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528节

  “若不出意外,南唐打下来之后,长安城便也可以初步修建好了。”

  长安城的修建使用了墨家新研究出来的一种东西,名为“水泥”,一部分水泥一部分木石的搭配,修建速度较之官渡城不知道快了多少。

  而水泥的坚固,李世民之前也已经体会过了。

  李世民是一个绝对的“实用派”,他不在意好看与否,他只在乎这长安城是否够大、够坚固,而在陈若瀚的主持之下,长安城较之官渡城也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更加宏伟比如在官渡就没有长安中央那么雄伟的皇宫了。

  这更让李世民满意。

  “既然如此.”

  

  李世民站起身子,看着陈若瀚说道:“明日早朝,便议一统之事!”

  晨

  今日的早朝非同寻常,踏入太极殿的大门之后,所有的大臣们都感觉到了这一点。

  首先便是从不出席朝会的“镇国王”陈湛今日闭着眼睛坐在了大殿最前方的位置,那是独属于他的位置而临安侯、安国王二人也十分规整的站在那里。

  而后便是六位台臣,其次便是李世民麾下的诸多将军,以及宇文化及等人了。

  这种非同一般的氛围让人瞬间意识到了什么,台下的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都是充斥着些“兴奋”的神色,此时这些人齐聚,大概只有一件事情。

  天下一统!

  自当年隋末之后,天下分裂已然十几二十年了。

  谁人不期盼着天下一统呢?

  果不其然。

  朝会方才开始,李世民方才坐定,临安侯陈临安便站了出来,神色恭敬。

  “启禀陛下,如今天下久裂,苍生苦楚。”

  “臣请陛下以苍生为要,下旨攻伐南唐,后一统天下,以令九州四海臣服,而安天下之民,宁万千黔首之心,造华夏不出之盛世,定九州之安宁。”

  陈临安的话方才说完,陈若瀚便出列表示赞同,而后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秦琼、程咬金、魏征、宇文化及等一干人等全然出列表示赞同。

  这些全都是李世民还未曾建立大唐时候的老臣,他们的一举一动就代表着坐在龙椅上那位的举动。

  但.诸多大臣们依旧没有即刻附和。

  他们的目光看向同一个人,坐在前方的那位老臣陈湛。

  镇国王陈湛!

  李世民也同样看向了这位半眯着眼睛好似是睡着了的臣子,低声开口问道:“陈公,此时可否已经到了一统天下之时?”

  陈湛缓缓的睁开双眼,那一双眼眸依旧锐利。

  他的声音苍老而又浑浊,但却带着一往无前的力量。

  “陛下,一统天下的时候早已经到了。”

  “正如临安侯所说,苍生苦楚百姓难安。”

  “陛下既出,便尽快平定山河,以使四海臣服,九州安宁吧。”

  大殿之内,顿时响起一众附和声,所有的人都在表示赞同。

  李世民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的龙椅上,声音悠然,目光宁静,他的声音坚定有力。

  “传朕旨意,令临安侯为主将,秦琼、程咬金、李靖等人为偏将。”

  “点兵二十万,即刻发兵,攻伐南唐!”

  “着令尔等,半年之内,将南唐伪帝擒至洛阳!”

  陈临安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肃然。

  “臣,领旨!”

  太极殿内

  李世民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容,他抚摸着面前的堪舆图,看向旁边的长孙皇后笑着说道:“观音婢,这天下英雄逐鹿中原,却是我先一步。”

  “只是却叫这鹿跑了一半。”

  他长叹一声,声音中带着满足。

  “如今,这只鹿,终究是落入了我的囊中啊!”

  长孙皇后走向了李世民,一边为其整理衣衫,一边笑着说道:“陛下,这的确是值得兴奋的事情啊。”

  “只是.”

  李世民明白长孙皇后想要说什么,只是挑了挑眉:“那两位么,你等着看好戏就是了。”

  南唐

  临京城太极殿中

  李渊坐在御书房中,神色中带着些许阴沉,自当年起事之后,他的神色就多是这种姿态。

  “你瞧瞧吧。”

  他按了按额头。

  “那个逆子,发兵南下,要将你我父子二人擒拿了。”

第479章 诙谐战事

  发兵南下,攻伐南唐。

  李建成听到这几个字,心头一跳,他看向并不是很紧张的李渊,心中也知道李渊在想什么。

  有句老话说的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他们父子之间如今大抵上也是这样的。

  李世民的野望他们一目了然,那便是想要成为一代明君,这样的李世民必然不会杀死李渊,而且大概率还是要尊奉李渊为太上皇的。

  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李世民的“仁德”。

  但李建成不同

  李建成不用脑子都能够想到数十种杀了自己,并且还不会让天下人觉着疑惑的办法。

  换成李建成自己,他也不会让李世民好过如果南唐真的将北唐打了下来,并且将李世民俘虏了的话,他也一定会用尽办法杀了李世民。

  而无论最后到底是谁胜利,他李渊都能够活下来,且活的挺不错的。

  所以,李渊才这么的放松。

  “父亲。”

  李建成抬起头,看着李渊的双眸,轻声道:“难道您就这么放弃了么?南北两唐之间的差距并不算很大,若是父亲奋力一搏,也不是不能够一统天下,成就开国之君,立不世之功。”

  “如此一来,史书中所记载的父亲便是唐太祖了。”

  “以此名名流千古,难道父亲不心动么?”

  “就这般放弃了么?”

  李建成的话说的十分诱惑,毕竟对于李渊来说,他一在乎名,二在乎权力,若是能够两者都得到,他自然是愿意的。

  李渊有些犹豫了。

  李建成袖子中握紧的拳头也缓缓的放松了下来,他不求立刻说服李渊,只要能让李渊心中“投降”的心思动摇一些就好了。

  “父皇。”

  他将“父亲”的称呼改成了“父皇”,以此来更大程度的引起李渊心中的野心。

  “您如今哪怕是开城投降,二郎也不会因为这一点而更加善待您而即便是您奋力一搏,之后试一试能否染指大位,二郎也不会因此更加苛责您。”

  “既然如此,为何不尝试一下呢?”

  “这是对您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啊!”

  李渊瞥了一眼极力劝说自己挣扎一下的儿子,撇了撇嘴,他十分清楚的明白为何李建成这般劝诫自己。

  但问题是,李建成说得对啊

  既然没有什么损害的事情,为何他不尝试一下呢?

  这般想着,他便做出了决定。

  “既然如此,那便令沈法兴率兵抵御北唐大军吧。”

  “以长江为天险,哪怕这沈法兴再没有用,也能够撑一段时间的。”

  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低声道:“建成,我知道你的想法,如今国朝中除却沈法兴外并无其他的大将,不如你再率一支士卒,另走一路攻伐北唐?”

  李建成看着神色平静的李渊,心中叹了口气,他明白自己的父亲已经下定了决心,既然如此即便是自己再怎么推辞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如此

  他抬起头,露出坚定的笑容。

  他李建成难道真的比李世民差那么多么?李世民能够领着大军直接吓得宇文化及开城投降禅让,他李建成就算做不到这么厉害,难道打一打其他人还不行么?

  “儿臣领旨!”

  承统三年。

  夏秋之际,南唐与北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南唐这边以上将军沈法兴、太子李建成为主将,兵分两路,一路攻伐北唐,另外一路则是抵御北唐的大军;北唐这边则是以陈临安、李靖等人为主帅,同样是兵分两路。

  双方以长江为分割,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战争史中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却不是什么如“五大战争”之流是以血色为底色的浓墨重彩,而是以诙谐可笑为底色的浓墨重彩。

  研究这一场战争的后世史学家,大多数都是一些后世历史学界中有名的“乐子人”,他们研究这一段历史所参考的历史典籍有许多其中有正史、有野史甚至有话本。

  就连《华夏战争史》这本庄重严肃的历史学著作、华夏战争史学界中定鼎级别的学术专著中也有相关的记载,甚至那位作者还十分乐子人的记录下来了一些当时可供参考的书籍。

  《华夏战争史》“两唐之战”中,做了如下记载。

  “两唐之战的具体情形已经不可考据了,毕竟所留下来的关于这场战争的史书实在是太多了,有些是野史,有些是正史,甚至有些是流传下来的话本子。而这场战争之幽默诙谐则是令人无法不记录下来,旁的战争令人看到的都是血泪,而这场战争令人看到的则是古人先贤们的幽默之处。”

  “笔者在记录、研究这场战争的时候,同样参考了一些书籍,在此特意列出书单,以供其余学者参考学习。”

  “书单如下。”

  “《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记》、《隋唐春秋》、《两唐杂谈》、《唐初那点事》、《关于李世民为何要杀他老爹的故事》、《两唐之战考究浅谈沈法兴战前的一系列行为》、《沈法兴传》、《两唐英杰沈法兴》、《沈法兴旧事》。”

  “所列书单中,有些是野史,有些是话本,有些是学术论文,笔者并不保证其准确性。”

  而华夏战争史两唐之战的这一记载,也让史学界的无数人都想发笑。

  关于这一场战争的记载中,提到最多的人物便是“沈法兴”此人了,那么沈法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

  在“浅谈沈法兴战前的一系列行为”中记载的最为详细,也最让人觉着幽默。

  沈法兴的具体行为有三件。

  第一,大战之前鼓舞士卒的时候,沈法兴提到了许多次十分有鼓舞性质的话语,这些话语大多数都出自一个人之口李世民。

首节上一节528/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