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143节

  朝廷没有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非但没有斥责桓温的过分之举,反而还根据战功嘉奖。

  但试想一番。

  桓温伐蜀之前,不经朝廷批准,擅自兴兵。

  后来又因为与朝中的执政不和,擅自带兵行北伐之时,这更是令朝野大震。

  这些行为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任性”来形容,而是狂妄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

  ……

  ……厂.

第126章 朝堂之争,孙绰上书!(第2更求订阅)

  举个例子。

  桓温伐蜀,这就相当于后世的某国太平洋舰队总指挥,在未曾得到本土的命令之时,忽然发了个消息说我要灭了一个国家,然后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便直接把一个国家给灭了。

  这对于某国而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事实上。

  当初桓温在事后能有让朝廷有所犹豫,不但没有斥责,反而还对其嘉奖,已经算是极为宽厚遍数历朝历代,任何拥兵自重擅自出兵的将领,胆敢做这样的事,哪一个有下场好的?!

  当然。

  之所以对桓温宽厚,只要也是因为朝中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压制或者制衡。

  故而面对桓温种种出格的举动,朝廷也只能忍气吞声。

  但迁都之时,是绝对不可能!

  但……

  满朝上下,衮衮诸公,谁又敢这个时候站出来,反驳桓温呢?

  在桓温上疏的当天晚上,范汪派遣家中奴仆来到梁山伯的府邸,言及想要邀请梁山伯过去宴饮。

  梁山伯当然知道,这是范汪及其身后的人着急了。

  但他也没有故作矜持。

  而是言及明日必然前去。

“五零七”  第二日的时候,梁山伯在去了西府点卯后,下午便前去范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

  范汪果然提及了此事,言语之中对于桓温的迁都之事表示担忧。

  诸如我等好不容易在江东安定下来,虽确实会偶尔思念北方的家乡,可如果现在让他们抛弃家业到荒芜的地方,很有可能会引起动荡。

  话里话外,都是希望梁山伯能够婉言劝阻桓温,放弃迁都之念。

  而梁山伯自然是安抚。

  说此乃桓大司马的决定,我区区一介参军又如何能置啄?

  东拉西扯。

  梁山伯就是没有说到实际之处。

  最后到了深夜,梁山伯提出告辞。

  而范汪也没有得到梁山伯的任何承诺,只能望着梁山伯离去的方向,徒然兴叹。

  下来几日,梁山伯便闭门在家,不问世事。

  而朝堂上,因为桓温的上疏,已然是闹的沸沸扬扬。

  ……

  建康之北的台城,也就是禁城,此城便是王城皇宫,与外城有一道内城墙相隔。

  东晋谓朝廷禁省为台,故称禁城为台城。

  晋元帝在王导辅佐下立宗庙社稷于建康,以东府为禁城,很是简陋。

  后来的元、明二帝,也未曾扩建,直到成帝咸康年间方才开始扩建,大兴土木,使得原本简陋的宫墙有了内外三重。

  外重宫墙之内,一般布置着宫中的一些机构和驻军,第二重宫墙内则是机要官署,东边为朝堂和尚书省,西边则是有中书省、秘阁以及皇子所居住的永福省。

  而第三重宫墙内,才是真正的皇宫内苑之所在。

  前面是朝区,有着太极主殿和与它并列的东堂、西堂。

  太极殿是上早朝的地方,而东堂和西堂也有着类似的作用。

  后面则是内宅寝区,首先是皇帝所居住的式乾殿,此又被称之为中斋,而后面一些则是皇后所居住的显阳殿,虽只是殿的名称,但实际上却都是建筑群,很是庞大。

  此外,则是一些皇宫内的设施,诸如花园、池塘之类。

  而此时,在太极殿中。

  正在进行着一场气氛十分凝重的朝会。

  皇帝司马聃坐在宝座之上,旁边则是褚蒜子皇太后垂帘听政。

  崇德太后褚蒜子在二十一岁时就成了皇太后,而今也才三十八岁。

  当时他的儿子司马聃两岁时便登基帝位,因为皇帝太过年幼,在司徒蔡谟等官员的请求下,褚蒜子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在太极殿悬挂白纱帷幕听政事。

  升平元年时,司马聃加元服,时年十五岁表示成人,皇太后便让其亲临国政,而自己则是以妇人之身不能参与政事为由,打算离开太极殿。

  只是。

  司马聃而今虽已经成人,但却体弱多病,加之从小长于妇人之手,性情有些柔弱,所以现在虽然已经十九岁,但尚且还不能处理国家大事。

  因此皇室的事情,仍旧还需要由皇太后处置。

  若是大事,则是由辅政大臣,也就是琅琊王司马昱来处理。

  而今。

  因为涉及到大事,因此皇太后也被请了出来,在太极殿一处偏位上悬挂白纱帷幕,听取今日的政事。

  但见此刻在太极殿中,文武百官全都聚集。

  尚书仆射王彪之、侍中张凭、高崧、右将军王羲之、中领军桓秘、大司马桓温、司徒司马昱等全都赫然在列。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在此,当然是在一起商讨桓温的《请还都洛阳疏》一事。

  桓温旧事重提,再一次提及要迁都。

  可衮衮诸公自然不可能答应。

  因此他们虽然明面上没有拒绝,但话里话外却都是言及迁都之难,殊为不易。

  桓温早知他们会找借口,因此在上朝之前就已经和郗超及其手下的智囊商议好了对策,因此此刻直接说道:“当年先王开始建立大业时,雄心玄圣,领土有九州之广,官制有九服之多,既重视中央地区也关心边远州郡。”

  “正是因为决策英明,处事公允,所以后来成为万国之冠,统御四海。”

  “而今……臣虽然平庸拙劣,才干不足以成大事,然而既然位居人臣之极,便应该担起重任。臣愿意竭尽全力,充当先锋,披荆斩棘,收复旧土!”

  “臣要求自从永嘉之乱以来流落到江东的人们,全部往北迁徙,以充实河南地区。”

  “朝廷将资助他们恢复旧业,让他们返回故乡,同时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教导他们做人的原则,对他们尽到礼数,从而使文武都得到宣扬,信用得到流通。一旦民间的根基打了下来,那么自然就会初步做到纲举目张。”

  “到了那个时候,陛下建立章法,飞扬旌旗,坐在金銮御驾里,携带身着朝服的大臣们一道渡过长江,如此一来,天下百姓谁不欢欣鼓舞?!”

  桓温洋洋洒洒,一番长篇大论。

  说到最后,他继续说道:“臣也知道……朝堂上衮衮诸公都对温行此事很是疑虑,可这世上任何人行非同寻常的大事,都是会被大家怀疑!”

  “臣不想多说什么,惟愿陛下能够看清臣的忠心之所在,痛下决心,赋予臣成功复兴朝廷的重任!”

  “这件大事一旦办成,那么陛下的功勋将比前代君主更为盛大,堪比周宣王当年的中兴. ..如果不成功,那所有的罪责臣都一力抗下,即使是事后遭受烹杀,也绝对心甘情愿!”

  话及此处。

  桓温深深一躬,拜倒在地。

  殿堂之上,所有的朝臣们都是满脸震惊和惊慌之色谁能料到,桓温居然把话说到这个地步?

  他是想要干什么?

  难道是真的打算行迁都之事吗?!

  不成功便成仁,哪怕是遭受烹杀也心甘情愿……这样的迁都决心,让所有朝臣都为之心悸。

  一时间。

  偌大的太极殿内,人人色变。

  甚至因为惶恐,许多人连呼吸都下意思的放缓。

  整个殿中,变得落针可闻,寂静无比。

  他们想要反驳,可这个时候……

  面对如此决心的桓温,谁又敢站出来说话?

  就在众多朝臣为之惊惧,坐在白纱之后的皇太后也是下意识攥紧手中帕子,高座皇位之上的皇帝司马聃脸色苍白,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

  正值此刻,忽有一道声音响起

  “臣,有话要说!”

  这道声音并不大。

  但在此刻寂静的太极殿中,却显得是那么的清晰。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想要回望,但终究念及着此刻身处太极殿中,因此并未回头。

  但……

  听着这道声音,有些熟悉的人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道身影和其的名姓

  “孙卿,你想说什么?”

  皇太后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她透过白纱帷幕,看着那道在殿中的模糊身影,立刻询问道。

  说话之人。

  赫然正是梁山伯的老师,刚刚回到建康,被朝廷加封为散骑常待,领著作郎的孙绰!

  但见孙绰开口道:“大司马之言,臣1.3以为不妥!”

  说罢,他不等太后询问,便径直说道:“当年中宗之所以能够登基,并非完全顺天应人,主要依赖的还是万里长江的天险可守,可自从丧乱以来,河洛之地早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中原也是一派萧条!”

  “自我等衣冠南渡以来,迄今为止已然数十年之久,历经了几代人,如果真的迁都,那么中兴之后的诸位先皇之陵墓,又该如何处置?”

  “大司马之言虽然确实是想光复旧土,可一旦迁都,百姓都会因为返回旧日家园的局面尚且还遥遥无期,但首先要面对的便是危险不安定的担忧,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能立于局面的稳定呢?”

  “臣的愚见是……大司马若当真想要迁都,便应先派遣真正的将帅之才镇守洛阳,扫平梁州许昌一带,好好清理豫州地区。”

  “待到运漕的水陆通畅,开垦农田的积蓄也已丰富,危险都被扫清,如此方能慢慢的商讨迁都事宜……而现在,洛阳尚且还处于危险的境地,我们怎能将陛下和朝廷置于危险的处境之下呢?”

  “所以,臣以为大司马之言,并不妥当!”

  ……

  …….

首节上一节143/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