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45节

  扶苏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

  “樊将军,你这样说未免太言过其实了。以我这样的年纪,以我这样的地位,以我这样的心气,若是能保证十年之内无有过错,已然是大幸。而且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靠我一个人呢。该大家一起出主意才是啊。”

  扶苏脸上写著不满。

  其他臣子见了,也一个个面面相觑。

  樊於期脸色发青,“难道说,太子您也束手无策吗?”

  “我有何策?齐国人多有信奉儒法,我秦国以法治国。两国国人之间其思想最是迥异不同,几乎到了南辕北辙的地步。对于齐国人来说,我们秦人就是虎狼。一旦我们入城,他们势必逃跑。他们不逃跑才是怪事吧?”

  众人本都满心期待,都以为扶苏早就有了办法。

第349章 防火防盗防??(求打赏月票全订!

  )

  可是现在扶苏告诉他们,他其实压根没办法。

  众人围在一起,互相望著彼此。一个个手揣在袖子里不知道该说什么。

  “行了,到了巨鹿城先起歌舞吧。我也这一路上奔波劳碌,困乏至极。都退下。”

  扶苏说著,这就把车窗给拉上了。

  灌夫指挥著,“起驾。赶在天黑之前,要抵达巨鹿城。”

  随行大夫闻言见状,一个个自然聚在议论。

  “我看太子此行,似乎对齐国献地之事并不上心啊。”

  “岂止啊。我也是多次跟随太子出行了,太子就是在让楚国大败之后,也未曾起歌舞。自从太子被拜为君侯,就开始表露出骄奢之态。这对太子可是十分不利的。”

  几人都点著头。

  于是在扶苏抵达巨鹿之后,巨鹿郡守立刻献上美女,整日歌舞走起,卫齐之地丝竹之音,丝丝缕缕,绵长悠扬,不绝于耳。

  扶苏和熊柔两个人整日抱在一起,也是玩得不亦乐乎。

  这些人本就为太子不出主意,他们没法子回去交差心里著急。

  这下可好,太子在出门办差之时犯下过错,他们自然派人马不停蹄就把这桩事报给了嬴政。

  太子扶苏,那是什么人。

  秦国数一数二的聪明人。

  举朝上下,没有一个不夸太子的智谋。

  在臣民眼中,没有什么事能够难得住太子扶苏这个人。

  现在太子说他不会,自然人人都觉得他是装的。

  这帮人只觉得太子有意为难他们,这个差事办不好,回去不能加官升爵是次要,怕的是触怒嬴政,到时候一命呜呼啊。

  多少将领、臣吏在办事不利之后,不是选择逃跑就是选择自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当真的有一个人做到这个地步。

  天下又有谁人敢违抗他?

  当嬴政接到这份奏疏前不久,他才接到李信传来的捷报。

  这份捷报很简单,是说李信带兵越过伏牛山,破了楚军计谋,随后又与楚军十万兵马在正面战场对抗,最终击败楚军,使得楚军四散而逃。

  这只是捷报,并非请示。

  事实上李信等人在取得第一次胜利之后,立刻朝著平舆城的方向,开始一步步攻占城池。

  李信带兵作战,几乎是每隔三天就可以拿下一座小城池。

  他们打仗就像是在推平堡垒那样简单。

  楚军一见到他们就逃跑,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很久了。

  嬴政大喜!

  但是扶苏这边就开始掉链子,而且是非常大的链子。

  这些大夫都是出使一国的使节,陪伴扶苏去处置这样的大事。可是扶苏却开始载歌载舞起来。

  这明摆著是撂挑子,不想干了。

  嬴政看到这份奏疏,那自然是各种揣摩。

  扶苏最新的作为,仿佛在他头上淋了几滴冷水。事情虽然不算严重,但是足够让嬴政冷静一下,重新思考扶苏的身份和位置问题。

  嬴政陷入沉思。

  他望向了赵高。

  赵高从屏风旁侧蹑步走过来。

  “大王,可是有什么忧心之事?下臣愿意为大王效劳。”

  嬴政没有说话,只是让他看奏章。

  那一刻,赵高心中激动地想要流泪。

  他的手都在颤抖。

  太子啊,因为你,我已经一年多被大王冷遇了。

  赵高接过了奏章,可是奏章上的内容,却又让他脚底生寒。因为这份奏疏,是指责太子不作为的。

  赵高很清楚,他要想重获嬴政的信任非常难,其中他必须要做到的一条就是永远不要再和太子有什么瓜葛。

  否则他必死无疑。

  但是现在,嬴政选择让他来看这奏疏,赵高顿感大事不妙。

  嬴政只说了一句话。

  “太子这次出行,不比之前用心啊。”

  赵高双手对捧作揖,“太子也只是血肉之躯,岂能样样精通啊。应该是这次的任务实在是艰难,太子也束手无策。”

  嬴政听罢,便不再生气。

  赵高因为这句话,非但躲过一劫,随即还升了官职。

  身在后宫的王后听说了这桩事,当即脸色发白。

  她永远也忘不了赵高劝阻嬴政杀害华阳太后的场面。

  王后自然战战兢兢地,今淑怀有身孕,就住在了她的宫里,整天不是吃就是睡。

  王后看著她那张单纯无辜的脸便知道她绝对不是自己可以托付的人。

  几番纠结下来,王后决定去寻找朝中大臣求助。

  这都是她从书上学来的。

  王后虽然实战经验不多,可是她毕竟饱读诗书,看到威胁自己丈夫和儿子的人再次浮出水面,她根本无法坐著观看事态恶化发展。

  王后便问宫中宦侍,“你们说,这朝中那么多厉害的臣子,他们大都对大王忠心耿耿。可大王的臣子之中,有什么人是称得上是忠于秦国,忠于社稷的人呢?”

  这些宦侍对视一眼,对王后答道。

  “回王后。此人必定是蒙老将军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这三个人,那都是忠于秦国的人。蒙老将军每逢朝中奸臣多,便主动请外出戍边;每逢国中有难,便会主动为大王献上良策。”

  王后听著,轻轻地点点头。

  就这样,王后召见了蒙恬、蒙毅的妻子入宫。

  王后对待她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姐妹一样,拿各种宫中稀有的菜肴、美酒、歌舞招待她们。

  这让怀了孕依旧登门拜见王后问安的甘棠夫人见到,自然觉得奇怪。

  等到蒙氏两位贵妇走了,甘棠夫人便问,“王后为何忽然召见这蒙氏两位夫人呢?”

  冯绾绾那可是在冯去疾的宝贝女儿,从小耳濡目染,对政治的敏感性远高于被嬴政保护的极好的王后。

  王后不愿意回答。

  她想自己动手解决掉赵高。

  冯绾绾便低声道,“太子如今正是青壮少时,蒙家大子、少子,皆受大王信任。大子蒙恬,为李信副将,外出攻打楚国;少子蒙毅,年纪轻轻就被任为大夫,监察百官。这两个人,权柄都很高。”

  “王后召见他们二人,若是被有心人见到,恐怕会让太子陷入莫名的漩涡之中。”

  王后摇摇头,“这怎么会呢?大王怎么会不信任我呢?”

  冯绾绾还没有回答。

  王后对于这个自问却很快就有了答案。

  大王就算不疑心自己,可是他绝对会因为这件事,把扶苏的道路都给切断。

  毕竟扶苏的威信已经严重威胁到他了。

  冯绾绾坐在王后边上,柔声道,“母君若是有什么难事,不妨告诉我。也许我能帮母君一二。”

  “有些事,你还是不知道为妙。”王后看著稀里糊涂一个人,心里却比谁都明白。

  她看人极准。

  冯绾绾这个人,冰雪聪明,背后又有强大的世家做支撑。如果她要做些什么事,一定能把咸阳宫搅个天翻地覆。

  这恰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

第350章 杀人于无形(求打赏月票全订!)

  冯绾绾摸著自己隆起的小腹,也没有再多问,款款退下。

  但回到恒阳宫里,冯绾绾却是满心疑惑。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一向唯恐生出一点事端的母君想到要去求助蒙氏呢?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啊。”

  虽然冯绾绾知道,王后对她只是尽婆母的责任,谈不上多喜爱。可是太子走的时候,刻意交代过,这宫里看著安全,其实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太子要她务必照顾好王后。

  是以冯绾绾本来不想僭越,但考虑再三,还是把出嫁前父亲为了她她送入宫中的冯氏亲信叫了过来。

  “去找几个耳朵,潜入椒房殿好好听著。母君有什么举动,都要回来告诉我。”

  “夫人,您要查王后?”

  “王后一向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可是现在王后忽然间要结交权臣,要么是和大王有关,要么是和太子有关。不管结果如何,还都是得仔细探查一番,这样才好安心。”

  “小人明白了。”

  没过多久,舌头们就回话过来了。

  “多年以前,王后曾经劝告大王杀了中车府令赵高,大王顾念旧情,没有杀他。最近这些日子,大王忽然又提拔了赵高,重新成为中常侍,侍奉大王饮食起居所有。”

  “那这么说,此人在大王心目中有著非同寻常的地位。”

  冯氏的家臣回答说,“这中常侍,学识渊博,精通法律,处理事情手段狠辣,经常为大王解决棘手的事情。大王经常离不开他。再说了,大王一向是外表看起来刚强,实际上最是重情义。而这个赵高,不管什么样的处境下,都能懂得用屈辱来保全自己。”

首节上一节245/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