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309节

  “宋义!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在想什么?”景栾也斥责起来。“你一直都觊觎大将军的位置,想要取而代之,可你也不看看自己的德行,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众人纷纷指责宋义,宋义满面羞愧,当即提著剑跑走了。

  项燕望著这些将士,只觉得烦恼不已。

  都是一群蠢货,不足共谋大事。

  “好了好了,别理宋义,听大将军怎么安排?”

  项燕也发火了,“我虽为大将军,可是哪一次我下命令,诸位照行不误过?”

  众将都安静下来,互相耷拉著脑袋。

  景栾却道,“这有什么可奇怪的,毕竟我们都是一方之主。若是都听大将军一个人的指挥,我们这些人的面子往哪里放。”

  诸将纷纷点头。

  “是这个道理啊!”

  一山不容二虎,而现在的楚国军中,则是养著十几条老虎。

  谁也不服谁。

  这就是楚军走向败亡的根源。

  【所以美国必然衰落……】

第447章 天公不作美(求打赏月票!)

  项燕闻言,心中也是颇多无奈。

  “罢了。罢了。”

  诸楚将闻言,一个个心中都紧张起来。他们害怕项燕丢弃他们不顾。

  “大将军,秦军还在后面呢。为今之计,我们还是当和气些。您就别生气了,我们都是为了楚国好。这哪一块地盘丢了,对楚国来说都是不利的啊。”

  “是啊大将军,这城父是屏障,可是平舆则是咽喉啊。”

  项燕却道,“之前不管城父,为的是守住阵线;如今我军既然已经退下,全军的任务就是和秦军力战,消灭秦军,这样才能保住我楚国。”

  “这已经不再是守城与否的问题了。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过去发生过的错误,不该再犯第二次。现在回援平舆,那就是送死!”

  项燕已经不敢再和这些将军们十分温和地讨论这些事情,再让他们这么自以为是下去,楚国要亡了。

  而他则将成为背负罪名的人。

  谁让他做了这个大将军呢?

  在听到项燕毫不客气地给出回援平舆的后果之后,众将纷纷怯了。

  只是景栾仍旧不甘心,“那难道就要让平舆白白丢失吗?”

  项燕正色,“如果秦军被打退了,别说平舆城了,就是下蔡我们也能抢回来,秦国的长葛也将成为我们楚国的土地。可是如果现在不放弃平舆,命都要没有了。”

  景栾还是不死心,仍旧问,“就真的有这么严重?”

  虞氏、龙氏将军都忍不住站出来道,“秦军有六十万,背后还有长葛二十万军,我们一旦打回去,他们的援军随时能够赶到。”

  景栾这才止住。

  “大将军,我听您的,可是您得答应我,一定要把这平舆打回来啊。”

  项燕便道,“姑且安心,秦军也只敢占领平舆一时罢了。派些人去平舆城周围看著,入城打探,一来收集情报,二来我们趁著秦军松懈守卫,到时候再打回去。”

  众人看著景栾十分慌张,一个个也都担心起自己家的地盘来了。

  “我们都听大将军的。”

  几百双眼睛齐刷刷望著项燕,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封地的得失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项燕身上。

  只是,迟来的信任和拥护,比草都轻贱。

  如果一开始大战前夕,他们都对自己信心满满,安心让自己指挥,那对打赢这场战事就多了几分保障。

  可是现在,楚国都已经选择了撤退,这个时候楚军上下却都把翻盘的希望压在项燕身上,这个时候,可就是压力了。

  项燕望著这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他根本无法长久地和他们对视。

  他很快就弯腰作揖,对著众人道,“蒙诸位将士对我项燕信任,我一定带领诸位将士打赢这场战役,到时候让大家都回到乡邑。”

  众将士闻言,都大呼:“项将军!”

  “项将军!”

  项燕抬头望著这些将士,众人的欢呼声在他听来实在是讽刺。

  因为,他感到自己恐怕难以完成这样的大事。

  这个时候,楚王派来慰问军士的宫宦之官尚且还在军中,他们见到了这里的情况,马不停蹄回去对著楚王一五一十地汇报。

  楚王知道这些事情后,十分惋惜地说了一句,“可怜项燕大将军啊。生不逢时。”

  

  言归正传,话说扶苏下达了命令,派遣司马欣前往平舆,秦军不出三日就彻底占领了平舆。

  随后司马欣等人就按照扶苏的吩咐,把平舆城里城头上的楚国旗帜全部拔掉,然后换上了已经准备好的红色旗帜。

  动物总是通过留下气味标记地盘;而人类则总是喜欢挂上旗帜作为地盘的标记。

  楚国的斥候回头巡查发现,凡是被秦国占领的城池,全部都被插上了红色的旗帜。

  对于已经和秦国交手过数次的楚军将士来说,这实在是个反常的举动。

  全天下人都知道,秦人尚黑,他们的旗帜是黑白相间的。

  但是现在都换上了红色的旗帜,像是有什么深意。

  他们便快马加鞭,追赶上项燕大军的队伍,向项燕汇报这个消息。

  此时的项燕带著四十万楚军,又在沿路上收带了一些楚人士兵,率领浩浩汤汤的大军往城父赶去。

  项燕在寻找战机,有一件事,他从未放弃过,那就是一定要在秦太子手上扳回一局!他绝对不可能把胜利的机会拱手让给秦国。

  所以秦楚之间的大战,这才正式拉开帷幕。

  兵车行行,烟雨蒙蒙,暗无天日。

  楚军的将士们倒是早就习惯了这种气候,而且他们非常懂得如何在这种天气下保存火种,生活做饭,而且他们自有一套鱼米之乡的饮食系统,这些因素使得楚军渐渐开始占据上风。

  第一批斥候向项燕汇报导,“大将军,秦军现在有两路兵马,都在往城父赶去。”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现在起码有三十万人,看来在前方,我们将要遭遇一场硬战。”项燕忧心忡忡地望著东北方。

  再有一天,他们就要抵达城父了。好在他们比秦军快了一点,有机会先占领城父。

  又或者是就地埋伏,给在风雨沼泽地里艰难前行的秦军来个伏击。

  项燕快速地思考这些事。

  景栾却问,“可有知晓平舆的情况?”

  这些斥候,都是紧跟著秦军追踪的人,他们怎么会知道平舆的情况。

  等到傍晚的时候,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芳草坡地上,白色的云朵沿著山坡的坡面像个大球儿似地滚了下来。

  而远处的沼泽湖泊上面,浮现出绚丽的彩虹。

  彩虹挂在半空中,山色空蒙,如梦似幻。

  青草地上的牛群四面散著,河边上偶尔爬出来几条不懂事的鳄鱼,被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看到后,将他们从自家的洞府里拉出来,换到了自己家行军的大锅里安静地躺著。

  而在这个时候,距离城父四十里地外,秦军还在大道上艰难行走。

  楚地的天气,那是十里不同天。

  甚至于明明是一座山之隔,就可能发生这边在下雨,那边在出大太阳。

  秦军逶迤前行的将士,光是行军队伍就有几里地的路程,总是会出现队伍前方在下雨,可是队伍后方却在晒太阳的情况。

  除此之外,就是那股不知道从哪里的湿气,将士们的衣服总是湿漉漉的。

  扶苏身边莫名多了一位蒙面将军,认得身形的人都不开口,不认识的都乱猜测。

  他陪伴著扶苏一路同行,出则同车,入则同帐,几乎是寸步不离。

  这人自然就是王贲。

  天空中飘落著雨滴,像是女子柔软的手抚摸脸颊。

  雨滴吧嗒吧嗒打落在扶苏的脸上。

  自从进入楚国境内,就遇到大雨,一路上跋涉,扶苏整个人变得气质苍劲,越发挺拔冷峻。

  王贲看著太子跟著他们一起出来淋雨,经历风吹日晒,还是打心眼里佩服扶苏。

  现在他一点都不觉得太子不堪大用了。

  太子能吃苦,未来绝对是个好大王。

  王贲劝告扶苏,“太子,这楚地,实在是难行。我们还是等一等,等到天气好了再赶路吧。楚地荒蛮之地,将士们的身体都受不了。”

  “而且这一路上,我们所经过的乡村,都是以水为居,人家分散,根本难以作为据点,也无法补给军队,将士们都好长时间没有好好吃过肉了。”

第448章 将士们的想法(求打赏月票!)

  扶苏想要张口,口中一股苦味涌出来。

  冒雨行军的时候,没时间做好吃的,吃得都是米饼和汤水。

  很多时候,火都烧不起来。

  秦军倒是有非常发达的行军炊具,类似于现代的炉子,可以载在车上。

  对于秦军来说,难的不是保存火种,而是没有充足的柴火来源,以维持这么吐司兵烧火做饭。

  雨水一下,实在是难以就地取材。

  王贲对扶苏一五一十汇报了这些琐碎繁杂,但是却关系士兵性命的军务情况。

  “这些都是将士们的意思。”王贲语气极低沉地道。

  扶苏知道王贲什么意思,他抬头望著天空,“这个时节,正是雨季。楚军怕是要比我们先一步赶到城父。如果我们停下,城父的守军就要被吃掉。”

  李信的兵力实在是太寡,而项燕那个老匹夫,他竟然没有上当,实在是可恶!

  这下倒好,两军总是要硬碰硬了。

  “就算城父守军能有幸不被吃掉,可是我们一停下来,楚军的斥候就会追踪到我们准确的位置。他们就会确定我们的行军路线,利用地利对我军进行伏击。”

  扶苏的意思很明确,这时候可不能轻易停下。

  王贲面露难色,“将士们遭遇风雨,天气又潮湿,身上就没干过,实在是难以忍受,已经在埋怨了。”

  “打仗,不仅仅是把脑袋别在腰带上,更是苦差事,风吹日晒雨淋,那也是必然的。必定是有些新兵加入,所以埋怨。”

  扶苏还是没有答应。

首节上一节309/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