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4节

  徐凡第一次贩卖柴草的时候,景家的管家要了徐凡的柴草,还告诉徐凡,以后有要卖柴草都可以来他这里,后面徐凡还提供活鱼,每次都是按照最高的价格买的。

  其实景家想要拉拢徐凡做门客,只要做了景家的门客,包日一日三餐不说,每日还有一顿肉,每月还有100钱,这待遇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上岸了。

  门客制度也算是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良好制度,即便是秦朝大统一时期也没有断绝,甚至还向下发展,据说韩信当年穷困潦倒的时候,就是做了一个亭长的门客,这也算是绝了,一个亭长养门客有什么用?

  可能是想通过养一个门客告诉大家自己进入了士卿阶级吧,就像后世的中产买奢侈皮包一样,幻想自己进入富豪阶级。

  但假的就是假的,稍微来个波浪,就会把后世中产营造的假象打个稀巴烂。秦朝也一样,亭长因为养不起韩信这个吃白饭的,让自己老婆把韩信赶走,最后还是靠着本地一个老婆婆养了韩信几个月,留下了一个一饭千金的典故。

  徐凡面对这样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并没有咬。他可知道秦末乱世楚地这里的起义军是最多的,项羽,刘邦,甚至陈胜都可以算是楚人。

  景家以前是楚国的大贵族,等始皇帝死了之后,肯定是会起义的,但偏偏徐凡却没有听说过,秦末的起义军当中有一个姓景的诸侯。

  历史上他们可能起义了,也可能没起义,但自己却不了解,不用想也知道,景家大概就是秦末起义军当中的炮灰了,成为这样一个炮灰家族的门客,那不是自寻死路,所以徐凡果断拒绝了景家的好意。

  徐凡和陈林把柴草堆到后院里,几百斤的柴草,陈林得了十钱,徐凡得了三十钱,同时徐凡带来三条十斤重的活鱼得了两百钱。

  而后两人拿着这些钱去县城市坊,结果里面的物价让两人都感觉吃不消了,稻米的价格涨到了210钱一石,比半个月前涨了四分之一,食盐的价格涨到九钱一升,其他油,昆布,鸡鸭鱼肉等各种农产品都涨了两到三成。

  “青黄不接就是这样,等秋收之后,粮食的价格又会跌到只有一半!”陈林无奈对徐凡道。

  这种物价波动他经历了太多次了,需要粮食的时候买不起,卖稻谷的时候卖不出价格,他已经习惯了,往年这个时候他甚至不敢走进市坊,现在兜里还有几个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只是这种进步的幅度还是太小,本来他想要购买一些食盐和稻米的,但如此高的价格,让他决定再多吃几天野菜。钱留着用来抵口赋,他只要熬过这最艰难的一个月,就能多赚几十文钱,这个希望压制了他对饥饿的感觉。

  反而是徐凡,看到市坊里物价涨得再高也决定要买,虽然他知道要不了一个月时间,这里的物价就会打下来。

  但饿肚子的感觉让他真受不了了,来这个世界三个月时间,每天稀粥野菜,吃饱的时候屈指可数。

  他减了10年都没有减下来的将军肚,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但饥饿却把他包围的严严实实,这种饥饿和他小时候的经历完全不同,是那种像野火一样燃烧全身,永远没有那种饱腹的感觉,吃饱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偏偏徐凡就是吃不饱,现在他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在遭受刑罚。

  现在徐凡有点明白,古人明明很淳朴,却会想到十八层地狱这样的刑罚,原来他们无时无刻都生存在地狱的状态当中,所谓的十八重地狱,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凡间即为地狱,死亡反而没有那么可怕。

  徐凡买了六斗米,一升盐,留下九枚秦半两。

  在出城门的时候,徐凡拿出这九钱,陈林拿出三钱,这钱虽然不在秦法之内,却是少不了的,要是不交的话,下次他们两个人想进县城都进不了。

  县城可不是那么好进的,阳县农村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了,但阳县城内部却没有看到乞丐,不是因为这些人不想乞讨,而是这些人只要靠近了县城,就会被抓起来作为刑徒。

  两人刚刚走出县城没多久,六个人把徐凡和陈林围住了。

  “交出粮食!”六人大喊,用手中的木棍尖头指向徐凡二人。

  徐凡他们当然不会交了。

  一人拿着木棍就捅向徐凡,结果被徐帆反手一把就把木棍抓过来了,然后对着他们一阵横扫,没两回合这六个贼人就全部倒地不起。

  这场斗争之所以结束的如此之快,不是因为徐凡穿越的实力强大,即便是他没有穿越之前状态也足够打倒这六人,他们的状态实在是太差。

  如果说陈家里的孩子是皮包骨的话,那这些人就是赤裸裸的板鸭了,明明是个成年人,体重却连60斤都没有超过,他们的动作僵硬的跟干尸一样,他们样子和电视上那种重度减肥症,快要饿死的人一模一样,他们与其说是抢劫,不如说是在送死。

  这些人已经悲惨成如此模样了,以至于徐凡这个被抢劫的人都心有嘁嘁,这到底是大秦帝国还是旧社会。

  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

  想一想徐凡把自己一半的大米放在陈林的篓子里,要把自己的竹篓留在地下,而后和陈林离开了。

  “你又在这里乱发善心了,你救不活他们的,即便吃完了这一顿他们也会饿死的。”陈林没好气道。

  “最起码我心会好受一点,觉得他们的死和我无关!”现代的生活教会了徐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上当受骗的次数太多了,但在这个时代,徐凡想要受骗也不可能,太真实了,只是这份真实也未免太残酷了。

第10章 ,野兽为祸和宰执天下

  始皇帝34年9月15日。

  清晨,整个陈家里都能听到,秦寡妇的咒骂和哭喊声音,她的动静太大了,以至于整个陈家里村民都被惊动了。

  大家纷纷围观过去,才发现了秦寡妇的快要收割的水稻田居然被弄的乱七八糟,大量的稻谷倒在田地当中,稻谷散落在泥土当中。

  围观的村民都连连可惜,被祸害的田地有2-3亩,尤其是在这个快要收割的时候,秦寡妇损失了2-3石的粮食,对农户来说这个损失太大了,这就不怪秦寡妇要咒人了。

  里长陈岗看了现场脸色变得难看道:“这是野猪群来祸害庄稼了,这次它们吃饱了,只怕下次还要来。”

  陈林来到一个野猪脚印前皱着眉头道:“从这脚印来看,这头野猪只怕不小,即便我们发现它,也奈何不了这畜生。”

  徐凡感到奇怪道:“不过是一头野猪,真有如此难对付?”

  徐凡穿越前,也经常出现野猪祸害农田的消息,但农民出现损失主要是因为野猪是三级保护动物,要没有这层身份,它们早上餐桌了。这个时代可没有法律保护野猪,它们不应该成为大家的盘中餐吗?

  陈林却摇头道:“最大的野猪怕有几百斤,野猪本就皮糙肉厚,不好对付,以这个体格,军用的弓弩都很难杀的了它,更不要说前几年朝廷收缴我们的兵器弓弩,现在村里只有木棍就更加奈何不了这畜生了。”

  陈岗无奈道:“我们缺少弓弩让这些畜生越来越嚣张了,加上这些年战争,徭役不断,我们陈家里四周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些畜生反而越来越多,县里又不管这些事情,这些畜生开始侵入我们田地了。”

  徐凡听完陈林的话脑海当中马上响起贾谊《过秦论》当中说‘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本来徐凡以为这样的政策会让大秦内部稳定,但现在看来,这个时代人类还要和荒野搏杀,始皇帝这个政策让人退荒野进,野兽开始侵占人类的地盘了。

  陈岗看着四周的村民说道:“以后我们要在田地守夜,以五户一组,这些畜生来了,大家就用火把把它们赶走,最多十几天时间,只要收割稻子了,我们就不用担心这畜生了。”

  这关乎自己的收益,自然没有人反对,于是从这天开始,每日晚上都有5户农民守在田地附近。

  徐凡看到这幕感叹道:“这个时代想要想要种田都如此艰难,与天斗与地斗也就算了,还要和野兽斗,真是太艰难了。”

  2000年前的农民真太艰难了,但想到后世的农民,徐凡又发现什么时候农民又不艰难,终究是缺少话语权。

  9月16日夜晚什么都没有发生,17日夜晚也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就在大家都以为野猪下山是意外的时候。

  18日夜晚。徐凡刚刚睡下的时候,田地当中忽然传来敲锣的声音。

  “野猪又来祸害庄稼了!”

  这个声音让全村人都惊醒了,徐凡马上起身拿去门后面已经被碳化处理了的长矛,往田地的方向跑过去,上次他被打劫了,虽然没有危险,但徐凡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想办法弄了一支木矛自保。

  此时田地当中,已经有几十个村民点燃火把把野猪群包围起来了,还真是一大家子,一头几百斤重的大野猪身边还跟着7-8头小野猪。

  因为被村民们包围起来了,小野猪显得惊慌失措,它们围着母野猪。而母野猪不断嘶叫,巨大的吨位也让村民们不敢靠近,只能用石子投向野猪。

  但这样的做法反而激怒了野猪,母野猪发狂式冲向一个村民,这个村民整个人都被母野猪顶翻了不说,还用锋利的獠牙刺向村民。

  在这危机的时刻,徐凡把自己手中的长矛投向母野猪!

  “嗷,嗷!”徐凡投射的长矛给母野猪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但又不是致命伤害,母野猪红着眼奔向徐凡这个给他带来伤害的人。

  “徐夫子,小心!”眼前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大家只能看着野猪冲向徐凡。

  野猪冲撞让徐凡精神前所未有的集中,野猪冲击的速度在徐凡眼中都开始变慢,徐凡一个撤身躲过了野猪的冲撞,而后抓住野猪背上的长矛,拔了出来。

  “嗷,嗷!”徐凡这个动作再次给野猪带来巨大的伤害,但这个时候徐凡却追了上来,用尽全身的力量把长矛刺向野猪的颈。

  “嗷!”长矛直接贯穿了野猪,母野猪承受不了这样的暴击,几百斤的身躯轰然倒地!

  “彩!”

  “徐夫子简直是文武双全!”

  所有村民都为徐凡的英勇喝彩鼓掌。

  而徐凡整个人却摊下了,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英勇,几百斤重的野猪连一般的手枪都能扛几下,居然被自己用一根木头长矛给捅穿了,看样子自己的金手指也满给力的。

  缺少了母野猪这个战力当担,余下的小野猪很快就被抓住了。

  “这野猪也太大了,怕不是有上千斤重!”野猪死后,村民们围着野猪吃惊道。

  还真有好事的村民找来一杆大秤,最后八个村民才抬起来这头野猪。

  “1025斤”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吃惊。

  “这哪里是野猪,只怕是山里的精怪吧!”

  上千斤重量连徐凡都吃惊,看着不像呀,后面他忽然想到了,这个时代一斤相当于后世半斤,500多斤这就比较合理了。

  热闹看完之后,就是分配战利品了,而这其中徐凡是最大的功臣,里长陈岗和徐凡商议一阵之后,决定每户都可以分10斤野猪肉,上次受损失的秦寡妇可以多得20斤猪下水,余下的下水属于刀屠夫,而分完剩余的肉归徐凡,7头小野猪则归陈家里小学养,用来补贴学生的伙食。

  村民们对这个分配没有意见,要是没有徐凡,他们是不可能杀死如此大的野猪的,更不要说什么分肉了,增量的时候,大家都是比较宽容的,尤其是很多人家里都断粮了,他们现在更想现在吃上这一口猪肉。

  大家开始处理这头野猪,村里的刀屠夫指挥几个村民,烧热水剃猪毛,这样忙碌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整头上千斤的野猪就彻底被分解了。

  里长陈岗把分猪肉的任务交给了徐凡,徐凡开始没有在意,尽量公平的分配给所有村民,家里难的就分好一点,而村民们也对徐凡分配的猪肉非常满意。

  陈岗更是笑道:“徐夫子,你现在可以分好猪肉,以后说不定可以宰执天下!”

  徐凡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春秋时候宰相就是分猪肉的人。

  求举荐票,求收藏。

第11章 ,失望和残酷的徭役

  野猪虽然被杀了吃了,但守夜并没有停止,秋收也就这几天了,陈家里的村民不敢冒一点险,好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田地当中都没有发生大的事故。

  倒是徐凡的微型农场喜事连连,先是养的母兔子一窝生了6只小兔子,全部活下来了,阿胜这些少年欣喜的每天天不亮就割草来喂兔子,后面30个鸡蛋也孵出24只小鸡了,徐凡让每个学生领养一只,甚至连帮厨的陈秀也领了一只。

  现在陈家里小学农村已经极其庞大了,有7只小野猪,8只兔子,28只鸡,这些牲口在这个时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按照徐凡的估算,最多半年时间,农村的产出足够满足所有学生一人三餐的消耗。

  村民们虽然羡慕农场发展的如此之快,但他们却没有学徐凡扩大养殖的数量,毕竟这个时代粮食太稀缺了,人都养不活,自然不可能养太多的家禽了,陈家里的村民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每户养一两下蛋用的老母鸡,多了不敢养。

  对此徐凡也能理解,村民们的抗风险能力太差了,他们是不敢冒一点风险的,等自己的养殖场扩大了,村民看到了收益,到时候他们自然会改变想法的。

  始皇帝34年9月20日

  大铁锤找到徐凡,有点声讨他的意思,原来大铁锤献上曲辕犁给阳县县令之后,县令实验之后,耕作效果果然超过了直犁,县令把曲辕犁作为祥瑞上报到陈郡郡守,陈郡郡守也认为曲辕犁是军国利器上报,层层上报之后,这架曲辕犁到了咸阳城。

  最终这个奏折和曲辕犁来到了始皇帝面前,但此时的始皇帝已经刚刚登基时期想要证明自己的秦王了,他现在是一统六国,建立了无数功业的始皇帝。

  现在的始皇帝最关心的是海外的仙人和长生不老药的事情,一个可以节省力气的曲辕犁根本没有被始皇帝放在心上。

  他让丞相李斯赏赐上报的官员,就没有在意曲辕犁了。而李斯了解始皇帝的心意,也随意赏赐了上报的官员。

  上层不重视,下面的赏赐自然不可能太丰厚了,轮到大铁锤这个平民百姓的时候,只得到了减免一年口算,升爵一级公士的赏赐。

  这个赏赐要是在十几年前的大秦也算是极其丰厚的赏赐了,因为公士可以得到100亩的田地,但在中原地区黔首自实田之后,根本就没有空闲的土地,大铁锤这个公士,只有一个空头的爵位,实实在在的获利只是减免了100钱的口算,而他却付出了两个价值千钱的犁头,可以说这笔买卖亏大了。

  “只升了一级公士?”徐凡在知道这点的时候也是有点不敢相信。

  即便是始皇帝瞎了,秦朝的官僚也不可能都是瞎子吧,曲辕犁对农耕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郑国渠,只要全面普及曲辕犁,很多原本不能开垦的土地都可以变成良田,这对秦国国力的提升是极其巨大的,他们难道就看不到吗?

  在了解大铁锤的赏赐之后,徐凡比他更加失望,他本想用曲辕犁实验一下大秦对发明的重视程度,要是极其重视的话,他弄个骑兵三件套,或者造纸术,也得一个高等爵位,他就不用待在陈家里吃苦了。

  但现在看了大铁锤的赏赐,所谓的大秦重视实用性发明是一句空话。

  也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都不知道发明者是谁,弄出活字印刷术的毕好像也没有得到什么赏赐,甚至有本小说说他因为弄出活字印刷术,据说是得罪了用雕版印刷术官员,被抓起来了。

  只有弄出造纸术的蔡伦才得来一个侯爵,但这大概率是因为他是皇帝身边的人,这才可以得到一个侯爵,普通百姓弄出造纸术,只怕一样不会重视,还有历史上的曲辕犁,黄道婆弄出来的纺织机同样没有受到当时朝廷的重视。

  大铁锤最终还是没有打徐凡,虽然只有一个空头爵位,但县令提拔他成为了县工师,他算是吃上皇粮了。

  始皇帝34年9月22日

  这天对陈家里来说可谓是悲喜两重天,喜的是陈家里在东海郡修建滨海驰道26个青壮回来了,这让整个陈家里变得热闹起来,但悲伤的事,三个青壮死在了修筑建滨海驰道的工地上。

  三户青壮的家人悲声动天,陈家里又多了一户寡妇人家,两户人家死了一个儿子,所有的村民都蒙上一层悲伤,服徭役已经成为了整个陈家里最恐惧的事情了。

  徐凡此时才有点了解大秦徭役的可怕性,这不过几百里的徭役就死了十分之一的青壮,要是去几千里之外的边塞,或者是去关中修建始皇陵,死的人简直不敢想象。

  徐凡向这些青壮打听服徭役时候的情况,这些青壮纷纷咒骂看守和官员,工地上的任务重,时间紧,每天他们都累的半死不活,吃的还差,工地上的牲口待遇都比他们要好,死的三个青壮就是因为吃不饱,又要进行高强度的劳动,最后被累死了。

  徐凡倒是有点了解,他是陈家里唯一的文化人,青壮的家书都是他读给村民们听的,所以他也了解这些家书的内容,陈家里这些青壮在滨海驰道工地家书家书都是让家里寄钱过去,不是他们不体量自己的亲人,而是他们在工地上不吃饱饭,而不能吃饱就活不下来。

  这个时候徐凡才知道在大秦服徭役是没有收入的,秦简上说什么刑徒一日也可以赚6-8钱,根本没有的事情,甚至这些青壮的口粮也被上面克扣,没有家人支持,大秦的百姓很难从工地上活着出来。

  “果然法令写的好看,但也只是看看而已。”徐凡了解到这些内幕收入有点失望,但却也不奇怪,后世上面三权分立,天赋人权说的多好,但真正出现事情,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清空弹夹。

首节上一节4/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