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5节

  试问国家如果轻徭薄赋了,靠什么征收赋税来供养军队,修建宫室,礼待外宾。

  嬴政看得生气,就把这些竹简一股脑全部给丢在了一边。

  “烧了,全部烧了。”

  嬴政怒斥着。

  茫茫书堆里,扶苏听见这一声暴呵,从睡梦中惊醒,他从竹简堆里爬出来,脸上还落着两道竹简木片的印。

  夏天到了,宫殿内铺着竹席,扶苏看着小篆字体的奏简,慢慢地看到满篇竹简上都是打架斗殴的小人,竟然直接睡倒了在了地上。

  嬴政见他睡眼朦胧,“困了就先睡。”

  两个宦侍看嬴政这意思,扶苏今晚要陪着大王一起睡。他们就牵着扶苏前去内室准备更衣。

  不料扶苏路过铜台屏风,却瞅见门口等着一个人。

  在茫茫夜色之中,他的眼神格外明亮,却又透着一股阴鸷。

  “他是谁?”

  “这位是中书李斯,来为大王呈送奏简。”

  扶苏听到李斯二字,径直往门外走去。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李斯。

  “你就是李斯?”

  李斯有些惶恐,他大概猜到眼前这个穿着正黄色深衣的小孩就是大王的嫡长子公子扶苏。

  “回禀公子,卑下正是。”

  扶苏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穿着褐色袍服的男子,真是个孱弱的书生。可是谁能想到,这样的人敢做偷天换日的大事情?

  李斯闻言,原本站着的人,却忽地蹲了下来。

  原来扶苏的足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带子松了,足衣半脱,而他浑然不觉。

  李斯竟然俯身给他重新绑起了足衣。

  众宦侍见到这一幕,脸上都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容。

  扶苏也颇为意外,他没想到李斯会给他穿鞋。

  “李斯,我记住你了。”

第19章 嬴政和李斯(新书求追读打赏!)

  

  扶苏躺在塌上,脑子里却都是李斯那张脸。

  夜深人静,李斯抱着奏简来到嬴政身边。

  他又为嬴政整理好了大臣们的奏简呈送上来。

  不管什么时代,读书人通常总是能够根据自己的所学比庸常之辈更早发现时世变化的端倪,更早预测未来发展的大势。

  很有些人会通过撰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政见。

  这些人多是些被养在贵族门第之间的门客。

  他们竭尽他们的所学,一起将毕生心血所得,集合撰述在同一篇文章、亦或著书中。

  而最后署名的则是他们的主公。

  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风尚。

  《吕览》就是如此,名为吕不韦所作,实际上是他的上千门客集思广益的智慧。

  而各诸侯国的历代国君,他们除了看奏疏,就是看各国有才华的士人在当时的著书。

  天下名义上有七个国家,可是实际上不少地方边边角角仍然有小的邦国。

  诸侯国遍布,又是诸子百家互相争鸣的时代。

  各种思想充斥横向,鱼龙混杂,优劣难分。

  秦国用法家一跃成为战国七雄最强者。

  嬴政也把握到了法家的精髓。

  法家主张实用,利用人的本性来维护国家的统治。

  法家务实,不会去像墨家一样幻想人人平等;不会像儒家一样倡导恢复周礼、以仁爱为本。

  法家只是顺从了人性,人性本就追逐利益。

  利用好这一点,就可以治理国家。

  通过运用法律来维护各个阶层的实际利益,来尽可能的维护公平。

  这就是秦国能够成为七国最强者的根本原因。

  嬴政作为秦国的国君,自然是继承历代先王的智慧结晶。

  他可不会做什么幻想,渴望对众臣施加仁爱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戴。

  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会从诸子百家之中吸收一些有用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

  所以他经常专门派人去搜罗列国有才华的士人的文章,好看看当今天下有什么贤能之士是真的能够理解他的心中所想的,又有什么人可以在这条一统天下大业的道路上给他指点一二。

  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比如他们秦国的臣子递上来的文章,竟然满口的仁义道德;又如楚国的才士,递上来的竟然是给鬼神写的歌赋;再如燕赵之地的士人,他们目前认为,义是天下最重要的东西,其他的都是次之。

  观一叶,而知天下秋。

  嬴政看到这些文章,就知道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大概如何,又知道不同国家的百姓又是如何作想。

  只是这些日子,他并没有看到什么有趣的文章。

  秦国大臣们之中,也有养名士的,只是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最终是加工成谏文。

  所谓谏文,嬴政把握了要义。谏文就是让你看的时候头皮发麻,豪情万丈,但是看完了之后,却只能颓然坐在地上,茫然不知所措,毫无实际用处。

  一开始嬴政还经常看看这些谏文。

  后来他就对这些谏文格外反感。

  嬴政见到这些奏简,只需要看看竹简外侧刻的名字,就知道内容是些什么东西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宗室贵族里的人都成了名位不等的人。

  占据着公卿侯贵的身份,府中养着死士和门客,可是他们集思广益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这些吹嘘浮夸、毫无用处的文章。

  寡人的三公九卿,未免也太好做了。

  嬴政瞟了一眼这些奏章,当做没看到似的。

  “先放在一边吧”

  “唯。”

  宦侍们战战兢兢起来。

  嬴政见到好的文章会高兴,见到写的烂的文章可是会发脾气的。

  这个时候,李斯开口了。

  “大王,臣近日新得了一篇文章,或许大王会感兴趣。”

  嬴政抬起头,这才发现今日是李斯来值班。

  “你的文采,寡人见识过。能让你看好的文章,想必也不是庸俗之作。虽然如今只在尚书台为中书,可是寡人允许你呈递文章上来。明日一并呈送就是。”

  “大王,李斯今夜来时,已经把文章带来了。”

  嬴政看向李斯。

  他暗想,这个李斯,实在是太懂得揣摩寡人的心思了。寡人当初看他《谏逐客书》写的确实有道理,所以废除了逐客令。

  可是后来细细揣摩他的文章,发现他善于辞令。

  这样的人善于阿谀奉承,并不能当做大才使用。

  但是他又富有文采,学识渊博,所以嬴政给他挑了个合适的地方尚书台。

  几个月过去,他竟然自以为是又揣摩寡人的心意。难不成,他已经看穿了自己厌恶宫中那些王室宗亲以及老旧勋贵?

  嬴政自然生气,他最厌恶别人揣摩他的心意。

  “呈上来吧。”

  李斯能洞穿嬴政的心思,发觉他厌恶那些无病呻吟、虚情假意的造作文章,更能发觉嬴政不喜欢有名无实的勋贵大臣。

  可是,这么聪明的他,又怎么会看不穿嬴政不希望外人发现他内心真正的想法呢?

  今天给嬴政推荐文章,对他来说,又是在拿生命作为政治赌注。

  李斯从自己的褡裢中,掏出一份竹简。

  这是用窄而薄的竹片作成的小竹简,上面都是用秦国小篆一笔一划写成的。字样虽小,可是每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

  这样一手奏简,放在朝中上卿大夫之中的奏章中,那是佼佼者。

  嬴政看出来了,这是李斯为他精心准备的。

  只是嬴政看到这篇文章名为《五蠹》,而文章署名则是韩非。

  嬴政眼前顿时一亮,对李斯的不满一扫而空。

  “韩非?寡人听过这个名字。”

  “启禀大王。韩非此人乃韩国王室诸公子。李斯昔年在先师荀夫子门下求学时,曾经与他是同窗。如今他回到了韩国,可是一直郁郁不得志。”

  诸,庶的意思。

  “整日将自己关起来,闭门著书。这是臣日前得到他的文章,名为《五蠹》。其内容深刻,偏僻入里、发人深省。论说精辟,乃治国之良言。”

  “故臣将他的文章用秦国的文字誊抄了下来,给大王过目。”

  韩非是韩国人,自然是用韩国文字书写。

  李斯精通六国文字,博古通今。

  嬴政闻言,自然满意地点头。

  “善。”

  韩非的文章,可不容易阅读。

  嬴政这一低头看书,就是小半个时辰。

  但他读到韩非的文章时,只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

  “这个韩非,他有大才啊!”

  李斯就猜到,嬴政应该会喜欢韩非的文章。

  读者老爷们,新书期,给点打赏月票,帮忙冲一下新书榜。谢谢大家!

首节上一节15/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