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73节

  如今,虞军烧了他们的庄稼,而梁军赈济他们,等同于虞国要将他们置于死地,而梁国对他们有活命之恩。

  相信经历了这次的事情后,河东郡的百姓就能由衷地将自己视为梁人。

  当然了,以苻坚的性情,一旦虞国获胜,他肯定也会积极赈灾。

  权翼心中叫苦,他既要主持营中后勤,还得负责赈济灾民,桓熙这是看着好用,就把他往死里用。

  在桓熙面前,以二人之间的关系,权翼有些事情不需要伪装,桓熙见他愁容满面,笑着提醒道:

  “子良,莫要忘了,这也是计划的关键一环。”

  权翼闻言,只得点头应下。

  送走权翼,桓熙又担心起了梁国今年的收成。

  根据王猛此前的汇报,说是许多郡县的官员派人观测庄稼长势,预测是个丰年。

  但就像模拟考试再怎么出色,还得高考看成绩。

  究竟是丰年,还是歉收,深刻影响着桓熙明年的计划。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能够在夺取河东郡后,稍作休整,而后在明年一鼓作气,灭亡虞国。

  桓熙走出帅帐,遥目西望,沉思道:

  “景略,你现在又在忙些什么?是在教导阿满吗?”

  这般想着,桓熙不自觉又思念起了远在长安的妻儿。

  连他都是如此,更别提是军中的将士们了。

  ‘这场仗不能拖延太长时间。’

  桓熙暗道。

第347章 母子对话

  阿满作为梁国的世子,对于他的教育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

  可在桓熙离开关中以后,梁国的军政大事都压在了王猛一人的肩膀上,他其实根本就无暇分身去教导阿满。

  好在阿满的先生足够多,虽说王猛抽不出时间,而权翼如今又在河东,但是还有谢安能够言传身教。

  谢道韫自然是放心的,她们谢家的小辈们都是三叔一手调教出来的,包括谢道韫自己。

  当阿满黄昏时,回到椒房殿向母亲请安,谢道韫根本就不问他的学习情况,只是提了一句:

  “离开尚书台的时候,可曾去向王先生道别?”

  王先生便是王猛,谢道韫作为桓熙的枕边人,当然清楚王猛在桓熙心中的重量。

  梁国能有今日的强盛,离不开王猛的励精图治。

  作为阿满的母亲,谢道韫实则希望阿满能够更多的出现在王猛的身边,听从教导。

  因为谢安本就是阿满的叔公,哪怕没有老师的这层身份,谢安也会毫无保留的支持阿满。

  阿满与王猛增进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毕竟这也是桓熙所希望看到的。

  “回禀母亲,王先生虽然公务繁忙,但总会抽出时间与孩儿说会儿话,孩儿每天前往尚书台,先会向王先生问安,离开之时,也会同他道别。”

  阿满乖巧的答道。

  谢道韫满意的点点头,不愧是自己与桓郎的嫡长子,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待人接物,实在挑不出毛病。

  这般想着,谢道韫看向香孩儿,如今桓熙的嫡次子香孩儿也来到了椒房殿读书识字,相比较兄长的聪慧,香孩儿其实也不蠢,就是比较懒散。

  如今趁着母亲与大哥说话的空隙,又分了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谢道韫轻轻拍了一下香孩儿的脑袋。

  “哎哟!”

  香孩儿摸着小脑袋,轻轻叫了一声,见母亲看着自己,只得吐了吐舌头,又握住了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谢道韫无奈道: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阿满闻言,嘴角不由扯了一下,结果却被谢道韫瞧了个正着:

  “你在笑什么?”

  谢道韫沉声问道。

  阿满不敢在母亲面前撒谎,只得如实道:

  “孩儿只是记起了父亲曾说的一句话。”

  谢道韫大感好奇:

  “说来听听。”

  阿满瞥了一眼香孩儿,这才轻声道:

  “阿爷说,能投胎在母亲的肚子里,便是我们兄弟在出生前努力过的结果。”

  谢道韫听了这话,恼道:

  “为父不严,怎能与你说些这种歪理。”

  阿满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反而认为父亲说的很有道理,香孩儿能够生在桓家,哪还需要再去努力。

  当然,阿满也有私心,他不希望香孩儿太过出色。

  虽说桓熙与桓济已经和解,在阿满出生后,也开始让桓济参与朝政,可是总会有些风言风语传进阿满的耳朵里。

  有桓熙这位父亲做榜样,也别指望阿满能够发自内心的喜爱香孩儿这个同母弟,实际上,反倒是韩嫣生的庶弟,更讨阿满的喜欢。

  因为这个庶弟实在威胁不到阿满的地位,毕竟父母之间的感情,有目共睹,谢道韫的正妻之位无可动摇。

  也正因如此,谢道韫才会真正意义上的疼惜那些庶出的儿女。

  只有在自己与儿女的地位不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正妻才可能向庶出的儿女们展现慈母的一面。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自从阿满进门,幼娘就已经心不在焉,时不时地瞟向阿满。

  至于洛娘,她完全就是在椒房殿里混日子。

  反正除了椒房殿与母亲李媛的寝殿,洛娘也没有别的地方去,倒不如留在椒房殿与周幼娘做个伴。

  眼见时候不早,谢道韫放了课,在孩子们欢呼雀跃着离开时,又将阿满留了下来,谢道韫问道:

  “尚书台即今日可有大事发生?”

  实际上,桓熙不仅是将谢道韫视为贤内助,还会将一些军国大事说给妻子,听取她的意见。

  就如同慕容英之于拓跋什翼犍。

  其实桓熙不是不知道后宫干政的危害,可如今是乱世,一旦自己征战在外,有什么意外发生,而阿满又还年幼,且桓温早逝的情况下,还是需要谢道韫来主持大局。

  桓熙所为,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锻炼谢道韫的政治能力,将来可以不用,但谢道韫不能没有。

  如今桓熙不在关西,谢道韫之所以不在明面上过问政事,那是出于对王猛的尊重,可她也会难忍好奇心,通过阿满了解国事。

  谢道韫从来不是一个只会在深闺里吟诗绣花的妇人。

  原时空中,她甚至在丈夫摆烂,寄希望于神明的情况下,自己亲自出面,招募数百家丁,加以训练,以抵御孙恩的乱军。

  阿满也习惯了每天回到椒房殿,与母亲说一说自己在尚书台的见闻。

  “母亲,再过几日,河套地区的五万胡人即将抵达长安,今天尚书台的大臣们就在争论,是否要让这些胡人在长安歇脚。”

  谢道韫点点头,她知道这件事情为何会引起争论,五万河套胡人南下,而今长安周边并没有多少军事力量,一旦这些胡人闹出乱子来,只怕难以收场。

  可如果不让他们在长安休整,又担心这些胡人觉得自己被视作外人,从而生出怨恨。

  “王先生是什么看法?”

  谢道韫直接问道。

  阿满回答道:

  “先生说了,长安不能乱,故而,必须让胡人立即东出,不得在长安停留。

  “至于他们因此生怨,自有父亲出面安抚,大不了王先生等人事后遭受父亲训斥,罚些俸禄为胡人出气。”

  谢道韫不禁感叹道:

  “王景略,真良相也,阿满,能得到他的辅佐,这是你们父子的幸事,也是苻坚、慕容等人的不幸。”

  阿满对此深有同感,但他还是戏谑道:

  “母亲,这种话你可不能与外人说,免得父亲不喜。”

  阿满要得到王猛的辅佐,可不得等桓熙死后。

  谢道韫自知失言,反倒瞪了阿满一眼:

  “你明明知道为娘不是这个意思,却还要拿这话来挤兑我。”

  说着,勒起衣袖,便要好好教训这个越发有主见的长子。

  阿满见状,连忙逃之夭夭。

第348章 梁国贤相

  王猛出生于晋成帝太宁三年,也就是公元325年,如今三十二岁,实际也只是比二十六岁的桓熙年长了六岁而已。

  可是从面相上看去,王猛却要比实际年龄苍老了许多。

  尚未破晓,卧房内,王猛的妻子借着昏暗的烛光,亲自侍奉丈夫洗漱。

  早些年,他们夫妻有过贫贱的生活,王氏在王猛发迹之后,虽然已经养尊处优了许多年,但是有些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夫君,你的鬓间又冒出了白发,妾身为你拔了?”

  王氏轻声细语地说着,不等王猛回答,便小心翼翼地替他将白头发拔了下来。

  王猛无奈道:

  “我如今年过三旬,已经可以自称老翁,鬓间生出白发有甚稀奇,往后就别再拔了,再拔下去,总有一天非得让你拔秃了不可。”

  在外人面前,王猛是权倾朝野的王令君,是梁公的先生,但在妻子眼里,绝不会因为他如今的身份而畏手畏脚,正如当年王氏不曾嫌弃他只是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一样。

  “梁公常常叮嘱,让夫君保重身体,切勿劳累过度,怎料夫君却都当成了耳旁风,昨日又忙碌到后半夜才肯歇息,待梁公回来,妾身非得向他告状不可。”

  桓熙过去没少在王猛家里串门,因此,王氏与他也是相熟的。

  王猛长叹道:

  “话虽如此,可梁公不在关西,大事小情,又有哪一件离得开我。”

  王氏提醒道:

  “夫君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难道就不怕他人非议?

首节上一节273/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