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个军官也是这个意思,他们现在的都尉只是英布提拔,监军邓说认可,但只是假都尉,要想名副其实还得报备徐凡这个上国驻将军。
而他们已经当上了都尉,自然不想掉落下来,当然想要立下更多的功劳,保住自己的都尉。
攻克整个颍川郡赏他们几个都尉,这不算过分吧。
邓说也了解这些人的想法,但还是劝说道:“阳翟城高池深,又有精锐的秦兵驻守,我们现在一没有云梯,二没有工程车,拿什么打他们,还是修筑修筑营寨,打造攻城器械,在这里等着上国柱的大军也是大功一件。”
英布看着这破裂的城墙也是眉头紧皱,连云梯都没有,的确是没有办法攻城。
但就在这个时候阳翟城中忽然冒出浓烟,很快巨大的喊杀声音从阳翟城中传出来。
“囹圄被敌人攻陷了,那里可是有几万叛军!”秦吏看到烟火冒出的地方居然是囹圄,顿时惊慌失措,城外有几万叛军,城内又有几万叛军被人放出来,阳翟城已经没得守了,头脑灵活的秦吏已经开始逃命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虽然他们限制了百姓上城墙,但阳翟城中的士兵太少了,在城墙上的士兵多了,防备武库,粮仓和囹圄的士兵就少了,吴广带领豪强的私兵轻易杀光了看守囹圄的秦兵,把被秦吏关押的义军全部放了出来,而后吴广带领这3万多的士兵杀向城门,帮助英布他们进入阳翟城。
而在城墙上的何宜失魂落魄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们怎么敢这样做,这可是诛族的大罪呀!”
何宜秦吏当久了,看多了豪强百姓对秦律畏惧,惊恐和害怕,很多人被抓了成为刑徒,被斩杀,也不敢违反秦律,秦律在何宜的脑海当中已经成为了坚不可摧的思想钢印,他是不相信有这么多人敢违反秦律来造反的,城中起义的百姓已经震碎了何宜的三观了。
反而是黄龙更加清醒道:“何郡守,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了,现在想办法逃命吧,依我们在颍川做的事情,落到义军手中,必定会被他们吊死。”
说完黄龙带着自己的亲卫冲杀过去,想要杀出一条逃命的道路,而这个时候何宜也清醒过来,明白逃命要紧,也跟着黄龙后面。
而城外的英布等人则大喜。
“阳翟城中也有我们义军当中的人。”
这种事情英布在颍川郡见到太多了,他攻城的效率可以达到每日一座,这些起义的豪强才是最主要原因,每次他的大军来到城池下面就会有人打开城门让义军杀进去。
果然没多久阳翟城门被打开,里面杀出一将大喊道:“英布兄弟,赶快攻城。”
英布等人看到来人都大吃一惊,因为这就是被俘虏的吴广,不过英布也明白时间紧迫,他马上下令道:“吴盛,你带领骑兵冲杀进城,直插郡守府。”
吴盛道:“诺!”
“召平,邓说们两人各带1万人马杀向阳翟城的武库和粮仓。”
邓说和召平道“诺!”
最后英布挥舞长矛道:“余下众将跟本将杀!”
三万大军跟着英布杀进阳翟城,而后按照英布的命令分成四队,分别杀向阳翟的郡守府,武库,粮仓和阳翟的城墙。
有读者说一个人种不了100亩土地,虽然分的是士兵,但实际上就是一户人家的土地,而且请不要拿现代的精耕细作来倒推秦末历史。汉初很多人的文章都说一夫狭五口而治百亩田。这是大汉自耕农的标准,说明就是可行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汉亩只有60多斤的粮食,即便加秸秆也超不过200斤,完全可以想象当时土地上的禾苗有多稀少了,这样用镰刀来割,又能有多劳累。
第112章 ,二狗子更狠毒和吴广的加入
英布带着亲卫士兵进入阳翟之后,就一路沿着城墙台阶杀上前,英布本人勇往直前,阳翟城的守军本就没有多少士气,根本抵挡不住,被英布他们杀的连连步步退却。
“将军,不要杀了,我们投降,投降!”英布的勇猛震慑住秦军士兵了,他们不想对付如同嗜血的猛兽般的英布,纷纷丢弃了武器选择对义军投降。
英布大吼道:“颍川郡的郡守在什么地方。”
秦军士兵毫无负担的指向何宜他们逃跑的方向道:“郡守他们往那个方向跑了!”
这些士兵也是颍川郡本地人,他们的亲人都被秦吏抓了,郡守,都尉都也跑了,还想要他们为大秦死战,这些秦吏真当普通的百姓连脑子都没有。
英布当即杀向士兵指的方向,而沿途的士兵也根本没有战意,他们看到英布的队伍,纷纷选择了投降。
没多久英布就追上何宜他们。
黄龙明白自己逃不掉了,拿起手中的长剑对着英布砍过来,想要拼死杀出一条生路来,但英布长矛格挡住黄龙的长剑,震开黄龙的长剑,长矛直刺进黄龙的胸膛,黄龙同时身形一滞,退了一步,口吐鲜血,倒地不起。
“将军!”黄龙的亲卫悲泣不已,纷纷攻向英布想要为黄龙报仇,但英布的亲卫人数更多,几回合下来就把黄龙的亲卫杀光了。
“谁是郡守?”英布大叫道。
一个降兵指向躲在角落的何宜。
英布一把把何宜抓到半空中哈哈大笑道:“绑起来。”
何宜慌张说道:“不要杀我,我对你们义军会很有用的,我也是颍川人,是韩人呀,不是秦人,大家都是自己人呀,饶命呀!”
何宜想尽办法找能活下去的方法,连自己的韩人这种事情都曝出来了,要知道他以前最遗憾的就是自己不是老秦人。平时说话他都要带一点关中口音,他也一直遗憾自己这层身份成为了进步的阻碍,但现在为了活命什么也管不了了。
四周投降的士兵看到何宜丑陋的样子一脸鄙视,好像在说,你怎么敢说自己是韩人。
何宜在成为颍川郡太守的这几年时间,对当地百姓压榨极深,这次的大清洗就是他带头弄的,颍川郡百姓只以为他是一个贪婪成性的秦人,现在说自己的韩人,反而更加让他们鄙视和仇恨了。
英布大笑道:“放心,你做了如此多的恶事,想死没这么容易。”
英布随时一丢道:“关押起来,等待将军的发落。”
“诺!”两个士兵压何宜下去。
阳翟城被攻占之后,英布一方面向徐凡汇报胜利,一方面召集众将汇集在郡守府。
“吴兄弟,是怎么逃出来的?”英布第一个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此时的吴广看上去有些狼狈,可以看出他在被俘的这段时间过的并不好。
不过吴广不在意笑道:“这还是要多亏了上柱国将军战胜了王离,这不但帮助我们颍川义军报仇,也让整个阳翟城内人心惶惶。”
“当王离大军被上柱国将军击败的消息传到阳翟,就有人联系上我了,想要投靠我们义军,今天当英布兄弟你带领大军压境的时候,我就被他们救出来了,而后我联络上被关押的兄弟,带领他们帮你们打开城门。”
英布想到这一路投降的士兵,不禁感叹道:“这也是秦吏大肆杀戮,不得人心才有此败。”
吴盛感叹道:“的确,这一路上,我们攻城根本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连阳翟这样的大城邑也是一样。”
三日后,徐凡带领带领4万余主力与英布他们汇合。
当徐帆知道英布和吴广两人联合起来的部下,达到5万余人的时候,也是一阵目瞪口呆,这才几天时间呀,英布的大军居然扩张了5倍,虽然他知道秦国反动,但这才不到10天时间就有这么多人投靠,秦国你这是有多不得人心呀!
通过几人的汇报,徐凡不得不感叹,真不愧是你大秦啊,整个颖川郡几乎都被那秦吏逼反了,他们就没有想到,此时做这样不得人心的事情合不合适。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但秦吏这个最聪明的团体却做出了最差的选择,把整个颍川百姓和豪强团体逼反。
这趟大清洗下来,英布每攻克一县都会得到三五千士兵,再攻克阳翟城加上吴广当初的部下汇合起来就有5万多人,结果徐凡手中的义军膨胀到十万余人,要是再把陈郡的民兵算上他手中的士兵超过了15万。
这就是战国,两个郡100多万人口,居然可以弄出15万的大军,徐凡这个时候有点明白,为什么陈胜可以在很短时间就弄出几十万大军了。
徐凡却并没有因为自己实力扩张而感到高兴,反而开始担忧如此数量的军队,哪里来的足够的武器装备武装他,哪里来的合格的军官来指挥这些大军,哪来的粮草养的活如此多的青壮。
而就在徐凡感叹的时候,吴广却激动的跪倒在徐凡面道:“上柱国将军,吴广根本不是领导一方的人,几万兄弟让吴广害死了,我本来打算以死谢罪,但又放不下秦朝的仇恨,就请您收留我这个罪人,带领我为兄弟们报仇。”
徐凡扶起他道:“没有谁是天生会打仗的,只要多打几次仗自然就会打仗了。”
吴广却摇头道:“几万义军惨死,我哪里还有脸面指挥大军,只求上柱国收留。”
徐凡看着心意已决的吴广道:“你既然不想指挥大军了,那就先做个监军,学习一段时间再说。”
半年前徐凡担心自己实力不够,难以消化,吴广,武臣和秦嘉三股力量,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一是吴广这个义军首领的威望在这次战败当中摧毁了,二就是吴广是真没有多大野心,人也很踏实诚恳,吸纳他进入自己的团队当中不会有多大问题。
吴广得到徐凡的允许,可以加入他的团体激动道:“属下拜见上柱国将军!”
徐凡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不用这样客气。”
求收藏,求月票举荐票。
第113章 ,军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收下吴广之后,徐凡看向英布道:“这次做的不错,带领大军攻克了整个颍川郡立下大功,为义军下一步的军事行动铺平了道路。”
听到这样夸奖的话,英布笑的嘴都合不拢道:“都是将军给我这个机会。”
徐凡道:“你立下大功,当赏,本将任命你为颍川郡郡守,接下来你的任务很重,要重新整编军队,留下1万士兵,余下的士兵发放一些粮食,让他们归乡,陈晓留在颍川郡辅助英布做好整军事宜。”
陈晓道:“诺。”
徐凡继续对英布嘱咐道:“整编军队之外,重中之重是在整个颍川郡均田,掌控颍川郡村里,每村必有一个义军的亭长或者里长,我义军的命令能传达到每个村,镇宣传队我也给你留下一些,你要让整个颍川郡的百姓都知道我们义军均田,免徭役的政策,快速争取颍川郡百姓的民心,总之陈郡的政策要全面在颍川郡铺开,当然我会让周兄派遣陈郡有经验的秦吏来辅助你。”
英布前面听的还很开心,但后面一听,这不是要把他自己锁在颍川郡,接下来三川郡战斗不但没有他的份,而且还有大量的政务要他处理,这不是要为难他英布。
他马上说到“将军我是个粗人,让我行军打仗还行,但要我管理一个郡,就有点为难我这个大老粗了,不是我不听将军的话,我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没这个能力,您知道吧。”
“季布大哥文武双全,在围剿王离的战斗当中,他置挥得当,为全歼秦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义军的第二大功臣,您还是任命季布大哥为颍川郡守吧,我接着跟您去打仗,这种粗活适合我这样的粗人。”
英布此话让众人都一阵好笑,没想到英布这个大老粗,为了打仗居然会说出如此讨好的话。
季布无奈看向英布道:“你不想当郡守和将军说,把我牵扯进来做什么。”
葛婴打趣道:“你的功劳已经够多了,好歹也应该让我们兄弟立点功吧,总不至于我们全军出动仗,只让你一个人立功吧。”
葛婴这话一说,让英布也不好意思,上次他被秦军包围,就是葛婴杀出重围救了他,所以他也不好对葛莹说硬气的话。
“兄弟,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认为接下来的战斗,还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英布马上辩解道。
徐凡道:“好了,现在最适合留在颍川郡的人就是你了,你可不要忘记,即便整编1万大军,你的部下当中还有一半的是新兵,他们需要进行训练才能上战场。”
提到要解散英布已经招募的义军,大家都有点不理解了。
季布道:“将军,接下来我们还要和李由的五万大军交战,虽然未必会正面交锋,但多一些士兵还是好的,10万人打5万人,总比5万人打5万人胜算高,这些人都已经征召入军中了,又何必遣散。”
“将军,大战将近兵力多总是好事情,哪有现在解散大军!”陈林等将领也纷纷劝说徐凡。
徐凡却没有好气看着他们道:“这些都是颍川郡的青壮,你们把他们全部招募到军中,颍川郡的百姓怎么办?田地也不耕,难道就等着饿死。”
这个时候季布他们才想起来,颍川郡也就十几万户百姓,当初吴广招募当地的百姓,在进攻阳翟和王离大战当中死了2-3万人,后面何宜清洗颍川百姓又死了好几千人,现在他们又要带走颍川郡5万青壮,整个颍川郡的青壮还真被他们全部带走了。
颍川郡只留下老弱,他们的家人还真很难存活,但要是义军养这几十万人,又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要是流寇战法就无所谓了,打到那里吃到那里,彻底摧毁一地的秩序,像滚雪球一样让军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徐凡却是打下一地,治理一地,在摧毁旧天下的时候,要建立新的天下,自然不可能竭泽而渔的。
徐凡继续道:“而且颍川郡的青壮未经过训练,根本不能发挥出多强的战斗力,反而有可能成为我义军的累赘,而想要让他们听到军中指令,最起码也要几个月时间教导队列和听懂军令。”
“但现在我们有这样时间吗?”
季布等人当然明白他们没有这个时间。
“还不如放这些士兵归家,节省我义军的开支不说,还能恢复颍川郡的生产。”徐凡总结道。
徐凡是不会有多少人,就招募多少士兵的,那是一波流的流寇战法。更加不会让自己的部下,想要招募多少士兵就招募多少士兵,这样做只能让义军分裂成为一个个难以掌控的军阀势力,他则成为一个武林盟主式的军事首领。
有了武臣和秦嘉的例子,徐凡回忆起陈胜派遣出去的大军好像全部都脱离陈胜的管辖,甚至为了断开联系,他们纷纷和当地的地主豪强结合,推出了六国的宗亲为王。
陈胜就是这样不断被部下出卖而实力大减,他自己又是章邯主要打击对象,在这样内外夹击之下,他成为了第一个出局的秦末诸侯。
这种一盘散沙的义军可不是徐凡想要的,他情愿先解散这些士兵,而后给他们建立户籍分田地,再招募他们,这样虽然繁琐,但新招募上来的士兵,田地都在义军地盘上,就有了归属感,不会认为自己是英布,季布等将领的士兵。
而季布,英布等人想要脱离义军体系,单独建立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就会变得非常难,因为他们手中的士兵土地和家人都在义军的地盘上,士兵和低级军官是不会允许上面的将领背叛义军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有土地的府兵是听大唐朝廷的,花钱招的募兵则听他们节度使的,当募兵越来越多的时候,大唐就分裂了。
所以对徐凡来说,他不想义军分裂,制度建设比兵力数量的多少更加重要,只要打好均田的基础,让士兵的家小都留在义军的地盘上,他就不担心建立拉出军队自立为王。
有个读者说,只要保住底层百姓的利益,阶级固化没有什么不好,不用遭受爬升的累。
这简直是离谱了,阶级固化的本质就是想要利益固化,上层人他们的利益是哪里来的,难道是他们自己一点点劳动赚的?
还不是底层人给他们赚的,可以控制的底层人越多,他们的利益越大,本质是上层剥削底层的利益,这本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就像董女士,几百亿的身价,但仍然要盯着几千块钱的我们,离职都想要收刮一笔培养费。
所以鲁迅说,越有钱,就越是不肯放一丝一毫,因为几万打工仔的一丝一毫汇集起来就是一笔大数字。
求收藏,求月票,举荐票
第114章 ,韩国豪强的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