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36节

  184.

  嬴政在章台殿内歌台暖响,有王后在殿中陪着,像是完全忘记了赵高。

  今天一整天,赵高总共才见了嬴政两次,加起来相处时间没有超过一个时辰。

  赵高在殿外掰着手指头细细数着,他非常焦急。

  他再怎么说,也是个男人。不及女人,王后只要在大王耳边随便吹吹枕边香风,大王到时候指不定被迷得七荤八素。

  赵高一整晚在殿外等候,来回踱步。一晚上过去,竟然担忧出来了几根白发。

  天地还处在一片混沌黑暗之中,嬴政已经在王后怀里醒来。

  嬴政虽然不忍心打扰王后,只做手势让宦侍帮自己穿衣服。当王后感到身边的人不在了,立刻也醒了。

  王后披着衣裳,“大王,其实很多事没有必要那么着急。大王稍微睡会再去处置也不迟啊。”

  王后也知道,嬴政之前一直要让李信出征,就是因为急着攻下楚国。

  “欲速则不达。”

  外面还是一片昏黑,鸡蛋一样的红太阳才刚刚在地平线上微微探出些红色的霞光。

  王宫殿宇林苑,地面上浮着腾起白雾。

  章台殿内,一盏盏鲛人灯亮起。

  王后低声说着,嬴政知道王后好意,可是他才不会听。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除去年少不知事的十年,再算上过去在王宫之中束手束脚十年,寡人已经蹉跎了二十年的岁月。若真正算得上得意的日子,也不过近十年来罢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犹如飞矢,眨眼而逝。为了完成大业,寡人得抓紧每一个瞬息,积少成多,这样才奠定伟业。”

  嬴政穿戴停当,对着铜镜看着自己,额前两个隆角高高凸起,鼻粱挺直,胸膛宽大厚实。正是盛年之时。

  “可为了大业,累坏了身体,总不值得。”

  嬴政笑望着王后,拉着王后的手说道,“有王后这句话,寡人怎么都值得。何况欲成就大业,怎么能不有所牺牲呢。”

  “寡人今天就要召见太子、丞相以及诸卿,一同商议制定这防备抵御楚国的大事。”

  嬴政说着,已经准备仗剑迈步离开。

  王后知道,其实嬴政并不希望自己每天都在他身边。因为在大王看来,自己是在让他分心。

  “妾身恭送大王。”

  嬴政听了,面上虽然还舍不得王后,但是心里高兴极了。

  “寡人稍晚再来看王后。”

  嬴政迈着步子奔向前殿处理政务。

  在嬴政看来,男人晚上的战场在塌上,白天的战场则在天下,在朝堂。

  看嬴政走时脚步生风,王后心中嘀咕。‘《德道经》中说,大器免成。可是大王却……这样下去,只怕大王到了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嬴政踏着夜幕褪去的雾气,踩着金色的阳光,已经来到了章台。

  而这个时候,扶苏也早就和一众仆射在山里展开围猎。

  历来一个国家的太子,从小就要肩负起未来国家江山社稷的重任。

  这点辛苦在诸国的太子之中,也根本算不得什么。

  在历史上的太子,评判他们是否成功,完全看未来能否成功继位罢了。

  

  赵高早早就在章台殿中守候,等看到秦王兴高采烈地来,顿时心中石头落了地。

  看来王后没有提让大王杀了自己的事情。

  赵高自然心中暗喜。

  只是一个时辰后,嬴政召见了许多将臣,亦有太子。

  众人都随着嬴政,一同围着坐在沙盘前。

  王贲还在攻打魏国大梁没有回来,王翦也已经闲赋在家。

  没有了王氏父子,现在能主持军政大事的,就独剩蒙武了。

  蒙武坐在嬴政左侧上方,王绾则在右侧上方。

  “都说说看,既然要打防备,要如何以十万军抵挡楚国三十万大军。”

  这种时候,自然得先小辈站出来说话。

  任嚣就很积极。

  “大王,末将以为,这要防备楚国,首先就得在周围重要的城邑上增派兵力,要加修城墙,同时在城中提前储备好充足的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那要在多少座城池增加兵力,又要储备多少粮草呢。”嬴政问着,语气并不善。

  任嚣支支吾吾,随后指着秦国和楚国沿线一带的城池点了五座城池。

  “这城父、阳瞿一带……既然要防备一年,自然要在各城储备一年的粮草。”

  任嚣看着嬴政的脸色,渐渐不敢说话了。

  王绾也看到了嬴政的脸色,他笑呵呵对将臣们道,“将军嚣的提议,很稳妥嘛。”

  殿中的气氛稍有缓和。

  一侧,隗状双目游离,他像是在看着地板上的缝隙。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事实上,此刻隗状的脑海里正在飞快的计算,十万兵马驻守需要用到多少粮草。

  秦军伙食标准是低级爵位和没有爵位的人每天提供一斗粗粮和少量盐;给中级爵位的人每顿饭提供一斗细粮、半升酱和菜汤,一天吃两顿饭。

  这里面还有更加细致的划分。

  如果没有划分的细致,没有等级之间的区别,将士们又怎么会在战场上有斗志呢。

  一个将士一天算一斗中等粮。

  一年一万斗。

  十万将士那就是……

  隗状飞快地算着,一边捋着胡须。

  殿中任嚣看着大王的脸色,变得谦恭谨慎起来,不敢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今天李信也到了,大王命他来,他岂有推辞之理。只是他也不好再冒头争夺功劳。

  只等着大王垂爱,到时候真正攻打楚国时能够记得他就行。

  “寡人一向听说,楚国人好内斗。楚国国中人心不齐,朝中政局动荡不安。楚王弑兄夺位,本就为人所不齿。像这样的国家,难道也值得这么兴师动众,居然要在数座城池防备。”

  “此举未免太过长他人之威,反而显得我秦国惧怕区区楚国。”

  “我秦国防备楚国只是个缓兵之计罢了。说到底,还是要给秦国争取时机整顿粮草和兵马好一举歼灭楚国。”

  “可为什么在尔等看来,这仅仅是防守楚国却是要去打一场硬仗。难道你们都和王老将军一样,都老了,认为非得六十万才能攻打楚国?”

  “攻打楚国,寡人只要看结果。”

  查地图搞清楚秦国进攻楚国的路线,花了好多时间。下一章稍候。

185.第183章 屈原也就不会死了(求打赏月票!)

  185.

  “至于这防守的代价,自然是越低越好。尔等也都知道,战争连续数十年,秦国国内也元气大伤,如今寡人之所以愿意等候一年,为的是能够在未来一举灭掉楚国和齐国。”

  事实上,长平之战秦国虽然赢了,可是秦国也元气大伤。亏得有文信侯主持秦国朝政,这才给了秦国休养生息的机会。

  嬴政不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他故意把难题丢给这些将军们。

  这是嬴政近年来养成的习惯。

  他发现居于上位者,不可对下太过仁慈。只要对他们严厉苛刻,他们总会想到办法解决问题。否则寡人一旦讲究情面,他们便容易生出偷懒的心思,各种想办法拖延。

  嬴政说罢,众人都把目光落在殿中的黑衣少年身上。

  太子正安静地跪坐在边上。

  对于楚国,此前秦国就发动过数次攻打楚国的战争。对于天下,秦国一直都是采取逐步蚕食吞并的战略。

  几十年来,一直都是秦国占上风,楚国没有占到便宜。

  在秦国最后发动灭亡楚国的两次战役之中,其实都是针对原先楚国的东部地区发动总攻。

  嬴政会对楚国如此轻蔑,实属正常心理。朝中许多大臣,也都是和嬴政一样的心态。

  天下三分之二的国土都已经属于秦国了,这时候去攻打一个楚国,谁都会以为胜券在握。

  相形之下,反倒是王翦有些太过与众不同,他竟然提出攻打小小的楚国要花费六十万大军。

  正是在这两个显得有些极端的选择方案中,扶苏给嬴政进献了相对折中且明显胜算更大的方案,所以扶苏才得到了机会。

  这是秦国的朝堂,能挤着坐在嬴政身边的人,都是大有才华之士。

  他们也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正因为能够看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这些人才佩服他们的太子。

  他在一个非常玄妙的时机关头,为秦国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将秦国将士们的可能伤亡数量降到最低,更给战胜楚国增添了胜利的筹码。

  最要紧的,他才十七岁。

  面对嬴政的压迫,众人不约而同将目光看向当初提出这个奏议的人。

  扶苏感到身上背着无数道从四面八方刺来的目光。

  一抬首,却见嬴政也正望着他。

  “儿臣以为,这十万大军,用于安抚镇压当地百姓即可。”

  “太子的意思是,我秦国用十万兵马根本打不过楚国吧?”李信忍不住说着。

  满朝文武,只有他有把握敢用二十万攻打有三十万兵马的楚国。

  而太子居然提议用十万兵去抵御随时有可能进攻秦国的楚国。

  “倘若三十万大军真的要攻打我秦国,太子打算如何用十万兵马应对呢。”李信也算是代替众人开口问话了。

  “不需要应对。”扶苏早就把诸侯国都看得透透地,这些没落的诸侯国,并不是被秦国打败,只是被他们腐败堕落所拖垮,国力消耗殆尽,而秦国这时候还很强大,所以秦国才能灭了六国。

  “楚国的朝政,仍旧由诸多世家贵族把控。屈景昭三家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势力,除此之外,就是新晋贵族项氏、宋氏等。”

  “对这些贵族来说,打仗并不是好事情。”

  “只要一打仗,就会有很多平民庶族之辈从战事中崛起,对于这些老旧贵族来说,如果他们有实力,自然不用惧怕会有人晋升来夺取他们的地位。”

  “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首节上一节136/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