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93节

  扶苏无奈对胡亥道:“赚的钱已经够多了,回去吧,外面不安全。”

  胡亥不以为然道:“兄长,你得承认汉吏的治理水平,某遇到的小偷都比土匪多,哪里有什么危险。”

  而后他笑道:“上郡没有强大的作坊区来提供货物,这里的百姓只怕更加难接受粮票,来上郡可以赚更多。”

  胡亥来找扶苏不过是顺带的事情,他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去上郡兑换粮票。

  他好歹是第一批金融人,半年多跑业务的时间,给他积累了大量有关金融的经验,虽然极其原始,但已经让他站在这个时代的前面了,胡亥此时已经迷迷糊糊可以感觉到,粮票的数量和货物是成正比的关系。

  而偏偏大汉朝廷发放粮票的数量却不是这样,贫穷的上郡,九原郡出的民夫更多,他们被大汉雇佣的时间更长,收到的粮票也更多,但上郡九原郡是贫苦之地,货物不足,上郡的粮票会比关中更加贬值。

  虽然现在还没有这个词汇,但他已经能感受到到,在上郡自己收购粮票利润会更高,所以本能驱使的他往这边跑。

  扶苏劝说道:“钱够用就可了,行商贾之道,毕竟名声太差了。”

  连江涛也劝说道:“我等农户还是要以田地为本,你看看你在长安城出了多少事,给你大哥弄了多少麻烦,还是待在赵里过安生的日子。”

  胡亥不以为然道:“我等这样的身份,除了想办法赚赚钱还能做什么?”

  扶苏还真无言以对,胡亥只弄钱的话,说不定汉帝还不会管他,但要是搞其他的事情,只怕真会小命不保。

  于是他就不管胡亥了。

  随着队伍继续前进,他们开始进入上郡的富裕地挡直道两旁的田地也越来越多,村庄也越来越密集。

  胡亥骑着自己的马离开辎重队道:“大哥我去赚钱了,秋收之后我会回家的,到时候我会给每个侄子一封冰糖。”

  扶苏只能看着胡亥的身影摇摇头。

  江涛笑道:“你这小弟其实本事不差,在十里八乡算是年轻有为的后生,就是太跳脱了一点不沉稳,还有就是运气太差了。”

  扶苏想到他从秦二世的位置上下来,还能活的如此自由自在,再对比其他亡国之君,他也不禁感叹道:“他这一生的好运早就消耗光了,现在倒点霉也是正常的。”

  胡亥离开了辎重队,然后骑着马,进了一个直道旁边村落当中道:“老乡,换不换粮票,给现钱的。”

  被胡亥叫住的老乡警惕道:“怎么换?”

  老乡一看到胡亥就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人,担心自己被骗。

  胡亥道:“一张粮票换81钱。”

  老乡马上喜道:“你等着。”

  但胡亥却已经不是小白了,他马上说道:“我就在你们村口等着。”

  而后他有意无意的露出自己的长剑。同时这个村的村口就在秦直道附近,因为要运输粮草武器,现在的直道异常的繁忙,虽然达不到川流不息的程度,但也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支辎重队,属于人群密集区。

  有了秦岭的教训,尤其是经过县令审判之后,还挖出了这些村民还想绑了他借钱。

  他就知道对这些老乡要有威慑力,不然他们真有可能成为土匪抢光自己,毕竟能说出“凭本事借钱,为什么要还”这样的话,胡亥对他们实在起不了太大的期望。

  而在村口等待的胡亥,很快就看到了几个村民带着粮票来交易。

  可能是因为胡亥长剑的震慑,也有可能这些村民是老实人,双方的交易异常顺利,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老乡们得到了货真价实的秦半两,胡亥得到了粮票,双方都心满意足的完成了这场交易。

  而后胡亥沿着秦直道一路交易,每个村落都有很大的收获,有点胡亥预料的没错,比起关中百姓,上郡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度更加差,他们对手中的粮票更加是迟疑的态度,即便朝廷说了,这些粮票可以换货物,但上郡的货物不足,说可以抵税,但他们又担心朝廷不认账。

  轻飘飘的白纸,实在是很难让他们认同纸面上的价值。现在有一个冤大头愿意交换,这些老乡当然愿意交换了。

  而且越是距离关中远的村落越是利润高,最开始胡亥说九成交换,这些农户迫不及待,胡亥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后面他就讲价八成,八成五等,都有村民愿意交换,这让胡亥的利润大增。

  他带过来的钱财快速兑换成一张张粮票,然后再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城兑换,而后他再带着铜钱回上郡。每趟都有上万钱的利润,这让他彻底陷入了发财致富的希望当中。

  而另一边,扶苏他们则带着粮草,顶着烈日,一步步行走在秦直道上。

  中途有许多民夫因为中暑倒下了,以至于管事的汉吏不得不改变行程的时间,中午休息两个时辰,增加傍晚清晨行进的时间,这样才解决了民夫中暑的问题。

  行走了十余日,辎重队终于进入上郡的治所肤施县。

  肤施说是上郡的治所,但也不过是一个黄土建设的破烂的县城,其繁华程度甚至比不上关中的乡邑。

  这里人口不算多,却有大量的商贾带领商队来到这里,扶苏他们还看到了胡商,看上去倒是非常热闹。

  扶苏有点惊奇道:“上郡算不得通邑,物产算不得富饶,货物更是贫乏,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商队?”

  对其他地方扶苏了解不多,但上郡他却待了好几年时间,了解的更多。

  他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的上郡比大秦时期商人更多,更加有活力。

  但扶苏很快就明白原因了,他们的队伍经过了一个作坊,虽然他们没有进去,但即便是站在作坊之外,他们也能听到咔嚓咔嚓的纺织声音。

  而在这个作坊之外,则排满了马车,马车进了作坊,出来之后就装得满满当当的布料。

  江涛吃惊道:“这有几十辆马车,全部装满不得拿走几千上万匹布,这得是多大的纺织作坊?”

  扶苏道:“只怕得有几千架纺织机。”

  江涛羡慕道:“这得织出多少匹布。”

  这个时代布匹是可以用来当一般等价物的,每一架织机就相当于一架印钞机,所以江涛才会如此羡慕。

  扶苏奇怪道:“汉吏重视商贾之道,能弄出这么大的作坊某不奇怪,但他们哪来的那么多纱线?贫瘠的上郡,可没有那么多纱线可以用来织布?”

  织布也是有产业链的,上郡显然是没有如此纱线,来维持如此庞大的纺织作坊。

  这个时候一辆马车进入纺织厂,马车上堆满了灰白色的物体,堆得满满当当的,甚至看不到马车的轮廓,然后一股羊骚味传出来,让四周的百姓都纷纷避开。

  扶苏闻到这个味道恍然大悟道:“难怪他们连路过的羊毛都不放过,原来这个纺织厂能把羊毛纺成布。”

  上郡属于半农耕半放牧的地区,扶苏这一路上看到太多的羊群了,比几年前多了好几倍。

  扶苏还感到奇怪,为什么上郡的羊群会这么多,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是上郡的太守找到了羊毛的作用。

  这个时候扶苏终于承认了,上郡太守的能力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秦吏了。

  当然这也就是扶苏对这个纺织厂感兴趣,其他人只当这是个趣闻,看过就看过了。

  此时他们更在意把所有的粮食,全部交接到上郡粮仓当中,结束这趟辛劳的任务。

  辎重队把粮食运输进上郡粮仓当中,双方清点清楚,没有错误。

  仓吏则写了一个接收多少粮草的书信交给他们,记录他们什么时候把粮食运输到粮仓当中,并且盖上上郡的印章。

  扶苏他们这才算是完成了任务,而他们回到关中,凭借这个书信印章,关中府衙给他们兑换足够多的粮票。

  完成交接之后,领队的汉吏笑道:“大家在肤施县休整一天,这里虽然不如关中繁华,但也可以好好逛逛,明日辰时在南门集结,我们一起回家。”

  他们这支辎重队,现在算是完成任务了,接下来就不用那么紧张,所以领队的汉吏才让大家放松一下。

  “诺!”

  江涛笑道:“当年大秦的徭役却不会有这么轻松。”

  扶苏只能点点头了。

  这个时候在粮仓道路旁有两个小孩大叫道:“赵扶苏,谁叫赵扶苏?”

  江涛奇怪道:“你们家在上郡也有亲戚?”

  扶苏摇头道:“没有?”

  扶苏大声道:“小孩,我叫赵扶苏,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

  两个小孩跑过来道:“有个叫胡亥的哥哥,叫我们找你,说让你去救他,还说只要我们把这事通知你,你就会给我们十钱。”

  扶苏吃惊道:“胡亥怎么了?”

  小孩道:“他被汉吏抓起来了。”

  江涛吃惊道:“他怎么会被汉吏抓起来?”

  两个小孩摇摇头,他们要不清楚这事情,也不关心这个事情,而是把手伸向扶苏。

  扶苏当即反应过来,拿出10钱交给两人。

第287章 ,扶苏的威胁和汉帝威望的极限

  江涛有的着急道:“怎么又出事了,这里不是赵里,我们人生地不熟,想找人也找不到,这怎么救人?”

  扶苏道:“里正,这事情就交给我吧,要是我出事情了,你就想办法把这事情通知我家里。”

  而后扶苏对江涛行礼道:“扶苏拜托了。”

  要是在长安城,扶苏反而是不怕的,因为他知道汉帝管的严,只要他胡亥没有犯事就可以救出来。

  但这里是上郡,天高皇帝远,谁知道汉吏会做什么事情出来,他不会认为在长安城安分守己的汉吏,在上郡也一样会讲道理,所以他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江涛严肃道:“赵夫子放心,老朽一定会带到的。”

  而后他感叹道:“这个胡亥怎么如此倒霉,在上郡也会出事,他就不应该出关中。”

  扶苏也是无奈叹口气,胡亥如此跳脱,不出事就怪了,只希望上郡的汉吏能好打交道一些。

  而后扶苏走向上郡府衙。

  找到衙役道:“某是胡亥的亲属,他被府衙抓了,某想问问是为什么?”

  衙役道:“你等着。”

  没多久,衙役出来道:“郡守有请。”

  扶苏就跟着衙役进入府衙的后院,来到一个像演武场的地方,安置着两排兵器架子,斧钺钩叉,虽然没有十八般武器,但也非常齐全。

  扶苏就看到半身赤裸的曹性,他手中拿着一把长枪上下飞舞,杀气布满整个院子。

  发现有人进来之后,他停住动作,把长枪插回去,而后找来一条毛巾擦了自己身上的汗。

  当他看到扶苏也是有些吃惊。曹性挥挥手,让四周的人下去。

  他好笑道:“本来一个胡亥,某还没有想到是你们,等找上门来,某才反应过来,胡亥就是秦二世。却没想到你们兄弟,放的好好的关中不居住,来我上郡了。”

  扶苏行礼道:“某是为押运粮草才来上郡。”

  曹性有些惊愕道:“难得你这个公子也深入民间了,公子扶苏果然是一个实在人。”

  而后他好奇问道:“你觉得我大汉押运粮草的方法比起暴秦如何?”

  扶苏道:“大汉远远强过大秦,百姓乐服,民间受到的影响很小,甚至还出现了几分繁华。”

  他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这是自然,我大汉可是天下人的大汉,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和你暴秦可不一样,你看你这样的公子哥,走了几百里路,只是晒黑了一点而已,不像某,当年服你暴秦的徭役差点连命都丢了。”

  敌人的认可让曹性更加高兴。扶苏不纠缠这些,谁让人家是胜利者。

  他问道:“不知胡亥所犯何事?被曹太守抓住了,在下身为家属应该有权利知道这些。”

  曹性笑道:“也没有大事,就是胡亥欺负到我上郡百姓身上了,某身为上郡太守,自然不能看你们欺负治下之民。”

  曹性继续道:“朝廷定下每张粮票是一石粮食,胡亥却不老实,只给八斗,八斗五升粮食的价格,就买走了我上郡百姓的粮票。

  而你们这些奸商一倒手就赚了两成,而且抵税的话,还能赚三成,你们赚的太多了,也太欺负人了,为我上郡百姓,只能把你们这些奸商关押起来。”

  “放心,某不会关押太久,秋收之后,百姓拿这些粮票抵账,他们自然会知道这些粮票真正的价值,到时候我就会把这些奸商放出来。”

  有利润就会有商人,整个关中聪明的不止胡亥一个人,不少人也发现了倒卖粮票的的利润。

  他们比胡亥还要大胆,直接深入上郡乡村,大量收购上郡百姓手中的粮票倒卖,而上郡和关中的距离太近了,快马加鞭,一日就可以从上郡回到关中。

  三成利润,几天的运转周期,这是足够让任何商贾都疯狂的数字,虽然也有不少商贾倒在了那些民风淳朴的村里,造成不少冤魂。

首节上一节193/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