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18节

  “想得明白又怎么样,想不明白又怎么样?早晚都有这一天啊。”

  缭是支持扶苏的主张的。天下长久地苦于战乱,也苦于贵族压迫,只有太子当位,未来的天下人才能真正享受和平。

  “有一天,有什么样的一天?”

  “这话可是你说的,我什么都没说。”缭赶忙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

  蒙武望著缭,“不是吧你,太子一向敬重你,把你当做师傅。如今太子心里不好受,你却开导太子,你明知道事情的全局全貌,却还想要置身事外。”

  “就算你和我去说了,也没有用。这种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王亲自推开太子,难道太子还会迎上去吗?”

  “再说了,太子的日子也过得太顺当了,你看那调度十万兵马的气势,根本没把楚国放在眼里。外面嚣得张,到家里都得被削回去。”

  蒙武听著,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大王这一路走来,吃了多少折磨。怎么到了太子,也要遭许多折磨。”

  缭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抬头望著高而远的天空,“天将降大任也。势必如此。”

  

  椒房殿内,王后静静坐著,听宦侍笑逐颜开、绘声绘色描述嬴政的赏赐,她只是露出苦涩的笑意。

  这不是把他的扶苏往那条路上逼吗。

  

  当秦国内部由嬴政发起对未来王位继承人铺路的一系列政治准备,人事调动时,楚国这边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被一个尚未加冠的娃娃一口气打退二十万楚兵,一度让楚国人沉浸在战败之中。

  可是凡事,都有两面。

  秦军重挫楚军,楚军固然受辱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可是却因为十万楚人未能还乡,埋骨异处,整个楚人对秦国充满了强烈的愤恨。

  尤其是在民智未开的时代。

  当君王和臣子都告诉百姓,这一切都是秦军造成的,是秦军破坏了他们的家庭。

  大部分人都跟著信以为真。

  完整的事实未必如此,可是只要有一部分事实是真的,那这件事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楚人对秦国人共同的愤恨,让楚人变得团结起来。

  就是在没有料到这样局面的情况下,秦太子扶苏返回了他的老家咸阳,回去接受政治权力的洗礼。

  而他回去的这件事,对楚国人来说,就像是把压在胸口大石给移开了。

  “什么,秦太子回秦国了?”

  “回禀大王,千真万确。都快要回去一个月了。只是秦军那边为了保护秦国的太子,等到人走了才放出风声来。我们的人是接到咸阳城传回来的消息。绝对是真的。”

  “好啊!好啊!”楚王负刍两手举起不断地拍打著大腿,高兴地不知道手脚哪里放。

第308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求打赏月票全

  订!)

  楚王负刍十分高兴,但是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整个人又无精打采起来,脸色耷拉著。

  这秦太子回去是回去了,可惜我十万大军已经折在他手里,更让不谷和楚国天下人面前丢尽了颜面。

  接下来,秦国就要发兵四十万攻打我楚国。

  就因为这个事情,楚王已经郁郁寡欢很久,整天不是喝酒吃肉,享受美色,就是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整个人都臃肿了一大圈,哪还有当初继位之时的雄心壮志。

  “好了,你退下吧。”楚王负刍单手扶额,他感慨著,“人生还是应该及时行乐啊。担心那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王,小人还有一件事尚未禀报。”

  楚王负刍脸色阴沉著,他没好气地望著这传话的人,“那就快说!”

  “秦王改变了之前秦太子制定的计划,他们不发兵四十万,而是从中折中,打算要用二十万攻打我楚国。秦王这次决定派遣李信和蒙恬二位少将军攻打我楚国,这出兵的日子,就在秋末。”

  楚王听到这个,顿时两眼放光。

  “你说什么?”

  这传话的人被楚王吓得缩紧身体,“小人说,秦王打算以二十万兵马攻打我楚国,遣李信和蒙恬为将。-漫舞舞漫-秦国的太子不带兵了。”

  这个消息后,让楚王负刍的心情,从谷底一下子升腾到地面上。

  虽然这根本算不上什么让人开心的消息。

  可是这个消息像是在茫茫无边的黑夜里透出来的一丝亮光,给人希望。

  无论是对于沉浸在失败氛围的楚国人,还是对于被迫准备失败,甚至都完全放弃了各地求和以求苟安的楚王负刍来说,这个消息让他突然又看到了自己活著的意义。

  “秦王果然自负!不过正是他的自负,才给了我们楚国机会啊。”

  楚王负刍张开双臂,抬头望著高远无边的蓝天,对著苍天无比激动地道,“苍天啊,你待我楚国还是公平的啊!”

  负刍眼中一燃起光,整个人很快就变得神采奕奕起来,恢复了往昔的神采。

  他立刻驱散了侍奉在自己身边的十二个美女,又赶走了乐师,急急忙忙催人去请大臣,而他自己则沐浴更衣,改换容颜,以一副十分精神的样貌出现在诸位大臣面前。

  人,最可怕的就是没了信心。

  但是当自己有了自信后,整个世界都会好起来。而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也会感染周围的人。

  楚国的臣子们见到楚王这样,自己也在楚王面前变得正经起来。

  丞相景仪问道,“大王匆匆召见,所为何事啊?”

  “我这里得到消息,秦王一改初衷,违背了最初的计划。他召回了太子扶苏,让李信和蒙恬带兵。”

  众臣听著,都和楚王一开始的反应一样,眨巴了一下眼睛,望望我,我望望你,随后互相摇摇头,又将脑袋耷拉下来。

  “以秦虎狼之兵,四十万一旦入楚境,就是神仙来了也挡不住。”

  楚王负刍闻言,当即拍著胸脯哈哈大笑。

  “秦王决定,只派二十万兵马。他废弃了太子扶苏的攻城计划。”

  众臣闻言,一个个又都把头抬起来了。

  “大王,这可是个机会啊!”景仪拱起双手,“这秦王派兵二十万,可是我们楚国现在剩下的精壮也还有五十万只多不少啊。”

  楚王捋须,“不谷也认为,只要秦王发兵二十万,我楚国未必就会失败。就算失败,也要在临死前,狠狠咬上秦国一口,要让秦国掉血掉肉!”

  负刍重重地说著。

  众臣也都在这次战役中,损失了不少亲故,一个个那都对秦国是恨之入骨,都想著一雪前耻。

  听到楚王的话,众人自然都兴奋了起来。

  “大王说得是,这秦国和我们楚国,本来就结怨颇多。如今秦国更是违背天道,滥杀无辜,他们不对民众施加教化,反而把他们驯服成野兽,变成给国家做事的工具。”

  “这样的国家,绝对不会长久。就算我们楚国比不得秦国人野蛮,可是我们这样讲究礼乐的国家,也应该和秦国殊死抵抗。否则到时候,我们将失去我们的国土,封地,臣民和女人。”

  秦国人是否真的野蛮没有文化,六国人自然有他们的一套标准。

  可是在归因于秦国为何强大的原因上,所有的六国贵族都不肯承认是体制的原因。

  六国的贵族对于秦国强大和秦军所向无敌的现实,总是宣称是因为秦国野蛮。

  这只是表面含蓄的话语。

  其实就是说秦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秦国人都不要脸。

  不知道秦国人面对这样的评价答应不答应,可是六国人反正是对此信以为真。

  打不过总要找点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开脱。

  楚王和众多臣子就这个问题达成了一致。

  他们要重整军队,振作起来,和秦国的二十万兵马来个殊死抵抗。

  过会儿,楚王又问,“不知诸位以为,何人可拜为我楚之大将军啊?”

  众臣听到这个,那像是手脚都被烙铁烫了一番似的,一个个又开始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低头互相窃窃私语几句。

  偌大的朝堂,站满了穿著各色袍子的臣子,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毛遂自荐。

  上一次楚国战败,众人心知肚明败因不在于秦国的太子有多么‘神’,而在于楚国指挥调度滞后,人心不齐。

  大家琢磨一番,都想到了同一个人。

  “大王,臣等以为还是应该让项氏一族的人来担任主帅。”

  楚王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他知道项燕的本事,如果当时楚国人都愿意听从他的话,这个时候,就是他把剑架在秦太子的脖颈上了。

  景仪听到众臣提名项燕。当即一颗心吊在了嗓子眼里。

  上次项燕本来就差点成功了,这次要是真的让他成功了。

  到时候还哪里有他这个丞相的位置?

  景仪本想阻止。

  可是楚王却大手一拍,率先宣布结果。

  “好。那就在项氏一族的人中挑选。诸位以为谁可挂帅呢?”

  “自然当是项燕,难道还有其他人比项燕更合适吗?”

第309章 我们可是贵族

  一些老臣和忠梗之士早就看不惯朝堂上乌烟瘴气的样子,这些人都只是嘴上说说要让楚国强大起来,嘴上说要抵抗秦国。

  可是一到需要用人,出兵,纳粮的时候,恨不得找个地缝把自己藏起来。

  这时候,朝堂上忠义的声音响亮了起来。

  其他人畏惧这股气焰,再加上楚王负刍尚在主持大局,一个个只能暂时退却。

  很快,楚王负刍就亲自命人去请项燕。

  负刍本来想自己亲自去请项燕,可是他害怕自己在半道上遭遇什么危险。

  于是负刍只能派自己的心腹太监去项地去请项燕回来了。

  说起来这项燕自从败给秦国的太子,自认为愧对江东父老,就辞官带著家中老小回到了自己的老地盘项地。

  这里是他们项氏一族的族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

  可是回到项地的项燕,根本无法面对战败的耻辱,所以他从此开始郁郁寡欢,十分苦闷地躲在家里。

  其孙子项籍在远离了寿春,回到了项地之后,那自然是解脱了。

  从此他就开始和同族的兄弟们驱赶牛羊,猎犬,射箭,比力气,打架,一起在河里脱光衣服洗澡,把衣服晾晒在大石头上。

  这种日子在他看来简直是幸福的不能再幸福了。

  而且他又不愁吃穿,整天就是吃了玩,玩了睡。

  半年过去,整个人像一头壮实的小野猪。

首节上一节218/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