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72节

  然而,桓温却半点不嫌麻烦,反而在看过信后,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带着些许得意,朝桓豁说道:

  “朗子(桓豁字),你瞧,我就说熙儿离不开老夫的帮助,开口就要一百万支箭。”

  桓豁不知道什么叫作傲娇,但桓温此时就是这么个状态。

  “阿兄,河东战局事关重大,我等应当鼎力支持,依愚弟之见,不如就给熙儿送去吧。”

  桓豁笑着说道,桓温的性情,他又怎么不会了解。

  过去桓温、桓熙父子之见虽然亲近,但总让人觉得有隔阂,究其根源是因为桓熙势头太猛,让桓温这个当父亲的压力很大。

  如今桓熙向桓温求助,也让桓温有了被需要的幸福感。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桓温同样清楚这一战的重要性,他虽然不能亲自领兵北上,增援桓熙,可是,也愿意为桓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唉!罢了,就依你的意思去办。”

  桓温故作叹息,随后看向周琼,说道:

  “你且在城中歇息一晚,明日一早,我会为你备下一百万支箭,三万张弓。”

  说着,桓温又询问周琼道:

  “此行带了多少人马?”

  周琼坦言道:

  “有五十骑。”

  桓温闻言,皱眉道:

  “这点人马如何能够运送军资。”

  桓豁接话道:

  “阿兄,依弟之见,不如选派一员大将,领兵护卫军资北上,如果熙儿在前线少了人手,也可以让其留下助战。”

  桓豁这番话简直说到了桓温的心坎里,他无法亲自领军驰援河东,一是担心燕国趁着自己北上,偷袭洛阳。

  其次,是因为桓温的加入,必然导致指挥权的混乱。

  一个楚公,一个梁公,一旦意见相左,到时候将领们究竟要听谁的。

  遵桓温之令,得罪桓熙,领桓熙之命,又惹桓温生厌。

  桓温知道桓熙素来都有主见,而他身为父亲,更不可能对儿子唯命是从。

  因此,桓温只能分兵,让一员大将带兵前去支援。

  梁、楚两国真要联合作战,就必须双方的统帅在身份上不对等,一如桓温北伐,桓熙以王猛为梁军主帅,率军驰援。

  王猛再怎么被桓熙看重,在关中如何的位高权重,也只是桓家的臣子,他在桓温面前只能建言献策,至于真正拿主意的还得是桓温。

  如今桓豁建议派遣一员大将护卫军资北上,顺便在桓熙麾下听命,也是同样的道理。

  桓熙不怕梁军在桓温麾下时,被桓温当作填线宝宝,桓温也不担心桓熙会让楚军白白送死。

  毕竟无论是梁军,还是楚军,都是桓家的兵。

  桓温颔首道:

  “也罢,有心送佛,要送到西天,我与熙儿骨肉至亲,休戚相关,身为父亲,又怎能坐视他独力面对燕、虞联军。”

  周琼闻言大喜,他只是奉命前来求借弓矢,没想到居然还可以拉回去一支援军。

  桓温没有理会周琼的欣喜,而是看向桓豁,问道:

  “朗子,既然是你提议要派遣一军,北上增援,不知心中可有人选?”

  桓豁笑着说道:

  “阿兄心中自有人选,又何必问我。”

  桓温见状,命人取来笔墨,对桓豁道:

  “不如你我将那人的姓名写在掌中,看看是否想到了一起。”

  这种事情桓豁当然不会拒绝,只见兄弟二人短短数笔便停了下来,相互摊开,只见二人的手掌上各自写了一个毛字。

第346章 楚国增援

  楚国将领之中,姓毛的并不多,在洛阳,更是只有毛穆之、毛安之兄弟二人。

  桓温与桓豁相视一笑,他们都清楚,对方所指,便是毛家兄弟中的兄长,毛穆之。

  毛穆之算是桓温麾下为数不多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外姓将领。

  当初桓豁南下奔丧,便是将留守洛阳的任务交给了毛穆之,毛穆之处事谨慎,倒也没有出现什么岔子。

  留守后方,无错便是有功。

  毛穆之也因此更受桓温、桓豁的器重。

  如今需要一员心腹领兵北上,在桓温不方便,而桓豁放不下叔父的架子,不愿在桓温尚在人世的时候,主动请缨,前往桓熙麾下俯首听命的情况下,能够独当一面的毛穆之,便成为了不二人选。

  桓豁当然知道,兄长的这份家业,迟早要交给桓熙,因此,他虽然端着长辈的架子,但也没忘了与桓熙交好。

  譬如准许其子桓虔去往关西,也比如,今天多提一嘴,让桓温派遣大将,率军护送军资,顺带为桓熙助战。

  这件事情,将来必定会传入到桓熙的耳朵里。

  此前提醒桓温,要限制王猛的权力,也是匆匆桓家的利益出发,担心桓熙过度信任外人,导致宗族内部不睦,而并不是要存心给桓熙添堵。

  当然了,就算桓熙误会,桓豁也不害怕,他毕竟是桓熙的叔父,桓熙总不能对王猛说:必杀此老贼,为先生出气。

  只要桓豁行得正,坐得直,桓熙再怎么讨厌他,也得捏着鼻子认下这位叔父。

  不过,以桓熙的性子,桓豁真要是行得正,坐得直,也不可能真的厌恶他。

  毛穆之被人领来桓温府邸的时候,周琼已经不在楚公府。

  相比较桓熙堂而皇之的占据未央宫作为自己的府邸,桓温可要谨慎得多,他并未搬入洛阳的宫殿,而是在城中另置了一处府邸。

  毕竟洛阳是西晋真正意义上的国都所在,如今桓温正在重修洛阳宫室,就是在为迎回天子作准备,桓温又怎会鸠占鹊巢。

  “末将拜见楚公。”

  毛穆之先向桓温行拜礼,待起身后,又向桓豁躬身一礼。

  桓温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截了当的说起了整件事情:

  “熙儿在河东作战,缺少弓矢,如今写信求助于我,我欲派遣穆之领军,护送弓矢北上,如有需要,可留在河东作战,不知穆之意下如何?”

  毛穆之还能有什么想法,自然是内心欣喜不已,只是脸上却要强装镇定。

  他毕竟是楚国的将领,而不是梁国的将领,如果一听说要前往桓熙麾下听用,便高兴得难以自持,桓温又该如何作想。

  至于毛穆之的欣喜,倒也可以理解,不是所有人都像桓豁一样,有着叔父的这一层身份,无论是桓温当家,还是桓熙主政,未来的桓家,桓豁都能占据重要地位。

  也不是所有人都像郗超一样,既是桓熙的第一位幕僚,又是桓温的谋主。

  毫无疑问,在桓氏建国以后,朝堂上会出现三股重要力量。

  其一,便是宗室,其二,便是以王猛为首的原梁国将佐,其三,则是以郗超为首的原楚国将佐。

  对于毛穆之等人来说,如果不出意外,他们都必须通过郗超来与桓熙搭上线,因为桓熙常年在北方,无法亲自维系其在南方的人脉。

  而桓熙实际上,也正是假手于郗超,由他代替自己结交楚国文武大臣,维系彼此的关系。

  如今桓温要让毛穆之北上,在桓熙帐下听用,虽然只是暂时的,但也是给到了毛穆之直接与桓熙加深感情的机会。

  作为楚国的将军,又怎会拒绝这个能与楚国世子增进情谊的机会。

  “末将听凭楚公差遣。”

  毛穆之正色道,在他脸上,看不出半点喜悦之情。

  如果是别的时候,桓温或许会觉得毛穆之心思太深,但现在既然是要毛穆之独自领军,桓温见状,反倒是觉得毛穆之宠辱不惊,果然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

  毕竟领军之人,不说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至少不能因为这点事情,就失去了表情管理。

  桓温点点头,缓缓说道:

  “熙儿的麾下并不缺少骑军,穆之,我分你一万精锐步卒,切记,熙儿虽为梁国之主,亦是我楚国的世子,你在抵达河东以后,应当遵从军令,不可擅自行事。”

  毛穆之哪敢在桓熙面前自作主张,他一直是一个有分寸的人,毛穆之原本以字行于世,被人唤作毛宪祖,但与桓温的母亲孔宪名字中的宪字撞上了,因而不再让人称呼表字。

  桓温也正是知道毛穆之懂分寸,才让他去的河东。

  至于只带步兵,桓熙麾下不缺骑兵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桓温可舍不得他的那些宝贝骑兵,哪怕是亲儿子都不行。

  南方不是没有产马的地方,滇马也是马,但是气候、环境,确实不适合战马的生长,滇马就属于是矮脚马。

  一群骑兵骑着矮脚马冲锋,怎么想,怎么觉得怪异。

  楚国现在的骑兵,都是当年桓温用人口与桓熙交易得来,来之不易,桓温当然舍不得将他们调去河东。

  不过,说实话,桓熙其实也看不上桓温的那点骑兵,不仅数量少,战斗力相比较梁国的精锐骑兵,相差太远。

  光是坐骑,楚国骑兵配备的都是当年张重华赔付给桓熙的军马中,质量最差的那一批,如何能与梁国的大宛马、吐谷浑马相提并论。

  毛穆之在应下桓温的叮嘱之后,便被带去了周琼歇脚的住处。

  桓温给了弓矢,给了兵,还得需要毛穆之与周琼二人规划路上的行程,沿途在那扎营。

  每天走多少里的路,一共多少天的行程,就得带上相应数量的粮草。

  好在桓温并不缺粮。

  如今正值秋收时节,就连已经恢复了元气的洛阳,都迎来了一次久违的丰收。

  实在是当年桓熙与苻健将洛阳祸害得太狠,二人瓜分了洛阳的百姓,致使此地荒无人烟,当初周成丢了徐州,迁来司州,也是以颍川郡作为老巢,只以五百人镇守空荡荡的洛阳。

  就在其余各地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这份喜悦,河东郡的百姓却感受不到。

  这自然是因为吕婆楼在援军并未抵达的情况下,面对来势汹汹的桓熙,只能选择坚壁清野。

  河东郡,安邑盐池西段,梁军大营。

  桓熙恼怒道:

  “吕婆楼该死!”

  虞国此前坚壁清野,也就注定了,不管是谁获胜,都得背上救济河东郡百姓的包袱。

  好在只是一个郡的百姓,当初凉州受灾,桓熙不也一样挺了过来。

  相较于占据盐池能够带来的利益,这点付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问题是,现在桓熙正在前线打仗,自身因为朱序三万骑兵的加入,粮草可能会出现短缺问起。

  而在河东郡,很多家庭是没有余粮的,如今因为坚壁清野,没有了收成,民众现在就得指望着官府展开救济。

  桓熙是真讨厌坚壁清野的做法,原时空中,桓温北伐,入侵关中,前秦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虽然最终击退了桓温,但也造成了一场大饥荒。

  “子良,赈济灾民之事,还是要让你费心,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能饿死了人。”

  桓熙当面叮嘱权翼。

  这件事情如果办得好了,无疑能够为他挽回河东郡的民心。

  由于桓熙此前不干人事,既要独吞盐利,又强征河东郡的百姓前去劳役,民众对他存有怨言,也是正常的事情,虽说桓熙下令减免赋税,但是并不足以让河东郡的百姓完全放下。

首节上一节272/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