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31节

  殿中又是一片沉寂。

  扶苏相信,只要嬴政心动了,一切都好说。

  比起给自己一个机会来到朝堂上表现自己,扶苏可不仅仅满足于在文武大臣面前秀一下自己的想法;折服嬴政,让他采纳自己的意见,才能挽回历史上那场损失惨重的败局。

  在历史上,秦王政灭掉魏国,本来是在灭掉燕国之后的事情。

  可是因为少了一个燕丹,少了一个荆轲刺秦,攻打燕国就像是拿木耒平地一般,根本毫无悬念。

  燕国根本没有阻挡的实力,更加没有这样的意志。

  当强大的秦国打到燕国的家门口扫略一空,燕王喜只是带着燕国百姓一路北上逃跑。

  与此同时,攻打楚国的战事,也被提前了。

  扶苏现在的想法就是拖,一来给秦国保留实力,二来给自己寻找机会。

  在历史上,明年的秦国将发动两场伤亡惨重的战争。

  其中一件现在就在发生,那就是王贲攻打大梁。

  史书上没有记载大梁的百姓到底因为水攻死了多少。只有‘王贲水攻魏都大梁,城坏,斩魏王假,魏灭亡。’

  短短几句话。

  可是现在扶苏知道的,大梁城里已经死了的不下五万人。

  更不要说等到城都被水攻坏了,大梁人又要死亡损失多少。

  而另一件战事,就是扶苏眼下极力阻止的。

  ‘楚将项燕大破李信、蒙恬于城父,秦军大败,七都尉战死。’

  这个历史记录,短短几个字,仍旧是非常可怕的。

  在秦律中,对于将士带兵出去作战有着严格的规定,高级指挥官不可离开营地,阵前带兵的最高指挥官只有都尉衔的将官。

  而一都尉带领的兵马,有一万人。

  七都尉战死,意味着有起码七万人的军队数量遭受重创。

  可是拿这个死亡数量和当时李信、蒙恬带兵攻打楚国的二十万数据去比较,相当于秦国在攻打楚国的战事上直接损失了一半兵力。

  这是非常可怕的数字。

  以二十万兵力去攻打楚国,绝对不是秦王政和李信二人的异想天开之举,他们绝对是选用了最精锐的军队前往。

  最精锐的队伍,往往是指青壮年组成的。

  一个国家最中坚的力量,损失了一半。

  也就不怪嬴政后来不再任用李信。

  反而不知道那场战争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同样出兵攻打楚国的蒙恬却没有受到秦王对其能力的质疑,后来嬴政非常重用蒙恬。

  看着嬴政心动了,扶苏心里自然满是自豪。

  当然,让嬴政采纳自己的意见,也是提升自己在朝野中声望的最快、最佳方式。

  权力的本质,其实来源于信任。

  “用十万的兵马,如何能够应对楚国三十万精锐的敌袭。?”

  扶苏的想法这回终于对上了他的胃口。

  但是扶苏年纪浅,经验匮乏,他能顺利执行?

  “君父,儿臣愿意带十万兵马,亲自前去阵地防守。这一年期间,儿臣愿意以性命担保,这楚军绝对从我们这里拿不走一城一池。”

  这样的话在朝堂上说出来,倒是让一众秦国男儿血脉贲张。

  嬴政虽然欣赏扶苏的血性,可是一听到性命二字心中莫名难受。

  这种话能说出口吗,晦气!

  “如果真的要防守,筹备兵马粮草,一举吃掉楚国和齐国。倒也是个妙招。诸臣以为,朝中除了太子,还有谁能够胜任这件事呢?”

  扶苏顿时像被踩贬的鞠,满腹的话卡在了脖颈里。

  朝中诸位武将,一个个互相看着。

  这秦国多少年来,从来都是只打不防,大家都擅长的是攻城略地,几时又去做过防守的事情。

  而且是以十万兵马去防守三十万随时可能进攻秦国的军队。

  朝中一片寂静。

  李信早就脸色发绿,不说话了。

  这回败在太子手里,他能怎么样,只能是认了。

  诸将之中,蒙恬最先站了出来。

  “大王,臣愿往。”

  见识过太子本人带兵出征时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部署安排后,蒙恬相信太子的主张是绝对可行的。

  至于这防守的事情,家父蒙武多年来专门负责后方防备以及安抚管辖城池的事宜,自己和父亲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

  也是时候让自己报效大王对自己的提携之恩了。

  自己身上没有太多军功,却蒙获大王的器重,将自己不断擢升,成为能够带领数千将士的将军。

  底下的人一直都在质疑自己的能力,这些年来,他听手下的人窃窃议论也听够了。

  任嚣、屠唯二将闻言,二人对视一眼后也站起上前,“大王,臣也愿往。”

  其他将官也纷纷站了出来。

  这些人都很聪明,他们看出来了,说是防守,其实还是要打仗。只是这次是守着城池打,为的是给国中争取准备的时间。

  只要有仗打,那就是好事。

  这些将官都是闲不住的人。

  嬴政看着扶苏,他正站在角落里,脸上散发着绿色,整个人非常幽怨似的。

  “那你们可愿意宾服于太子?”嬴政问着众人。

  蒙恬听了,自然是欢欣鼓舞,“臣见识过太子之能,自然愿意听从太子调遣。”

  其余的将臣都不敢答应。

  任嚣则想借机给太子和诸将都有一个台阶下。

  他没打过仗就是没打过,但是要得听劝。

  “大王,太子乃尊,我们乃卑。我们本就都该听从太子调遣。只是太子年少,经验不足这是肯定。”

  “如果太子要带着臣去打仗的话,若是太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臣等到时候自然会力谏太子。”

  “尤其是在太子安全这些问题上,臣等都知道太子以国事为重,若是太子不顾自己的安危,到时候臣等可就难办。”

  “大家说,是不是?”

  任嚣说的话,正中大家的心坎。

  出兵打仗,本来就是团结合作的事情,不是让你一个人出去耍威风、卖弄智谋的。

  如果你只想一个人调兵遣将,不把我们这些臣子多年带兵打仗的经验当回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又怎么能够服从你的号令。

  众将都对任嚣的话表示赞同。

  大家都把目光看向扶苏。

  扶苏……

  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感动过,所有人都把他当个宝贝,给他机会。

  他怎么能错过。

  “旁人的话,我肯定都要听。任将军的话,我却要考量再三。不为什么,味儿太冲,说的好似我堂堂太子是个刚愎自用之辈。”

  众将闻言自然哈哈大笑。

  这话接地气,大家都喜欢。

  任嚣脸色一窘,可是心里开心啊。而且太子能公然这么调侃他,可见是没有暗暗记恨他所以才会当着大众的面讲出来。

178.第176章 它们两在做什么?(求打赏月票!)

  178.

  这是嬴政继承王位以来上朝会最开心的一次。

  虽然在大殿之上,嬴政没有办法用太多方式表露出来。

  可是等到朝会结束,众臣一退下,嬴政回到章台宫里,立刻换了一条宽腰带,系得极松散。

  他摘下沉重的王冕,叉着腰,望着咸阳城,不住地在殿里踱步。

  时不时大笑几声。

  章邯从来没见过大王这么开心,本来自己还对今天朝会发生的事情有些好奇。

  太子能够说服大王用四十万的兵马攻打楚国吗。

  以自己这些年陪伴在大王身边的经验来看,这件事能够成功的概率几乎是微乎其微。

  虽然过去,自己在其他军队中做事时一直都听说大王英明神武。

  可是当走近大王时,却发现大王平日里很喜欢独断专行。

  可是大王独断专行,却又往往都是对的,这就让章邯不得不服。

  那么现如今,大王都明说了,他最多给二十万兵马攻打楚国,只有李信畏惧大王的斥责,迎合大王的心中喜好。

  众臣早就沉浸在多年战争胜利的喜悦之中不可自拔,大家都很轻敌。

  少有的有识之士虽然想要劝谏大王,但是当李信这样的名将包揽下此事后,众臣中便再也没有人敢反对这件事。

  只有太子,他愿意冒着触怒大王的风险,提出明显更为合理的主张。

  要是大王听从了太子的主张,未来攻打楚国,绝对是万无一失。自己的建议也一定是显得非常中肯。

  而大王选择了听取李信的话,如果赢了,到时候显得自己识人不明;可如果李信战败了,那大王到时候势必输了颜面。

  越是地位越高的人,越是把颜面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了解了这个道理后,章邯自己都战战兢兢的。

  他在心里是希望太子能够成功的。

  看大王眼下这种状态,像是李信成功了。

  哪怕是大王,也逃不过人之本性。大王确实心胸宽广,能够容忍他的谤议、谏言、面刺。可是大王也和正常人一样,也喜欢旁人对他说好听的,喜欢旁人的吹捧、夸赞、臣服。

  都说李信不聪明,可是在自己看来,李信这人真不愧是秦国两代郡守之后。

  他这么懂得逢迎揣摩大王的心意,根本十分聪明嘛!

首节上一节131/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