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刘征南正是自己期待已久的伯乐啊。
于是赵凡当即拜倒,慷慨激昂道:“请叔父放心,凡愿悄然渡江,将牛渚诸般情况,尽述于征南,其中也定会告知征南,三位叔父的良苦用心和殷殷期盼。”
“好!”
张英大声赞道,同时拿眼去看樊能和于麋。
樊能和于麋此时对赵凡也是颇为欣赏,这孩子真不错,知道尊敬长者,是个重恩义的好苗子。
“我说张大哥怎么一点都不著急,原来是早有安排了,还物色到了这么个青年俊杰。”
樊能一边拍著大腿,一边表态道:“我看此事可行。”
于麋也在一旁连连点头,赞同道:“我和老樊一个态度,此事就仰仗张兄了。”
“好说,好说。”
张英当即起身,握住赵凡的手道:“贤侄此去,但凡事成,当有大功于我牛渚。等你回来之后,我们三人调拨三百人给你,助你独领一营。”
张英这话,著实让赵凡惊喜到了。
他如今手底下也就两三百人,还是逃出曲阿之后收拢的溃兵,再加上乡间拉拢起来的青壮,力量著实不强。
现在张英不但答应给他一个营的独立编制,这对应的可是校尉,最少也得是都尉。而且这还不是虚职,竟然愿意调拨人手给他补充。
张英还冲著樊能和于麋道:“老樊,老于,你们怎么说?”
樊能和于麋心里惊讶,有些怀疑张英是不是趁机割他们的肉。
可一想到赵凡这小子是要去见刘封的,这小子到时候当面说些什么,他们可管不到了。
于是,樊能和于麋也是一咬牙,点头道:“就听张兄你的,这三百人,我们出了。”
“哈哈哈,好!”
张英大声叫好,随后对著赵凡道:“还不赶紧谢过两位叔父。”
赵凡当即拜倒,冲着樊能和于麋行了大礼道谢。
樊能和于麋也笑了起来,各自夸奖了赵凡几句。
一下午,赵凡都和三人呆在一起,直到晚上,用过晚饭之后,赵凡在张英亲卫头领的带领下,悄无声息的上了一条小船,在月色下,悄悄的朝著西岸驶去。
午夜时分,刘封尚未休息,连续两天时间,对岸都没有回应,他已经决定不再继续等待,明日过江。
反正刘备军也有自己的水军,并不需要扬州水军帮忙过江。
等到了江东,还怕没有人来投奔?
况且刘封早就有了计划,此去江东,最大的敌手自然是孙策,可最先要除掉的人,却是另有其人。
此次出征,刘封又把诸葛亮给带在了身边。
这次在寿春,刘封甚至暗示了一下诸葛瑾,想要同诸葛家联姻。
刘备的子女虽然小,但最大的女儿也已经十岁了,只比诸葛亮小了七岁。
按照东汉的风俗,女子十二三岁即可出嫁了,即便刘封受不了,拖一拖,那十五六岁出嫁时,那诸葛亮也才二十二、二十三,正好刚到后世的结婚年龄。
如此一来,以诸葛亮的年龄,才能,背景以及刘封的看重,日后妥妥的是第二代的宰辅之臣。
他的年纪可是要比陈登小了足足十八岁,比荀攸小了二十四岁,比张昭、董昭小了二十五岁,比钟繇更是小了三十岁!
即便是鲁肃,也比诸葛亮大了整整九岁。
诸葛亮根本不需要著急,他的年龄意味著他根本不需要参与最为激烈的第一代宰制之争,只需要静待花开花落,岁月流逝,老天就会自动的带走那些第一代宰辅。
诸葛亮的年龄意味著即便他躺著都能躺赢。
对于刘封的试探,诸葛瑾简直欣喜若狂。
他完全不嫉妒被刘封看中的人是自己的弟弟,反而为诸葛亮感到格外的高兴。
诸葛谨的心胸至少是相当宽广的,而且才能也很是不俗,为人更是忠谨有加,只要不论军事才能的话,那他怎么都是妥妥的第二档前列了。
第304章 赵凡夜渡(继续坚持加更!)
诸葛瑾很清楚,如果诸葛亮真成了刘家女婿,以刘封对诸葛亮的欣赏和喜爱,诸葛家的未来必定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汝南袁氏不敢想,可颍川陈、钟、荀、韩的地位总能努力一把了。
就在刘封打算休息的时候,突然许褚敲响了房门。
刘封眉头一挑,亲自走过去打开了房门。
刚一开门,就看见小山一样的许褚站在门口。
看见刘封后,许褚小声禀报导:“主公,江东来人。”
刘封眉头一挑,嘴角闪过一丝笑意。
这半夜三更的,江东来人,可真有些意思了。
随即,刘封询问道:“人在何处?”
许褚回答道:“水寨的董将军不敢怠慢,立刻遣人护送进城,此时已经在府中。”
刘封当即决断道:“将人速速请来,我就在房中相见。”
“喏!”
许褚应命一声,随后转身离开。
刘封并没有回屋,而是站在门口等著。
一旁的侍卫关心道:“将军,回屋等吧。”
刘封却是笑著摇了摇头。
随后那侍卫又道:“夜间风大,将军可别著了凉,要不再加一件披风吧?”
刘封看他很是关心,于是从善如流,点了点头。
侍卫见刘封同意,赶忙进房间取了一件披风出来,给刘封披上。
这边刚刚系好了披风,那边许褚的身形已经出现在了院门口。
只见一个容貌清秀,身材也有一米八上下的青年跟在许褚的身后,神情有些紧张,但眼睛里却带著浓浓的希冀。
看见刘封之后,赵凡当时就大礼参拜,冲着刘封拱手道:“卑职赵凡,乃是江东军中司马,参见征南将军。”
“赵凡?”
刘封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仔细思量之后想了起来,试探性的问道:“你可是去岁独守曲阿孤城,拖住孙策半月之久的曲阿赵凡?”
赵凡登时眼睛一亮:“不意征南竟知卑职姓名。”
赵凡心里惊喜莫名,谁能想得到刘封竟然知道他这么一个小小军司马的名字,更知道他在曲阿的战功。
“原来竟是赵司马。”
刘封有些惊讶,虽然赵凡能够坚守半个月,也是托了孙策想要活捉刘繇,决策持重的因素。
可对方能够坚持整整半个月,最后失守之后还能突出重围,可见赵凡的本事和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
孙策当时兵围曲阿,用的可都是嫡系部曲,那可只有在江北扩编了一次,核心和骨干俱是跟随孙坚转战半个中原的百战老兵,统兵的将领也都是吴景、徐琨,程普、黄盖等宿将。
其战斗力远胜刘繇军,更是衬托出赵凡的不凡。
看著赵凡清秀的面容,刘封心生喜爱之情,当即上前几步,走到了赵凡的身边,看见其人衣服已为江水所打湿,盒饭即扯开系带,将披风卸下,转而披到了对方身上。
“赵司马独守孤城,为主尽忠,封甚喜之。”
刘封一边搀扶对方起身,一边赞赏道:“今日得见,果然出色。”
赵凡只觉得心脏跳动的特别有力,声音响的跟锣鼓似的,他低著脑袋,不敢看刘封,却觉得那披风格外温暖,暖的他整个人都热起来了。
“征、征南过誉了……,凡、凡愧不敢当。”
赵凡努力的平抑著心情,可嘴里的答话还是口齿了起来。
赵凡心中充满了懊恼,自己的表现如此糟糕,会不会让刘封大失所望。
他抬头悄悄的看了刘封一眼,却发现对方正一脸笑意的看著他,双方的视线还对在了一起。
赵凡的脸刷的一下子变得通红了起来,想要开口解释,却又想不到该怎么解释。
刘封却是拉著对方的手,吩咐侍卫道:“去准备些饭食,再上一壶好酒,另外,再找一套衣服来,就按照赵司马的身材去找。”
赵凡只觉得自己晕乎乎的,被刘封拉著进了房间。
随后,双方各自坐下,看赵凡紧张的很,刘封示意许褚让人先给上一杯热汤。
东汉时期的热汤其实特别简单,就是热水。
毕竟这时候生产力低下,又没有保温设备,热水也是相当有价值的东西。
即便是刘封这样的想要保有热汤,也只能是不断加柴添水才行。
很快,热汤就被送了上来,刘封亲自端著递到了赵凡的手中,还安抚似的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虽然刘封年纪看起来也不大,但赵凡却觉得对方给自己的感觉像是个长者。
赵凡压下心中的胡思乱想,喝起了手中的热汤。
暖洋洋的汤水送入腹中,实质性的温度温暖了手脚,使得他有些慌张的神情终于开始镇定了下来。
看见赵凡安静下来了之后,刘封开始询问起来:“赵司马此次趁夜过江,所为何事?”
刘封特地点出了趁夜两个字,若是没有什么急事是不可能半夜划船过来的。
赵凡不敢怠慢,赶忙回答起刘封的问题来。
“卑职是受张、樊、于三位校尉之令而来。刘使君似乎对征南有些看法,不希望征南过江。”
赵凡思考著张英告诉他的消息,缓缓说道:“据张校尉透露,刘使君希望把征南阻拦在江西,并希望征南提供兵员、粮食和军械过江。”
饶是刘封和许褚两个人都城府颇深,也被刘繇这脑洞给惊到了。
不过刘封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这其实并不是刘繇犯蠢了,而是刘繇彻底慌了神了。
他既不想刘封过江,又拿不出合理的理由阻拦刘封,更承担不起刘封不过江的后果。
孙策这会儿可是在江东跑马圈地呢。
刘繇明显已经惊慌失措了。
刘封继续问道:“那三位校尉是什么态度?”
赵凡一听这话,立刻激动的站了起来:“三位校尉都久仰将军威名,日夜期盼将军过江,驱逐孙策,恢复江东。”
刘封满意的点点头:“好,如此就好。”
说罢,恰好衣服和饭菜也被端了上来,半夜三更的,也没有什么吃食,就是简单的一碗粟米饭,一碟酱菜,一条腌鱼,一盘时令蔬果,一小壶美酒。
“你先去换身衣服,随后用饭,其他事情,稍后再说。”
刘封让赵凡先换衣服吃饭,他则在心里思考了起来。
张英他们应该没有必要骗自己。
刘繇没法带著他们限制孙策,如果继续放任孙策扩大势力,那么早晚是要来攻打丹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