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92节

  而这个时候江涛道:“给现钱吗?”

  江涛因为带着一头耕牛雇佣,每日俸禄是40斤米,他手中已经积攒了不少粮票了,但他年纪大了,总觉得用这样白纸条换粮食不靠谱,他还是更想看到实实在在的钱或者粮食的。

  胡亥喜道:“当然给现钱。”

  江涛迟疑道:“现在朝廷一石粮食90钱,你却只给81钱?”

  胡亥道:“某总要赚一点,不然谁愿意做这个事,而且一石粮食90钱,是去年的事情了,今年关中因为大量兴修水利,又有农业钱庄打放大量贷款,像我们赵里这样修小水渠的村落有几百个,这就是几百万亩土地变成了水浇地了,还有今年内史令又修了白渠,多了上百万亩的水浇地。”

  “您看看这四周的粮食长的多好,眼看又是一个大丰收了,关中光水浇地就能增产上千万石粮食,粮食价格能比去年还要高?

  “去年90钱,今年就未必了,现在秋收将近,某也要承担一点风险,当然要算少一点了,不然某亏了找谁?”

  江涛一想也有道理,今年赵里修理了水渠,而他出来的时候粮食已经长的郁郁葱葱了,丰收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事情了,他们赵里今年的粮食甚至有可能多一倍以上,今年关中的粮食绝对会比去年要多。

  而去年粮食已经是丰收了,本来价格会下降很多,但因为有朝廷大量收粮,才稳定住价格了。今年粮食产能比去年还要多,今年粮食价格必定会下跌。

  江涛马上想到了,关中粮食的价格常年维持在30钱一石,也就是在天下大乱那几年暴涨,但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粮食的价格只怕会很快恢复到30钱每石的价格,想到这里江涛觉得81钱也划算。

  但这个时候扶苏阻止道:“里长,您是了解胡亥的,这就不是一个靠谱的人,您可不要被他欺骗了。”

  对扶苏来说,胡亥就是一个正事不干的流氓。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那就不要跟着他做,就是正确的。扶苏担心胡亥欺骗到江涛,那他就不好在赵里做人了,胡亥可以没脸没皮,但扶苏可不想丢脸。

  江涛听到这话有些迟疑,胡亥虽然有点本事,但却不是一个靠谱的人,这已经是赵里公认的事情了。

  本来他是农业钱庄的金牌伙计,靠着自己兄弟多的关系,在关中推广了十几个小水渠,赚了十几万钱,但他在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时候,遇到了阻碍巨大的阻碍,差点把他压死。

  在平原抵挡推广小水渠之后,很快就有其他伙计跟风,人家也有关系,有人脉,自然会找自己相熟的人。

  胡亥的市场大量被压缩,业务量急剧下降,而他这个伙计是靠业务吃饭的,没有业务就没有收入。

  这个时候他忽然想到了,要开拓秦岭村落市场,于是胡亥就来到秦岭乡村调研,结果他发现,秦岭的村落比关中平原更加贫穷,那里的村落可以说是什么都缺。他是第一次遇到如此贫穷的乡村。

  但秦岭乡村越是贫穷,胡亥越是高兴,这对他来说就是一块前所未有的蓝海市场了。

  于是他去这些山村推广小额助农贷,这些农户听说有这样的好事大喜,什么铁犁,镰刀,甚至耕牛,只要能贷款的项目,他们统统都报上了,胡亥联系走访了五个这样的村落,帮助他们贷款出几百万的货物。

  胡亥本来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开拓出新的市场了,能赚几万钱,而且秦岭还有更广大的乡村市场,只要把这片市场吞下,他一年赚个百万钱不成问题,但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一巴掌。

  只是当他再次走访这些村里的时候,他愕然的发现,自己帮助他们贷款的耕牛不见了?铁制农具也寥寥无几,问起他们什么情况,却支支吾吾不肯言明,却求着胡亥要继续贷款。

  胡亥哪里敢继续放贷,而是暗中打听,这才发现这些农户居然把牛宰杀吃了,农具也被他们低价卖给其他人了,得来的钱大吃大喝用光了。

  这些农户直接把胡亥当成冤大头,没有打算还钱不说,还想继续从他这里贷款。

  胡亥当即吓傻眼了,马上跑到县衙告状。

  县令把村民抓来,问他们为什么要为什么要宰杀耕牛,耕牛宰了他们怎么种田还钱?

  结果村民理直气壮道:“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感情这些村民把胡亥当成送钱的傻子,根本就没有打算还钱。

  气的胡亥当场骂道:“刁民,简直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最后县令判罚这些村民去矿产打工,以偿还农业钱庄的债务。

  而胡亥也因为出现这样重大的事故,导致钱庄出现巨大亏损,奖金全部被罚没不说,扶苏几个兄弟还想办法给他垫了一些钱。

  因为这事情,胡亥还上了《大汉月报》法治版。

  他老丈人李斯写的评论员文章,他以胡亥的事迹为例,认为像这样山村农户,与世隔绝,法治意识淡泊,观念和其他地方不同,想要扶助他们脱贫,要先改变他们思想,要不然的话就会出现某钱庄伙计贷款变成大吃大喝的资金,治大国如同小鲜,不同地域要开展不同的政策,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

  这篇文章受到了整个关中读书人的喝彩,天子看了也称“彩。”

  于是胡亥就登上了《大汉月报》法治版的头版头条。

  胡亥看了《大汉月报》气的半死,他亏到姥姥家了,结果他老丈人还用这个事情来赚钱,这不是在打他脸。为此他赖在老丈人家,直接吃了一个月的白饭。

  当然胡亥因为这事情,在赵里积累了一点小声望快速烟消云散了,他还是那个赵家的败家子。

  胡亥抱怨道:“哪有这样说弟弟的,这年头做事情不得给点报酬,我只要一成钱,这不是应该的吗。”

  扶苏冷笑道:“你承担什么风险,今年大汉和匈奴人大战,光运输粮草的民夫就超过了百万人,这消耗了多少粮食,即便今年关中丰收,粮食的价格也不可能下降。”

  扶苏他毕竟不是普通百姓,他清楚大汉在和匈奴人打仗,而且还是几十万人的大战,消耗的粮食海里去了,这种情况下粮食的价格不涨已经是万幸了,怎么可能会下跌?

  胡亥却马上否定道:“就是因为今年朝廷打仗,才需要更多的粮食,现在朝廷打了半年多的仗了,钱粮消耗了大半,朝廷哪里还有钱粮来收购粮食,今年必定会压价的,关中最大的粮商就是朝廷了,朝廷压价,关中的粮食肯定涨不起来。”

  这个时候江涛说道:“老儿交换,这薄薄的纸片拿在手中也不安心。”

  说完江涛从自己的布包当中拿出三张粮票。

  虽然他也觉得扶苏说的有道理,但手里拿着纸片他心不安,他还是更加喜欢实打实的钱粮,即便亏点钱他也认了。

  胡亥大喜,从自己马的包袱当中拿出三吊钱,而后又拿出几十钱数了数道:“一张81钱,三张粮票是243钱,您算算。”

  而后胡亥又跑向其他人问道:“要换粮票吗?给现钱。”

  “真的?”

  胡亥笑道:“当然真的,我可以现在就拿出钱。”

  民夫听到胡亥的话,不少人还真跟他换,即便是九成也换。

  还是那句话,一开始新生的事物总是很让人难以接受的,这些民夫拿着这些粮票,内心也是喘喘不安的,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能值多少钱,也担心朝廷耍赖不肯接受。

  虽然现在大汉朝廷的名声好,但说话不算话的朝廷太多了,他们不敢完全相信朝廷的话,因为他们并没有反抗朝廷的手段,即便朝廷不接受,他们也只能吃下这个亏,而天下的百姓吃了几十年的亏,上了几十年的当,这不是大汉几年就能改变的。

  他们更想早点落袋为安,从而损失自己的血汗钱。现在有人愿意换,即便是损失一些钱,他们也是愿意接受的。

  而在一旁的扶苏,脸色难看的看着胡亥的举动,他居然拿出了几万钱来兑换这粮票,要知道当成胡亥可是把自己的老本都亏进去了,他哪里来的钱?

  “休息时间结束,继续上路。”汉吏大吼道。

  很快长长的辎重队从新上直道,继续向着上郡前进。

  扶苏拉过胡亥道:“我不管你想弄什么事情,但这里是辎重队,关乎大汉的命脉,你在这里弄出事情,我们可救不了你。”

  胡亥不以为然道:“我又不是来捣乱的,反而是替这些民夫来解决困难的,我的生意之所以这么好,就是因为这些民夫他们也不想拿这些粮票。”

  扶苏恶狠狠道:“你忘记了上次事情的教训,还想再踩一次坑,粮票是军国大事,这种事情也是你可以干预的。”

  胡亥却不以为然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兄长你才是那个没转变观念,还把大汉看成是大秦,汉帝都讲了法无禁止即可行,大汉朝廷既然没说这事情不可以做,那就是可以做的。”

  扶苏迟疑了,这点胡亥还真没有说错,汉帝和他的父亲始皇帝就是两个极端,这一点一直生活在乡下的扶苏反而没有胡亥看的清楚。

  而后胡亥笑道:“兄长,你不要看这事情繁琐,但却是一笔大买卖,某在这里以九成的价格收粮票,再去长安城用这些粮票抵税又是九成,一来一回就可以赚两成的利,关键是这周转快,钱庄还要一年时间才能赚两成利,某做的这种事情,几天就可以周转一轮,一个月不到,某赚了10万钱。”

  不是有句老话,只要是有石油就能滋生美军,用在这里也一样,只要有利润就会滋生商人,粮票的信任是分等级的,在长安城的信誉是最高的,这里的人得到了粮票可以马上用来抵税,一张粮票甚至可以多卖五厘钱,因为打九折抵税他们还有的赚。

  而这就给胡亥找到商机了,他只要去关中乡下收购粮票,转手一买就可以获得五厘利润,这虽然看上去不高,但周转快,慢的时候几天一个来回,快的时候一天一个来回,这自然就赚钱了,而且越是远离长安城的地方,粮票的价格越低,两头吃利,胡亥这些人赚的更多。

  扶苏问道:“你哪里来的钱?”

  上次胡亥弄出的那个坑。把他手中的钱全部赔光了,还是他们几兄弟凑了一笔钱,才把胡亥给救了出来。要不然的话他也要去蓝田煤矿厂去挖煤。

  胡亥道:“小弟不是有一个戏院,把它抵押出给农业钱庄,贷了十万钱来做这个买卖。”

  扶苏怒道:“你疯了,戏院卖了,这长安城你怎么立足?”

  胡亥不以为然道:“小弟这个月赚的钱就足够买下一个戏院了,兄长,不是小弟说你,现在这天下有太多赚钱的门路了,去边关运输牲口,开工坊都可以赚大钱。

  你看看这些民夫,一天赚个十斤粮食,八钱,就傻乐傻乐的,以为自己占了朝廷的大便宜,却不知道现在的长安城想雇佣一个伙计,没有500钱,谁搭理你,这就是眼界,有钱他们都赚不到。

  这天下的钱就像河里的鱼一样,撒个网就能捞出来,而眼界就是那张网,兄长你不能再待在赵里这个小地方了,再待下去你就真成为农户了。”胡亥反而趁机教育扶苏一番了。

  扶苏却不为所动道:“你一定要把戏院赎回来,要是为兄回长安城,发现你的戏院还没有被赎回来,就不要怪为兄家法行事了。”

  胡亥烦躁道:“兄长你就是老古董,还待在以前的天下出不来。”

  发现扶苏要抽自己,他只能道:“好好好,小弟回去之后就赎回戏院。”

  胡亥还真有些怕他这个兄长,同样也依靠自己的兄长,始皇帝已经死了,现在能帮助自己兜底的只剩下扶苏了。这点自知之明胡亥还是有的,所以他不敢怎么得罪扶苏。

第286章 ,羊过拔毛的上郡太守和胡亥的求救

  辎重队继续前进,很快进入了千沟万壑的上郡地界。这里田地稀疏,到处都是高山沟壑,而在这些沟壑当中有一群群的羊在悠闲的啃着青草,而在羊群边上则是几个穿着破破烂烂的牧养人好奇的看着这边。

  胡亥吃惊道:“这上郡也太穷了,本以为关中秦岭的那些村子已经够穷,想到这里更穷,连田地都看不到多少?”

  里正江涛白了胡亥一眼道:“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败家子,不然也会不会说出关中穷这样的话。”

  “要知道我们关中可是天下一等一的富饶之地,亩产最高的时候可是有六石四斗,天下任何一个地方都比不上,可是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整个天下就没有比关中更富的地区了,便是关中最贫瘠的岭南村落,那也比这里强多了。”

  “当年我在上郡这里修直道,几十里都很难看到一个村庄,要买点吃食都找不到人,现在这里好还好一点,越是北上,百姓越贫困,到了九原郡,当地的百姓就和胡人差不多了。”

  胡亥不相信道:“里正你在说谎,不管大秦还是大汉都均田,一户可以分百亩土地,按照六石四斗来算,一户百姓每年可以收获640石粮食,按照三成税算,每年上缴朝廷也不过190石粮食,大家还能留下450石的粮食,有如此高收益,在长安城都是上等人家了,关中的百姓怎么会穷的连衣服都买不起。”

  里正江涛都快笑哭道:“你果然是贵族子弟,不食人间烟火,六石四斗的土地,哪里有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的份,那都是朝廷的,和我们没有关系。

  你也不想想始皇帝他老人家,每次出动大军都是几十万人几十万人的打仗,而且基本上隔个一两年就要出动一次大军,粮草从哪里来的?还不都是郑国渠那些收上来的粮食。

  我们这些普通百姓一年也就收个150石到200石的粮食,而这其中一大半又要被朝廷收走,能留下50-60石粮食已经是丰收年了,家里的婆娘勤快一点勤织点布,没有徭役的时候,我等再打个短工,一家老小就可以半天吃干,半天喝稀了。

  “50-60石粮食这怎么够吃?”胡亥吃惊道。

  江涛道:“当然够吃了,多加一点野菜,多加一点水。即使能过这样的日子都算好。”

  而后他苦笑道:“只可惜这样的好日子也不多,始皇帝他太会使唤人了,把人当牛马使唤,他十年打的仗比老夫见过的五代秦王都多。

  好不容易天下一统了,没仗打了,他还不满意,还要打匈奴人,百越人,还让我们修直道,驰道,长城,明明天下都统一了,我等的生活却变得越来越差了,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了,就没有看到过这样折腾的秦王,终于他把大秦也给折腾亡国了。”

  最后江涛却笑道:“不过大秦亡的好啊,不亡国,我的哪有现在的日子。”

  江涛的话让扶苏和胡亥都沉默了,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深刻的听到关中民间的声音,难怪大秦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功业,但天下却没有任何人留恋大秦,即便是现在的老秦人也是一样的。

  他们父亲每次的大工程都是在消耗天下百姓对大秦的认同感,最终连老秦人也不在意大秦的存亡,最终演变成赳赳老秦,喜迎汉王。

  扶苏感叹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

  父亲把天下看成是一人的天下,最终天下人舍弃了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天下。

  几人沉默半天之后。

  胡亥看到了稀奇的一幕笑道:“这羊怎么回事?光秃秃的,毛到哪里去了?”

  此时他们眼前看到一群羊,向着他们队伍相反的方向前进,而让人惊奇的是,这些羊毛都被人剃的干干净净,看上去羊都小了一号。

  羊群后几百牧民驱赶着这些羊,而在牧民一旁有一屯士兵在看管这些牧民,这些牧民赶着羊向关中方向前进。

  江涛看到这幕好笑道:“这些都是被大汉抓到的匈奴人,他们要去河西之地,送给大汉的各路诸侯做百姓,这些羊就是他们的口粮。

  这里的郡守,极其抠门小气,号称铁公鸡上也能拔下毛。这些匈奴人经过上郡,要上郡提供粮草,上郡太守不甘心,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回报,就命令手下把羊身上的毛给剃下来,据说这些羊毛好像能织布赚钱。因为这事情上郡太守还得了一个外号,羊过拔毛。”

  “这上郡太守真是我辈中人的。”这种羊过拔毛的精神,让胡亥钦佩不已。

  扶苏却摇头道:“汉帝是一代雄主,怎么尽用一些这样的手下,这名声传出去,不但是上郡太守难看,对汉帝来说也不好看。”

  江涛却说道:“人家曹太守做的不错了,上任以来,上郡就再也没饿死过人了,在这片贫瘠的土地,只凭着点就知道他是能人了。”

  扶苏道:“某也知道,曹太守是一个好汉吏,但他可以做的更好,何必这样要钱不要脸,他又不是商贾之流,这也让朝廷的脸面太难看了。”

  胡亥却不以为然道:“兄长人家这叫务实,这明显可以看出曹太守才是得到了汉帝的真传,兄长不要看汉帝仁义之名天下皆知,但只要有利益,汉帝马上会丢弃名声。

  像当初攻占了韩地,韩国的贵族豪强愿意投靠汉帝,只求汉帝帮助他们复国,但汉帝马上镇压了韩国的贵族豪强,直接霸占了颍川郡。

  还有东楚国,人家熊心才是楚怀王的嫡系子孙,但汉帝为了东楚国的两郡之地,直接不承认东楚国,也不承认熊心楚王的身份,等攻占关中之后,马上出兵攻占了东楚国。

  还有当初他打的救赵国的名义组建合纵联军,结果直接把赵国给吞并了,逼的代王用邯郸换了代郡的土地,您看看人家这才叫务实,大汉才会有现在这样广袤的土地。”

  扶苏一想还真是这样,汉帝也不像他想象当中的白莲花,这让他有种偶像破灭的感觉。

首节上一节192/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