍川郡扎下根,我们义军就是无根的浮萍,只要稍微一个浪打下来就会烟消云散,秦军不只有李由这五万人马。”

  “我军消灭了李由的五万人马,接下来就会应对秦军的大举压境,所以你在颖川的行动,将会决定我军接下来能不能扛得住秦军的打击,这个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你要想办法恢复颍川郡土地的耕作,不能让土地荒废,要不然这十几万大军如何养得起,还要整理户籍完善兵役制度,这一切都关乎我义军的存亡。”

  今年颖川境的春耕算是彻底完了,春耕最重要的两个月时间一直就在打仗,根本就没有停息,整个颍川境人心惶惶,根本没播种多少谷物,现在再不播种,明年这里最起码要饿死一半。

  唯一让徐凡感到庆幸的是颍川郡地处南方,而此时又属于温暖期,南方的气候接近后世的岭南,现在播种依旧来得及,这要是在北方一年的粮食全玩完了,直接荒废了一年时间,他不想玩流寇战法都不行。

  徐凡如此重视的嘱咐,就是想要抢救一番颍川郡的春耕,有了粮食人心才能安定下来,义军在颍川的统治才能稳固,而这些也需要英布他极其重视才能完成的,所以徐凡要一点点掰碎了和英布说清楚。

  英布也严肃的点点头,明白自己在颍川郡做的事情,并不比三川郡战争差多少。

  说完对颍川郡的安排之后,吴广对徐凡道:“将军,这次我们义军能快速攻克阳翟,有几位豪杰出了大力气,他们也想要求见将军。”

  徐凡笑道:“既然是我义军的大功臣,你就带过来吧。”

  没多久,吴广带来几个颍川郡的豪强见徐凡。

  “韩忠,张强,郑景,见过上柱国将军!”几人看到徐凡就跪拜道。

  徐凡道:“各位救了我义军几万兄弟,不需要如此多礼。”

  几人听到徐凡这话心中暗喜,他们救下吴广,献出阳翟城这步算是走对了。

  几人主客分坐之后。

  郑景道:“秦国暴乱无道,天下百姓对秦国苦不堪言,而今将军您为天下人起兵抗秦,我等对您感激不已。所以我等冒死进言,希望对您的大业有所帮助。”

  徐凡道:“还请言。”

  张强道:“秦国残暴,但却是带甲百万的虎狼之国,当年六国合纵依旧不是秦国的对手,而今以义军的实力恐难以战胜暴秦,将军何不立六国宗亲之后为王,成为将军的羽翼,以此抗击暴秦。”

  “秦的敌人多了,兵力就势必分散,将军联合的国家多了,兵力就必然强大。这样一来,在野外军队不必交锋,遇到县城没有兵为秦守城。铲除残暴的秦政权,占据咸阳,以号令各诸侯国。灭亡的诸侯国得到复兴,您施德政使它们服从,您的帝王大业就完成了!”

  韩忠诚恳道:“将军要是能复韩国,我等韩国臣民必定对将军感激不尽,以将军马首是瞻,这样一来将军挥手就可以得到十几万的友军,对战暴秦也就多了三分胜算了。”

  徐凡听到这番话都感到有点好笑,给自己画饼,画的还是张耳的那套饼,你要是其他国家也就算了,那些国家好歹真可以牵制住秦军。但现在颍川郡可是在我义军的手中,我还要割肉给你们,算什么好事情。

  你们这画饼的手艺太差了,我吃多了后世的大饼,消化不了你们这些战国大饼。

  求收藏,求月票,举荐票,

  本书周三上架,到时候会多更一些。

第115章 ,站在巨人肩膀上

  徐凡果断拒绝道:“颍川郡是我义军牺牲了几万性命得到的,我义军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韩忠着急道:“但这本是我韩国的领土。”

  季布稍微大声,却语气坚定的看着韩忠道:“这原本是秦国的领土,是我义军打下来的,几位要是真有复兴韩国的想法,我义军愿意支持各位在秦国其他土地上复国,不管是三川郡,河内郡还是上党郡都可以,只要你们有本事打下来,我义军是乐意看到的,但在义军用血打下来的地盘却不行。”

  韩忠被季布的眼神吓到了,一时间都不敢再反驳了,三人显然是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的。

  英布嘲讽道:“不要真以为没有你们我义军就攻克不了阳翟城,想要从我们义军手中拿走颍川郡,这样条件你们也敢说,们凭什么复国,是手中有十几万大军还是有几百万粮草,什么功劳都没有,就凭你们是韩人,你们祖上是贵族。”

  英布加大语气看向三人道:“不要在这里白日做梦了。”

  葛婴嘲讽笑道:“你们最好的复国道路,就是凭本事自己打下秦国的土地,要不要我们义军送你们出境。”

  韩国这个国家先天不良,可以说从晋国分裂出来之后就是一部挨打的历史,被魏人打过,被齐人打过,被秦人打过,也被楚人打过,这样一个先天弱小的国家,又怎么可能被英布季布这些楚人看的起,刚开始好歹有点功劳,但现在蹬鼻子上脸了,就不要怪英布他们嘲讽韩忠等人了。

  几人听到义军将领如此坚毅的话,明白复国无望,一脸暗淡,灰溜溜的离开了。

  倒是吴广感觉有点对不起徐凡道:“将军,我不知道他们会提如此猖狂的意见。”

  徐凡道:“不关你的事情,这些人总以为自己有一个贵族的身份,想要高人一等,想要的东西就应该得到。”

  陈林道:“将军,他们之所以敢提如此狂妄之言,终究是您的身份太低,让他们看轻我们义军了,属下以为,将军全歼王离三万秦军,攻占陈郡,颍川两郡足以名震天下了。将军应当称王,这样我义军也可以名正言顺占据这些土地。”

  “对呀,将军应当称王。”陈林这话让义军所有将领都兴奋起来了,都开始叫着要徐凡称位,这也就是没有衣裳,不然黄袍都给徐凡披上了。

  但徐凡想了想道:“战事紧急,还是等解决李由大军再做考虑。”

  徐凡终究是后世人,总觉得此时称王容易成为秦军的靶子,为了一个名不副实的王不值得,朱元璋的成功例子值得借鉴,而且称王有什么意思,等天下一统之后再称帝不是更爽。

  陈晓看着众人,想了想还是对徐凡说道:“将军,颍川郡已经被我军攻克了,再交给韩国宗亲,自然不可行,但刚刚他们说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暴秦强大,单凭我们的力量是很难战胜他的,但要是义军扶持六国宗亲复国,就可以给暴秦增加大量的敌人,我义军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英布不屑道:“武臣倒是这样想的,弄了一个什么魏王,还不是被秦军打的不堪一击,要我们来救命,凭什么我们义军要扶持这些废物当王,将军称王,我英布第一个赞成,但魏咎之流,亡国败犬也配!”

  其他义军将领也和英布是一样的意见,凭什么他们打死打生,却把贵族请来坐天下,内心深处他们其实是想要自己称王的,只是徐凡都是上柱国将军,他们说不出这样的话,但却是反对把贵族请来当王的,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们内心不爽,而且也可以感知请这些贵族对他们来说不上好事情。

  陈晓却反驳道:“武臣不成器,却不代表天下豪杰没有实力,齐地的田儋他的实力就不可小看,要不是他们吸引了秦军十几万精锐,我们现在的局面只怕会更加艰难。”

  这话让众人无法反驳,天下反抗秦国的势力当中,能比得上他们的也只有齐国的田儋三兄弟。

  这次田氏三兄弟也的确是帮他们挡刀了,大家根本不敢想象几十万大军杀到陈郡会是什么样子,但肯定他们不会在这里庆贺胜利。

  陈晓道:“六国的宗亲就是六面旗帜,他们可以汇聚天下豪强之心,那我们可以联合他们共同反抗暴秦,将军要是担忧他们会脱离我义军的掌控,完全可以让我义军的将领掌握大军,这样一来将军就可以掌握关东六国的力量,足以抗衡暴秦。”

  陈晓这话倒是让众将眼前一亮,狭天子以令诸侯,虽然是曹操的谋士荀提出来的,但早在几百年的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人实践过了,当时卿大夫控制公室,大夫控制卿,都是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早期版本。

  徐凡听完这话道:“你的意思是推出来的六国宗亲后世并不重要,他们只是一杆旗帜,重要的是用这旗帜来团结六国的贵族豪强。”

  陈晓点头道:“将军总结的精辟,属下就是这个意思。”

  徐凡缓慢道:“从阳县起义算起,我们一军反抗暴秦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大家觉得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盟友?”

  众将面面相觑,这问题不是很简单吗?

  最后季布道:“暴秦是我们的敌人,天下的百姓则是我们的盟友。将军不是一直说我们义军是代表天下万民去诛暴秦。”

  徐凡道:“这样虽然是没错,但却太泛泛而谈了,敌我划分的都不够精确。暴秦强大,义军弱小,我们想要推翻暴秦,就要把义军的盟友弄的多多的,而想要划分敌人和盟友,这就是要先划分天下人对我们义军的态度,以此来分辨敌我双方的关系。”

  “首先我们义军最大的敌人是谁?”

  季布道:“当然是暴秦了,我们一直在和暴秦战争,暴秦巴不得把我们杀得干干净净。”

  其他武将也点点头,认可季布的说法。

  求收藏,月票举荐票。

第116章 ,大秦调查报告

  但徐凡却笑道:“暴秦这个说法就太笼统了,始皇帝和秦吏算我们的敌人,但关中故地的百姓也能算我们的敌人?”

  葛婴有点懵,但还是说道:“他们是秦人当然是我们的敌人了。”

  徐凡道:“只算关中蜀中这两地秦人都有几百万,而我们想要消灭这几百万秦人是非常艰难的。普通的秦人其实并不想和我们义军为敌,他们只想过安稳的日子,升官发财距离他们非常远,但他们却要出人参军,出人服徭役,还要上缴粮食给秦军打仗,所以说秦国普通的百姓其实是不愿意和我们义军战斗的。”

  季布等人听到徐凡的话面面相窥了,虽然这话听着有道理,但总觉得和他们的感受不对。

  英布道:“秦国都不是我们的敌人了,那我们敌人是谁?”

  徐凡道:“所以才要划分清楚,秦人是秦人,秦国是秦国,始皇帝是始皇帝,这其实是不同的,秦国包括了秦人,秦吏,还有始皇帝为代表的公室力量,要是我们可以拉拢住几百万秦人,我们义军要对付的就只有几十万的秦吏和始皇帝为首的秦国公室的力量,你看这样一划分,大家是不是觉得秦国也不算那么不可战胜。”

  几十万秦吏和始皇帝,大家都觉得可以战胜,但却没有人认可徐凡的这个划分,秦人怎么可能不听始皇帝的话。

  季心小声道:“我们怎么可能拉拢住秦人?”

  在这个时代,反而有几分民族国家的样子了,春秋战国几百年战争,各国的民族矛盾几乎不可调和,像徐凡这样把百姓单独划分一个阶级是所有人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但徐凡认为阶级划分反而更加容易统合天下,齐人,楚人,秦人这种说法只能割裂天下,但穷人,富人,贵族官员,平民百姓这样的身份就很容易让人忘记原本的自己秦人楚人的身份了。

  徐凡笑道:“有共同利益就可以拉拢,只要秦人苦徭役,苦秦法,他们和我们的利益就是一致的,我们就可以拉拢他们。”

  徐凡继续分析道:“始皇帝为首的公室就是秦国统治者,也是压迫百姓最大的群体,始皇帝为了自己的享乐,征发几十万民夫修筑皇陵宫殿,只为了自己的享乐就害死了十几万的百姓,他就是天下最残暴的人,是我们义军要打倒的人,我们和始皇帝为首的秦国公室是水火不相容关系,是要以一方彻底倒下才能结束的。

  这个季布等人认同的点点头,的确,不是他们打进关中,杀了始皇帝,就是他们被始皇帝杀了,根本没有缓和的遇到。

  徐凡道:“接下来是秦吏,他们包括关中秦吏和六国秦吏,他们是依附秦国生存和发展的,是秦国在反动的力量,他们掌握了秦律的解释权,依附始皇帝,肆意迫害普通百姓,但同时又有所区分,关中秦吏占据了天下大部分的利益,所以他们和始皇帝一样是想要摧毁我们义军的。

  但六国秦吏却又不同,他们虽然压迫普通的百姓,但他们也受到秦吏的压迫,只能为虎作伥,却没有上进的通道,但他们受到关中秦吏压迫也感受到痛苦,所以他们虽然为秦吏,却不认可秦国,甚至内心还有几分想要秦国毁灭的想法。

  像武臣,田儋他们起义如此成功,就有这些关东秦吏的帮助才会如此成功,但他们又会害怕我们义军侵害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更加推崇六国旧贵族来推翻秦国,还让他们可以继续掌握权利。”

  最后还有六国贵族豪强势力,他们是旧世界的官老爷,但始皇帝摧毁了他们的国家,消灭了他们的势力,让他们的日子不如以前好,为了生存他们和秦吏合作,也受到秦吏压迫,他们有想要推翻秦国的想法,但家大业大,让他们又不敢豁出性命去起义推翻大秦,他们只敢在暗地里支持我们义军,但看到我们义军的胜利,又迫不及待的想要争夺权利,想要恢复往日的贵族生活。”

  徐凡这番话一说完,所有人都看向陈晓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项氏一族的后裔,但他父亲不敢造反,只能让他隐姓埋名的参加义军,而且这样的人在义军当中为数不少。

  陈晓尴尬的摸了一下鼻子,要不是他知道徐凡对他们家没有意见,连他都觉得上面是对着他父亲描述的,而偏偏这番话还十分形象的描述了,他父亲这些人的内心想法,他连反驳的理由都找不到。

  “最后就是数量庞大的自耕农佃户和刑徒这些人了,他们占据天下绝大多数,他们大部分在秦吏的压迫下,勉强度日,佃户还有大量饿死的人群,而刑徒则一无所有,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死在秦国各个工地上。

  他们一无所有,每日都处于死亡线上挣扎,他们对秦国仇恨最深,受到的压迫最大,也是最想要推翻暴秦的。所以每次我们义军所到之处都有有大量的农民,佃户和刑徒加入,因为他们只要加入义军就不会再被秦国压迫,失败了不过一死,但在秦吏的压迫下,死亡也变得不可怕了。

  但要是胜利了,他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得到解放,所以他们愿意拼死一搏,我义军核心力量就是这些人,他们愿意和秦军拼杀,战斗意志强。

  综上所述,以始皇帝为首的秦国公室贵族,关中秦吏是我们最顽强的敌人,要彻底打倒的存在,农民,佃户,刑徒是我们的盟友,是义军的主要来源。这也就是我们义军施政为什么多照顾农民的原因,壮大他们的力量,也就是壮大我们义军自己的力量。

  那动摇不定的六国秦吏,关东贵族豪强他们可能投靠秦国成为我们的敌人,但也有可能投靠我们义军成为我们的盟友,我们义军虽然要拉拢他们不向秦国靠拢,但也要时常提防他们,防备他们出卖我们义军。”

  很多读者提了很多意见,本人看到了也接受,但请容纳主角的错误,本人还是要解释一下,主角就是一个现代的底层人,犯错误才是常态,什么算无遗计,智冠天下都是吹的,看看秦末这些诸侯那个不是在一个个错误当中成长的,连刘邦胜利者都犯下了彭城之败的错误,差点把自己的团体弄的灭亡了。

  现代国家也会犯下很多错误,只要基本盘没有乱,犯下了错误也能补救。看看新闻大家就会发现,犯错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第117章 ,李由退兵和一根绳上的蚂蚱

  这段话一说完,徐凡内心深处吐口气,差点连他CPU都给干烧了。

  但在季布他们听来却有种震耳欲聋之感了,本来在他们面前还极其强大的暴秦,被徐凡这样一分析却是有巨大的缺陷,是可以被他们义军击败,这对他们而言,简直如此拨云见日了。

  陈晓内心也暗道,难怪将军对拉拢六国贵族豪强不感兴趣,原来他明白这些贵族豪强根本靠不住,将军选择的盟友是地位最低的农民,佃户和刑徒,徐凡的话让所有义军将领都在思考。

  翌日。

  英布则开始了自己颍川郡守的工作,如何让颍川百姓归心,他就照着陈郡的例子抄了,先是请戏曲队演了《楚昭女》和《活着》这两部戏曲。吸引整个颍川郡的百姓,引发百姓对秦国仇恨。

  而后则把以何宜为首,上百迫害了颍川百姓的秦吏全部带上高台,让所有的颍川百姓来口述他们的罪责。

  这样的一直持续了一天,何宜等秦吏才在颍川百姓的声讨当中被吊死,当他们上吊台的时候,几万百姓都在欢呼。

  英布再向整个颍川郡百姓宣布义军的政策,免除所有的徭役,田赋,丁口,杂税合一,只交三成的田赋就不用交任何税,这就相当于义军把百姓要承担的赋税减免了一半以上,如此好事引起了所有百姓的欢呼,颍川百姓认可了义军的统治。

  徐凡看着英布摸索着做自己的颍川郡守,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差错,这才放心了。而后他任命吴盛为先锋,带领5000骑兵沿着泗水驰道攻向三川郡,同时他带领了4.5万紧跟其后。

首节上一节42/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