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43节

  英布就这样看着徐凡带领大军缓缓离开。而后他想到颍川郡千头万绪的政务一脸头疼。

  但好在周章支援的上百曹吏很快来到了颍川郡。

  为首的年轻人对英布道:“属下陈平见过郡守。”

  始皇帝36年4月25日。

  砀郡,秦军大营。

  秦军主帅李由脸色极其难看,因为这几天坏消息,一条接一条的向他传来,首先传过来的消息就是王离的3万大军被叛军歼灭,他一开始是不敢相信的,一群乱民哪里有这个实力能歼灭他是大秦三万精锐。

  结果没几天。颍川郡守何宜也传来求援的情报,又过了三天,三川郡都尉也传来求援情报,说是几万叛军杀到三川郡内,荣阳危机,敖仓危机,请求回援。

  面对这种情况李由不得不相信,王离是真败了,而且整个颍川郡应该也沦陷了,要不然三川郡不会出现叛军的骑兵,而三川郡是秦国的心脏,李由和冯劫20万大军的粮草都是由三川郡提供的,这里是万万不能出事的。

  有了这个判断之后,李由下命令拔营,大军由滨海驰道返回荥阳。

  砀郡,睢阳城。

  此时睢阳城已经破破烂烂了,到处都是被秦军破坏的缺口,城墙上的箭楼,女墙等防御工事已经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了,城墙上的士兵已经疲惫不堪了。武臣等将领拼杀的已经精疲力尽。

  因为恐惧秦军屠城,义军从上到下为了守住城池付出了全部的力量了,此时他们已经到达极限了,谁也不知道还能守住几天睢阳。

  而瘫坐在城墙上的武臣内心后悔无比,自己为什么要贪一个武信君的名号,为什么要听张耳的话,立下魏咎这个魏王,以至于他向徐凡求援的时候,根本没有援军,只是得到了一个进攻三川郡的保证。

  武臣再次看向邵骚道:“你确定,上柱国真会进攻三川郡?”

  邵骚刚刚回来的时候,这话武臣是根本不相信的,但他也只能拿这话鼓舞军中士气,而到了现在,他也相信这话了,并且数着日子鼓舞士兵,他们坚守了多少天,秦军还有几天就会撤退。

  邵骚也疲惫回复道:“上柱国将军一言九鼎,他不需要欺骗我们,而且属下去的时候,王离的三万大军已经被上柱国歼灭了,颍川根本没有兵力阻挡上柱国将军的进攻,三川郡也是一样的,将军再坚守10天,转机一定会出现的。”

  邵骚也算是忠心,得到徐凡的答复之后,他又回到睢阳城当中,跟着武臣一起坚守,面对如此忠心耿耿的兄弟,武臣也不好说什么了。

  周市苦笑道:“都到了这个境地,我们除了死守还有其他出路吗?不就是十天,我们守下去就是了。”

  这个时候魏王魏咎带着一个青年来到武臣身边道:“将军要是坚守不下去,就砍下孤的首级交给李由吧,想来这能平息秦军的怒火,只是请将军看在君臣一场的份上,能让孤的二弟豹逃离睢阳城。”

  武臣还在思考交出魏咎,能不能让秦军放他一马。

  “大王,你说什么胡话,这样的事情臣等是不会做的。”周市坚定道。

  他是魏国人,从小就是听着信陵君的故事长大的,他最佩服的也是信陵君,一直以信陵君为榜样,他是不会做出出卖自己君主的事情,尤其是这个君主还是信陵君的后代。

  邵骚看到武成有点心动的样子,碰了他一下,小声道:“大哥不要忘记了,你可是武信君,是秦军必杀之人,真献城了,也逃不了的。”

  听到这话武成有点悔恨,他当初怎么就脑袋一热,听了魏人的话,当了这个武信君,结果什么好事都没有轮到,反而遭受一场大败,而且还得罪了自己最大的盟友,以至于现在想逃都不知道逃向什么地方了。

  不过被邵骚提醒让他明白了,自己现在和魏咎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魏咎死了,他也活不了。

  于是他大义凛然道:“大王这是看轻臣了,臣必定和大王同生共死。”

  魏咎还是担忧说道:“只是听说因为孤王之事,已经让国相恶了上柱国将军了,他真的会帮助魏国吗?”

  求收藏,月票举荐票。

第118章 ,劫后余生和胆怯

  魏国灭亡之后,魏咎带领家族就隐居在柘县,当初徐凡攻占陈郡的时候,他是极其激动的,立刻起身想要去陈郡加入徐凡的义军,结果在半路上遇到了武臣的军队,当时还在武臣麾下的张耳得知魏咎是信陵君长子,当即就想到了自己最开始谋略。

  于是他让武臣邀请魏咎加入义军,而义军则帮助他复国,在复国的诱惑下,魏咎答应了武臣的邀请,成为了魏王,只是魏咎没有想到这个魏王是如此的不好当,刚刚有点起色的魏国又被秦军打的要灭亡。

  魏咎也知道当初张耳对徐凡进言立六国国君的后裔,以增加秦国的敌人,但这个进言被徐凡拒绝了,甚至徐凡的手下拥立他称王也被拒绝了。徐凡这个义军首领好像有点鄙视贵族,所以魏咎有点担心徐凡是因为这件事情不来救他们。

  邵骚坚定道:“上柱国将军一言九鼎,他说了会进攻三川郡,就一定会进攻三川郡的,此时说不定已经在进攻三川郡的路上了,我们只要再熬几天,战局就会得到逆转。”

  而就在这个时候周市奇怪道:“秦军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歇了这么久,他们应该攻打过来了?”

  这段时间,秦军每日都会进攻睢阳城,为了拖垮他们,秦军的攻势极其猛烈,就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一波,直到天黑才会结束,而现在还有半日才会天黑,秦军居然没有动静了。

  武臣却马上想到了什么道:“是不是上柱国将军已经进攻三川郡了,李由得到了这个消息要退兵了。”

  为了等这个消息,他等了太久了,现在秦军有任何奇怪的动向他都会往这里想。

  武臣望向秦军方向,但太远了,他看不出什么。

  邵骚道:“要不我们派人去秦军军营探查一番?”

  周市道:“不用如此麻烦,等明天秦军还没有攻城,这就说明李由真要撤兵了。”

  翌日,秦军果然没有攻城,武臣派遣士兵去探查秦军营地,结果发现秦军已经拔营,他们真撤退了。

  这个消息传来,整个睢阳城的人都在欢呼,欢呼他们活下来了。

  武臣更加激动道:“上柱国将军果然一言九鼎。”

  邵骚道:“我们是不是派遣士兵追上李由的大军,等进入三川郡再联合上柱国将军一起围剿李由部。”

  武臣听到这话,脸上带着一丝惶恐道:“不可,将士们已经没有多少士气了,而且我们追击秦军,李由反手一击,我等只怕会再次被秦军击败,浪费了上柱国将军围魏救赵的谋划了。”

  有了这次大败之后,武臣对自己一方的实力有很清醒的认知,明白他这点实力是没有资格撩拨秦军的。

  周市看着四周死里逃生的士兵也摇头道:“我们的大军能恢复士气已经不错了,想要帮助上柱国将军之只怕力有不逮。接下来我们应当恢复士兵的士气,重新招兵买马,恢复被秦军占据的城池,缓慢恢复实力。”

  他坚毅道:“有了这次的经验,重新组建的魏军必定会更加强大,下一次我们和秦军战斗,胜负还未可知。”

  这次的战败让周市感到耻辱,他打算知耻而后勇,努力训练士兵,再次和秦军一战。

  而此时武臣却已经开始在想要去其他的地盘重新来过了,经过这次的战争,他算是看明白了,中原的秦军太强大了,没有李由部,还有冯劫的十几万大军,北方还有蒙恬的几十万北疆军,凭他这样的小身板,任何一路秦军都可以碾死他。

  当初徐凡给武器装备支援他们进攻秦国的地盘,他还想不通徐凡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有这次的战争,他恍然明白,徐凡就是想要他们当缓冲地带,隔绝秦军对陈郡义军的直接进攻。利用他们的力量削弱秦军的实力,好给陈郡义军创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机会。

  他想了想道:“秦嘉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攻占泗水郡,我们南下帮助秦嘉如何?”

  这话一说出口四周一片寂静,众人都一脸惊讶的看着武臣,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魏咎冷淡道:“寡人是魏王,不是楚王。”

  泗水郡可是楚人的地盘,去了那里,他这个魏王还有什么用处,只怕连傀儡都当不上了。

  周市也劝说道:“您是魏国的国相,不是楚国国相,而且我们的士兵都是魏人,他们是不愿意去楚地的,我军去了楚地就是自断根基。”

  他完全想不通武臣怎么会有如此想法,即便真想要扩大义军的力量,也应该进攻东郡和薛郡这些地方,南下和秦嘉抢地盘这算什么事。

  连他的老兄弟邵骚都劝说道:“我们即便不进攻李由部,但也可以接收李由撤退留下来的城池,帮助上柱国将军抵挡住齐地的秦军,即便打不赢他们,延缓一些时间让上柱国将军有准备也是好的。”

  他不这样说还好,一说武臣的脸色就变了,十几万秦军就在齐地,怎么看无险可守的砀郡都是一块死地,只有向南发展才是秦国的薄弱地带,而且最重要的是徐凡的义军在他前面,他就可以躲在陈郡义军后面安全发展势力了。

  秦嘉的表现也让武臣认为他不是自己的对手,于是他说道:“我领兵南下也是帮助上柱国将军扫清四周的秦军,我们和秦嘉合并一处更加能壮大义军的力量,齐地的秦军真杀过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和上柱国将军合兵一处共同战斗。”

  武臣坚持要南下,周市气愤道:“要南下,你带自部下南下,我自己留在魏地复国。”

  他是魏人,复兴自己的国家才是他最想要做的事情。

  几人不欢而散,最终武臣还是带领5000士兵离开了砀郡,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和秦嘉会合,而是先攻克了丰县,而后在当地招兵买马。虽然他看不起秦嘉,但也知道秦军有几万部下,他这点力量还不是秦嘉的对手,他打算先恢复实力再想办法吞并秦嘉的部众。

  而在武臣离开之后,魏咎马上任免了周市为为魏相,同时重新开始招兵买马,攻占睢阳四周的城池缓慢恢复实力。

  朋友的书《边界漫游者》。

  一种赛博朋克+克苏鲁,双重世界观设定,喜欢这种风格的书友不要错过《边界漫游者》。

上架感言

  又到新书上架的时间了,先感谢支持本书的读者,是你们支持让本书上三江,再感谢编辑透明对本书的帮助。

  最后求各位读者继续支持订阅本书,本人写了5-6年小说了,有点成绩的和扑街的都不少,但成绩最好的均订都没有上2000,这次拜托读者支持,让本人有一本精品小说。

第119章 ,各人命运的不同和对李由的谋

  算

  三川郡都尉赵荣在知道王离部被全部歼灭之后,就预感到战争终将会蔓延到三川郡。他的预感也没有错,在王离部被歼灭不到10天时间,吴盛的骑兵就杀进三川郡了,一天时间就攻克京县。

  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他彻底放弃了靠近颍川郡的州县,只死守荥阳城,守住敖仓这个帝国心脏。而京县、阳武县、梁县、中牟县、巩县、谷城等县城统统被叛军攻破他也不在意。

  攻破这些城池之后,义军也没有立马攻打荥阳城,因为徐凡明白自己手中的兵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攻破荥阳,即便有十倍的兵力优势也很难攻破一座准备齐全的城池,徐凡把大军驻扎在京县,截断了秦军通向齐地和中原的粮道,李由不想敖仓被义军攻破就必须要回师救援。

  截断粮道之后,徐凡带领义军则忙着把义军的家眷接送到颍川郡,好让投靠自己的三川郡士兵安心。

  这个时候徐凡有一丝感谢始皇帝修筑的滨海驰道了,秦驰道极其平整,宽度超过10米,其宽敞程度甚至让徐凡觉得比自己家乡的乡道都要宽广,不要看乡道很小,但也是现代产物,而秦驰道却是2000多年前的产物。

  正是有这条古代的高速公路,义军移民的速度是极其快,移民每日前进的速度接近30里,几乎达到一般军队行军的速度了。

  京县城外。

  如同一条长龙一般的百姓行走在驰道上,驰道两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士兵保护他们,并且帮助那些出现意外的百姓。这是徐凡为了防止出现混乱,命令陈林带领一营士兵,沿着滨海驰道保护南下的义军家属。

  这样庞大的百姓迁移也引起了本地百姓的恐慌,他们担心自己的家乡变成战场,也担心自己受到连诛,毕竟按照秦朝的法律,一人叛逆十人连诛,这些百姓根本不知道自己村里有没有人加入义军,担心被连诛,只能跟着义军家属南下了,这就导致了义军要照看的人变多了。而且意外让整个三川郡东部变成了无人区了。

  徐凡看到这井然有序的撤退场景还是很满意的,就在这个时候,徐凡看到了一支义军的辎重队,缓慢北上,而为首的首领还是徐凡的老熟人。

  徐凡边骑马边叫道:“老刀,老刀!”

  老刀就是当初陈家里的屠夫刀叔,徐凡当初的恶狼就是他给剥皮屠宰的,徐凡起义之后,他也跟着陈林等人投靠了徐凡,因为是屠夫,老刀力气大,强壮结实,武艺强,在陈林手下的屯长,只可惜在和白勐交战的时候,被砍断了手,伤残了,不能继续留在军中了。徐凡后面就把他安排到陈岗的后勤部当中,做一些帮助义军运输伤员物资的事情。

  老刀看到徐凡叫他激动的想要给徐凡行礼,徐凡一把抓起他道:“都是老朋友,行什么礼,还是和以前一样叫我徐夫子就好。”

  看到一个老朋友,徐凡有点激动,比起这段激动人心的战争岁月,他还是更加怀念陈家里那平淡的生活。

  老刀想了想道:“叫夫子没有一丝霸气,我还是叫您将军吧。”

  “你可惜了!“看到老刀的断手,徐凡还是有点可惜。

  屠夫这个职业容易出猛将,像樊哙,张飞等。老刀也是猛将的胚子,在陈家里是除了徐凡的第一高手,比武艺并不会比葛婴差多少,要是没有受伤,他现在最起码也是一个都尉了,但现在只能做一些后勤的事情了。

  老刀却笑道:“能捡回一条命已经是幸运了,您不知道从阳县出来的老兵已经伤亡过半了,比起已经战死的士兵,我这已经算好的了。”

  很多跟着徐凡的士兵都已经战死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不仅仅是一首诗,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徐凡吃惊道:“怎么会有如此惨重的伤亡!”

  他记得义军也没有打过太惨烈的大战。

  老刀暗淡说道:“我们阳县老兵一直都是义军的队率,屯长等军官,他们拼杀在第一线,伤亡自然就多了,而且我们义军还遭受了两次恶战,那两次才是阳县老兵伤亡最多的时候,要胜利自然死的人就多了。”

  不要看徐凡每次打仗都极其顺利,但义军依旧经历了两场恶战,一场是寝县保卫战,还有一场就是长平县之战,这两场战争义军的伤亡都超过了3000人。

  听到这话徐凡情绪有点低落,即便他已经努力降低伤亡了,但依旧改变不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命运。

  老刀看出徐凡的情绪有些低落马上宽慰道:“我们跟了您算是积德了,战死的有抚恤,受伤的您也给安排了好的职位,那些战死的兄弟都不会怪您的。”

  老刀这些人对徐凡是极其感激的,在这个残酷的时代,四肢健全的人活得都极其艰难,残废的人几乎是必死无疑的,而徐凡却没有抛弃他们,即便他们残疾了,没有用了,也分他们土地,让他们衣食无忧,能做事情的都安排上亭长,斗吏等职位,让他们受到尊重。

  徐凡苦笑道:“我明白。”

  自己矫情了,从自己起义开始,这样的事情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老刀这个时候笑道:“多亏了您的教导,我家那小刀已经成为了义军的军司马了,管这上千士兵,比他老子可有出息多了。”

  从那个神情当中老刀很是为自己的儿子骄傲,他也应该骄傲,军司马已经是他们家三代以来最高的官职了,说他们家祖坟冒青烟也不为过。

  小刀他倒是有印象,有点像林子聪的胖子,当年在陈家里也是一霸,没少被他教训,没想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层的军官了,他都一阵感叹,不过是两年时间,但却像过了好久一样。

  这个时候吴盛和季布骑马过来,吴盛看到了老刀也热情打招呼,都是阳县出来的,他们这批老兵的感情都非常深。

  他是很同情老刀的,当初老刀的职位还在他之上,但却因为一场战斗残废了,两人的命运开始天差地别了,他成为了义军的骑兵校尉,而老刀只能成为后勤部的官员。

  “将军有李由的情报!”季心道。

首节上一节43/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