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主动移师,向安邑盐池西段的梁军大营靠拢,自然是因为时间并不站在虞国的一边。
他之所以要等到三天之后再拔营,并不是为了给被北方的燕军充足的休整时间,而是在等来自河套的消息。
一旦苻坚在银川击败了谢艾、邓遐,能够顺势南下威胁关中,李威便可以放心与桓熙僵持。
对于桓熙来说,盐池再怎么诱人,也比不得关西的安危重要。
桓熙必然会选择退兵,无需李威冒险与他交战。
李威只需要尾随在后,将桓熙礼送出境,便能够一举收复失地。
当然,一旦苻坚在银川战败,形势就将逆转,李威就不得不硬着头皮与桓熙作战。
虽然嘴上说不能指望慕容恪,但如果真要是让李威对上桓熙,虞国获胜的希望还是得落到慕容恪与他驰援河东的五万步骑身上。
作为客军的燕人,才是这场梁、虞两国围绕河东郡展开争夺的胜负手。
第316章 无甚大事
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河套战场的消息,桓熙也不例外。
别看他在人前表现得很从容淡定,仿佛成竹在胸,实际上,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迟迟没有等来好消息,桓熙内心为此焦虑不安。
诚然,他很信任谢艾的军事才能,可是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做不到料事如神。
南北朝的白袍将军陈庆之够厉害吧,还不是让东魏将领尧雄追着打。
陈庆之两次进攻东魏,都被尧雄击败,更是丢了南梁的江北重镇白苟堆。
谢艾固然出众,但苻坚也不是个草包,况且谢艾麾下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也就只有那一万人的百保鲜卑,而苻坚除了五万仆从军以外,还带走了五万虞国精锐。
假使谢艾真的败给了苻坚,其实桓熙也不会感觉到意外。
真要是对河套战场胜券在握,桓熙必定是要将河西鲜卑一并征调前来河东,而不是让赵俱征发三万河西鲜卑前往陇关待命,一旦谢艾战败,则立即驰援高平川。
如今桓熙只征发关中三万州郡兵,以及一万关陇突骑,并没有过分削减关西的防卫力量,足以表明他的真实想法。
这样的日子对于桓熙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当然,关中也不是没有好消息传来,至少慕容英便顺利为桓熙诞下一女,母女平安。
虽说慕容英这已经是第三胎了,可在没有剖腹产的古代,女人生育也是在闯鬼门关,娄昭君在生第四子高时,就险些难产毙命。
慕容英诞下一个女儿,实际上桓熙是高兴的,慕容英不同于他后院的其余侧室,这个女人曾是代国的王后,如今又是代国名义上的王太后。
桓熙也担心她索要得更多,譬如正室的地位。
谢道韫为桓熙生下了两个嫡子,一直以来,替桓熙将未央宫里的大小事宜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桓熙即使一年半载不回家,也不必担心家中之事。
这样一位贤妻,桓熙当然不可能将她废黜,更别提阿满表现出来的聪慧,也让桓熙大为满意,除非阿满此后泯然众人,否则桓熙绝不会轻易变更继承人。
毕竟无论哪个朝代,储君的更迭都会伴随着内部的倾轧,造成政权的不稳。
桓熙原本还计划,一旦慕容英生下的是儿子,往后就不能再偏宠她,得让她明白自己的地位,也是要让谢道韫、阿满母子安心。
不过,在慕容英只是诞下女儿后,这些疑虑也随之烟消云散。
好消息不仅是这一件,郗超从襄阳送来喜讯,乐氏诞下一女。
郗超按照桓熙的吩咐,已经找到了几名预产期与乐氏临近的孕妇,准备一旦乐氏为桓温添丁,就抱去女婴替换。
毕竟桓温已经率军北上,襄阳城里,郗超有司马兴男的支持,可谓一手遮天。
但乐氏的肚子争气,生下的就是一个女婴,让郗超白忙活一场,而乐氏也不必遭受骨肉分离之苦。
毕竟桓熙完全能够容下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他只是放心不下那些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的人。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今好消息接踵而至,桓熙很担心老天爷突然给自己来个大的噩耗。
深夜,正当桓熙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时候,权翼带着一名自长安而来的使者,匆匆赶了过来。
“梁公,权中书带着长安来使,正在帐外求见。”
帅帐外,谢玄大声通禀道。
桓熙闻声,顿时睡意全消,如果不是紧急情况,权翼不可能前来打搅自己休息。
他立即冲着门外喊道:
“阿羯,让子良(权翼)速速进门。”
话音刚落,帅帐的门帘被掀开,率先进门的正是桓熙的小舅子谢玄与心腹大臣权翼,跟在二人后头的则是周楚之子,周幼娘之兄周琼。
桓熙见到周琼,朗声笑道:
“我道是哪位使者,原来是阿琼在替先生奔走。”
周琼先是向桓熙恭敬行礼,而后道:
“琼之祖父、父亲,都在为楚公、梁公效力,琼虽不才,亦愿为桓氏赴汤蹈火,受梁公驱使。
“梁公有所不知,不久前,琼已受王令君的征辟,任职于幕府。”
桓熙早就授予了王猛开府之权,许他自行征辟幕僚。
周琼年满十六,是在今年年初进入的王猛幕府。
如果是别人征辟了周琼,桓熙肯定会心生猜忌,毕竟周琼的家世背景不同于常人,他是益州刺史周抚的嫡长孙,阿满的未来妻子周幼娘还是他的亲妹妹。
但既然征辟之人是王猛,桓熙也只当是周琼的才能获得了王猛的青睐,他对王猛可以说是绝对的信任。当然,王猛也对得起他的这份信任。
桓熙此时急于知道究竟关中发生了何事,他不再寒暄,而是问道:
“莫非是银川有了消息?”
周琼还未答话,权翼便朗声笑道:
“臣恭贺梁公,谢艾来报,银川大捷!苻坚已经退兵!”
桓熙惊喜不已,若不是有谢玄、周琼在场,只怕是要一蹦三尺高。
周琼拿出王猛的书信,正欲递给桓熙,桓熙却不接,他道:
“明日正午,再来送呈于我。”
周琼、谢玄面面相觑,不知其意,唯有权翼能够体察上意,对桓熙的心思了然于胸。
翌日,正午,桓熙正在与薛强对弈,还有许多河东士人在场。
桓熙的棋力很高,当年他奉桓温之命前往建康拜谒何充,就曾在棋盘上杀得张玄招架不住。
虽然此后他很少与人下棋,棋力退步许多,但也绝非薛强所能抗衡。
正在薛强疲于应付桓熙凌厉的攻势之时,权翼带着周琼前来求见,为桓熙递上王猛的来信。
桓熙接过信封,拆开来看,看罢,便默默收起,不作言语,而是继续云淡风轻的与薛强对弈。
在场之人不知究竟是何事,为此抓耳挠腮,心里痒痒。
薛强也因王猛的来信而分心,臭棋频出,不多时便被桓熙屠了大龙。
输棋后,薛强长舒一口气,他壮着胆子问道:
“梁公,可是河套有了消息?”
不仅是桓熙,这些河东士人也在关注着河套的战局,一旦桓熙因为谢艾战败而撤出河东郡,这些人的宗族必将在苻氏收复失地之后,迎来他们的报复。
桓熙只是点点头,重新将信拿了出来,平静道:
“无甚大事,不过是谢、邓二人在银川破敌罢了。”
第317章 福祸相依
银川之战,是谢艾、邓遐两个人打的,但是这逼,却让桓熙一个人给装了。
周围人或是欢欣鼓舞于银川之战的胜利,或是惊叹于桓熙宠辱不惊。
他们崇敬的目光,让桓熙很受用。
其实以桓熙的身份,已经不需要再去人前显圣,彰显自己的不凡。
哪怕他写一首打油诗,都能被身边的近臣奉为传世佳作,因此,桓熙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抄诗了。
谢道韫问起时,他只推脱是在忙于军国大事,无暇诗词小道。
毕竟诗词这一门艺术,是需要日积月累,讲究的就是一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平日里都不去构思,又哪能偶然间迸发灵感。
帅帐之中,人们关心的已经不再是梁国在河套地区的胜利,反而津津乐道于桓熙的那份从容淡定。
权翼哪怕明知道桓熙早在昨夜就已经提前得知了这份捷报,但还是惊诧的奉承道:
“河套大捷,而梁公不改颜色,这份修心养性的功夫,古来又有几人可及。”
桓熙只是轻描淡写道: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苏洵还晚了好几百年出生,这番道理自然是出自桓熙之口。
众人无不叹服他面对这等大胜,也能泰然处之的气度。
权翼更是感慨道:
“此乃醒世恒言,为将之人,都应效法。”
周琼望见这一幕,终于明白权翼为何能够盛宠不衰,成为梁国群臣中,仅次于王猛的二号人物。
而谢玄则不由摇头叹息,有王猛、权翼这两座大山压着,自家叔父谢安只怕难以出头。
不过权翼奉承归奉承,可桓熙的那番话还是让谢玄深受启发。
桓熙呈风头的劲也过去了,他从站起身,离开棋盘,对众人说道:
“河套大捷已经是过往之事,眼下,我们应当致力于在河东郡再打一场胜仗。
“想必苻坚败走河套一事,也应该被李威所知晓,他别无选择,必然前来向我军挑战。
“慕容恪虽然并未南下,但是此人不可小觑,诸君不得盲目乐观,必须脚踏实地,不可飘飘然。”
众人闻言,齐声应诺。
正如桓熙所预料的那般,李威此时也已经收到了有关河套的战报。
“天王怎么可能会输!”
帅帐内,李威烦躁地踱着步。
苻坚可是将国内的精兵强将一股脑都给带去了河套,怎么就会被谢艾、邓遐打败。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这个消息,还是吕婆楼特意从安邑赶来,告诉的他。
吕婆楼拽住李威的衣袖:
“建宁公,现在不是追究原因的时候,如今你要做的,应该是封锁消息,以免动摇军心,影响将士们的士气。”
李威止住了脚步,连连点头道:
“广平(吕婆楼字)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