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33节

  光看见你浪费钱粮,没看见你捞到好处啊。

  士族豪强们觉得刘表是在浪费钱粮,不思安定,刘表则觉得这些士族豪强都是井底之蛙,不思进取。

  刘表开始尝试扩大独属于自己的武力,比如刘表自己的亲卫部曲,侄子刘磐、刘虎的部曲,襄北豪族文聘的部曲,外甥张允的部曲以及南阳豪族韩的部曲。

  这些亲族和亲信的武力,直属于刘表自己,也是这些年在荆州最大的成果之一。

  别看整个荆州七八万军卒,可实际上真正能让刘表如臂指使的,也就是这一万余人的亲信军队。

  刘表一直想要扩充他们,可却受到了荆州士族豪强们的一直反对。

  拿我们的钱,扩你自己的军队,然后再来威胁我们交更多的钱。

  你刘表是当我们傻的吗?

  刘表先前早就不想给刘备输送粮食了,可为什么一直断不掉?

  就是因为他需要和徐州的贸易所带来的巨额财货来扩大独立武装的规模。

  雪盐和霜糖实在是太来钱了。

  这让他能够扩充部曲规模,给部曲配备更好的军械武器,给他们更好的待遇和伙食,以此来换取他们死心塌地的忠诚。

  这些可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还是大价钱。

  这一次刘勋的事情,本来刘表并没有给予太大的希望。倒不是他害怕袁术或是刘备,而是他早就看穿了刘勋想要左右逢源,骑墙两下。

  刘表明白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刘勋是绝对不会干净利落的投奔自己的。

  这不是给多少好处能改变的,哪怕刘表发誓自己就做好事,免费帮忙,那也得刘勋肯信啊。

  所以刘表本来是打算就这么慢慢来,却没想到现在突然天赐良机。

  是的,在刘表看来,就是天赐良机。

  以刘表的视角来看,刘备不过是捡了个大便宜才入主了残破的徐州,随后虽然有所扩张,但大部分可都是陶谦原有的领地。

  比如琅琊,比如广陵,这本来就是徐州的地盘,与其说是扩张,还不如说是收复了失地。

  自己可是早就一统了荆州六郡,剩下的南阳郡也一直在努力恢复。

  刘备两年之内,收复了两个本州的郡国,又占了豫州一个半郡国,还抢了兖州曹操的一个郡国。

  在刘表看来,刘备只是外强中干,全靠虚火撑著,这一路来遇到的对手都太过弱鸡,不是贼寇就是黄巾,要么就是郭贡这种弱鸡,有分量的对手几乎没有。

  最强的袁术,他也只是借著地利优势小挫对方,抢到了广陵,却深深得罪了袁术。

  这种人刘表见多了,西凉军、孙家军不就是典型吗?

  虚火正盛的时候,神挡杀神,势如破竹,可一旦遭到挫败,立刻土崩瓦解,威风不再。

  在刘表的眼里,刘备军应该就是下一个西凉军。

  而且刘备军的外交状态也和西凉军差不多,北边抢了曹操的任城,又把吕布放到了东莱,这能不把曹操和袁绍得罪的死死的?

  南边和袁术争夺广陵,汝南,自然也是死敌。

  更让刘表咋舌的是,刘备居然还敢把手伸到江东,这刘繇即便忍了,难道心里能舒服?

  哪里像自己,广结天下英雄,给曹操掌控的雒中送去了五万石粮食,以及各种器械木材,以供天子修缮皇宫。

  同时,他还和袁绍是铁杆盟友。

  当今天下群雄,最强的和次强的是自己盟友,自己还是第三强,自己凭什么害怕都不是前三的刘备啊?

  这就是个人眼光不同了,认为刘备虚胖的刘表,自然觉得曹操的实力更在刘备之上了。

  毕竟曹操打的都是什么级别的对手?

  把袁绍折腾的要疯了,称雄河北,甚至还偷袭过邺城的黑山军。

  吓死青州刺史,席卷青州全境,四面出击的青州百万黄巾军。

  诛杀董卓,名满天下的温侯吕布加整个兖州作乱。

  这战绩不比你刘备刷盗匪贼寇来的有含金量?

  这换了任何一个,刘表自认很难解决。

  可曹操照样全都摆平了,还去了河东迎奉圣驾东归。

  因此,在刘表的眼里,是曹操带著刘备一起去的河东,而不是刘备带著曹操。

  同时,刘表还觉得曹操缺粮,可自己有粮食啊,虽然运送起来的确麻烦了点,但并不影响双方实力互补啊。

  总而言之,对于刘表来说,这是非常明显的优势在我。

  “来人,速请诸位先生和将军来州府议事。”

  刘表想定主意之后,自信满满的发起召请,传信荆州高层前来开会。

  同时,刘表还不忘安抚蔡瑁道:“德圭,你虽一路辛劳,但暂时还不可回府休息,眼下只能先委屈你了。”

  蔡瑁自然不会不识抬举的驳了刘表面子,当即还要感激涕零道:“明公恩遇,瑁甚为感激,些许辛劳,何足挂齿,还请明公勿要以此为虑。”

  很快,刘表的一众谋臣文士以及武将们都聚集了起来。

  左侧为首的自然是蒯良,随后依次是蒯越、韩嵩、傅巽、邓羲、庞季、刘先等诸人。

  右侧为首的乃是他的侄子刘磐,随后依次是蔡瑁、文聘、张允、刘虎、黄忠等诸将。

  与演义不同,文聘和黄忠在刘表麾下地位是不低的,文聘是刘表一手提拔起来的襄阳土著豪强,而黄忠此时都已经干到中郎将了。

  虽然只是刘表表奏的地方中郎将,但也足见刘表对其能力的肯定和提拔重用了。

  所以想要在这会儿跟甘宁一样的挖角黄忠,不说绝无可能吧,也是痴心妄想了。

  “诸君,今日召集尔等,实有要事相商。”

  刘表开了个头之后,看向蔡瑁道:“德圭,还要劳烦你将前因后果,告知诸君。”

  “喏!”

  蔡瑁应命一声,随后将这一个月以来的事情托盘而出,众人这才知道他居然去了一次扬州。

  听著听著,当蔡瑁说到寿春已为刘封所破,袁术竟被其活捉时,堂上一阵大哗。

  刘表脸上闪过一丝艳羡,他此时已经有三个儿子了,这三个儿子全是他和前妻所生,但无一人有才能。

  长子刘琦往日看著还行,颇有才能,且长相酷似自己,很得刘表喜爱。

  可听说了刘封的战绩之后,刘表顿时觉得刘琦他不香了啊。

  刘封眼下才不过十三岁,就已经能独领一军,袭取寿春了。

  刘琦要是有刘封一半的能耐,自己至于为荆州士族所制约钳制的这么狠吗?

  刘表心中满是不悦,刘玄德不过一织席贩履之辈,怎么生出了这么个麒麟儿来?

  自己好歹也是一方名士,才学之深,哪里是刘备能比的。

  可怎么自己的儿子就不如刘备的儿子呢?

  刘表心里腹诽不已,堂上也是一片哗然。

  “这刘封似乎还不满十六岁吧?”

  蒯良皱著眉头,转头询问起下首的刘先来。

  刘先先前出使徐州,显然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

  听见蒯良的问话,刘先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在众人震惊的眼神中,继续投下了一个新的炸弹。

  “以先所知,刘子升应该刚满十三。”

  “十三岁!?”

  “这如何可能?”

  “莫非只是虚帅?实际指挥者另有其人?”

  刘先嘴角含笑,他就知道这话一出,众人必然会震惊莫名。

  实际上他虽然早知道刘封少年有才,但一样也为他所取得的功勋感到惊讶。

  只是看见同僚们纷纷惊讶莫名,他就心中酸爽,仿佛像是三伏天里喝了酸梅汤似的。

  刘先一边享受著众人的目光,一边继续说道:“并非虚帅,刘子升早在十一岁时就已独立领兵,出道第一战,就击破泰山军昌所部,斩俘两千余人,并且生擒了昌本人。”

  “后来刘备军南下广陵,刘封便是先锋,先一步抵达广陵击退孙策,是刘备全取广陵郡的首功之臣。”

第297章 荆州众议

  刘先将刘封之前的诸多功勋逐一说出,引得场中众人频频吸气。

  “从事不过一面之缘,如何会知道这么许多。”

  突然,人群中传来了一声冷笑。

  众人往声音来处望去,说话之人赫然正是刘表的大侄刘磐,神情颇为不悦。

  刘磐此人颇有勇力,而且也有一些谋略,可谓是破产版的智勇双全。

  一直以来,他都是刘表手下第一大将,毕竟他智勇双全(破产版)外,还是亲族大将。

  张允虽然也是亲族大将,但颇为贪财,而且屡次犯法,不太受刘表喜欢。

  在原本的历史上,张允是和蔡瑁走到了一起,通过小蔡夫人吹枕头风,而刘磐又早早病死,刘虎则战死沙场,才让他一跃成为了亲族大将之首。

  眼下刘磐气势正盛,而且年纪也轻,还不到三十,正是当打之年,而且他常年带兵在一线,自然知道带兵有多辛苦,别说那些中高级军官了,就是底层的兵油子就够你喝一壶的了。

  因此,刘磐自不相信这些东西,觉得刘先是在涨他人士气。

  只是众人都在称赞刘先所言之事,刘磐突然这么说话,自然弄的气氛十分僵硬。

  “好了。”

  上首刘表看见气氛有些僵硬,便开口重新把话题拉回正轨:“诸君,如今刘勋来投,愿以庐江为礼,转投我荆州。诸位先生何以教我?”

  一时之间,众人又安静了下来。

  刘备南下攻淮,刘表就在相邻的荆州,而且其久怀觊觎之心,甚至对豫章付出过实施,只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现在刘勋突然来投,还带来了庐江一个郡国,这可是刘表对外扩张有史以来最大的成绩,当然,也是唯一的成绩。

  众人之所以安静了下来,并不是庐江不好,如果是袁术时期刘勋来投,那在座的各位早就恭喜刘表了。

  毕竟荆州众人对袁术有心理优势,手下败将,何足言勇。

  可现在接纳刘勋得罪的人可不是袁术了,而是刘备啊。

  “咳。”

  突然,蒯良咳嗽了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作为荆州文官事实上的百官之首,蒯良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相对应的自然也有责任,其他人能在这时候保持沉默,蒯良却不能晾著刘表。

  “明公之德,广播于江湖,始有刘勋来投,此当为一大喜事。”

  蒯良开篇明义,刘勋来投奔,就是老大你有德行,是你的仁德吸引了刘勋来投奔的,这肯定是一件好事情。

  果然,蒯良这话一出,刘表虽然神情未有太大的变化,但稍仔细的人都能看出刘表的脸色轻松了许多,眉宇之间多了几分喜色。

首节上一节333/4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