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02节

  大虞建立之后,虽然国内兴建道观、大兴道教,但却并未曾如历史轨迹中的魏晋南北朝一样。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情形并未曾在大虞一朝出现。

  或许是因为大虞的开国之君起自宗教,所以大虞一朝对教派的管辖也是十分的严格,许是因为害怕再有一个“张角”问世。

  而消息传播到了官渡之后,官渡陈氏勃然大怒。

  陈氏当代家主,官渡陈氏的领袖,当代安国王则是斥责张角为“妄言”。

  陈朱楼在一次宴会上明确的表示,自己的先祖“陈野”并非是什么神灵、也不是什么所谓的上帝君,更不是天道的显化。

  陈氏不信任何的神鬼教派,陈氏只相信活生生的人,只相信一步一个脚印。

  因此让张角不要沾边。

  甚至为此去信给大虞的皇帝张角,表示如果张角继续这样诋毁陈氏的先祖,陈氏就要不客气了。

  而张角的回答则是十分谦逊。

  哪怕如今的张角成为了皇帝,成了一国之君。

  他的原话翻译一下就是

  “我尊奉的是“太上玄穹高上帝君”陈野,与您的先祖“陈野”是不同的,就好比三清中的“太清天尊”老子并非是历史中的那位老子一样。”

  “我们十分尊重陈氏的先祖安国王陈野,也十分尊重我们所信奉的神灵“太上玄穹高上帝君”。若陈氏感觉到了冒犯,我们此后供奉之时,可只以“上帝君”之名,而不以“上帝君陈野”之名。”

  总结一下就是诡辩。

  但这却是十分合理的诡辩。

  陈朱楼没有对此事再做什么评价,毕竟都已经说了此陈野非彼陈野。

  当然,他本来也没有想要就此事发表什么看法,只是有些人开始把大虞牵扯到了陈氏的身上,所以他必须是做一些举动,表明大虞和陈氏没有关系。

  承泰五年;建安五年;也是历史中的天泰元年,一件大事发生了。

  大虞皇帝、长安大汉皇帝、琅琊大汉皇帝,三者共同发布了诏书,斥责天下所流窜的“黄巾贼”为贼子。

  其中大虞天子、兼任太平道天师张角表示这些人是打着“黄巾起义”的乱党,是危害天下百姓生活的逆贼,所以长安、琅琊不必顾念大虞的面子,可以将其直接覆灭。

  长安天子刘民表示,这些乱党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大汉的安宁,所以拜大汉上将军“皇甫嵩”为主将,偏将“关羽”、“张飞”、“马超”、“魏延”、“黄忠”等人,各自率领一支兵马,镇压黄巾霍乱。

  琅琊天子刘协则是干脆利落的颁布诏书。

  以“夏侯”、“许褚”、“于禁”、“张辽”、“徐晃”等人率领兵马,平息境内各地的黄巾乱党。

  一场轰轰烈烈的剿匪运动,便这样开始了。

  常山

  吴畅领着残兵败将四处逃窜,脸上带着愤恨之色。

  自当年张角揭竿而起之后,各地响应者纷纷,而张角建立了大虞之后,暗中联系了这些各地的“黄巾军”,一部分投靠了张角,带着自己的兵马去了大虞的地盘,而后算是被另类的“招安”,另外一部分如“吴畅”这样的,则是继续留在自己的地盘上。

  正义的从来就不是黄巾军,而是那些没有了活路的百姓。

  吴畅最开始也是一个吃不起饭的人,后来他变了。

  当他成为黄巾军的领袖,手中有了兵马之后,一切都变了,他开始沉浸在这种“快乐”当中,沉浸在这种人上人的感觉当中。

  也正是因为这种感觉,所以在张角发出号令的时候,他拒绝了,并且继续留在常山为祸。

  可以干脆的说,没有前往大虞的所有剩下的黄巾将领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已经没有了当初揭竿而起的信念,他们如今与那些当初逼迫他们的“权贵”没有什么不同。

  真正的黄巾军早已经成了“大虞”的军队,剩下的真的是“黄巾贼”。

  当三大势力开始对这些人进行剿灭后,一些追随他们的“无辜之人”也反应了过来,并且听从诏书中所说的前往“大虞”。亦或者回归原籍,安心的继续生活。

  无论是张角还是刘备、亦或者是曹操,他们三个人都知道一件事情。

  争来斗去,国内的“人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这些人也是最为“淳朴”的,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只要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就会继续安分的生活在这里,提供源源不断的税收以及“役”。

  

  徭役、兵役从何而来?

  不就是从这些最普通、最底层的人们身上而来么?

  天泰元年,冬。

  对于黄巾匪乱的绞杀已经到了尾声。

  长安大汉境内几乎所有的黄巾匪患全部被驱除殆尽,而琅琊大汉境内也是如此。

  当然,与长安大汉不同的一点是,在这个紧要的关头,琅琊境内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改变了当前局势的大事。

  具体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

  所有人只知道,在“建安五年”冬,大汉的天子刘协表示,自己得到了上苍与先祖的托梦,告诉自己,刘氏的天命已经断绝了,因此不能够继续担任皇帝的位置,这会令上苍震怒。

  他表示自己要禅让。

  禅让的人选是大汉丞相“曹操”。

  而曹操明确的拒绝了。

  天子刘协却十分坚定的想要继续禅让给曹操,曹操多次表示拒绝。

  这些事情全都是刘协在朝会上说出来的,说自己已经私下与丞相协商良久,但丞相一直不同意。

  但上苍已经多次有劝,他不敢不从,于是迫于无奈,只能够将之直接拿到朝堂上说明。

  在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看向曹操,他们以为这是曹操的安排,毕竟天子怎么可能突然莫名其妙的禅让给曹操呢?

  除非是曹操自己要求,或者说“胁迫”的。

  这个消息传出琅琊的时候,天下人都为之震惊。

  最为震怒的当然是在长安生活的天子刘民,以及刘备。

  长安城

  刘备眼睛中蕴藏着怒火,他一字一句的说道:“孟德竟有此心!”

  他一直以为,曹操与自己只是拯救大汉的方式不同罢了,谁曾想今日一看,这恐怕并不是什么方式不同,而是他们两个内心的坚持不同!

  一个是拯救大汉!

  一个是取代大汉!

  “曹孟德竟然如当年的王莽之流!”

  这才是刘备最为愤怒和痛心的原因,他不敢想象自己一直引以为知己的人,竟然是王莽那般的奸佞.

  诸葛亮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神色变幻,事实上他一直就没有相信过曹操只想当一个“丞相”。

  “丞相,为今之计,唯有以外力使曹操屈服。”

  “将此事搁置。”

  诸葛亮眯着眼睛:“伪帝不是要禅让么?他虽为天子,但却已然不是大宗,而是小宗了,丞相可请天子下诏斥责之。”

  “难道就只有他伪帝能够做梦么?”

  “高祖庙可是在长安!”

  刘备微微颔首。

  此时,一旁的法正则是笑了笑说道:“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他笑眯眯的说道:“此时曹操想要“名正言顺”的从大汉的手中接管政权?那么便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吧。”

  “张角会眼睁睁的看着此事发生么?不会的。”

  “我们可以与之联合,而后发兵围杀琅琊!”

  “其二的话.曹操想要接受禅让,官渡的那位会同意么?”

  法正不动声色的说道:“要知道,如今的天子身上可是流淌着陈氏的一部分血脉,当年陈氏的女儿可是为刘氏皇后!如今这一脉具都是陈氏当年那一位的后人!”

  “皇位在刘氏自己人手中怎么流传都无所谓,毕竟这些人都算是陈氏的“血亲”,可是”

  他嘿嘿一笑:“流到曹氏手中,那可就性质不同了。”

  刘备沉思了片刻,他其实不是很想将陈朱楼或者说陈氏牵扯进来,可如此大事

  他长叹一口气后说道:“也罢。”

  “我会手书一封,去往官渡!”

  琅琊

  丞相府

  外界认为十分开心、窃喜、甚至是兴奋的曹操并没有如他们所想的那般快乐,他反而是十分郁闷的。

  郭嘉等人都很沉默,因为他们也不太确定这到底是不是丞相做的事情。

  良久之后,还是戏志才问出了口。

  “丞相在苦恼什么?可是烦恼前些日子的事情?”

  曹操微微点头,直接看向众多谋士,神色中没有丝毫的掩饰:“此事的确不是我做的。”

  “恐怕其中另有其人谋划。”

  真不是丞相做的?其余所有谋士眼睛中,都带着怀疑的神色,毕竟曹操想要称帝的野望好像从来没有隐藏过.

  官渡城

  陈府

  陈朱楼望着手中刘备所书的信件,眼睛微微眨了眨。

  他将书信递给陈泽熙:“光德,你怎么看?”

第380章 嘱托

  陈泽熙只是瞥了一眼,然后直接断言说道:“这是假的。”

  “曹孟德能干出来夺权这种事情,但他却不会做的这么明显,这么让人抓住把柄。”

  陈朱楼赞同的点了点头,他和陈泽熙的判断是一样的。

  曹操如果想要篡权谋位的话,做的会比现在更加“隐晦”一点,隐晦到所有人都看不出来这是曹孟德所做的。

  或者说

  他可以做到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他做的,但是却找不出任何证据,也让人说不出任何借口。

  这很难么?

  对于曹操来说,这一点都不难。

  他可以做的光明正大而又无人能够反驳,比如刘协做出了什么“背德”之事。

  所有人都认为曹操是大汉的忠臣,至少在他们的眼睛中如今的曹操是这样的。

  如果这个时候琅琊冒出来一些什么“诛杀逆贼曹操”的事情,而曹操只能够被迫反抗,那些携天子诛杀逆贼的人在情急之下杀害了天子,而天子则是有感曹孟德对大汉做出的贡献,为了不让大汉的传承断绝,毅然决然的在驾崩之前留下遗诏将天子之位禅让给曹操。

首节上一节402/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