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做出此等无父无君之事,竟然还要让太子殿下收尾,这对太子殿下何其不公?”
“臣恳请陛下三思!”
当王德站出来的说话的时候,大臣们也都看清楚了这件事情的本质。
王德是什么人?
三十六卿之一的少府,但这个身份却并不是重中之重,他最重要的一个身份是太子的岳丈!
当他站出来说话、与太子演这一出双簧的时候,所有人都能够明白,太子并非是自愿请辞,反而是想要用这个为“借口”,将陛下给架起来架起来之后,哪怕是皇帝真的有这个废太子的想法,也很难去施行了。
这才是.李建成的目的。
而李渊显然看了出来,一瞬间他的眼睛中闪过了一抹难看和愤怒,但转瞬间这些情绪就全都消失了。
他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建成,何必如此?”
“二郎顽劣,怎堪大任?”
李渊神色看起来有些许的严肃:“再者说了,正如王少府所说的,太子乃是国之副君、国之纲本,怎么能够轻易更替?二郎此时心存怨怼,便将你废黜了,将太子的位置给他,那么将来呢?”
“不可做这种违背礼数的事情啊。”
李渊闭上眼睛摆了摆手,不愿意再看糟心的朝堂:“先如此吧,都不必再说了。”
承统二年,春。
万物复苏。
北唐
太极殿中
陈若瀚一身风尘,千里迢迢的从凉州赶到了洛阳城。
此时的长安城还未曾修建好,所以不能轻易的搬迁而修建长安城所使用的一半是内库一半是国库,用的也是修建大运河的法子以雇代役。
因为有炸药的存在,所以长安城的修建速度还是十分可观的。
“陛下。”
陈若瀚按了按额头,他看了一眼面前的国书,这是从南唐寄过来的,其中大多数都是李渊和李建成的酸话。
自去岁李世民杀了李渊的使者之后,这信件便络绎不绝,大抵上都是劝诫李世民的。
“您让我看这个做什么?”
他一脸嫌弃。
李渊为了说服李世民,从而达成自己兵不血刃就一统天下的愿望,所以书信里面什么酸话都敢说,看的他都有些反胃了。
“您该不会是真的心动了吧?”
第478章 鹿入我囊
陈若瀚的话音刚落,李世民就用一种十分嫌弃的眼神看着陈若瀚,那种眼神大概类似于“你怎么能这么想我”,充斥着满满的嫌弃。
“咳咳。”
陈若瀚轻咳一声,而后看着李世民开口说道:“陛下,我这不是以为你对他尚且有怜悯之心?”
“毕竟.”
陈若瀚拉长了声音,带着些莫名其妙的意味:“毕竟他再怎么说也是您的父亲嘛。”
他笑嘻嘻的说道:“我说陛下,我提起来这个事情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您想一想一统之后的事情吧。”
陈若瀚摊了摊手:“昨日弘大来我府上,与我闲聊的时候曾聊到一件事情。”
“弘大问我,“陛下是否准备好了一统天下的准备啊?”,我听这话觉着奇怪,弘大也不是会关心这件事情的人,怎么突然莫名其妙的问起来这个。”
“弘大就问我,天下一统,中原逐鹿之后,陛下该如何对待南唐皇帝父子呢?”
“我便想到了这几日的事情,于是想着来问一问陛下。”
陈若瀚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抬起头,看着李世民问道:“陛下,您该如何对待南唐皇帝父子呢?”
李世民陷入了沉默当中。
他的确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毕竟他方才定都长安,如今还在修建长安城,京都暂时还在洛阳城内,可以说他这个“唐”处于一种方才建立的局面,他哪里有想过那么迅速的就掀起一统天下的战争呢?
可如何对待南唐父子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这并不是如同现在一样,不奉南唐皇帝的命令就可以了的。
当天下一统之后,南唐皇帝父子这个皇帝肯定是做不成了的,那么对待投降的皇帝一般有两个待遇,第一拜为公爵,给一点颜面,第二则是杀了,一了百了,永绝后患。
若是给了公爵爵位,老子是公爵,儿子是皇帝?
这在史书上都要记下来一笔,且并不是如今这个南唐北唐父子两人争夺天下的事情能够比的,这是一种“正统性”和“礼”的争辩。
那么杀了李渊和李建成?
这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彪悍战绩,若李世民真的光明正大的这么做了,那么日后就如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无论李世民做出来如何伟大的盛世,他在史书上都有暴君之名。
因为弑父杀兄。
李世民微微皱眉,看向陈若瀚说道:“成涛,你有什么想法?”
他的脑海中亮光微微一闪,陈若瀚并不会无的放矢,如今这个时候来到自己这里,并且找自己说了这样的一大堆话,那么必然是有他的用意。
或许此事已经有了解决方法?
这般想着李世民的神色中更是带着了些许的期待。
陈若瀚笑了笑,他看着李世民说道:“何如效仿太祖高皇帝?”
太祖高皇帝?
这个词在现在还是一个有十分明显代指的词,他所指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汉太祖高皇帝。
因为历史中有此等称呼的,有且只有刘邦一个。
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称太祖、而凭借着祖上余荫开创国家的为高祖。
功高者为祖,德高者为宗,这是庙号的定性。
所以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就是“太祖”。
刘邦奉刘太翁为太上皇,按照道理来讲,在大义上他已经是第二个皇帝了,但他自己又是大汉的开国皇帝,而刘太翁只是一个被尊称的“太上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功劳和地位。
所以人们一般称呼刘太翁为太上皇。
称呼刘邦则是太祖高皇帝。
此时陈若瀚提起来太祖高皇帝这个称呼的用意十分明显了,李世民看着陈若瀚有些不满,他实在是不愿意给自己那个便宜爹“太上皇”这样的尊号,没有其他的原因,他单纯的就是觉着李渊不配。
李渊什么东西啊,那般对待他,还想要他能够尊奉他为太上皇?
而且他先前说了不认这个爹,现在又尊奉李渊为太上皇,那岂不是自打嘴巴?
陈若瀚像是没有看到李世民的眼神一样,只是自顾自的说道:“若是依照当年太祖高皇帝的办法,尊奉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而后只是单纯的让他享有荣华富贵的话,那么一切都是有理可循的。”
“当年的刘太翁成为太上皇之后,对朝堂的权力有渴望么?”
“臣想,大概是有的。”
“但直到刘太翁死的那一天,他有染指到朝堂的权力么?”
陈若瀚看着李世民,颇有深意的说道:“臣想,这是没有的。”
权力?荣华?
李世民像是突然之间被陈若瀚点醒了一样,对待李渊这种人来说,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他渴望的呢?
荣华富贵?
这或许有,但一定不会太多,因为即便李渊老老实实的当他的唐国公,等到后世之君一统天下的时候,他也依旧会是唐国公。
那么什么东西是李渊舍不下的?哪怕是放弃稳定的生活也要争夺的?
是权力。
若是如此,对待李渊最合适、最残忍的办法,便是将李渊架在“太上皇”的位置上,然后让他眼睁睁的看着“权力”被他最厌恶的二儿子握在手中。
至于干涉朝堂?
一个依靠着皇帝恩典才能够活下来,并且享受太上皇尊荣的亡国之君有什么资格干涉朝堂!
这个时候,哪怕是拿出来所谓的孝道也没有用了!
因为李世民已经将孝道尽到了某种极致的程度尊奉一个如此无德的人为太上皇,这难道不是比太祖高皇帝还要仁德孝道的事情么?
世上若有人反驳这件事情,那他们首先要对付的就不是李世民,而是大汉刘氏!连带着要对付曹氏!
为什么?
因为反驳此事,觉着李世民做的不对,是不孝顺的,那么他首先要攻讦的便是太祖高皇帝,而攻讦太祖高皇帝便是攻讦刘氏的始祖!
刘氏还没死绝呢,能看着有人这样攻讦自己的祖宗?
若是真的能眼巴巴的看着而不动声色,那刘氏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颜面可以用“高祖后裔”四个字来扯虎皮大旗了。
至于曹氏?
曹氏虽然当初称帝一段时间,但他们如今自认为自己依旧是汉臣!毕竟当年的魏帝将朝政、皇位还给了刘氏的帝王!还给了大汉!
那些人攻讦太祖高皇帝,不就是攻讦大汉?
不帮一下刘氏,曹氏日后还有什么资格称自己为大汉忠臣?
而当曹氏和刘氏下场了之后,这事情便没有那么轻松能够结束了。
没有人愿意面对一个有四百年底蕴的庞大家族或许还不止四百年,大汉刘氏当了四百年皇帝,又在汉末之后,建立隐世世家,大虞过了多少年?三百多年!
七百多年的光阴,几乎可以比肩陈氏了!
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谁敢动?
所以.只要扯上太祖高皇帝的名义,李渊便只能够被他架在深宫之中,只有一个名义的苟延残喘,这是对李渊最大的惩罚。
但.
李世民看着陈若瀚问道:“那位南唐太子呢?那位南唐太子又该如何处理?”
其实在李世民问出来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他依旧想要问一问陈若瀚,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而陈若瀚其实也十分明了的知道李世民的这种行为,所以他只是笑了笑,看向李世民,轻声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当年的晋王与厉太子”
晋王!厉太子!
这同样几乎成了一个专有名词。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更加肆意了,显然他与陈若瀚达成了一样的想法,于是笑着说道:“朕怎么能不记得他们呢?”
于是长叹一声:“想必成涛此时说这些,是朝廷已经做好了一统天下的准备?”
陈若瀚此时起身,十分恭敬的看向李世民。
他的声音严肃而又低沉:“陛下,天下苦分裂久矣,如今国之正统已经立下,为何不趁势直接覆灭南唐,而后将天下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