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来到长安城,彻底看清刘宏这个人之后,陈成己便知道,自己不能够让刘宏的谋算成真。
陈氏中人不介意做一个筏子,以让天子过河。
也不介意天子过了河之后,就将陈氏这个筏子撤去,毕竟筏子这个东西,天生就是拿来用的,只要能够让苍生过上更好的日子,那么陈氏也不是第一次做筏子了。
当年幼帝被世家、外戚、宦官轮流干涉的时候,甚至被把控的控制在后宫中,政令不得出的时候,陈氏不就站了出来,持剑安国?当小皇帝长大之后,陈林武不还是回到了官渡?
可刘宏决计不是当年的孝敬皇帝。
孝敬皇帝心怀、甚至是品性、才能都是一顶一的,当时的陈氏家主陈林武十分信任孝敬皇帝的才能以及品性,坚信他能够给百姓带来和平安宁的日子,所以才愿意当这个“筏子”。
而如今的天子呢?
如今的天子刘宏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
陈成己的袖子中放着黑冰台之人所搜集到的一切消息,卖官鬻爵之事,其实并不是出自十常侍之手,或者说最开始不是出自十常侍之手。
最开始.是出自天子之手。
天子赞同,甚至是怂恿十常侍去卖官鬻爵,因为天子需要钱,需要钱财来享乐、来收买人心、收买势力,以让自己战胜当年不喜欢自己的太后。
昔年太后还在的时候,当今天子一点权势都没有。
那个时候陈氏也懒得管这种破事。
只要太后做的不是太过分,陈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若仅仅只是如此,陈成己或许只会感慨一句刘宏的本事,毕竟陈氏不帮忙,还能够斗赢太后,这的确是本事。
可太后倒了之后呢?
太后倒了之后,因为十常侍的势力开始膨胀起来,所以天子又扶持起来了何进、甚至暗中接触了袁氏、杨氏等诸多世家,许诺给了他们不少的利益,也正是因此,所以袁逢以及杨彪才会答应帮助天子以及何大将军。
从杨彪和袁逢为首的世家入场之后,这个朝堂就变得奇怪了起来,这个天下就变得奇怪了起来。
毕竟最开始的时候,十常侍就算是卖官鬻爵也不敢太过分,他们的人仗着他们的权势虽然鱼肉乡里,但也不敢出人命。
但.
天子为了将十常侍的势力收归己用,甚至还特意暗中支持他们。
袁逢等人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所以才让何进传召董卓入京。
陈成己叹了口气,站了起来。
他晃晃悠悠的往前走去,眉宇中带着几分的唏嘘。
让我们将一切都倒回一开始去看。
这几个月内所发生的、看起来十分混乱的事情,便有了一个非常明了的梳理了。
今上因为不得先皇、太后喜爱,所以本是无缘皇帝之位的,但因为各种原因,所以刘宏这个不受待见的嫡长子终究还是登上了皇位。
登上皇位之后,以太后为根基的“外戚”势力自然不愿意天子的权势太大,所以便一直压制着天子。
天子迫于太后以及外戚的压力,便利用当年文皇帝留下来的“中枢府令”这个位置设立了“十常侍”,或者说一开始是一个常侍,后来越来越多。
因为一个常侍已经顶不住了。
终于,天子熬死了太后,所以太后的母家便被清算。
但这个时候,天子发现了一个问题,十常侍在争斗中太过于膨胀了,或许已经是他不能够把控的程度。
可这个时候的天子害怕陈氏。
为什么呢?
因为当今天子是一个只想要权势然后供自己享乐的天子,若是将陈氏请来了,那么陈氏的人一定会否决他的幸福生活,因此天子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与以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为首的世家交易。
给了世家更多权利以及地方的自主权利,从而换取世家的支持。
世家与宦官斗的越来越凶,天子发现了一个问题,若是十常侍的势力全都被世家消灭了,那么他岂不是要被世家架空了?
于是他看上了一个出身很底层、甚至以前只是屠户的人,这个人叫做何进。
他扶持何进,而后立何进的妹妹为后,亲手培养出来了一个外戚势力大将军何进。
天子本意是让何进作为一个“润滑油”,以此来达成平衡,但何进同样贪婪,想要与世家合谋,除掉十常侍、然后彻底架空天子,自己做权臣。
思及当年王莽旧事,天子害怕了。
他开始暗中支持十常侍,并且肆意的怂恿他们敛财,自己暗中享乐以及收买人心。
于是世家+何进与十常侍打了一个平手。
于是,世家和大将军想要把桌子掀了,他们准备调董卓入京。
这个时候的长安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一样,只要有一丁点的火药星子,长安城就能随时爆炸,将大汉、以及他这个天子炸到天上去。
所以天子再次害怕了。
这个时候的他只有了一个办法,找陈成己。
陈成己来了,那即将爆炸的长安城再次平息,天子引出张泽事件,借助陈氏的压力成功收服了十常侍。
但安国王会放过十常侍么?
不会。
而这个时候赵忠提供了一个人选,与陈朱楼关系很好的刘备。
于是认亲事件发生,刘备成了刘金吾,朝中势力再次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但.
终究是陈成己棋高一着。
天子竹篮打水一场空。
局势,再次失衡了。
第354章 沉默的观察者
未央宫中
刘宏神色阴沉如水,像是要将所有的一切都撕碎一样。
周围的侍卫、宫女都不敢做声。
前朝的事情早已经传到了后宫当中,这消息向来传播的很快。
何皇后步履匆匆的走入了未央宫,见到天子的第一瞬间她即刻跪伏在地上,脸上带着些许的痛苦与疲惫之色。
“陛下,臣妾兄长所做之事,臣妾竟然毫不知情。”
“请陛下恕罪。”
是的。
今日令刘宏最为愤怒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陈成己的反击,而是何进与陈成己联合在了一起。
一个大将军,一个安国王、丞相。
两人联手,他绝对会被架空的。
但此时并不是生气的时候,刘宏将自己的怒气强行咽了下去,而后走到了何皇后的身前,叹了口气,搀扶着她的手说道:“朕知道。”
“大将军此举或许也是无奈,只是不知道他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
闻弦知雅意,何皇后当即开口道:“陛下,臣妾送去了书信与兄长,请他明日入宫叙旧,届时”
刘宏笑着点了点头:“也好。”
他带着些许暗示意味的说道:“你们兄妹二人也有段时日没有见面了,当是要好好的叙旧。”
“朕便不打扰你们了。”
光和四年的秋天过去的很快,当大雪落在地上的时候,这一年已经要过去了。
十常侍所做的事情几乎都不用怎么查就能够查出来,毕竟当初权势最盛的时候,这十个人谁都不放在眼里,甚至敢承受天子所唤的“张父、赵母”之称。
光和四年,冬,十一月。
执金吾、兼任尚书台令刘玄德查明十常侍罪孽,上书将此事呈交给了天子。
天子闻之大怒,而后下令将十常侍极其党羽全数斩杀,贼首十常侍更是夷三族,赶尽杀绝,不留后患。
也正是这一年的腊月,丞相陈成己开始了变法。
因为这一年正是辛酉年,所以这一场变法也被称之为“辛酉变法”。
辛酉变法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恢复了一部分汉初时候的政策,并且开始整顿吏治,整顿土地兼并等诸多事情。
这一场不算变法的变法在史书中的记载却很多。
其中,汉书,孝灵皇帝本纪中将这一场变法称之为“逆天之举”,称这场变法的出现,强行为本来要坍塌了的大汉强行续了一口气,以使其多存在了三十来年。
“汉之延续,辛酉之功也,若无此变,则汉当亡于灵帝之手。”《汉书孝灵皇帝本纪》
变法是光和四年末开始的,而从这场变法开始,朝廷中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了。
袁氏以及杨氏为首的世家势力不愿意交出自己手中的权利以及利益,因为这是天子许诺给他们的。
但为了百姓,他们必须是要交出来。
所以他们开始各种与陈氏抗衡,天下所有的门阀世家加在一起,是一个巨大的庞然大物,哪怕是陈氏也需要小心谨慎的对待。
于是,漫长的拉锯战开始了。
光和五年的时候,天下初步休养生息,初步恢复了一些根基和底气,百姓们的生活更好了。
许许多多的士人则是来到了长安城,这些心怀大汉的人想要为大汉尽最后一口气。
他们想要大汉继续存在。
朝廷内部如此动荡,边疆自然也更加的动乱了。
幽州牧刘虞与公孙瓒的冲突也越发的明显,几乎到了一种压不住的地步,而朝廷为了安抚公孙瓒以及刘虞,则是选择了各大八十大板的选择。
实在是如今的朝廷有些有心无力了,哪怕是陈成己担任丞相,也是如此。
或者说,正是因为有陈成己的存在,所以这座巨大的国家机器才能够继续运转下去。
但也只是勉强运转。
一路上都未曾停歇的吕布终于在光和五年夏的时候,从并州赶到了汉中郡,但是等他抵达汉中郡的时候他才发现一问题。
汉中郡郡守陈泽熙已然辞官归乡。
这位心怀大才的将军站在汉中郡城楼之前,脸上充斥着茫然的神色。
该当如何,又能够如何?
他牵着身后的老马,像是一个被遗弃在沙漠中的树叶子一样飘忽落下。
但幸运的事情是,陈泽熙是一个好人。
他在辞官之前为这位旧友推荐来的小吏寻找到了下一个出路,并且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
陈泽熙写了一封信件,留下了一封名帖。
信件是写给远在长安城的叔父,也就是陈成己的,而拜帖则是安国王府的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