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柔过誉也。”
刘表缓缓摇头:“表自入荆襄以来,唯愿百姓安泰,风调雨顺,于愿足矣。”
众人一听,同时拜服赞叹道:“明公之德,我等自愧不如。”
随即,蒯良却是话锋一转道:“只是刘勋此人狡诈,素无信用,此番袁术落败,他在此时突然来投,恐有以我州之力制衡骠骑之意。我州与刘骠骑早有交情,自然刘骠骑南下广陵以来,两州贸易颇频繁,尤其是官方交易,这一年时间,我州官仓已输送了百万石粮食,也换来了霜糖、雪盐,以及大量的海盐,咸鱼、珍珠等海货,以及优质竹筒等物资。”
“去岁我州自贸易中加税,一岁竟得钱一千四百万钱,还有不少货物是免税的。”
说到这里,蒯良瞥了一眼刘表,后者心里清楚,走他私人门路的霜糖、雪盐、珍珠等高价值商品,反倒都是免税的。
光是贸易税就抽了一千四百万钱,这可是相当高的收入了,更别说还有大量的偷税漏税了。而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些偷税漏税的大户,可就正巧在堂上坐著呢。
蒯良说这个的意思很清楚,一旦和刘备闹翻了,刘备固然是没粮食输入了,可大家的损失也不小。
为了个刘勋和不知道还剩下多大的庐江,你们看值不值得吧。
不出所料,蒯良这番话刚说完,就像是吹起了冲锋号似的,众人不再保持沉默,而是纷纷激烈的进言起来。
“明公,刘勋狡诈,切不可信。”
第一个打头的就是庞季,他是庞家人,是庞德公的族弟,庞统、庞林、庞桦等人的族叔。
刘表单骑入荆州时,庞季是仅次于蒯良、蒯越兄弟和蔡瑁这第一批后加入的第二批人。
刘表刚进荆州时,是去的宣城,正是在这里召见的蒯家兄弟和蔡瑁,原因就是襄阳已经被人给占了。
占了襄阳的人乃是张虎、陈生这两个江夏宗贼,实力颇为不俗,控制了大量的人口。
就是在这关头,庞季跟著蒯越一块儿前往襄阳,仅仅只凭口舌之力,不但说服了这两个人交出襄阳,更率众归顺刘表。
所以这一位,是功臣,是有拥立之功在身的。
“刘勋之前对我州态度暧昧,如今却突然想通了?”
庞季冷笑道:“明公,此人万不可信,说不定其还打著借我州之力抗衡刘骠骑,好让他继续做著左右逢源的美梦。”
“不错!庞公所言甚为有理。”
说话的人乃是韩嵩,乃是南阳人,早几年就避居襄阳。
此时出任刘表的从事,日后更是高升过别驾,为刘表出使过许昌,获侍中之职。
韩嵩这个人是相当有才的,而且做事进言也会考虑到刘表的立场,算是士族中比较客观的人选。
在官渡之战的时候,韩嵩就和刘先一起力劝刘表,甚至把刘表抬高到了天子之重的地步。
天下两雄相争,刘表作为实力最强的第三方,必须要主动的参与进去,要么扩大自己的实力,让自己有能力和两雄竞争,要么索性依附于其中一个到底。
不过韩嵩个人是极力支持曹操的,甚至直接谏言刘表举荆州而降曹操。
这也引来了刘表的忌惮和猜疑,最终在其出使许昌归来之后,把对方给囚禁下狱了。
韩嵩的话其实并不错,相反还非常正确,只是刘表不但不能采纳,反而猜忌对方,只能说刘表和荆州士族之间的嫌隙已经大到了很难遮掩的地步了。
“明公,刘勋若是想要投效我荆州并非不可,先让其将寻阳交出来。”
韩嵩所说的寻阳在大别山南麓,沿著长江有一条不宽的通道。
这条通道周围不是江水沼泽,就是山壁,但却能通行大军,沟通荆州和扬州,是两州之间最重要的陆地通道之一。
而寻阳就是这条临江通道在扬州一方的出口,只要扼守住了寻阳,荆州就无法从这里入扬。
反过来,扬州控制了寻阳,就能随意进出荆州了。
所以寻阳对荆州、扬州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谁拿到了寻阳,谁就占据了主动权。
之前荆州曾试探性的索要寻阳,却为刘勋所拒,而且刘勋麾下的一万多部众,其中也有三千人驻扎在寻阳,可见扬州对此地的重视。
现在开口索要寻阳,倒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试探。
刘勋如果真心举郡来投,自然不会拒绝这么合理的要求。
韩嵩这提议一出,就连刚刚不满对面过于保守的刘磐、刘虎等人也纷纷赞同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就从诸君之言。”
刘表当即决断道:“传令黄祖,令其遣三千兵马先发,以刘勋的名义前往接收寻阳。”
说吧,刘表又扭头看向蔡瑁:“德圭,还要劳烦你走一趟了。”
蔡瑁当即拜服道:“此分内之事,不敢有怨。”
“好!”
刘表嘉奖了蔡瑁几句,随后又道:“我意扩充刘磐、蔡瑁、刘虎、文聘四人所令部曲,每部增设一校两千人,以应局势变化。”
蒯良等人脸色有些复杂,想要出口拒绝,但眼下著实不是谏言的好机会。
况且从明面上看,刘磐、刘虎是刘表的侄子,蔡瑁、文聘则是荆州本地士族豪强,刘表显得很是公平。
“还有最后一事。”
刘表的目光扫视了一遍堂上,开口问道:“我意派遣一位先生前往骠骑处,述说刘勋投我之情,以免两州发生误会,不知哪位先生愿辛苦一趟?”
堂上又一次安静了起来,不过这次安静与刚刚不同,这会儿文士们心中都在衡量这一趟值不值得自己毛遂自荐。
毕竟刘表并没有说出人选,那就肯定是优先自荐或是举荐了。
说实话,眼下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临近荆州,北边的汝南,南边的扬州,这可都是和荆州接壤的。
荆州内部的士族自然会有意接触一下对方,看看刘备的成色,以及内部权力的结构。
忽然,一直沉默不语的蒯越突然开口了:“明公,越愿走一趟,前往寿春,拜会骠骑,以免两州误会。”
虽然此时的情报显示刘备还在汝阴,但有识之士都明白刘备南下寿春只是时间问题。
刘表看向蒯越,对蒯越,他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
既感激蒯越,又忍不住提防蒯越,实在是因为蒯越的才能太厉害了,以至于刘表觉得自己驾驭不住对方。
譬如此时,若是换了其他人毛遂自荐,刘表早就答应了。
可蒯越自荐,刘表却忍不住多想了起来,当即就想要否决。
迟疑了片刻之后,刘表最终还是否决了蒯越所请:“异度,汝知我一日不得离你。此去寿春来回当有一月时间,再加上会谈,恐怕入冬后才能再见异度,我实不欲。”
众人看见刘表否了蒯越的毛遂自荐,脸色各自有些微妙。
倒是蒯越本人神情自然,毫无不悦或是尴尬之色。
在刘表否决了他的毛遂自荐后,蒯越居然接著提议道:“既如此,庞幼林胆大心细,言辞简明扼要,可当此重任。”
庞季,字幼林。
庞季没想到蒯越居然举荐了自己,不过他倒是无所谓,跑这一趟也不亏。
庞家乃是荆州四大家族之一,家大业大,家中就养著十几支商队,
如今徐州物产丰饶,紧俏货物众多,庞家自然有心和徐州保持良好关系,扩大商贸往来了。
况且蒯越和庞季私下关系也很亲密,庞季甚至能算得上蒯越的小弟,老大举荐,小弟如何能怂了。
当即庞季起身离席,冲着刘表拜倒:“若明公使季前往,季必不负公命。”
蒯越、庞季都这么说了,刘表哪里还能反对。
于是,刘表当即表态道:“既如此,那就从异度之谏,劳烦幼林走一趟了。”
********
关羽在平舆驻扎,突然接到了刘备飞书传信。
随后,他立刻将手下诸将召集了起来。
此时,贾习已经接到命令,在扈从的护卫下前往寿春。
关羽身边只剩下了关平、何仪、黄邵、周仓、裴毅以及被刘辟留下镇守平舆的刘辟之弟刘江。
平舆此时还有黄巾近三万人,关羽所部八千人,兵力是相当雄厚,而且黄巾在此间屯田,人口众多,还能轻易发动大量民夫。
不过此时正是秋收之际,民夫的人数暂时要大打折扣。
好在关羽此番南下,依旧有水路依托,而且黄巾军中虽然没有水军,但却有不少渔船和商船,完全不用担心后续辎重的转运。
关羽捋了捋胡须,将美髯摆放整齐,随后开口道:“诸君,大将军令我军即刻南下,进抵蓼县。汝等谁愿做先锋?”
关羽刚一说完,关平立刻站了起来:“父亲,孩儿愿当此任!”
关羽脸色一沉,瞪了关平一眼,将后者后面的话都给吓了回去。
“帐中议事,只有军将,没有父子。”
关平冷汗直冒,赶忙离席道歉。
关羽这才脸色一松:“且入座吧。”
关平重新坐下之后,依旧有些后怕,没敢再次请缨。
关羽的目光在众人中扫过,他这次其实更希望黄巾诸将能够主动请缨。
和张飞不同,关羽傲上而悯下,对于出身,并不怎么看重,当然,这只是对他的属下,若是同级的重将可就不一样了。
周仓此时直起身,双手抱拳道:“将军如若不弃,仓愿为先锋!”
关羽顿时大喜,点头道:“元福若是愿意先发,某自然是放心得过。”
紧接著,关羽下令道:“既如此,诸将可立刻归营准备,明日准备一天,后日一早,大军挥师南下。”
诸将一起抱拳答道:“喏!”
于是,关羽当即下令,以周仓为先锋,以黄邵为左路,何仪为右路,自己领中军,关平为后军,留刘江继续镇守平舆,发一千民夫并渔民转运粮草。
众将立刻领命。
大军之所以能如此之快的出发,除了关羽治军严正以外,新蔡随著黄巾投降,为刘备所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平舆到新蔡有一百五十余里地,只需行军三到四天。
如此一来,大军只需要携带四天口粮,即可轻松行军,等到了新蔡之后,再从新蔡补充粮食继续南下即可。
而新蔡至蓼县也只有两百里,即便谨慎一点,五六天时间也足够走完了,随身携带的粮食也足够支持这段道路。
水路运输粮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意外发生,比如蓼县突然反叛了,又或是路遇阻力。
这时候如果没有后续粮食补充,大军饿了肚子,那可不是闹著玩的。
关羽所部进军甚为迅速,出发之后,日行五十里,仅仅只是三日就抵达了新蔡。
新蔡的守将何曼跟著刘辟去了汝阴,此时城中是副将何洋镇守。
此人是何曼的胞弟,但年纪比何曼要小了整整十二岁,何曼可谓是既是兄长,也是父亲。
何洋虽然才能不大,但颇为尽心,在接到飞骑传书后,早就按照要求备好了大量的干粮,同时还准备了一些猪羊用来犒军。
关羽赞许了何洋几句,夸的何洋有些轻飘飘的。
关羽在刘备军的地位何洋可是清楚的,如今大家伙都加入了刘备军,自然是不能不打听清楚。
关羽不但深得刘备信任,视为手足,同时还是难得的方面大员,平素威重,很少轻易夸奖部下。
何洋如何能不十分欣喜。
有些人有些事就是如此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