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05节

  桓熙之女虽然是李媛所生,但谢道韫是她的嫡母,自然也是谢道韫的女儿。

  谢道韫伸手从李媛怀中接过女婴,满脸的慈爱之色。

  实际上,这并非是因为司马兴男在场,而故意做给她看。

  谢道韫是打从心里喜爱这个漂亮的女婴,将她视如己出。

  当然了,如果李媛生的是一个与阿满年纪差不多大的庶子,这份喜爱必然是要大打折扣的。

  毕竟没有一个母亲不会为自己的亲生儿子考虑。

  由于桓熙常年在外征战,大多数时候,都是谢道韫与李媛为伴,二人的感情很好。

  李媛见到女儿受到谢道韫的喜爱,也是由衷的高兴。

  司马兴男在旁道:

  “令姜说得不错,长得像她生母,倒也是一件好事。”

  说着,她话锋一转,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

  “不过老身的孙女,又何须以姿色娱人,若非我那侄儿年长她许多,等不及她成年,否则,让她往建康做个皇后也未尝不可。”

  李媛却不赞同,她道:

  “其实妾身只希望她在将来能嫁一户好人家,就已经心满意足。”

  话音刚落,就听门外有人赞许道:

  “阿媛说得好!”

  那人进门,正是出征数月,方才归来的桓熙。

  见着桓熙,三女高兴的迎了上去,桓熙先是从司马兴男怀中接过阿满,将他高高举起。

  实际上阿满根本就不可能记住父亲的模样,毕竟桓熙离开的时候,他才出生几天而已。

  但今日见着‘陌生人’,他却不怕,反而咧起小嘴,笑了起来,也许这就是父子之间的微妙感应。

  只不过桓熙到底是逗弄过几天儿子,阿满对于他来说,新鲜感自然不如女儿。

  桓熙将阿满交还给司马兴男,又从谢道韫手中小心地接过了熟睡的女儿,他对司马兴男道:

  “阿媛说得不错,也正是孩儿想说的,皇后的位子虽然尊贵,但不是我们桓家应该贪念的。”

  毕竟桓温、桓熙父子想要的是皇帝之位。

  真把女儿送去建康当皇后,以后她夹在夫家与娘家之间,只怕两面难做人。

  司马兴男知道自己说不过他,只得转移话题道:

  “行了,行了,连你父亲在我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倒好,一回来就数落为娘。

  “如今既然回来了,快给孩子取个乳名吧。”

  桓熙沉吟道:

  “她出生时,我正在洛阳征战,不如唤她为洛娘如何?”

  也就是邓遐不在场,否则,他说不定就要嘀咕一句,为什么不叫阳娘。

  三女觉得洛娘这个名字不如阿满顺口,但左右不过是个乳名罢了,既然桓熙已经拿了主意,便也就此定了下来。

  司马兴男对桓熙道:

  “你父亲来了书信,让我无论如何也得将他们兄妹带回去让他见上一面,在江陵小住一段时日后,再将他们送回来。”

  在阿满出生以后,司马兴男就派人往江陵报喜,桓温得知自己有了嫡长孙,喜不自胜,在尼姑庵里大宴麾下将佐。

  不久之后,洛娘降生的消息也被送到江陵,桓温已经知道桓熙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照养,但还是迫不及待想要见见自己的孙儿孙女。

  这时,谢道韫也说道:

  “夫君,妾身来了北方一段时间,也想回去见一见父母兄妹,不如就让我与舅姑同行,回来时,我再带上阿满、洛娘。”

  谢道韫自从与桓熙北上一年,已经一年不曾与家人相见,心中颇为想念。

  虽然桓熙好不容易回来,可一想到儿子要被带去江陵,她也实在舍不得阿满,就想借着这个机会与司马兴男同行。

  桓熙闻言,微微颔首:

  “也好,不如就等洛娘的百日宴后再启程。”

  说着,他严肃叮嘱道:

  “令姜,你若是要往建康,万万不可将阿满带去。”

  很显然,桓熙的担心是多余的,谢道韫又不是司马兴男,又怎会没有一丁点的政治智慧,她怎么敢将阿满带去,毕竟朝廷不敢扣留司马兴男,但面对桓温唯一的孙子,桓熙唯一的儿子,保不准会失心疯将阿满强行留作人质。

  “夫君放心,妾身不去建康,我会说服阿父阿母往江陵团聚。”

  见谢道韫这么说,桓熙也松了口气,司马兴男在旁笑道:

  “那事情就这样定了,洛娘百日宴后,老身这就启程。

  “熙儿,这段时日你也多留在椒房殿里陪伴令姜,你们夫妻久别重逢,这一来一回,非得又要隔着数月才能相见。

  “至于军府的事情,我看那王景略(王猛)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就让他继续替你操着这份心,等洛娘百日宴后,你再接手也不迟。”

  按照桓熙过往的习性,班师之后,自然是要给自己放一段假用来陪伴家人,他也一口答应下来,只是有一件事情他还是要过问的。

  在与家人见过面后,桓熙匆匆赶往军府,由于外面天寒地冻,不仅司马兴男她们没有出城相迎,就连王猛等一众将佐,桓熙也没让他们在寒风里等待。

  来到军府,留守众人闻讯赶来拜谒。

  桓熙接见了众人,与他们寒暄几句后,就让将佐们回去自己的岗位,各司其职,只留下了王猛一人。

  “我从洛阳迁来的三万余户民众,不知先生安置得如何?”

  桓熙虽然是在腊月初三才回的长安,但那是因为此前桓熙驻军在潼关,监视苻健的动向,所以才拖到了这个时候。

  至于那些洛阳百姓,早在十月中旬,就已经陆续被送来了长安。

  王猛笑道:

  “主公无需挂念此事,三万户民众都已安置妥当,早在秋收之后,我就将主公此前带回来的部分荆州百姓送去了秦州,也免得洛阳百姓来了长安,还得冒着风雪继续西行。”

  实际上,关中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远没有秦州严重,陇右地区才是真正的地广人稀,如今的秦州,包括了此前的仇池国,可偌大的一州之地,人口却仅有区区四五万户。

  而桓熙此前迁徙民众,都是就近安置在了关中三辅地区。

  因此,雍州得以蓬勃发展的同时,秦州却远远落在了后头,发展缓慢。

  分出部分人口,充实秦州,使其作为将来进攻前凉的粮草基地,也是桓熙与王猛早就讨论过的共识。

  桓熙闻言赞许地点点头,虽说这般做法,是苦了点荆州百姓,但让他们在冬季之前迁往秦州,总好过让洛阳百姓冒着风雪,从洛阳走到天水,这样这般做,只怕沿途就得冻死不少人。

  实际上,就算是苻健,也只得将洛阳民众安置在并州南部,而不敢让他们走远了,至于张遇的部众,也都被安置于此,选拔精锐,淘汰老弱为民。

  桓熙转而又与王猛商量起扩军一事,在治下人口达到三十万户之后,扩充战兵自然是摆上了议程。

  王猛虽然主管内政,但也赞同桓熙扩军的想法,毕竟没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又怎能保卫这么些年来,一直努力的成果。

  二人蹉商许久,决定暂时扩充五千战兵,使桓熙麾下战兵数量达到三万人,而这五千战兵,也都是以步卒为主。

  下一章在下午六点

第125章 骑兵构想

  桓熙之所以选择扩充步兵,而非骑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二者的成本天差地别。

  一名骑兵三匹马,且不说桓熙能否腾出这么多的军马。

  无论战马还是代步马,都要比人吃得更精细。

  实际上,桓熙并非负担不起一万精骑,三万军马的常备军规模。

  但考虑到目前的财政状况,只得作罢。

  毕竟桓熙掳来三万余户河南郡百姓,也给财政带来了负担。

  由于他征用百姓的粮食,就有义务给他们提供口粮,一直养到明年秋收。

  三万余户,以每户五口人来计算,就是十五万人。

  十五万人嗷嗷待哺,桓熙哪来的闲钱再养五千骑兵,况且他也没有那么多的军马。

  再者说了,如今桓熙的战兵之中,看似只有五千骑兵,但还有八千匈奴弓骑听命于他。

  狼山、洛阳两战,已经证明匈奴弓骑足堪驱使,桓熙对于扩充骑兵,也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

  正当桓熙准备离开的时候,王猛突然提议道:

  “主公,依下官愚见,是否应该对骑兵的日常训练做出调整。”

  桓熙挑了挑眉,问道:

  “先生有何高见?”

  王猛解释道:

  “军中目前共有三千枪骑,又有两千骑兵兼顾骑射与近战,在过去,这种安排自然无可厚非。

  “但既然主公已经降服匈奴,有八千弓骑随时听候调用,下官以为,是否应该适当的削减那两千将士的骑射训练,而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近战训练之中。”

  桓熙闻言,不由颔首表示认同。

  一个人的精力往往有限,在大多数情况下,全能也意味着在各方面都不够突出。

  当然,不是没有例外,比如桓熙眼前的王猛。

  军事、政治、智谋三方面,都能跻身这个时代最出色的那一小撮人的行列,也就武力值差了点意思。

  但这样的人物终究是凤毛麟角。

  桓熙麾下这两千骑兵,说是兼顾骑射与近战,可单论骑射,他们不如匈奴弓骑,单论近身肉搏,又与枪骑相去甚远。

  在桓熙指挥匈奴弓骑与晋军骑兵配合的两场大战中,这些全能型骑兵定位模糊且尴尬,往往在远程打击时,有匈奴弓骑就够了,轮不到他们发挥作用。

  而摧锋陷阵之时,又只能跟在枪骑身后厮杀,充当不了攻坚的箭头。

  王猛之所以提议要调整他们的训练内容,降低骑射在训练中所占的比重,就是认为在有了匈奴弓骑之后,桓熙麾下并不缺乏远程打击力量。

  反倒是光靠三千枪骑,不足以在战场上保护匈奴弓骑。

  因此,必须要加强那些全能骑兵们的近战能力。

  今日如果王猛不提,桓熙还一直疏忽了这件事情,只是他比王猛的观点更为激进,桓熙准允道:

  “这件事情就交由先生来安排,骑射就不用再练了,今后的训练内容,与枪骑看齐。”

  王猛还只是提议削减骑射训练量,而桓熙索性要将他们编作枪骑。

  毕竟以他如今仅有三千近战枪骑的规模,也不应该再分出本就不多的骑兵去往全能型的方向发展。

  当初让他们兼练骑射,只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降服铁弗匈奴。

  今时不同往日,相信有了五千精锐枪骑,必能对战局产生更大的影响。

  王猛欣然领命。

  至于从州郡兵中选拔五千健壮敢战之士,桓熙当然不会假手于人,非得自己亲自主持,这是王猛也不能触碰的禁忌。

首节上一节105/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