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96节

  信瞪大双目,“一个个都看我做什么。太子说的是事实。我们秦国一贯主张实用,且不说儒家学说的很多理论会导致国家产生祸乱。现在的儒家,已经被诸侯国都抛弃。”

  “一个根本无法使用的学说,还整日对外吹嘘,我看只会使得儒家学说更加一文不值。”

  “而且老实告诉你们吧,我们秦法家,从来都不是对儒家嗤之以鼻,而是将其作为祸源看待。”

  “按照儒家的那种做法,君王把民众放在肩膀上。你们觉得这可能做到吗?很多时候,儒家只是说得好听罢了。”

  “人性本恶。贫贱的人尚且不甘心于长久地处在贫贱的地位上,何况地位高的人,又怎么会甘心把自己放在比民众更低的位置,甘心将他们托举起来呢。”

  “儒家学说,基本上都是谬路。”

  说到这里,信又冷笑了一下。

  “说起来,当初我们秦法家之所以能够自成一家,实际上,就是看到了儒家的不切实际,所以针对儒家的观点,完善了法家的体系。”

  “儒家主张性本善,而我秦法家主张性本恶。这两者看起来完全相对的理念,其实并不是各自发展起来的。秦法之所以能够帮助我秦国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就是因为秦法看到了儒家的不切实际之处。”

  “某种意义上,儒家算是秦法家的先师了。”

  信露出这样张扬且自信的笑容。

  他们根本看不上儒家。

  众人都纷纷点著头。

  张苍像是被几只大狸猫逼到墙角的老鼠。他坐在扶苏的左手边上,只是看著坐得笔直挺拔的信。

  太子嘴上也说不看好儒家,心里怎么想,很难琢磨。

  张苍一时间找不出话来回怼。

  不管怎么说,他坚信,要爱民,而不是驭民、用民、掠民。

  张苍这个人,还是相当有原则性的。

  他并没有见状就阿谀逢迎扶苏的‘表面意思’。

  不过,谈到这里,扶苏忽而感慨道,“话虽如此,不过先人们的思想,始终值得敬佩。而荀卿,也著实不负天下儒者之大宗师的名号。”

  “战火蔓延了百年,儒家早就被诸侯王抛弃。可是荀卿依旧坚持儒家“民为邦本”的政治主张。”

  “他曾经引用了舟水之喻,认为君为舟,民为水。荀卿认为作为“舟”的统治者,一定要善待“水”。”

  “君王要满足百姓的各类需求:首先,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国家要赈济贫困、帮扶弱者、减免苛捐杂税,使老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再次,荀卿坚持要让老百姓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使自己能由社会的底层逐渐上升到中层甚至上层去,荀卿希望民众内心深处能够产生想过上良好生活的愿望。这样民众才会对国家有信心。”

  “荀卿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当具有一个通畅的流动系统,能够让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阶层的改变、身份的变化,而不是让官位、财富只被一少部分人始终把持。”

  “那样的话,既阻塞了老百姓的期盼而会造成不满,也会对统治者自身构成潜在的危险。而要实现这点,统治者就要做到“隆礼敬士”“尚贤使能”。”

  “只有这样,百姓便会心满意足,统治者这个“舟”也就可以在平稳的“水”上安宁的生存了。”

  “但是这些理论之中,明显有很多地方不合理。”

  “在我看来,人的欲望是永远都无法消除的。所以君王让所有的百姓都心满意足,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而人的本性,自古以来就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人怎么可能甘心于让自己处于卑下的位置。世界上大部分人内心深处,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认为自己要优于其他人。”

  “而之所以造成这些地位上的不平等,资源上的贫富差距,见识上的高低,都是因为出身。”

  “很多时候,人的痛苦,源自于内心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肉体上的劳累反而是次要的,精神上的不安宁,无法调理的欲望,才是痛苦的来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个传统。看破不说破。针对某些和现实重合的剧情内容,请诸位看官老爷们看明白了也就别发太直白的评论。懂的都懂。】

第273章 那就让它活过来!(求打赏月票

  全订!)

  扶苏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沉思。

  信记录著扶苏的话,内心满是对扶苏的佩服,他忍不住作想:

  像太子这样的人,拥有这样的才华,不去著书立说,实在是太可惜了。

  如果太子不用去治理国家,以太子的才华,思辨,完全可以创建出一套自成一家的理论体系。

  “所以在我看来,国家如果施加好的政策,能够做到合理的调理人的欲望,给予人足够的物质生活,基本上就可以做到风调雨顺。”

  “如果君王施加错误的政策,首先导致的是部分人群的欲望追求和大众相违背,随后才会引发财货上的分配不均衡。又因为财货上的不均衡,这会相继引发许许多多的问题。根本上的问题解决不掉,再怎么调配资源,切分利益,根本毫无意义,反而会给民众制造更多的苦难。”

  “所以在我看来,治国最重要的是引导民众。引导百姓除去内心深处不合理的欲望,安分守己。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让一个国家的君王、丞相、将军,上卿、大夫们做到向下看,以为民做事为旨,而不是都将目光往上看。”

  “一旦君王有了难以填补的欲望,臣子就跟著追逐竞位,下吏也会跟著学习攀附权贵以达到目的。”

  “然后下层的民众,他们不得不也走上这样一条路。

  “于是国家里的人都不想靠从事生产来满足吃喝,都想的是用讨好上位者的方式。”

  “但是上位者毕竟是少数,下位者永远都是大多数。”

  “引发民众内心产生不公平愤怒之火的,从来都不是因为下位者食素,上位者食肉。”

  “而是因为食肉的上位者,不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上位者本该食用自己规定下的俸禄去好好照顾百姓,可是却利用权力,谋取不属于他们的利益,愚弄欺诈百姓。”

  “当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之后,腐败就会传导,社会的秩序就会被冲击,犯罪人数激增。”

  “可是,圣人离世已逾千年,现如今,谁又能做到这样的事情?让人们的欲望都得到合理的调理,这其实就是圣贤主张节的来源。”

  “我的老师韩非,曾经师从荀卿。按照这个道理来说,我也算是荀卿的徒孙。”

  “可是我从来都对外不说这一点,因为荀卿始终坚持,君王要施加仁政,善待百姓。如果做得到,就不用说出来。如果说出来要这么说,一旦做不到,到最后,只会失信于天下。”

  张苍先是颔首,不乐意听人这么批判儒家;可是当扶苏说出这些,不止是他,所有人都跟著肃然起敬。

  一开始,张苍觉得,太子扶苏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太横;慢慢地,张苍觉得,太子还是很善待百姓的;但是当听到这个,张苍对扶苏,那就是佩服地五体投地了

  因为他感到,扶苏可以做他的老师了。

  “我心目中的老师,始终只有那一位。他曾告诉我,民应当使其永远处在没有能力的状态,更加不应该让他们有智慧。国家越是教导民众,给他们教授知识。他们知道的越多,就会变得越发狡猾。”

  “民一旦多智,反而会给国家造成祸乱,让国家管控民众成本激增。事实也正是如此,蛊惑人心的,都是读书人。”

  张苍完全没了之前的意气风发。

  扶苏的话让他感到内心深处某些东西被触动。

  就在这个时候,山坡上那两个农夫终于扛著锄头下来了。

  在这种旷野上,轻微的说话声有时候也可以传的很远。

  何况是三个位高的人在谈论家国大事,这声音自然慷慨激越。

  那两个农夫,他们听到了这几个贵人的议论。

  他们对视笑道,“那个看著很年轻的贵人,说的倒是很有道理。读书人最是会骗人,而且脑子聪明的人,越容易干坏事。他们干起坏事来,根本让人掌握不到踪迹。”

  “是啊,我们成安里出来的读书人,好几个最后进了监狱。他们犯下了杀人越货的大罪,害的官府缉捕盗贼追逐了数年。终于找出来了,而且还不是官府破案找到的,有的是他们自己露出了马脚,还有的是自己主动出来承担罪责。”

  【里,春秋战国时期一种非常普遍的居住街道的名称。】

  两人举起袖子,一边闲话,一边望著树下坐著的三个人。

  同处在一片天地之下,人与人的境遇、实力、经历、财富的多少,却是天差地别。

  望著扶苏等人,这两个人眼里只有羡慕。

  这时候,灌夫来到了他们面前。

  “给你们一人一贯钱,要不要?”

  二人一脸懵。

  “贵人这是?”

  “回答我一个问题就行。”

  这两个人听到问题,自然面面相觑。

  因为眼前这个一看就很不聪明的高大壮汉居然问他们,“是否对种地感到满意?是否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

  两个农夫本来挺高兴的,但是听到灌夫的问题,顿时就拉下脸来。

  他们拉起袖子,露出满是老茧的手,脱下草鞋,露出生过疮才因为天气转好的脚。

  “你说呢?”

  两个农夫怒目而视,随后气愤地扛著镐离开。

  至于那一贯钱,他们也没有要。

  灌夫见状,非常气愤,他回来后是这么对扶苏说的,“太子,我知道了他们每天都活的不开心。但是我也知道他们每天活的不开心的根源,也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总是穷困。”

  “不开心是因为爱比较,总是穷困是因为不懂得抓住时机。连两吊钱都不要。”

  灌夫的话,让众人都觉得被电流击打了一样,酥酥麻麻的。

  信忍不住笑道,“太子身边,果然是藏龙卧虎啊。”

  可虎贲卫士们却用非常佩服的眼神看著灌夫。

  农夫的回答,让张苍备受打击。

  他羞愧地低下头。

  心里还觉得那两个农夫坏他大事。如果他们给扶苏想听的答案,那么以后他们就是受益的人。

  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就和扶苏说的一样。

  他们根本不甘心。

  到此,张苍面对现实,不得不低下头来。他现在连提儒家的力气都没有了。

  但是,他知道,事情才刚刚开始。

  如果太子对儒家不感兴趣,那么为什么和自己打这个赌。

  一行人回到了驿馆,但是经历这么一番谈论下来,护卫扶苏的卫兵们总有股子怅然若失的感觉。

  他们再护卫太子时,眼睛里的崇敬只多不少。

  张苍心里不安,到了晚上的时候,见到太子一个人坐在室内看书。

  他便蹑手蹑脚走了进来。

  “诚如太子所言,如今的儒家,根本不能为君王所用。”

  “儒家是死了百年了。死了的东西没有用,那就让它活过来!”

第274章 试探(求打赏月票全订!)

  室内一片安谧,摆放在室内中心位置靠前的铜炉里腾起一袅袅白色的烟雾,用于安神醒脑。

  这股奇香在室内飘荡,轻轻地钻入张苍的鼻腔内,更让他久久回不过神来。

  要让儒家活过来

  这句话在张苍的脑袋里旋转著,整座住屋,也在他眼前旋转。

  面前穿著白色丝制深衣的人,正抬著头望著他,眼睛里没有一丝一毫地玩味。

首节上一节196/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