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523节

  扶苏进入堂内时,已经是辰时了。

  三人见到扶苏穿着黑色深衣走进来,知道他已经不再守孝了。

  但是对于这黑色深衣,也实在是欢喜不起来。

  这让三人一时间不知道这位太子到底打什么主意。

  拜见过后,对皇后吊唁了几句,夸赞皇后的德行后。

  三人又开始心照不宣坐着。

  “诸位远道而来,亲自看望我。扶苏敬诸位一爵。”

  扶苏先行饮酒,其余三人各自陪酒三爵。

  因为守丧的事情刚刚结束,他们也完全不用考虑是否传唤人上歌舞,只是简单地置席设案。

  陈平看时候差不多了,就主动遣散其他的侍从。

  几位将军进室,也都是事先被解下配剑武器之类的,更加没有随从。

  这都是秦国内独有的文化。

  若是在过去诸侯国的时代,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

  什么太子和三个大臣私下见面,单独说话,这种事情想都不要想。

  但是今天三个人前来,却是想要恢复过往那种传统。

  因为扶苏配剑前来,身边还能留个陈平;而他们三人只能解甲卸剑,赤手空拳面对扶苏。

  从商鞅变法开始,君王的权力就成为最大。

  到了皇帝制度建立,所有的臣子都是属于皇帝的臣子,为皇帝效力,对皇帝负责。

  这样一个时代,对于嬴政来说是开创,可是对于诸臣来说则是灰暗的一幕。

  王贲不善言辞,他来了就是打算表个态而已。

  杨端和一向聪敏,率先开口说,“欣闻太子设立太学,安排天下有名的老师教导诸公子,有培养诸公子之心意。”

  “以太子的身份,竟然能容兄弟。放眼当今天下,恐怕没有人能够比太子做的更出色了。”

  扶苏笑道,“右庶长抛砖在先,可我无玉以继。当今天下,只有我父皇一个人做主。论出色,谁又能比得过父皇呢。”

  “太阳,会升起,就会落下。今天的太阳固然耀眼,可是到了明天,只怕那个太阳已经不是今日的太阳了。”

  杨端和说着,又望向杨缪,“五大夫以为呢。”

  杨端和不满的是,杨缪一向能说会道,到了这种真正该说话的时候,他竟然一句话都不说。

  杨缪望着扶苏神色,“弃暗投明,乃当今天下人心中共存之愿啊。”

  接下来,就到王贲了。

  王贲其实想了很久,他能成为通武侯,不是说他有多么大公无私,为世界和平而奋斗。只是他在追逐私利的时候,能考虑大局。

  “太阳的变化,我王贲身为臣子,只能是如星辰,拱卫而已。”

  “臣在边地戍守。管脚下十里地,不在话下。管方圆百里地,颇为难。管千里之地,根本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臣数次上谏,始皇帝陛下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心意。这楚地被平定,实则有五年之久矣。但是我时至今日,臣不敢说,这荆地到底是皇帝陛下的荆地,还是楚人的荆地。”

  “臣听说,高明的人能够透过一片叶子掉落,洞穿秋天已经到来的事实。如今荆地的情况如此分明,不知道那些被其他将士镇守的地方,情况又是如何。”

  “若是没有一个两全其美之法。我恐怕这天下十年前是什么状态,五年后将恢复十五年前的状态。”

  王贲比较信服的,还是丞相王绾的建议。

  在遥远的边疆齐楚一带,稍加分封,既能够不威胁皇帝的权力、利益,也能够维护天下安定;而地方也可以因为新封的诸侯王而得到安定。

  只是这些话,不能明说。

  杨缪趁机道,“我也曾上谏过数次,希望皇帝陛下能够认清地方吏治的困难。皇帝陛下的政令,只能到达我们这些人的手上,是落实不到乡邑之地的。”

  “那些楚国贵族,难道他们是人间蒸发了吗。”

  “显然不是。”

  “他们本来就是楚国人,躲在楚国的地盘,就像是鱼儿落到了大海里,有的是他们藏匿的地方。”

  “而皇帝陛下却在这个时候,做着违背楚国乡民利益的种种事情,以至于时至今日,从没有人揭发过楚国贵族。”

  “那些人隐藏起来,不会甘心做个无名黔首的。”

  杨缪作揖,“请太子明鉴。”

  “请太子明鉴!”

  “请太子明鉴!”

  王贲和杨端和也赶紧跟上。

  扶苏听着这一声声,身体里的血液顿时沸腾起来。

  “诸位如此为吾大秦帝国着想,实乃帝国之福。此次回去,我必定向父皇上谏,说明诸位将军的担忧。”

  扶苏说罢,暗暗笑了一下。

  三位将军则面色一白。

  扶苏旋即慢悠悠地又问,“可若是父皇不听从我的意见,加以调整,到时候又该如何呢?”

  “诸位将军”

第635章 愿请太子重新分羹耳!

  三人正襟危坐,虽然面对的是扶苏这样的年轻后辈,他们这些年长者本该见过大风大浪。

  可是现在他们仍旧是手心里冒出了汗。

  只是面上一个个都泰然自若。

  他们的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但是没有人敢动手擦拭。只能忍着瘙痒,像个木桩一样静静地挺立

  而扶苏则一个人慢条斯理地喝着茶水。

  当三人在试探了扶苏之后,大胆地含蓄地提出一些方向性建议,但是扶苏很快又把球踢回给了各人。

  这就让三人异常紧张。

  因为他们无法琢磨扶苏的心思太子到底,有没有那心思。

  杨端和望着扶苏,作揖说道。

  “当初太子破楚一战,前前后后,料事如神。朝中上下有谁不服气呢。可是太子得到了什么呢?”

  “当初太子又是因为什么,忽然间在指挥楚国战事的战场上返回了咸阳宫,又去往巨鹿郡呢?为什么太子好好的在巨鹿郡驻守,半途又被叫回了咸阳城呢?”

  这两件事,最是让扶苏感到憋屈。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如今再被杨端和提起来,扶苏却有了不同的感受。也许嬴政对自己的提防是早已有之,只是自己假装看不到罢了。

  看到扶苏握着酒爵的手不由自主地紧了起来,杨端和不由得浅笑。

  太子还真是记性不好,既然如此,今天他就帮太子好好回忆回忆。

  “太子在巨鹿郡,坚持让齐王建献地,以此挽回秦国声誉。期间付出的努力,又有谁人知道呢?”

  “更加不要说,曾经有个人,他心怀天下,试图在天下推广文教,让民众免于受战火的侵袭,用温和的方式安抚民众,而不是用军队压迫民众。”

  “他所精简的文字,他所发明的纸张,他推广的农具,他整饬的诸子百家,他带回的帝国大一统思想,这一切本来是巨大的功劳。”

  “可是因为他的身份,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卓越作为,就像是把石头扔进了湖泊里。一开始扑棱两声,水面上出现几道涟漪,从此就没了下文啊。”

  “是谁在有意淡化太子的功劳呢?”

  “岂不知咸阳城里有人说,感到太子一直以来都无所作为啊。”

  杨端和一字一句敲打着扶苏最为脆弱的心脏位置。

  随即,杨端和拱手作揖,“惠子曾经和庄子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虽然不是太子。可是如果我做了无数的努力,帮助了他人确实不应该想着回报。可是如果被帮助的人一直贪得无厌,甚至试图抹除我的存在,这不是欺人太甚了吗?”

  “太子您觉得呢?”

  杨端和望着扶苏。

  他说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早年扶苏的作为。

  扶苏深刻地体会了属下努力给主公做事,但是最后功劳都落在了主公身上;但是主公非但不认可自己,反而有意抹除自己的影响。

  不甘和抑愤顿时盈满扶苏的胸膛。

  本在鲁地镇守的杨缪趁势道,“我秦国,最愧对的功臣,就是太子您啊。您才是这整个十年间对秦国居功至伟的人。”

  这句话,一时间说的扶苏心旌摇荡。

  他有这么厉害吗。

  对大秦帝国居功至伟。

  说起来也是啊。

  只是从没有人在他干成大事之后对他的行为进行颂扬,都是很快就被轻轻放下。

  “可是,若非守孝期间,我们这些老臣都见不到您啊。”

  杨缪趁势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哭了起来。

  王贲的神色就很微妙了。

  他探头望着杨端和和杨缪两个戏精。

  陈平望着座下三人,又看了看扶苏。

  扶苏想了很久,他担心自己成为吕不韦那样的人。给别人做嫁衣。

  扶苏举起酒爵,“扶苏能有您二位这样的知音,固然远在天边,这心里也踏实许多。”

  王贲一听,赶忙也道,“太子,您的功劳着实甚大。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臣也佩服之至啊。”

  扶苏望着王贲,只是笑笑,没有搭话。

  陈平也看今天这个通武侯王贲做事都不怎么积极。他虽然是彻侯,但是怎么表现得像是局外人。

  王贲哪知道这么多变数,他老子虽然健在,但是已经是老糊涂了,连自己的名字叫什么都不记得了。

  本以为天下太平了,他能做几年舒服日子。后半生大富大贵,平安无事。

  可是万万没想到,他们这些武将们一个个很安分,可是皇帝陛下不安分。

  嬴政自己爱折腾,更爱天天折腾别人。

  这边远地区的人,本来也没多爱他们的故国。不打仗对民众来说,多少都是好事。尤其是不打仗了,商旅们很高兴,因为太平时期,商业会自然而然蓬勃发展。

  可是大家等来的并不是美好的战后生活,而是每个人都要为了满足嬴政的私心,缴纳赋税的同时,还要服劳役、徭役。

  之后就是征兵,攻打南越。

  南越大战的事情,史书上寥寥几笔,实际上大秦帝国对南越的攻打,斥资百万不说,劳民伤财,军队战斗力也因为陷入泥潭严重下降。

首节上一节523/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