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93节

  而扶苏也在著手准备王牌。

  宽大的营帐里,李信正站在自己的面前。

  “你在这军中这么久,只有少数几位将军知道你的存在。只是出奇兵,贵在速。我想要不了多久,军中就会人人都知道你也来参战了。”

  “前有武安君白起用过这样的计谋。当年武安君白起出征前假意骗敌军,说是另有人为帅,实际上是武安君白起亲自带兵打仗,这才让赵国开始轻敌。”

  “现在我们也要用这个战法。只是只能用一次,因为一旦两军交战,你的行迹可能会被暴露。”

  李信作揖,“太子给臣机会,让臣来一雪前耻,臣绝对不会让太子失望。”

  扶苏说著,打开一份舆图,在上面画了一条线。

  “你看,楚军占领了整座伏牛山,之前被我们占领的城池也已经被他们收复回来了。只是有一座城池,却被楚军忽略了。”

  “我要你去进攻这个城池并占领它,你坚持地越久越好,等到敌军派大批军队过来,你再弃城而走。切记!绝对不可恋战。”

  李信顿时反应过来,“去进攻这里?确实是个好主意,他们得知是这座城池被攻击,一定会追过来的。可是末将有个疑惑,同样的战法,白将军用了一次,您也用了一次。”

  “唯一的区别是您把这两个都被用过的法子糅起来了,这样真的有用吗?您带了四十万兵马来,楚国也带了四十万兵马来。”

  “项燕并不是那些寻常匹夫,他深谙兵法韬略,万一被他识破。”

  李信非常担忧地说著。

  扶苏却笑,“倒也不怕生气,其实要完成这次的奇攻,最大的关键就是你。在外人眼中,你已经是个败将了,楚军不会相信带兵攻打此城的人会是你。”

  “而且,人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楚国人如今正骄傲,自诩不会再上当,所以他们在得知你已经攻占了他们的城池后,要么自大不会回援,要么只派遣小股士兵回去察看。”

  “无论怎么样,只要是你飞将军信前去,我们秦军一定吃不了亏。”

  李信听得一腔热血,可是疑惑也在心头腾起,“飞将军?太子为何这么相信我呢?”

  “君父经常告诉我说,一个成大事的人,必定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一个真正骁勇善战的将军,绝不是百战百胜的将军,反而是经历了很多战败的人。”

  “可是因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士兵的生死。大家都不愿意接受战败的事实,自然更加不会对战败的将军宽容。”

  “可是我想,战败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如果能在战败后死里逃生,拥有再来一次的机会,那就是老天在给机会让他变得更强大。”

  “如果没有经历战败,又怎么可能吃一堑长一智。我和你一样,在军营里都是极其年轻的人。年少吃亏长一智,总比老了吃亏身败名裂要好得多。”

  “我想经历上次的战事,你一定又长了不少带兵打仗的经验,恐怕没有人比你更懂得楚军作战的习惯。派你去打仗,才能增大我们此次发动奇袭的胜算。”

  在四十万大军中央,一个英姿飒爽的将领正凝视著眼前的一幕。这位将军的身姿高大而笔挺,宛如一座高山,稳如磐石。他的神情无邪,却又不失威严。如此影响力,让人不由得不被他的气势所吸引。

  突然,他挥手示意,散开的士兵又迅速地重组成一排排紧凑的方阵。一瞬间,将军的大气场达到了巅峰。仿佛他就是这个军队的核心,似乎只要他出面,便可以决定胜负。就像树枝上的果实,离不开树干的支撑,而这里,将军就是那根坚韧的树干。

  顺著将军的视线,我们可以看到,接近夕阳的天边有一抹渐渐出现的黑色。那是敌人的阵容。纷乱无序却又难以捉摸,正如一头猛兽蓄势待发。但这场战争毕竟是他们挑衅而起,而现在的这个军队,却是坚如磐石的。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武器和装备,还有一份深沉的信仰和坚强的意志。

  夜幕降临之前,整个军队又恢复了先前的状态。但是,那一刻,士兵的胸膛却都饱含著满满的热血和坚毅。在这个四十万大军的指挥官的带领下,他们将会在这个广袤无垠的平原上,披荆斩棘,奋勇杀敌,保卫家园的尊严。

  李信听罢,双目如炬,他的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末将此去,定然不辱太子使命。”

  “我打算给你调拨八万兵马,让你去攻打此城。你能做到吗?”

  “这一次,太子又用声东击西的计谋,是想要做什么大事呢?如果太子用兵要多,臣只带三万人便可。带的人越多,军队越不灵活。”

  扶苏解下甲带,“我哪里也不去,就在此地和项燕两军对峙。”

  信其实没有想明白扶苏这么部署的目的,但还是信心满满道,“兵不厌诈!末将再来一次!”

第423章 军队里的谣言(求打赏月票全订!)

  四月中旬。

  与楚军僵持足足有两个多月的秦楚两国,都开始按捺不住了。

  秦国尚未有动作时,扶苏却接到这样一个消息。

  当扶苏正在大帐里和李信一同做军事安排时,忽然王贲求见。

  在帐子外来见扶苏时,王贲那是一整个面色如常,走起路来一步一个脚印。

  可是一到扶苏帐内,他就开始两腿打颤,面色发白。

  现在的扶苏,单是看著不同等级臣子的神色就知道军中发生什么事情了。

  “出什么事了?”扶苏和李信两人正摊开地图看著。

  帐内只留三人,王贲这才上前低声道,“出大事了。军中有了奸细。”

  扶苏却不意外,“这不是一直都有的事情吗?如果自己军队里连个内奸都没有,这才奇怪。”

  “这次不一样。”王贲煞有介事,他一脸凝重地看著李信,“”只怕这奸细现在都已经渗透到了太子身边。”

  李信昂首直言问道,“王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我担心李将军此来的消息已经暴露了出去。”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把扶苏和李信都给震懵了。他们方才才策划了一场几乎完美的奇谋,结果这就被粉碎了。

  固然事情非常严重,但是扶苏也仍旧面不改色,“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王贲皱眉,“末将也是才确认这件事。之前在军中就总有人非议太子,说太子太年轻了,指挥四十万人是不是有些不妥。臣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按照私下非议将军的军令全部打了一顿板子。”

  “但是最近,有一个新的流言诞生,仍旧是关于太子的。他们说……”

  王贲犹豫一二,望著扶苏迟迟不肯把话说出来。

  看王贲这样子,扶苏就猜到了流言是关于他的,“说我什么?”

  “在军中有人说,太子您身上也流著楚国王室的血,您的生母是昔日的楚国公主,您的舅父是昔日权威赫赫的昌平君,也是当今的楚王。”

  “现在的您率领秦国的四十万兵马去和楚国的四十万兵马血拼,为的不过是在未来把如今的楚国土地分给昌平君。军中的将士们,不过是为太子一人死生。”

  扶苏听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真是低劣的伎俩。我还以为楚军这两个月耐得住性子呢,没想到项燕还是那么幼稚,居然用这种伎俩。”

  李信却难得的一脸严肃,“看似是个很小的流言,一旦在军中传播开,就会引得人心惶惶。将士们都是诚心诚意拥戴您的,自然不会相信这种伎俩。”

  “可是怕就怕有些聪明的士兵早就反应过来,军中已经渗透了敌军的奸细,如果不早早加以查处,士兵们恐慌不安的情绪恐怕会散播到整个军中。”

  李信毕竟打了十年仗,太了解士兵们的心思了。

  有谣言不可怕,可怕的是每天都和奸细活在一起,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被人观察,甚至哪天自己撞破了奸细,还可能不明不白的没了。

  王贲也神情严肃,“还有比这个更严重的。军中传言说,太子根本完不成两年内伐楚破齐的任务,之所以坚持领兵四十万伐楚,为的是……”

  王贲话还没说完,扶苏冰冷的眼神已经刺了过来,“为什么?”

  王贲吓得连忙低头,“末将不敢说。请太子恕罪。”

  扶苏冲着空气冷哼一下,“让我猜猜,他们说我带兵是为了拥兵自重?为的是有朝一日自立为王,不用回咸阳?”

  王贲只低著头道,“他们说的,比这个难听多了。”

  李信听到,也是一双眼睛瞪得老大。这么大的脏水泼在太子身上,正常人早就炸了,太子居然跟没事人似地。

  扶苏只是很冷静地坐下。

  “楚国的实力并不亚于赵高,可是秦国难道还是二十多年前的秦国吗?秦楚交战,我们想麻痹对手,楚军也想对我们秦军攻心。”

  “楚国虽然用的手段烂透了,可是眼下来看,确实有效。他们一直在隐秘行事,到今天毒液才在军中爆发,可见隐藏潜伏在秦军暗处的奸细藏得非常深,我们一时半会也找不到。”

  “但是这不意味著面对这样的流言蜚语,我们就该束手无策了。就用绝对的实力和实际行动来破除这些流言好了。”

  “李信,你现在就出发吧。我恐怕再晚些,那些人真的知道你的所在。到时候,我秦军又少了一张王牌。”

  扶苏像个定海神针一样,这就把王贲和李信二人给稳住了。

  王贲仍有疑惑,“太子是笃定楚军不知道李将军也在军中吗?”

  “换做王将军是楚军主帅,如果你们已经事先得知了李信再次出战的消息,你觉得楚军上下会是什么反应?”

  王贲思索一番,“楚军必定按兵不动那些奸细绝对不会冒著暴露自己的风险到处散播谣言。”

  扶苏语气坚定。“没错,正是因为他们掌控不了我们秦军的动向,猜测不到我们的意图,所以才会用这种方式逼我们先动手。我有个预感,楚国的军营里恐怕比我们想像的要混乱。”

  李信闻言,心中又添一计。

  “太子,臣有一计,非但可以助末将攻城,还能毁了楚军安插入我军的奸细。楚军本意是想要搅乱我军军心,我们也该反其道而行之,来个将计就计。”

  “说说看。”

  “臣请太子制备两份诏书,颁制虎符。一份给臣,这另一份……”李信说著,望向了王贲。

  王贲笑道,“好啊,这是玩起来自己人也都不放过。”

  李信复笑,“王将军,此事只有我们四人知道。天、太子、你、我。”

  王贲拍拍李信的肩膀,“小子,放心好了。我会全力配合你。说实话,你可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勇猛的前锋。”

  

  当天夜里,王贲忽然持著剑骑马到各处军营里下通知,从今以后军队完全戒严,只进不出。

  各军在划定区域内活动,两军之间不容许有任何人互相来往。

  各军将士若非诏令集合,不许无故碰面。

第424章 调军(求打赏月票全订!)

  李信出发前忍不住感慨,“正愁没有名目悄悄调兵离开呢。这下倒好,楚军送上门来一个机会。”

  看似是一场煞有介事专门针对流言蜚语,遏制奸细散播谣言的行动。

  扶苏反而有了借口将各军调开加以戒严。

  这样李信即便调动兵马离开,也根本不会被其他人察觉。

  为了保险起见,扶苏甚至让王贲亲自调遣李信的兵马,直到送他们先绕路往西去往长葛城边。

  天色快要亮时,整个军营都还在睡梦中。

  可是王贲已经率领了五万骑兵,赶著战车浩浩汤汤来到长葛城边上。

  士兵们头顶落著轻轻的细雨,这些雨滴十分轻柔,像是士兵们离家前最后一晚内眷对他们的爱抚。

  到了城门前,士兵们大都是不明就里。

  天色将要蒙蒙亮,士兵们倒是没打哈欠的,这都睡了多久了,养了一身膘出来,终于行动了一晚。

  大家活动筋骨之余都很兴奋,一个个又开始窃窃私语。

  一辆战车上,一对同胞兄弟忍不住说起小话来。

  “军里出了奸细,为了抓出奸细,王将军把各军都给分开了。”

  “大哥,你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啊。分开各军只是个幌子,太子打算对楚军动手了。”

  “右你又开始了,又从哪里弄来了假消息。将军说了,不许造谣、不许传谣、不许信谣,一切以军令为实、为准。”哥哥一脸严肃。

  弟弟仍旧嬉皮笑脸地,“哥,咱们立功的机会到了。你没发现,这次出行,将军让我们各自带上武器吗?说是轻装上阵,实际上就是为了打楚国。”

  哥哥一脸狐疑,“真的假的?”

  “你要想知道的话,就得保密,保证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实情。”

  “放心,我保证。”

首节上一节293/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