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03节

  286.

  只有很少数的强者,胆敢站在他的身边。

  他完美地践行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对权力贪婪,可是对自己也够狠,每天都要求自己将当日送达咸阳城的奏章处理完毕。

  但是即便如此,他已经灭掉了四个国家,建立了超越历代秦王的功绩,还是日日夜夜、马不停蹄地给他的事业添砖加瓦。

  但是他又从不对自己感到满意,总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

  如此的心态,导致天底下基本上没有他能看在眼里的人。

  可是即便如此,秦王有着诸如此类许许多多的缺点。但是因为处在至尊的王权之位上,嬴政的这种精神,很快就从权力的顶峰,一层层地向下传导。

  就像是水波一样,只要中心的能量够强,能够不断地向外推送力量,水波就不会散。

  秦王政用他自己的实力、精神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所有人都没有想过,偌大的天下,会有这样的一天。所有人都听命于他一个人。

  有些人从未开口说过要缔造什么精神,铸造什么魂魄,可是一动手,就凝聚了一整个秦国人。

  唯一不足的是,就苦了天下人。

  有些人是甘愿苦的,他们从中找到了做事的乐趣;有些人是半推半就的;有些人则完全是叫苦连天,他们不愿意受苦。

  在反对秦王政这种文化政治压迫的人群中,力量最强大的并不是那批不愿意受苦受累的人,而是那群单纯感到不服的人。

  他们并不愿意接受秦王政的把人当做牲畜奴隶一样的统治,尤其是不愿意秦王政的那种思维。

  凭什么全天下所有人都给秦王政一个人当牛做马。

  那些反抗的人,此时正分散在各个地区。

  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能帮他们解答心中的疑惑。

  现在,六国的民众基本上也在半推半就听从他的命令。在他们了解到秦王用着奖励的方法,鼓励他的将士开疆拓土,所以他的将士们把他的话看作比生命都更加重要的东西。

  时间一久,六国的百姓便都对秦王政这个人敢怒不敢言。

  怨恨就这么积压在心底。

  湍急的河流在渠道里快速的奔腾,流向远方。途中沉积下的砂砾石子,只是暂时地淤塞在河底的水坑以及石缝隙之下。

  中原大地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铁镐翻土时打击在石头上,在旷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平地上矗立起一座座宫殿、楼观,锯木的声音天不亮就开始响动;修建驰道的人,日出开始就擎着火把,被聚拢在一处,开始推着石碾压平道路,壮士们的吼声在广袤僻静的大地上响起。

  放眼天下,此时独有颍川郡新郑城一带是一片静好。

  盛春时节到了,啄木鸟在树林间跳跃,布谷鸟在河谷间鸣唱。

  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田间地头耕作,三三两两的人散落在田间堤坝上。

  悠扬的牧笛声伴随着潺潺缓缓的流水,一同往东边地界上飘去。

  车内,一个头戴秦国独有文官帽,身穿黑袍,颧骨高高凸起的男子掀起车帘,他望着窗外的旷野。

  青山像是一道翠蓝色的屏风,村庄里的人家,房屋一堆一堆,星罗棋布列在农田周遭。绿水萦绕着村郭,鸡鸭鹅都在岸边觅食。

  妇女在炊火煮浆水,有的在岸边用皂荚清洗衣物。

  “这一路过来,我看到不少地方,有的因为地震,房屋倒塌,农田被毁;有的则因为旱灾,田间颗粒无收,春种时百姓无处下脚,只得举村迁徙。”

  “只有新郑城这一块,天朗气清,民众捣衣作食井然有序。这都是太子的功绩。”

  冯去疾走下马车来。

  笔直的道路上,列满了官与兵。

  他们都受过严格的训练,敛声屏息,没有一丝声响。

  出行队伍排列在笔直的驰道上,两侧只有低矮的花草,根本不见大树。

  是以在大道上,能够对前方的状况一览无余。

  到这个时候,秦国的国力迅速膨胀,秦国的九卿,其出行仪仗队伍,已经不亚于楚国的丞相。

  冯去疾在新郑城郊附近就地歇息了一会,整理好行装,这才命令士兵们往新郑城的方向前进。

  秦王派遣冯去疾,亲自来新郑察看新郑、长葛一带的情况。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秦王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自从春祭大典上,嬴政率领百官祭祀上天,当他祭祀完毕,发现这么大的日子,自己最牵挂的人却不在,而且逢年过节,某些人居然一个字都不往家捎。

  嬴政便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冯去疾作为少府,替秦王管理他的府库,在嬴政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非常高的。

  当他要来新郑的消息一传到新郑。

  上至扶苏,下至军中诸将,都有些惶惶不安。嬴政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干就干好,干不好就滚。

  如果是因为个人的原因,导致某些事情按期没有完成,又或者是事情的过程有误,都会遭到弹劾。失职事小,一朝落为阶下囚,那可就大不妙。

  这么多年来,没有谁人例外过。

  所以当接到冯去疾要来新郑的消息时,很多人都战战兢兢,立刻回头去检查所有秦王下达的任务有没有纰漏。

  就是在冯去疾抵达的前一天晚上,新郑城里大部分将官、秦吏都在加紧忙活,唯恐哪里出了问题,被冯去疾给查出来。

  这一天天还没亮,扶苏就在等着迎接冯去疾。

  扶苏也不知道冯去疾是来做什么的。听说人到了城门口,便派遣蒙恬和李信把冯去疾从城外请回来。

  冯去疾见到扶苏后,首先是对扶苏一顿夸赞,随后当众向众多将士传达了秦王的口谕,秦王对所有的将士都会给予嘉赏。

  而这也是此次冯去疾来新郑的主要目的。

  “原本天下人对我秦国多有不服。唯独此次太子一战,以少胜多,打得天下群雄噤若寒蝉,不敢再有任何狂悖之词。”

  “因为太子此战得胜的缘故,如今齐王建和楚王负刍都在向大王请求割地求和,以求苟安。大王说,天下大势已定。只等待厉兵秣马,一举灭掉齐国和楚国。”

  “不过,我来到新郑的路上,见到百姓行而不避我秦军,城中百姓也对太子只有歌颂,没有怨言。臣此次回朝之后,一定会向大王禀报,太子是治世之能臣。”

287.第278章 喜讯(求打赏月票全订!)

  287.

  治世之能臣。。。。

  这五个字从冯去疾口中说出来,扶苏自己都心里犯嘀咕,何况堂内还有蒙恬、李信。

  蒙恬家族两代在秦为官,功勋卓著,地位颇高。家族伴随着秦国历经了昭襄先王杀白起,后又经历了秦国多次内乱,眼见秦王不断加强自身权力,确保在秦国独尊的地位。在这些过程中,蒙家的后人可太懂君臣相处的道理了。

  就是李信,他也觉得这些话非常精要。虽然是夸赞吧,可是都说的是实话,让人心里不会产生像听人说阿谀奉承之词时的厌恶感。

  而且每一句都说的很精炼,几乎不肯多吐露一个字。

  于是,一句治世之能臣让原本热闹的迎接场面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信默默站在一边。

  扶苏闻言,也是很快就反应过来。

  “此次外出戍边,本就是奉命行事,扶苏岂敢不尽心尽力。”

  别人听到冯去疾的话,都莫名感到担忧,总觉得冯去疾是来发难的。

  扶苏却觉得,自己是不是接下来有什么好事发生。

  冯去疾闻言,面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又问扶苏,“太子此番一役名扬天下,声威传播四海。咸阳臣众闻之,无不膺服。只不知太子如今已然打退进攻的楚军,却不知太子打算下一步要如何呢?”

  扶苏面对秦王或者位高权重的臣子时,总是一副儒家乖学生的模样,腰身挺地笔直不说,双手总是端在腰前,让人看着就喜欢。

  扶苏微微思忖,大概知道冯去疾此次来是干嘛的了。

  “我年纪轻轻,难堪大任。此次大胜,一靠天时,二得秦国诸位将军同心协力,这才侥幸赢得这次大胜。根本称不上什么名扬天下。”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扶苏从未考量过。”

  冯去疾听了,扬首怪异地叫了一声,“哦?太子竟然从未思量过。”

  扶苏肃容,“以我的能力,最多也就是根据斥候来报,提前做出部署。此次完成戍守之责,才是我的份内之事。其他的事,扶苏不敢多问,也不敢多管。”

  “我听说太子命令士兵为颍川、南郡、南阳郡的庶众修筑驰道,修缮城墙和天灾毁坏的房屋,更命令士卒掩埋尸体。”

  这些事情,扶苏没有上报秦王。

  “我当初领命,来新郑城为的就是做这些事情啊。我秦军当初攻城,血流成河;韩楚魏之人自然对我秦军心生恐惧,正是因为害怕,所以才会眷恋旧国。”

  “命令士兵去做这些事,可以消除百姓心中的怨恨。而且扶苏以为,我所带秦军兵力甚寡,要想应万全,只有全心全意先安定后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意外发生。否则一旦后方民生怨,而前方又有楚军虎视眈眈,到时候我秦军必然危矣。”

  冯去疾听了,这才点点头。

  “那掩埋尸体?”

  旁的事情,冯去疾这边自己也可以找到解释理由。但是你一个秦国的太子,去给楚人的将士掩埋尸体。显得扶苏非常异类。

  “如若少府当初主持参与此战,也一定会这么做的。楚人将士的尸体层层叠叠,几乎要堵住道路;鲜血在沟渠里流淌,足有一足之深。长葛城中百姓闻战,惧怕不敢出来。等到战事结束,见到尸体更加不敢出门走动。”

  “我若是不下令掩埋尸体,时至今日,长葛城里便是尸骸遍地,鸟兽成群,不知道谁人敢经过这样的城池?”

  扶苏的话倒也不是夸张。

  对已经投降的士兵进行屠杀,那场面确实很血腥。

  冯去疾听得也喉头微动。

  “我懂了。那太子至今都没有想好下一步如何做吗?”

  扶苏作揖,“只等君父诏令。”

  冯去疾一如既往地神情肃穆。有时候回答得太完美不是好事,骗一般人可以,但是冯去疾却并不相信。

  要是别人,早就高兴地找不着北了。独独太子稳如泰山,可见是内心深处还有更高的山峰想要攀登。

  “此次大王命我前来,一是清查战役缴获,二是按法令赏赐将士,三是代大王察悉边境状况,以为太子不时之需。”

  李信站在一边,根本插不上嘴。听到这一句时,脸上的筋肉忍不住抽搐起来。

  搞什么?还以为少府前来是来发难的,结果是为太子备不时之需。

  扶苏感觉冯去疾有意诓他,他倒是始终对嬴政忠心耿耿。

  “可我已经在奏疏上写明,楚人半年之内,绝对不敢再重整旗鼓进攻。只要我能继续在边境守足半年,等到秋收日到了,粮草一足,届时我秦国就可以大举攻打楚国。”

  冯去疾还是不信。

  他非常害怕。一旦太子有反意。他是第一个倒霉的人。自从听到扶苏在前面立了大功,冯去疾就一直战战兢兢。

  “这么说,太子始终是按照当初在咸阳时制定的计划来行动的?”

  扶苏还是双手交叠,安放在腹前,一副乖乖男孩的样子。

  “这是自然。我只是太子,手中最多掌握来自楚国的军情战报。其余的一无所知。我现在只能守住城池,这样做才是不辜负君父。至于其他的部署,我没有想过,只等君父的诏令。”

首节上一节203/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