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226节

  而后徐凡看向陈林道:“这事虽然在陈郡发生,但朕敢肯定,天下定不止陈郡一地发生这样的事情。”

  “你们御史大夫府,要在天下九州分别派遣巡查御史,专门清理这种地方上的游侠势力,即便长安城也不能放过。任何敢欺压在百姓头上,欺行霸市,收保护费等等行为,朝廷一律抓捕。”

  “但朕也要给你御史大夫一个限制,只能抓人,不能轻易杀人,即便你们御史大夫府,觉得这个人穷凶极恶,要杀他,也得上报给朝廷,由朝廷处置,你们不能在地方上杀人,你们在地方上杀错了人,要是被朝廷查到,就不要怪朝廷处罚你们了。”

  不怪徐帆要对这些御史限制的如此深,而是这个时代的人,太不在意人命了,真是把人头当草来割,他只能以此来限制了。这个时代汉吏的侦查能力和他们制造冤假错案的能力几乎相当。

  后世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拿封建时代大赦天下的事情来说,封建时代帝王迷信,成亲,过寿都要大赦天下,甚至生病了也要大赦天下祈福,怎么会做出放走囚犯这样弱智的事情,这是祈福的行为吗?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贯穿了整个封建历史两千多年,一个人是白痴,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精英也是白痴?

  下面做这些事情的吏员知道他们是冤枉的。

  朝廷的高官宰相也知道他们是被冤枉的。

  甚至历代帝王也知道他们是被冤枉的。

  只有底层的小民不知道,其实上面知道自己被冤枉的,还在一个劲喊冤。

  但为了朝廷的威望,社会的稳定,只能牺牲这些小民了。

  同时有事没事来一波大赦天下,来减缓天下的矛盾,让底层的百姓对天子歌功颂德。

  徐帆不认为自己手下的汉吏会超脱这个时代,冤假错案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历史上太史公专门给武帝时期的酷吏弄了一个列传,那人头一砍就是几千上万,这里面无辜之人的血,只怕能填满云梦泽。

  徐凡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大汉,所以他禁止巡查御史杀人。只要留着命在,一切就有挽回的余地。大汉现在是在治理天下,大部分都是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不需要做的如此酷烈。

  陈林点头道:“诺”

  “这些游侠被抓住之后,分别关押在广阳郡,蜀郡,黔中郡,和陇西郡等四地,等今年诸侯大会结束之后,让各地的诸侯领到自己的领地去,他们既然敢掠夺百姓的劳动成果,就让他们为天下开荒偿还罪孽。”

  “诺!”

  而后徐凡看向张良道:“子房,去年你制定好《诸侯礼》,今年把《天子礼》也制定好,等诸侯大会的时候,正式向天下诸侯宣读。”

  张良苦笑道:“诺”

  这是天下最难的事情了,限制天子的权利,天子说说没问题,但臣子哪敢做这样的事情,这要没有揣摩好天子的想法,虽然以天子的仁义不会杀自己,但只怕也会被贬回老家了。

  这《天子礼》要多请示,多汇报,最好逐条逐句都要先汇报天子。

  而孔鲋等人则同情的看着张良,去年诸侯大会张良先弄出《诸侯礼》后面又弄出《大同书》,大汉全年的热点全部在张良身上,张子大名更是轰传天下,现在看来这名声不是那么好拿的。

  大汉五年五月三日,长安城,燕宫。

  徐凡弄了一个小型家宴,宴请陈林,陈胜,张良和秦泊三人。

  陈胜帮着自己的姐姐陈秀打下手。

  陈秀问道:“在外面没有让你姐夫为难吧!”

  陈胜道:“小弟哪里敢。”

  陈秀继续问道:“这一路上你姐夫吃不少苦了吧?”

  陈胜道:“地方的郡县可比不了关中,很多地方还是非常穷的,和我们以前老家是一样的,怎么可能好的了。真不知道姐夫是如何睡在稻草堆当中的。好几次小弟都睡不着。”

  陈秀道:“你姐夫是天子都睡得着,你睡不得。”

  陈胜不以为然道:“姐夫要做圣君,我又不要做。”

  陈秀拍他一下道:“你也要做贤臣。”

  而在另一边徐凡对陈林嘱咐道:“大人去了地方,一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地方上的贵族豪强无法无天,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大人不要脱离禁军的保护。”

  钦差查账出事情,这已经是被后世的电视剧给拍烂了,徐凡可不想自己的老丈人也出事。

  陈林点道:“臣会注意。”

  而后徐凡又对秦泊说了自己在陈郡教导田阳的事情。

  说道:“墨家也要进行改革了,儒家代表地主豪强的利益,道家代表贵族的利益,法家代表君王的利益,农家代表农户的利益,本来你们墨家应该代表天下工匠的利益。

  但当初墨子以兼爱之名,想要调和天下人的利益,就你墨家这几百年的情况来看,当初墨子的理想是失败了的。天下人的阶级不同利益不同,利益冲突根本不可调和。在朕看来,你墨家应当选定自己的根基,为天下的工匠争取利益。”

  “大汉现在大兴产业,每天都有大量的作坊建立,每一个作坊成立就会出现一个或者几个作坊主,几十上百个工匠。

  要是没有意外,天下的趋势定是工匠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作坊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说不定过了几百年之后,这两股势力会成为主宰天下的力量。”

  张良却有的不相信道:“陛下,臣以为天下最强大的力量是农户的力量,暴秦和我大汉都是靠着农户力量夺取天下,而天下的工匠不过百万之数,他们能取代我大汉3000万农户臣是不相信的。”

  秦泊也说道:“虽然我墨家以工匠为根基,但臣也不相信。”

  徐凡却说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今天工匠的力量弱小却不代表以后工匠的力量一样弱小。”

  “你们要有唯物主义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这又是张良等人没有听过的名词,他们看着徐凡等待着他的解释。

  徐凡道:“这是一种看问题的,这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和理论。”

  一就是以物质的观点看这个世界,还是以精神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

  这两个观点是这个世界的一体两面,只是主次不同,正打个比喻,儒家认为只要君主修道德,讲仁义,自然会天下信服,成为天子。这就是强调精神观点。

  而法家,兵家,认为想要成为天子,就要兵强马壮,充足的粮草,以耕战把天下所有的势力打服,自然成为了天子。他们强调的也是物质基础。

  而后徐凡又对张良他们讲了生产力,历史规律等等,这么多年徐帆几乎忘光了这些知识,只记得几个名词,结合他这些年的经验,能说出一点东西。

  单就这点东西就已经让张良和秦泊两人如获至宝了,难怪天子的眼光异于常人,这是有他内在的逻辑的。

  而后徐凡对他们说道:“总结这天下三千年来的历史,就是先进生产者代替落后生产者的历史。”

  “最开始整个天下的人,都是采摘野果生存,烩菜摘野果就是那个时代的先进生产者,这是女子擅长的,于是天下经历了很长的母系社会,当时的部落首领都是女性担任。”

  张良他们点点头,这个时代没有出现文明的断代,对项羽烧的资料全部被徐凡很快,并且大量复印,放在图书馆当中供天下人翻阅,张良他们对上古时代的生活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而后打猎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上古人族能打猎获取的猎物越来越多,猎户就是那个时代的先进生产者,于是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

  “再后来神农尝百草,为天下带来了五谷,带来了种植之术,会种地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先进生产者,于是农户就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力量,农户用他们的锄头建立了现在的世界。这期间天下经历了铁器替换青铜器的生产季布,以前大汉联合起来耕作,变成了独门独户的耕作。”

  “每个时代的先进生产者都比上个时代能带来更多的财富。而现在的大汉,能比农户生产更多财富的阶级有哪些人?”

  张良和秦泊都骇然道:“工匠!”

第323章 ,《国富策》和谈判最好的时机

  徐凡得意笑道:“大汉有很多政策全面照搬大秦的,但为什么民间百姓压力如此小?

  一是我大汉比大秦更加公平,在大秦贵族豪强不会收取多少的税负,而在我大汉财产土地越多税赋就越多,普通百姓不用承担贵族豪强的税负自然就减轻了很多压。”

  “但这都不是最关键,要是天下的财富还和原本一样大小,即便我大汉分的再均匀,百姓的田赋虽然可以会减免一些,但徭役却是少不了的。”

  二就是我大汉增加财富的能力比大秦强,在大秦把农业看成是财富的来源本没有错,农业的确是一切财富的根源,但布匹农具,甚至桌椅板凳这些也是财富。

  大秦不看重这些,但天下的土地是有限的,大秦能增长的财富也是有限的,但大秦财富增加比不上始皇帝等统治者贪婪的欲望,整个天下就崩溃了。

  而我大汉虽然没有增加太多的土地,但因为重视工商,天下的土地虽然没有增加,但财富却在快速增加,这样每个人能分到的财富就更多了。

  为了方便张良他们理解,徐凡继续说道:“大秦时期他们没有高炉,全天下一年炼制的铁不会超过一千万斤,而我大汉有高炉之后,天下一年能炼制的钢铁接近1亿斤(2.5万吨)按照大秦时期一斤铁20钱计算,我大汉为整个天下增加了20万金的财富,相当于大汉百姓比每个大秦百姓多一百与钱。”

  “这还是按最低的铁的价格来计算,要是按照每斤上千钱的百炼钢,上千钱的农具,几万钱的盔甲,兵刃计算,我大汉光钢铁制品的行业,就为整个天下带来了上百万金的财富。”

  “还有制糖业,这是原本天下没有的行业,只有少数蜂蜜,饴糖供君王贵族享用,但因为我大汉的发展,现在富裕家庭也可以吃上白糖,天下有上百万亩的甘蔗田,每年制糖产生的财富接近上百万金,这就给天下每个百姓带来三百钱的财富,这是天下新增的财富,是我大汉带来的。”

  还有盐业,纺织业,虽然这些行业天下原本就有,但在我大汉的开拓下,制盐,纺织的成本下降,产能提升了好几倍,可以说这四大支柱产业,每个都能给我大汉的百姓增加一百到几百的财富收入。

  “四大支柱产业加起来,给整个天下的百姓增加了上千钱的财富,这就是我大汉在为天下百姓减负的同时,为什么朝廷的收入却是越来越高,因为我大汉也在快速做大整个天下财富,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有人都在受益。”

  张良和秦泊两人恍然大悟。

  张良更是激动道:“陛下刚才所言,真乃黄钟大吕,让臣直闻大道,您理财之能已经超越管子,管子更重术,只能霸天下,而您更重道,所以才能王天下。”

  秦泊也说道:“陛下所言可谓是国富之策。”

  徐凡道:“这就是工商行业的好处,它不像农业受制于土地,受制于天气。它可以在很小的一块土地下,为整个天下增加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财富。钢铁行业的发展就是最显著的例子,我大汉的钢铁工厂占地面积只扩充了几十倍,反正产生的财富却扩充了几万倍。”

  “天下工匠能生产的财富普遍都比农户多十倍乃至几十倍,大秦时期天下的工匠不到百万,而我大汉几年时间就扩张了一倍,要是天下的百姓有一半是工匠,整个天下的财富最起码会提升十倍,而且最重要的是工匠提升财富的能力是农户的十几倍增加倍。”

  “田地的产出,从古到今也只增加了一两倍的产能,但工匠却可以十倍,百倍,千倍的增加,这自然带动天下的财富十倍,百倍,千倍的增加。”

  “这就是朕为什么说以后天下会是工匠和作坊主的天下,因为就现在的天下而言,工匠是最先进的生产者,作坊主是天下最先进的管理者,二者一个能创造天下最多的财富,一个能管理天下最多的财富,自然就会成为天下最强大的两股势力了。”

  张良也说道:“臣定把陛下进入之言记录,发表在《大汉月报》上,让天下汉吏知陛下之意,知道如何发展产业。”

  说起《大汉月报》徐凡对秦泊道:“你们墨家也应对弄一个《墨家月报》好让工匠有一个发声的情况。”

  而后他就对秦泊说了当初他在《法治月报》上看到女工的故事道:“这不应该是你们墨家为她主持公道的,结果却让法家为他们发声,这是你的失职。”

  秦泊苦笑道:“纺织女工都是女子,我等也不好太过于靠近,而且这也是家务事,我等外人就更好插嘴了。”

  徐凡摇头道:“你这就是立场不坚定了,你管她是男是女,是不是家务事,只要她是工匠,你们墨家就应该坚定站在他们身后,你们要是不能坚定的为他们发声,这墨家对她们就没有意义了,你们墨家也就失去了这块基本盘。

  要让天下的工匠和纺织女工都明白,墨家会站在他们一边帮助他们,他们才会支持墨家。

  同时有了《墨家月报》这个发声渠道,我等才好向天下人宣扬,四时辰工作制的合理性迫切性,那是走向大同世界必须的道路。

  只有把这理念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理念,才会有更多人来支持四时辰工作制,我们的队伍就能壮大。”

  现代政党和封建官僚是不一样的,封建官僚讲究的是,刑不可知,威不可测,则民畏上也。

  但现代的政党却是宣传自己的理念,以此来吸引团结理念相同的人,组成一个上下同心的执行团体,所以他们的战斗力比封建官僚更加强大。

  “墨规虽然严苛,但我相信这个世界的百姓总归是想要过的越来越好,只要这些人了解了你墨家的理念,即便他们承受不了墨规,不会成为墨者,但也会是你们的支持者,但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支持你们,即便是百里挑一,你们也能找到足够多志同道合之人,这样你墨家才会越发兴亡。”

  秦泊听完徐凡的话坚定道:“臣定定当努力宣传我墨家理念,让天下人都了解我墨家。”

  当年百家争鸣的时候,道,儒,法家的弟子都不多,墨子带来上千墨者,自然可以纵横天下,成为当世显学。

  但现在儒家弟子数之不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弟子,但天下读书人当中有一半是儒家子弟。

  道家一直走的是精英路线,虽然人数不多,但大汉丞相却是道家之人,大汉两千石大员信奉道家者比比皆是,现在占据大汉的高层,位高权重。

  甚至法家虽然遭受重创,但大汉的法令更加严苛,只是这份严苛对准的却是汉吏,虽然学习汉律的过程当中,让他们哀嚎不已,但却有越来越多的汉吏成为法家的信徒,在执法越来越严苛的大汉,法家在快速恢复当中。

  只有他们墨家弟子不到千人,在所有大的学派当中,已经是极其稀少的存在了。秦泊想要复兴墨家,显然要经历大的改变,精英路线不属于墨家。

  徐凡道:“《墨家月报》准备开刊的时候,朕会写一篇支持4时辰工作的文章交给你们,希望你们《墨家月报》能够一炮打响。”

  徐凡之所以对4时辰工作制如此上心,是因为他想看看,以前工业化时代的科技水平能不能支持的住四个时辰工作。

  这是他的一个实验。

  因为此时的大汉,对普通工匠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时间,天下战乱,让人家大量减少,徐凡强制均田,让天下的百姓也有一份底气。

  普通工匠可以大声对作坊主道:“能不能给四个时辰工作制的待遇?不能给爷就走。”

  因为他们是真有一块一百亩土地可以养活自己。当打工的收益比不上他们种田,工匠可以大声的对作坊主说不干,双方都有后,这样的谈判,双方才是平等的。

  但要是再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人口滋生好几倍,土地也大量的被贵族豪强富商吞并,到时候百姓就没有后路了,他们的俸禄和福利待遇,必定会被压制到,只够勉强维持他们生活的境地。

  到时候就轮到作坊主大声对工匠吼道:“你不能干,有的是人能干。”

  到时候工匠就没有退路了。

  这种事情徐凡是经历过一次,年轻的时候,徐凡开了一个摊子,随随便便每个月都能赚一万余。但接下来十年时间,进货价格涨,摊位费涨,管理费涨,物价涨涨落落,十年后,徐凡每个月只能赚5000不到。

  后面他看了一些小说,知道了一些事情,明白这是因为社会的规则已经改变了。

  大汉现在这个时间点,是以后上百时间,劳动力最值钱的时候,也是工匠谈判本钱最充足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和作坊主谈好制度,以后就更加难了。

首节上一节226/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