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07节

  毕竟真要等没有绢布用来赏赐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给将士发钱。

  桓熙如今只恨自己大学读的是文科,否则,如果能将化肥饬出来,也就不用再考虑休耕轮作,可耕的土地也将倍增。

  但以他那可怜的知识储备,显然是不可能的。

  桓熙问了赵阿五许多,临走之前,从怀中摸出一串铜钱,大概百余枚,交给两个孩子,笑着道:

  “新年登门,没有带上礼物,这些钱留着给你们买小食。”

  小食便是零食,说罢,桓熙与赵阿五一家道别,转身离开民宅,卫士们也纷纷跟了上去。

  孩子们得了铜钱自然欢天喜地,却被赵阿五给收了去,他们如何肯依,吵闹着道:

  “这是大将军给我们的,阿爷不能抢走!”

  赵阿五无奈道:

  “我再给你们一串铜钱,但这是大将军所赐,怎能让你们拿去买了小食。”

  两个孩子又欢呼着笑出声来。

  赵阿五一家,算是关陇百姓的一个缩影,正因为百姓们有了盈余,他们具备消费能力,同样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而桓熙如今也已经开始收取商税,税率不高,为百分之五,暂时仅收住税,不收过税。

  所谓住税,就是指入市交易所收取的税额,桓熙将交易限制在郡、县、乡特定的场合,以便管理,及收取商税。

  而过税则是行商们带着商品走南闯北,通过税关时缴纳的商税,桓熙暂时不征收商税,也是在鼓励商品流通。

  当然,如果有朝一日,商业蓬勃发展的时候,税收政策又会发生变化。

  桓熙回到未央宫与长乐宫之间的军府,王猛听说消息,赶忙寻了过来。

  “主公,灌钢法有消息了。”

  王猛难掩兴奋的说道。

  没办法,实在是桓熙催得紧。

  灌钢法虽然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出现,但并没有就此普及,知道此法的人并不多,王猛当年行商的时候,曾经在荥阳郡听说过此法,便派人东出探寻,还真就给找到一名懂得灌钢法的匠人。

  人如今正在送回关中的路上。

  桓熙听王猛仔细说起,也是忍不住一阵兴奋。

  他可一直盼能够以灌钢法取代炒钢法,来进行甲仗的锻造,毕竟以炒钢法所得到的钢铁,质量实在不堪。

  在桓熙的焦急等待中,司马兴男一行人也即将到达江陵。

  桓温一清早就将自己饬得干干净净,为此,他甚至有好些时日不曾亲近女色,就是担心司马兴男回来时,被她看见自己一副纵欲过度的模样。

  虽然受到桓熙的刺激,尼姑庵去得少了,但在司马兴男离开后,桓温的生活过得还算自在,无拘无束。

  可时间一长,反倒开始思念起了妻子。

  没有人在自己面前一口一个老奴呼来唤去,周围都是一张张阿谀奉承的嘴脸,桓温却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有道是小别胜新欢,夫妻这么多年,除了桓温伐蜀的时候,还是头一次分别这么久,也难怪桓温不适应。

  当船只从江雾中现身,逐渐靠向渡口的时候,站在甲板上的司马兴男望见桓温,高兴地呼喊着老奴。

  桓温也兴奋地朝她挥手道:

  “公主!老奴在这呢!”

  船只靠岸,司马兴男抱着阿满率先走了下来。

  “老奴!快来!看看你家阿满!”

  桓温也乐呵呵地跑了过来,迫不及待地伸手道:

  “公主,快给老奴抱抱阿满。”

  司马兴男将孩子交到桓温怀中,嘴上还在叮嘱:

  “你可小心着点,若是磕了碰了,我可饶不了你。”

  “知道了,知道了。”

  桓温不耐烦地敷衍着,随即满心欢喜的低头打量着自己的孙儿,哪知道阿满如今已经可以伸手抓东西了,一把揪住了祖父的胡子,还给扯了两下。

  在桓温面前,可比他父亲桓熙要大胆得多。

  桓温龇牙咧嘴,口中叫着:

  “哟哟哟哟.”

  实则在与阿满玩乐,见阿满在自己怀中咿咿呀呀笑着,桓温只感觉一颗心都要被他融化。

  在阿满与洛娘之间,桓温是有明显的喜好,毕竟一个是嫡长孙,一个是庶出的孙女,别说是桓温这样的权臣,就是寻常士族,也会有偏爱。

  他只是看了几眼洛娘,称赞她长得像母亲,却抱着阿满不肯撒手。

  一直等回到了临贺公府,阿满哭闹起来,司马兴男才从桓温手中夺了过去。

  “没见孩子饿了,还抱着不撒手,莫非你能给他喂奶。”

  司马兴男将阿满递给乳娘。

  乳娘抱着孩子要往偏厢哺乳,桓温也跟了上去,却被司马兴男从后头揪住了胡子:

  “老奴!人家喂奶,你跟去作甚!”

  “哎哟,公主,轻着点。”

  司马兴男的手劲可不是阿满那样的婴孩,桓温是真的痛。

  他解释道:

  “我就想多看阿满几眼,没有别的想法。”

  司马兴男这才松了手,她哼道:

  “你给我坐着,现在屋里没有了外人,与我好好说说,我去了长安这么久,你都是上哪偷的腥!”

  桓温闻言,顾不得梳理他的胡须,正色道:

  “公主说得哪里话,自从公主离开后,老奴一直规规矩矩,就连母狸都不敢往家里领,更别提是妇人。”

  司马兴男冷笑道:

  “你是不敢往家里领,但我怎么听说你这半年来,拜佛拜得很勤?”

  桓温立即道:

  “这不是为了给家人祈福么。”

  司马兴男点点头:

  “原来如此,倒是我错怪你了,行了,你去让后厨为我准备些吃的。”

  桓温松了口气,赶忙应下,正当他刚要迈出房门的时候,司马兴男突然在身后问道:

  “老奴,那些女尼是否美艳。”

  桓温全无防备,下意识地笑道:

  “甚美!”

  话一出口,就知道惹了祸事,笑容僵在了脸上。

  只听司马兴男在身后冷冷道:

  “别急着走,回来。”

  桓温苦笑着解释道:

  “是公主离开时亲口说的,只要老奴不往家里领人,在外头可以偶尔放纵。”

  司马兴男拉下脸来:

  “我有说过?”

  桓温赶忙摇头道:

  “没有,是老奴听错了,老奴知罪。”

  司马兴男恼道:

  “就算我许你放纵,你还真就放纵啊,你几时变得这般听话了,那我往后让你不许碰别的女人,你是否就真的不碰了!”

  桓温连连点头:

  “不碰了!不碰了!在我眼里,除了公主,都是红粉骷髅。”

  司马兴男被他这模样逗笑,但还是迅速板起了脸,道:

  “这次就饶了你,再有下次,你尽早把胡子剃了,免得我一根根将它们拔下来。”

  桓温心中哀叹:

  自己莫非真是老糊涂了,好不容易能有一段轻松日子,居然还在盼着这个悍妇能够早些回来。

  各个朝代的度量衡不同,北魏、北齐收三石租税,与晋朝的三石是不同的,其实这是我的疏忽,起初没注意,现在想修改,也不好改了,只好将错就错,忽略这一点。

  向大家道歉,以后我会多注意的,尽量不出现这种错误。

第128章 芝兰玉树

  桓温好不容易等到阿满吃饱喝足,便迫不及待的将孩子带去了征西大将军府,一张老脸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

  如此喜悦,是桓温伐蜀建功,攻克成都以来,所不曾有过的。

  这几年,桓温过得并不如意。

  自己空有北伐的志向,可看着河北混战,中原无主的天赐良机,却要被殷浩等人挥霍,实在让他揪心。

  郗超称贺道:

  “下官恭贺主公得此贤孙。”

  也不知道郗超是从哪里看出了贤字,而众人也同声附和。

  对于阿满的降生,郗超也是满心的欢喜,毕竟他的身份有点特殊,既是桓温的谋主,也是最先追随桓熙的僚佐。

  众所周知,在替桓温谋划军国大事之余,郗超还是桓熙维系与桓温将佐关系的重要纽带。

  哪家有什么丧事、喜事,都是郗超以桓熙的名义慰问、送礼。

  当然,桓温也乐于见到郗超发挥这样的作用。

  毕竟桓熙久在北方,必须要有一个人作为他在南方的代表,与人打交道。

  桓温时年四十一岁了,也该为将来的事情考虑,虽说桓熙在北方已经开创了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基业,但桓温在荆、益、宁三州的家业还等着他继承。

  这也是桓温为何在桓熙讨要益州刺史周抚嫡长子周楚时,桓温爽快答应的原因。

  桓温怀抱着阿满,逐一接受将佐们的祝贺,直到孙儿又饿了,这才匆匆回去临贺公府寻找乳娘。

  与此同时,并州,晋阳。

  苻健自带着张遇回到晋阳,一直闷闷不乐,众人不解,此次南下,分明将桓熙驱赶回了关中,又迁了四万户百姓来到河东,苻健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首节上一节107/1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