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43节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人,但凡有点良知,只要一头扎进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仿佛一个人一头扎进污水沟里,窒闷无比。

  虽然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知道这些事情了,但每次亲眼看到,扶苏内心深处还是忍不住感慨,哀民生之多艰。

  同样的,扶苏也很清楚。

  大秦的命运,和这些人休戚相关。

  在战国结束、秦汉交替创建这段时间,宣告的是旧时代的灭亡,贵族们高高在上、兴风作浪的日子一去不返。

  庶民夺取了胜利,曾经舟车百乘的贵族,最终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秦灭六国,是以嬴政为代表的秦国贵族消灭了六国贵族的历史。

  而刘邦推翻秦朝,则是灭掉了最后的贵族。

  至此,春秋战国时期掌权的阶层贵族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扶苏望著满目山河,心中自然是充满了感慨。

  这么伟大的时代交替,居然被自己赶上了。

  前有嬴政,剩下的就是他扶苏了。

  长在后面忍不住嘀咕,他有时候觉得公子想法太多了,还莫名有一股……秋天的味道。

  “太子又在感时伤世了。”长说著,还对著自己的手哈了口气。

  “这叫以家国为己任。”高大的信在一边强调。

  众人便都抬起头看著信。

  信还是扶苏的内史。羽阳宫的太子舍人,为嬴政的又一得力宦侍陈粱担任。

  但是自从这样的安排下达后,信就知道,这又是赵高在后面搞鬼。

  不过,信已经无所谓了,他找到了自己一生应当做的事情辅佐太子。

  至于粱,他过去和自己是同僚,一同侍奉大王,二人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对彼此都满意。

  冬天的雨,下得冷飕飕的,湿气到处肆虐,钻到裤腿里,就像是刀子和针一样,狠狠地刮著、刺著自己的骨头。

  旁人没有皮膝护著,早就受不了了。

  而扶苏根本没有想要回去的意思,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恨不得在宫外扎营。

  “太子还宫吧。”陈粱打了个哆嗦,劝扶苏先回去。

  “宫里有什么好玩的。你看这些庶人,他们多快乐啊!”

  “太子是太子,贵为君。怎么能说庶人的生活快乐呢?太子不应该再讲这样的话了。大王听见怕是又要责罚太子了。”

  所谓责罚,不就是罚我十天半个月不许出羽阳宫吗。

  嬴政这个父亲的把戏,也就那样吧。

  其根本目的无非是不让自己和外臣接触罢了。

  多此一举。

  粱感觉的出,太子不甚喜欢自己。

  可是他是赵高专门派来看管太子的,赵高说了,不许让公子接触任何大臣,若是有了接触,就要把接触所说的话都记下来,一字不落地禀报于他。

  粱岂敢不听。

  得罪赵高,家里一家老小的性命怕是都要没了。

  只是,他观察了太子很久。发现太子本性并不坏,只是不喜欢被关在宫里,所以这样总是表现地对周围的人、周围的事情很厌恶。

  像太子这样烈的性格,也许能够折服那个人。

  “太子最近宫里来了一位贵客,被大王礼遇,此时正安排在芷阳宫里。”

  “何人?”

  “从韩国远道而来的公子。”

  “韩非?”

  扶苏发出一声惊呼,回过头来看到身后随行的郎卫们眉鬓处都落著薄薄的霜雪。

  “太子竟然知道这个人。”粱脸上写著疑惑。

  从没有人告诉过扶苏,咸阳宫里来了一个叫韩非的人。

  扶苏只好解释,“我在章台宫见过这个人的文章。所以以为是他。”

  “太子喜欢韩非的文章吗?”

  “看不懂。但是君父说,韩非这个人有大才。”

  不过,韩非入秦为臣,比历史上的提前了半年吧。

  他被关在王宫里,几乎等同于不问世事的状态,已经不知道秦国打到哪里了。

  这么看来,嬴政已经发兵去攻打韩国,迫使韩王交出韩非了。

  举国之兵,去索要一个庶公子来辅佐自己。

  这像嬴政能干出来的事情。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我能去见他吗?”

  “臣可以向大王禀报。”

  扶苏悟了。

  粱的意思是,只要他听梁的话,梁就会求嬴政达成自己的愿望。

  “那还不快去!我正愁无良师教我。”

  求追读!我马上要下榜了。麻烦坚持给一下追读。只有四天的时间了。

第59章 声名远播的秦太子

  章台

  王后坐在嬴政的身侧。

  “大王,妾身听说大王请来了韩国的一位有著非凡才华的人。”

  “王后也知道这个消息了。”嬴政听了,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竹简。

  王后还是用以前的目光看著嬴政。

  只是嬴政已经慢慢地改变了。

  他不再是以前那个很少有人支持和拥戴的少年秦王了。

  自己的宫殿,大王也已经将要一年之久没有来过了。但是大王对此浑然不知。

  当著这么多宦侍和宫婢的面,王后还得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妾身自从知道大王在读韩非的文章,便闲来也一一读了。确实非同凡响。”

  “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以警策世人。”

  “妾读来后,颇有振聋发聩之感。也明白了大王为什么要发动十万大军兵临韩国,以谋求此人。”

  嬴政听了,眼中也闪著光,十分高兴。

  “王后不愧是王后,说的一点不差。”

  他终于抬起头,却看见王后双目黯淡无神。

  嬴政察觉出事情的不对劲,赶紧放下竹简。“王后此来,是为何事?”

  “妾是为扶苏而来,想向大王为扶苏讨要此人。”

  又是为扶苏啊。嬴政暗想。

  “王后莫不是想让韩非做扶苏的老师。”

  “妾正有此意。扶苏沉迷于精简文字,这些日子以来,除了上山打猎贪图玩耍,其他时候都不做功课了。”

  教养儿子,比整顿臣子都要难。

  现在秦国需要扶苏的文字,而他一天只写五十个字。

  每隔七天,写五天,休息两天。雷打不动。

  一写就是趴在案上想一天。

  嬴政总觉得扶苏是故意的。嬴政召见问扶苏,扶苏自然是说每天最多想到五十个字。

  “韩非去教扶苏?”

  “妾听说,此人有大才。扶苏一向心高气傲的,如今指名道姓要此人教导他。妾身想,这或许是个机会。还是得让他学会敬畏二字。”

  敬畏

  王后的话正中嬴政的心意。

  只是让韩非去教扶苏,以扶苏动辄唇枪舌剑的博辩之才……

  “这个韩非,他有口吃的毛病。”

  王后听了,颇有些惊讶。

  “韩非竟然口吃?”

  “寡人也觉得奇怪。他言辞犀利,本以为是个能言善辩之人,没想到却有口吃的毛病。寡人和他交谈,也颇有不便。”

  王后听了,多少有些失望。她本来想找个人好好教教扶苏,韩非的学说,是专门给帝王使用的。

  扶苏未来也是要做大王的。

  “那如果是这样……”

  “寡人会安排韩非住在羽阳宫。扶苏若有问题,可以去请教韩非。”

  “妾代扶苏拜谢大王。”

  “扶苏为何自己不来求寡人?”

  “是妾身自作主张来的,想给扶苏一个惊喜。”

  嬴政听了,多少五味杂陈。这些日子,王后都不关心寡人了,每次来都是为扶苏的事情。

  二人商量完这件事,也没什么其他的话可说。

  王后就起身告辞,嬴政也没有多留。

  这一切,都被赵高看在眼里。

  王后这样不争不抢的个性,在宫里竟然还能活这么久,真是不可思议。只是她这样不争不抢,渐渐地在大王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轻了。

  等到王后走了,嬴政心里也不是滋味。

  扶苏是年纪小,所以以前口无遮拦会说出想让自己的大臣教导他这种话;小儿无心之过也。

首节上一节43/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