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20节

  太监清了清嗓子,“秦王狂妄,更改了太子扶苏的攻楚计划。如今秦国的太子已经回到了咸阳城。秦王决定发兵二十万,派遣李信和蒙恬为主将,不日发兵攻打楚国。”

  “项公,如今军情紧急。我也只能告诉项公这些,秦王吞并我楚国之心已经是焦躁难耐,丝毫不愿意等待片刻。大王已经命人制备甲胄,准备殊死抵抗了。”

  项燕听了,眼中突然又有了光。

  “太子扶苏走了?”

  “是。”

  项燕的脸上,浮现出笑意。

  须臾后,大监高高兴兴地从项氏的正厅里走了出来,去到了后堂歇息。

第311章 咱不得不走这条路了(求打赏月票全订!)

  大监离开后,所有的楚国子弟都感到惊讶。

  “父亲,您不是说,就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楚国了吗。而且您之前说,一定要拒绝来使,让他无功而返。怎么您现在又变得犹犹豫豫起来,难道父亲打算要去打这一场必定输了的战役吗?”

  对一个将军来说,没有什么是比战败更让人感到耻辱的。

  而对一个战败过的将军来说,也没有什么是比洗刷败纪更能让人精神振奋的。

  项燕的心又活了!

  “太子扶苏此人,他和其他的秦将相比,有个最大的弱点,没有多少带兵经验。”

  “但是他却也比所有的秦将都厉害,因为他没打过仗,所以不骄傲自大,什么事都很谨慎。”

  “而李信年轻,多次立下奇功。可是这个年轻人,他距离成为一个大将军,最缺的就是败绩。”

  “上一次他听从太子扶苏的指挥,没有冒进,在我楚国境内如入无人之地。他势必以为,这一次又和上次一样。”

  众多族人子弟听了,都明白了项燕的想法。

  他们项氏是一个非常讲求荣誉、责任的家族。

  这战败的记录,一定要洗刷掉才可以。

  “可是就算是这样,还有个蒙恬呢。”

  项燕闻言,捋须大笑。秦王自以为聪明啊!他想要设置两个将军,而且还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将军。一个个性成熟稳重,一个则好大喜功。他知道这两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想要让他们二人互相指点。”

  项链皱眉,“儿子听不明白。秦王这样的安排确实是明智啊。”

  “秦王哪懂什么军事。他不过是赏罚分明,乾纲独断罢了。整个军队只听一个人的话,将军说什么,士兵跟著做什么,是故其兵神。”

  “可是呢,这样的军队,也有个致命的弱点。一旦主帅的决策有误,全军必定溃败。”

  “李信这样的将军,年纪轻轻,立下无数奇功,本就是难得的将才。想来这一年多,他身边的人都对他极尽夸耀。所以李信就是我们获胜的法宝。”

  项氏子弟都感到惊讶。

  “伯公,您真的打算再次出战吗?”

  项燕却一脸惆怅,“江东百姓虽然未怪我。可是我当初回到项地,那可是憋著一口气回来的。这个败仗让我一直咽不下这口气,难道说我项燕生下来,就是给秦人吞并天下做垫脚石的吗?”

  “那这老天也未必太不公平了。”

  “我当时就在想,倘若老天有眼,那就势必会再给我机会。果不其然呐!”

  “没想到,秦军在最关键的时候,换了主帅,还将四十万的兵马变成二十万。倘若你们的伯公我不去打这一仗,那我是死不瞑目。还有你们这些项氏子弟,日后敢离开项地以外的地方吗?”

  众多子弟面面相觑。

  项粱却问,“父亲,可是那些将士们,他们会听您的吗?”

  项燕听了,低头望向地面,陷入缄默。

  众人也都是无可奈何。

  这可不是打了一个简单的败仗那么简单,那是带兵千里送人头啊。

  楚国的母亲们,难道他们不心疼他们的儿郎?楚国的女人们,难道她们不思念他们的丈夫?楚国的孩子们,难道不会整天嚷嚷著要阿父抱?

  就是项燕,他敢面对数十万秦军,面对复杂的局势仍然能够静下心来。可是他无法面对楚人。

  

  秦国咸阳。

  羽阳宫门,一块巨大的牌匾被抬过来放在门口。

  扶苏被封君后,他的宫殿名自然被修改。

  扶苏对此却高兴不起来。

  秋天天气渐渐开始冷了下来,大门都被关上。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湖泊上的荷花在岸边绵延绽放。

  扶苏,肯定高兴不起来。

  就好比一个女人,做了一桌子菜请家里人吃。可是这家人有些太过无情。每个家庭成员,都拿走了一碟菜,到了女人这里,只剩下一碗白米饭。

  这菜做了和没做一样,叫人怎么能不生气。

  扶苏在看到那个人自私自利、无情寡义的一面后,预见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他可能在未来过上和安国君一样的日子。

  每天生活的主题就是女人、女人、女人、女人!

  现在的扶苏,他不得不为自己做最坏的打算。

  因为他意识到,只有自己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才能改变自己和秦国的命运。

  而嬴政会带给秦国的结局,就和历史上一样。

  扶苏并不甘心接受嬴政的安排。

  

  一天下午,胡亥正在宫殿里抓蝴蝶。

  为了抓蝴蝶,他整个人趴在泥坑里。

  这个时候,扶苏出现了。

  自然地,蝴蝶振翅飞走了。

  见到了来人是扶苏,胡亥是又惊又喜。

  胡亥的手上、胳膊上,都落著伤痕,被其他兄长踩过的,打过的,各种痕迹都有。

  衣服和上次见到的一样,还是那一身。

  她的母亲死了,没有人照顾他。

  而宫里是最势利的地方,不被人欺负才是天大的怪事。

  只有太子扶苏,喜欢用正眼看他,对他不打不骂。虽然给他整理衣服,有些女人样,可是对他真的很好。

  自打上次太子来看过他,那些人有一段时间没欺负过他。等到太子一走,几乎一年的时间,他又过上了过去的日子。

  可等到太子一回来,那些人对他又变好了。

  传说太子是杀人不眨眼,吃人不见血,所以宫里没人敢怠慢他。

  胡亥对这种论调最是反感。他觉得太子是世界上对他最好的人。

  “太子”

  “乖叫大哥。”

  扶苏不仅吓跑了蝴蝶,还结束了胡亥的童年。

  他把胡亥带到了自己的宫殿里。

  在秦国的宫殿里,过去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国的储君,把一个庶出的公子领到自己的宫殿居住。

  这件事在当时的咸阳城不亚于大新闻。

  大家纷纷议论这件事。

  很快就有人扒出来宫里其他公子经常欺负胡亥,还威胁他不许向秦王告状这些事。

  只有太子发现这件事后,把他带离了桂宫。

  不仅如此,扶苏还请来了一位著名的儒者教导胡亥学习读书写字。

  这位著名的儒者,就是对扶苏爱之而不得的大儒淳于越。

  淳于越被扶苏委以这样的任务,十分感动。

  他说,“太子有孝德,又说太子讲兄弟之情,可以为天下人的师傅。”

  扶苏则骂他,“我们秦国人不吃这一套。我把胡亥交给你了,必须好好培养他,让他成为正人君子。”

  淳于越那是连连点头答应。

第312章 儒化公子胡亥(求打赏月票全订

  !)

  淳于越得到这样的任务,那是抱了一腔热血。

  隔天他就抱著一大卷书籍,来到了公子胡亥的宫殿里。

  公子胡亥,那是调皮欠揍,一向看起来邋里邋遢,根本没人疼爱的样子。

  胡亥在恒阳宫得到很高的待遇,衣服、履鞋,都被换成了丝制的,洗了乾净的澡,收拾妥当,这才像个王室公子。

  淳于越并不了解后宫里的胡亥公子。初次见面,只觉得胡亥公子长得还挺可爱,十分机灵一个孩子。

  淳于越作为赫赫有名的大儒,教导子弟自然遵循儒家先师孔子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根据一个人的资质禀赋来决定教导他的方法。

  在教他写字之前,淳于越就问了胡亥一个问题。

  “公子认为,身为上位者该做什么?”

  “什么是上位者?”胡亥挠头。

  “所谓上位者,就是相对于民众而言的王孙公子。上位者统治民众,施政治理。大王是上位者,太子也是上位者。公子您也是上位者。公子懂了吗?”

  “这个我懂。我是主子,其他人都是我的奴隶。”这还是其他兄弟教给他的。胡亥兴奋地说著,他对其他事都不感兴趣。

  但是一提到能压迫统治他人,胡亥就表现得非常兴奋。

  淳于越自然眉头皱起。

  胡亥也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淳于越按了按他案上的戒尺,两边胡须微微抖动一下,他闭上眼,倒吸了一口凉气,将按著戒尺的手拿开了。

  胡亥眼尖,忙追问,“这个长板子是干啥用的?”

  胡亥本就年纪小,又根本没到读书的年龄,见识也很有限。

  淳于越面对这个天真孩子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首节上一节220/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