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南边的百越、以及更加西南的天竺。
还有早已经对九州大地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回归这里,重新回到他们长生天故乡的“匈奴”势力。
当年大汉以及陈氏为首的中原将其驱逐到了西边,他们在那里落地生根,但他们并没有忘记这一片他们的“故土”,故土难离这一点从来不是只有华夏人才有。
华夏文化圈的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心结。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曹操、张角三方暂时放任公孙瓒、董卓、以及孙策的原因。
凉州的董卓震慑西域,幽州的公孙瓒震慑匈奴,而交州的孙策则是震慑边疆西南的那天竺王朝。
这并非是说刘备、曹操、张角三方惧怕了这些蛮夷,只是他们将绝大部分的力量都放到了监督对方身上,而对付这些蛮夷,这三个在中原大地只能够算是小势力的人就已经足够了。
贾诩将思绪收回,而后轻轻的叹了口气。
“若是张角不能够收拢、控制那遍地萌生的黄巾军,以及抓住这个机会稳定大虞皇朝内部、趁机发展的话,他的将来也很艰难。”
董卓与贾诩对视一眼,两人眼睛中都闪过了一抹担忧。
他们暗中其实已经投成了陈氏,而陈氏则是押宝了张角,选择了大虞,若是张角败落,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多好。
天下权谋,其实有些时候就是“政治游戏”。
长安城
刘备回到长安城后,发现了长安城内的一些情况变化,他发觉此时的长安与他走之前的长安城不一样了,但具体是哪里不一样他还真的一时之间有些看不出来。
在丞相府中,诸葛亮与他商议着如何继续稳固朝廷政权的事情,而其中最大的一个要素便是“黄巾军”。
在张角宣布建立大虞之后,其实这些“黄巾军”在名义上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黄巾军”了,他们甚至不算是起义军,只要刘备愿意,随时可以下一道命令将这些人诛杀。
但刘备一直有些不忍心。
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揭竿而起至少是大部分人揭竿而起的原因。
听到诸葛亮的话语后,刘备皱着眉沉思道:“孔明说的对,黄巾之乱绝对不能够继续这样持续下去了。”
他的脸上带着些许森然之色。
显然这些时日长安城发生的事情也好,天下间发生的事情也好,都对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刘备偏过头看向诸葛亮:“去信给那位吧,我想,他对于这霍乱天下的“黄巾之霍”也已经有些不满,想要动手了。”
诸葛亮微微点头,并没有询问刘备所说的是什么人。
因为显而易见的此时可以做主的人只有两个,其一张角,其二曹操。
而刘备称呼曹操向来是“孟德”这样的称呼,因为曹操即便再怎么叛逆,如今也是拥立刘氏宗室子弟,更是先皇的弟弟为天子,这天下依旧是他们汉室的,依旧是他们刘家的。
他们两个的“曹刘”之争,只是在理念上的不合罢了。
唯有已经狂妄的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那位建立了“大虞”的张天师,刘备才会称呼为“那位”。
一旁听着两个人谈乱的徐庶倒是嘿嘿一笑,他站了起来:“张天师建立了大虞之后,那些黄巾士卒对他来说已经不算是帮助了,反而更加像是一种拖累。”
“因为愿意追随他的已经前往大虞,而如今在天下四处游荡的,便是那些浑水摸鱼之人。”
“此时三方势力联合起来,联手剿灭黄巾贼子,当是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的日子了。”
其实如今的天下局势看似混乱,但乱中有序,更显得安宁。
无论是在近乎于独立的凉州、幽州、交州,还是曹操、张角、刘备三人的治下,百姓们都过着较为安定的日子,除却时不时的要打仗征兵之外,其余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琅琊
丞相府
曹孟德见到刘备所来书信的时候,本来十分郁闷的心情突然变好了一些。
事实上,那些动荡的黄巾贼子不仅是在长安一带流窜,如今琅琊大汉所治境内也有不少黄巾流贼。
只是先前他们一直将自己的绝大多数实力全都用来互相对付,不好抽出来人手镇压罢了。
“如此,便等临京那边的消息了。”
“张角会作何选择?”
在曹操好奇这个问题的时候,陈泽熙也十分好奇的询问着陈朱楼这个问题,他的脸上带着些许的笑容。
自从辞官归乡之后,他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许多。
“东临,你说张天师会如何选择?”
陈朱楼面前的棋盘上黑白棋子纵横交错,仿佛是这错乱的天下局势一样。
他听到陈泽熙的问话并没有抬头,反而是捻着一枚棋子,眉宇中带着思索之意:“张角的选择毫无疑问,他一定会选择和刘备、曹操等人一起,派兵镇压那些黄巾乱党。”
这般说着,陈朱楼的脸上带着些若有似无的嘲讽。
“事实上在张角选择立国的那一刻,他的身份就已经与那些黄巾乱党不同了。”
“是的,是黄巾乱党。”
注意到了自己说出“乱党”这两个字时候陈泽熙的表情,陈朱楼颇为嘲讽:“光德,你听说过一个故事么?”
故事?
陈泽熙摇头:“什么故事?”
“我自小和你就不同,最不喜的便是看那些藏在拙身楼中的书籍,看一眼我都感觉头痛,想要睡觉了。”
陈朱楼放下棋子,淡淡的说道:“曾经有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妖魔,这个妖魔让这个地方的所有人都无法生活了,他压迫着这个地方的所有人,压榨他们的骨血,以他们的血汗为食物一点点的长大。”
“看到这个妖魔肆虐的时候,人世间有一位力大无穷的剑客。”
“这位剑客手持宝剑,将妖魔斩杀。”
“但他却再也没有回去过。”
“而在短暂的安宁之后,新的妖魔再次诞生,而且比上一个妖魔更加猖獗、更加肆虐,也更加可怕。”
陈朱楼讲述着这个“屠龙者终将变成恶龙”故事,眉宇中带着冷漠的看向陈泽熙。
“光德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陈泽熙叹了口气:“因为那个杀死了妖魔的“剑客”,成为了新的妖魔,他比上一个妖魔更加强大,当然也会更加贪婪。”
陈朱楼点头。
陈泽熙看着陈朱楼问道:“既然如此,那东临你为何要选择帮助张角?”
“如果张角真的是那个注定要成为新妖魔的剑客?”
陈朱楼站起身子来,风掀起他的衣角,衣角微微波动。
“是啊,为什么呢?”
陈朱楼长叹一声,声音中带着新的悲哀:“因为这样的事情从来就无法终结。”
“当年荀子所说人性本恶,这一点是正确的。”
“可天下人需要一个新的“剑客”,这个“剑客”能够存在的时间并非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所有人知道,哪怕有新的剑客成为了恶魔,也会有更加强大的剑客出现,将恶魔铲除。”
“世道终究还是要过下去的。”
“就如同今日的大汉,何尝不是当年的大秦?今日的大虞,何尝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大汉呢?”
第379章 世事变迁
历史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
人们能够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人们从历史中学不到任何的教训。
每一个王朝在方才开始的时候都是十分清明而又刚正的,但随着王朝的逐渐发展,他的内里一定是会腐坏的。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只要有人的存在,人的贪心就不会终止,只要人的贪心和私欲不会终止,那么王朝的轮转就不会停歇。
这是世上最无解的问题,除非有一日领导这个天下的最上层是一群没有任何感情、没有任何社会纽带的机器人,他们掌控着人类所有的权利,且没有任何人可以干涉、修改、更正这些机器的“运转”,到了那个时候,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变成“大同社会”。
也正是因此,对于张角的决定和转变,陈朱楼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满”。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张角可能会做出的决定,陈朱楼觉着十分欣慰,这是一个开国之君从流寇到皇帝的必经之路。
他站立在观风亭边,声音中带着些许唏嘘之色。
陈朱楼只是淡淡的说道:“这世道便是如此,自当年玄德与孟德分裂了大汉之后,整个天下或多或少都陷入了这争斗的疑云当中,世上的人开始陷入了政治游戏。”
他嗤笑一声:“说来,这也是先祖的过错啊。”
这话说的倒也的确是有道理,因为陈氏“政治学”的存在,大汉的天下自当年武皇帝之后就开始了变幻。
陈泽熙倒是不以为然:“一件东西没有好坏之分,比如那些争斗武夫腰间的长剑,又比如你我怀中的大才,唯有使用他们的人才有区分的好坏。”
“以他们来做好事,他们便是好的,以他们来做坏事,他们便是坏的。”
“东临有此感慨,难道是要再出山了?”
陈朱楼摇头:“不到时候。”
他神色淡然,但却充斥着自信之色。
“世事变迁,我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这乱世有些乱的太久了。”
“是时候添一把火了。”
添一把火?
陈泽熙神色莫名:“东临要开始那个事情的谋划了?”
陈朱楼点头:“不错。”
“唯有如此做,才能够彻底的将该做的事情完成。”
他的眸子中闪烁着如同灼烧般的火焰,他的声音清淡,但却像是自烈焰中归来的愤怒一样。
“有些人享受了太长时间的利益,是时候该让他们的鲜血去滋润这天下各地了。”
承泰五年,大虞初立。
天师张角继位大统,自号皇帝,建国大虞于豫章郡,以豫章郡为临时都城,为“临京”。
改元“天泰”。
其弟拜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
尊“得道帝君”陈野为“太上大罗开天执符御历含真玄穹高得道上帝君”,为开国帝师、天师、天父,于国内尊“太平道”为国教。
国之境内,建道观。
尊得道上帝君为太平道至高领袖。
以此来尊奉自己为正统。
而这个消息传出后,天下哗然。
在历史中这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是九州大地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王朝、或者说不能够说是政教合一,只能够说他的开国之君是一位“教派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