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40节

  嬴政见楚国贵族果然纷纷支持扶苏,这自然让他肯定了之前的判断。

  “可。”

  随后,文武朝臣全部都有模有样地拱手作揖,“大王英明。”

  山呼般的朝贺传来,众大臣的衣袖齐齐连起来。

  扶苏也跟著有模有样地作揖,“君父英明。”

  在目的达到后,扶苏立刻恢复了天真烂漫的一面,双眼又开始眯成了两条缝,露出了欠揍的笑容。

  嬴政见到扶苏刚才像个大人,像个策士,气势十足,现下却如此憨厚、无知。

  嬴政一时间不知道该对扶苏怎么样才好。

  “奏议完毕了,那就退下。”

  扶苏难以置信地看著嬴政,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句话居然是嬴政看著自己说的。

  才刚说完主张,这就撵我走?

  “君父,孩儿第一回上朝堂,感觉自己和朝中诸位上卿大夫不相上下,恳请君父让孩儿留到朝会结束吧。”

  嬴政闭上了眼睛。

  赵高看向了脚面。

  满座大臣多有吹胡子瞪眼起来的。

  昌平君终于还是坚持不住,抖了抖肩膀。

  “君父,给我个机会吧。”

  “站在帘幕后面。不要出声!”

  这个时候,王绾道,“大王,且慢,关于扶苏公子,臣还有一问。”

  “何事?”嬴政看向座下。

  “臣有一件事不明白。不知扶苏公子是如何想到精简文字的呢?又是如何精简出文字的呢?老臣问过一些擅长古书文字的士人,他们都说,没有日积月累的功夫,博闻强记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完成这样的大事。”

  扶苏听了话,竟然是先看了看嬴政。

  满朝文武又把这一幕看在眼中。

  他们就知道,扶苏这爱说大话的臭小子哪有这本事,分明是大王早就命人给扶苏准备好了精简好的文字,然后才给扶苏的。

  所有人都如是想。

  嬴政看著众大臣这副表情,终于渐渐领悟了。

  合著今天扶苏是歪打正著,无意中假借了自己的权势,给这些大臣造成压迫,所以他们才同意的。

  看来这些人在自己的统治号令下,终于学乖了。

  “扶苏,如实回答即可。”

  扶苏听了,立刻就转过身来,“王大夫,如果我答应告诉你,你会做我的师傅吗?”

  王绾吓得连忙摆手,“公子,臣不敢。”

  “你答应做我的师傅,我就告诉实情。”

  昌文君故意问,“扶苏,你为什么非要让王大夫做你的师傅呢?”

  “倒也不一定非要王大夫。”扶苏叉起腰,“我还希望太尉缭教我兵法打仗、丞相教我治国、大夫状教我储备粮草,上卿贾教我辩合之术、大将军翦教我打仗。”

  扶苏说罢,众大臣再也忍不住,顿时笑得前仰后合。

  就是嬴政也忍不住扬声大笑起来。

  只有赵高,他笑不出来。他融入不了这样的氛围。

  而李斯则觉得,堂堂帝国的公子,他应该穿著最华丽的衣服、站在万人所不能及的位置,说最上流的雅言。

  堂堂帝国的公子,怎么能活得像个普通人一样?

  “寡人已经知道了。寡人会为你安排天底下最有名望、最有才能的人做你的师傅。现在先退下吧。”

  嬴政已经对扶苏不抱任何期待了,把他留在这里就是祸害。

  眼看著刚刚才恢复如常的朝堂,被扶苏一句话就搞得又回到了人心纷纷的地步。

  嬴政自然让扶苏退下。

  秦国的权力中枢机构是七国之中最有效率的,大事小事都要处理,他们是真的做事的朝堂。

  所有的大臣都为王效忠、对王负责。整个朝堂上下,都为嬴政一人服务。

  这是从商鞅变法开始、军权不断加强慢慢产生的结果。

  言归正传,国事重要且多,不可能只议论扶苏一个人的主张。

  扶苏被一个宦侍引领著,退到了帘幕后面。

  结果他在帘幕后没有看到王后,等他的人是翻窗而出的信。

  信自问,从遇到扶苏公子之后,什么不体面的事情都被他经历了。被拦在门外、被关在殿里、翻窗出宫殿。

  扶苏认定,不把信锁起来,他肯定会阻止自己带剑上殿。

  信见到扶苏后,眼前一亮。

  “公子”

  “走吧。”

  扶苏摇头晃脑地,这就准备走了。完成这件大事,以后秦国的文臣就和他公子扶苏有脱不开的关系;至于楚国贵族,还是好麻烦。

  秦国要统一、就一定要灭掉楚国;灭掉楚国,楚国贵族就一定会被人挤下台。

  扶苏想地出神。

  信一直跟在扶苏身后。

  虽然错过了一开始扶苏和朝臣的议论,可是他却听到了扶苏最振聋发聩的一番话,听得时候只觉得自己四肢百骸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

  在那一刻,信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他要效忠扶苏一生。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带领大秦。

  当时就是记录朝堂议政过程的内史,也被扶苏的话惊讶到说不出话来。

  虽然嬴政本就是让所有人都能愿意为之俯首的人,嬴政也常常会说出让满朝文武佩服地说不话来的言辞。

  可是终究不如八岁的扶苏发自内心的愤怒之问更打动人心。

  诸吏的毛笔悬在空中,在竹简上落下大团大团的墨滴。

  只有信完成了这段话的原始记录。

  其他文吏只能在一旁搜索枯肠。

  回去的路上,信忍不住问扶苏,“为什么一定要带剑上朝呢。如果公子肯告诉我,公子是为了说理,我肯定会帮公子向大王说情的。”

  信还是发自内心地希望扶苏肯相信自己。

  “因为帅!”

  有人想看韩非的故事嘛?有的话我把他的故事加起来写掉,不想看那就去掉这部分了。

第55章 对手

  待朝会结束,左相退朝还家,一路上车马逶迤,引得过往路人驻足赞叹。

  而另一边,穿著一身靛蓝色布衣的缭,则和蒙武挤在同一辆马车里。

  缭掀开帘子,见到了熊启的车驾离去,却眉头皱起。

  “缭你怎么心事重重的?”

  缭摇摇头,自是不肯直说。

  “倒是你,今天非要请我喝酒,所谓何事啊?”

  蒙武笑笑,“就是想请你喝酒。”

  “不会骗人,还是不要说这种话了。”

  “走,去府上详谈。”

  缭和武二人年纪相差不多,武非常钦佩缭的为人,胆量大,深藏不露。

  二人来到府中,走到后院里。

  见到一对兄弟两个,一人在抚琴,一人在听琴。

  年长的,双目如星;年幼的,双目如秋水。

  这年长的,正是蒙恬,他熟读五经、又擅长音律,更通晓军事。

  正是一展抱负的时机,却听从父亲的命令留在家中,自然心中藏满了壮志难舒的郁闷。

  这不,旁人夏天在享用冰窖里的瓜果、果汁等。

  而蒙恬却拉著蒙毅在柳树下弹琴。

  见到父亲和缭前来,两个人立刻站起作揖。

  “拜见国尉、父亲。”

  “我怎么听著,令郎弹奏的韵律和我常听的高山流水不太一样呢?”缭故意问道。

  毅笑道,“太尉有所不知,我大兄弹奏的,那是低山曲水。”

  缭听了,捋须微笑。他已经懂了。“难怪如此,难怪如此啊。”

  蒙恬拉起袖子,露出粗壮结实的双臂,问道,“毅,胡说什么。”

  蒙毅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微微后退两步,不再多说。

  蒙恬今年二十四,蒙毅却才十七。

  二人年纪虽然相差微大,可是个子却已经快要一般高了。

  只是蒙毅稍微干瘦些,不如蒙恬孔武精壮。

  蒙武知道蒙恬心里不爽,可是为了家族的延续,他需要蒙恬这么做。待在学室,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道路。

  在父亲面前,蒙恬不敢多说什么。

  “父亲,今日扶苏公子在朝堂上表现如何啊?今日咸阳城上下都在议论这件事。有人传出话来,说扶苏公子在朝堂上把诸臣驳斥得哑口无言,这该不会是真的吧?”

  “我想街上那些人未免也太能胡编乱造了,这种话都能说得出口。”

  蒙毅说著,脸上都是兴奋。

  不料缭和武二人却对视一番,缭笑道,“此事传的可真快啊!秦国有这样的储君,是秦人之福啊。”

  看到这二人的反应,蒙恬惊问,“该不会街上那些人传的都是真的吧?”

首节上一节40/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