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00节

  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华夏的历史界关于“三国”这一时期的历史才彻底的修正了过来。

  因为这是一本“大虞”朝代的第一位史官所留下的史书,也因为这本汉书与之前那本“汉书”的记载不同,他大概更加“公正”,没有神话哪一方。

  曹操也好、刘备也罢,那段历史中的所有人物好像都更加鲜活了。

  这本“汉书”中的记载如下。

  “承泰四年冬,安国王与刘表谋,乃为择明君之主。”

  “是时,刘表去信于长安,暗中纵蔡氏大族去信琅琊。”

  “承泰四年冬,腊月。二者皆至,于荆州宴。”

  “备推辞荆州不言,欲令刘表长子即位,刘表欣然而愿。”

  “然则表之妻蔡氏怒,其有子名“琮”,欲令琮即位之,因此与操谋。”

  “承泰四年冬,腊月,刘表病逝。”

  “其中阴私,或为蔡氏所毒之。”

  “时,备见事不可谋,携琦而走。”

  “其留于荆州城外,欲观操后事之变,然则冬腊月三十,荆州城内外大火焚之,操奔走而逃。”

  “乃至大火而灭,琮于城见备,言,曹贼辱其母,其不可忍,故纵火杀之。”

  “今母亡,无颜以对先父,自刎之。”

  这本史书中的记载彻底为曹操洗清了“靠女人”这个流传了几百年的谣言,但也侧面证实了另外一个言论“曹操好人妇”这件事情。

  不过这个言论比之“吃软饭”的谣言要强多了,至少这件事情对曹操的枭雄形象不会有太大的中伤。

  喜欢人妇怎么了?

  而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有当时的人们知道了。

  承泰四年冬,腊月三十夜。

  刘琮在开心与兴奋之余,以一种近乎于野兽的直觉发现了一件事情。

  他的一位小妾好像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

  而给他戴帽子的另外一个对象则是近日前来荆州的曹操。

  妾通买卖,一个小妾怎么样并不会让刘琮发怒,毕竟刘琮自己心里也是有点数的,他知道自己的权势也好,荆州也好,都是要依靠曹操才能够把握的,因此不过是一个妾而已。

  曹操乐意睡就睡了吧,他甚至可以为了爵位以及荆州的位置将那个妾送到曹操的床上。

  小事。

  但令他愤怒的事情还在后面。

  在他准备前往蔡氏院落,也就是他母亲院子的时候,他听到了母亲院子里传来的他母亲的声音,与他母亲声音一同传出的还有另外一个男人的声音。

  这个声音他很熟悉。

  是曹操。

  当时的刘琮怒火喷发。

  睡了我小妾还不够,还在此处?

  怒火中烧之下,刘琮做了一件十分不理智的事情。

  他暗中联系上了刘琦的旧部与刘表的旧部,三方合谋纵火,试图杀死曹操。

  在这个操作当中,他稍微有一点失误。

  曹操跑了。

  但是曹操没有完全跑得了。

  他把自己的长子“曹昂”以及身边的大将“典韦”留在了这一场大火当中。

  而蔡夫人在那场大火中看到了自己儿子那一双阴沉的眸子,她明白了一切,于是选择让大火将自己烧一个干净。

  这就是“荆州之变”的全部真相。

  荆州城内

  刘备听完面前的刘琦、刘琮将所有的话全部说完后,脸上带着茫然的神色。

  “啊?”

  他半天只说出来了这样一个字,因为这件事情对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他有点无法理解。

  但这就是事实。

  也是在这一日,刘琮在府内“自刎”了。

  荆州的继承者只剩下了一个人,那就是“刘琦”。

  官渡

  陈氏府宅

  陈朱楼坐在院落内,听着手下“黑冰台”使者的汇报,眼睛中却是带着些许的无可奈何之色。

  事实上他为曹操设计的“考验”并不是蔡氏。

  他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却不会将其余人掺和进来。

  可曹操的这个举动却让陈朱楼彻底失望。

  帝王可以好色,但那应该是有限度的把握。

  曹操难道不知道此事若是被刘琮知道,会发生什么?他知道,可他不在乎,觉着自己能够解决,所以他失去了长子和大将。

  三个应选者,两个失去了资格。

  只剩下了最后一个。

  陈朱楼再次叹气。

第378章 周而复始

  荆州城内

  此时荆州已经落在了刘琦的掌控之中,而刘琦表面上与长安朝廷联系密切,但实则又与大虞有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这一点则是谁都不知道的。

  刘琦坐在城主府中,神色平淡的望着远处的风波。

  其实他一直都知道一件事情,在正常的情况下自己是争不过有蔡氏帮助的“刘琮”的,但如果是不正常的情况呢?

  比如刘琮自毁长城?

  他的手指在桌子上叩击着,心里则是在思考着这一次事情中他的所作所为以及一切表现。

  最后,他长长的叹了口气低声喃喃自语:“不愧是能够被董仲颖所信任依赖的谋士啊,这一套计策实在是毒辣而又无解,完全是针对这几个人、甚至是针对我而设计的连环计。”

  刘琦是这一次连环计的受益者,但他却由衷的被“那位”的计策给吓到了。

  他伏案书写着一封信件,在信件中表示自己会在合适的时候表示出赞同大虞的态度,以此来让大虞的势力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这一封信跨越山川河流,最后来到了西凉。

  西凉,将军府。

  贾诩坐在后院中,神色十分坦然与平和,他淡淡的打了个哈欠。

  董卓倒是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脸上带着赞叹之色:“果然如同文和所预料的一样,曹操兵败,刘备又不愿意抢夺自己子侄辈的势力,如今也已经退去,甚至因为刘琦的身份,所以没有对其多加约束。”

  “而此时,刘琮一死,蔡氏没有了可以依附的对象,被荆州城内早已经虎视眈眈的大族给彻底瓜分了。”

  “如今,荆州城内的局势变得清晰明了。”

  “不再是像之前一样复杂了。”

  贾诩却没有说话,只是淡淡一笑,他轻声道:“将军,您认为荆州的局势会变得更加简单么?”

  董卓对这些阴谋诡计实在是不怎么了解,他一屁股直接坐在了贾诩的面前,脸上带着好奇的神色:“哦?难道文和有不同地块看法?”

  一边说着,还一边拿起来桌子上的点心,随意的吃着。

  这个时候的董卓与原本历史中的董卓早已经不同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个时期的董卓已经被“十八路诸侯讨董”并且最后死在了义子吕布的手中。

  而如今,他为当朝“威武将军”,兼任凉州州牧,为割据天下一方、却又被十分尊重的诸侯之一,他的性格自然也没有像是原本那样发生偏移。

  这是历史被更改了的证明之一。

  贾诩淡淡的摇头,他的眼神似乎是要穿透虚空,看向那琅琊一处。

  “将军啊,曹操吃了这么大的亏,您真的以为他会就此善罢甘休?”

  他眯着眼睛:“而张角所建立的虞朝更是风雨飘摇。”

  “一个王朝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贾诩的话让董卓陷入了思考,他皱着眉,而后沉声道:“是什么?”

  “这一点,我倒还真的是不知道了。”

  贾诩偏头轻声道:“是传承。”

  “张角百年之后,大虞如何传承?传承给谁?大虞如今有自己的制度吗?大虞如今有自己的班底吗?”

  “当初在起义的时候,张角完全没有考虑过这样的一天,他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想要为百姓寻找一个出路,这是好事,但恰恰也是因为这个“好事”,最后才让这一切都演变成了坏事啊。”

  “立国与否是完全不同的。”

  “如今天下黄巾军到处都是,甚至在长安大汉、琅琊大汉的地盘上都有揭竿而起的黄巾军,即便是张角已经建立了大虞,但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依旧在当地谋逆。”

  “他们打着的依旧是黄巾的旗号,以此来为自己找到一个“靠山”。”

  说到这里,贾诩停顿了一下,之后看向董卓:“将军,若是在您的势力范围内,一直有流民打着另外一个势力的旗号揭竿而起,您第一反应是什么?”

  董卓不假思索的开口:“谁这么大胆,某要灭了他!”

  贾诩点头:“是的,这便是如今天下诸多势力的第一反应。”

  他闭上眼睛,仿佛是要在心里构建出来一副天下势力图一样:“如今天下的势力大致可以分为“长安大汉”、“琅琊大汉”、“大虞”、“交趾孙氏”以及.“幽州公孙瓒”。这几个势力中,交趾孙氏以及幽州公孙瓒最为不老实,也最为弱小,就如同当年的战国一般。”

  “若是有一个国家想要吞并其他势力,而横扫天下,统一六合,那么这两个势力一定是最先堙灭的。”

  贾诩在算的时候,并没有将董卓这一方势力算在其中、

  因为董卓这一方“凉州”势力实际上并不算是割据势力,他是暂时替“九州”干涉压制着西域诸多势力而已。

  其实不只是西域。

  华夏九州周边,在大汉开始动荡的时候,那些人就开始悄然的试探了。

  比如西域都护府。

首节上一节400/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