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68节

  他吞了一口唾沫,低着头:“启禀陛下,此人已经入长安,并且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刘宏这才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士卒,那士卒便知道了他的意思。

  光和四年,夏末。

  无尽的炎热中,长安城中迸发了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几乎掩盖住了之前长安城中所讨论的“张让”煞了安国王陈成己面子的事情。

  皇帝发现了自己的族弟,并且要让其认祖归宗。

  此人自然氏刘,名备,字玄德,乃是大儒卢植门下。

  天子见到刘皇弟之后感动的痛哭流涕,直言此人在民间受苦了,如今归来,他这个做族兄的决计不能够小气,于是拜刘玄德为“中军校尉”,添列西园八校尉之一。

  再拜为“执金吾”,掌羽林军。

  便是“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那个执金吾。

  刘备此时还处于茫然的状态当中,整个人浑浑噩噩的有些茫然。

  他当然不会觉着是天子发了善心才将其认祖归宗,毕竟这天下自当年文皇帝景皇帝的推恩之后,刘氏子弟多的就跟着地上的沙土一样。

  他说的好听,是中山靖王之后,其实当初的中山靖王光是子孙都有近百个。

  认祖归宗?

  哪里轮得上他?

  可天子金口玉言承认了他“族弟”,他的姓名也上了玉册之后,他便是名副其实的皇弟。

  哪怕将来新的天子登基,也要正儿八经的称呼他一声“刘皇叔”。

  此言出自天子之口,决计不可能改变。

  刘备抬起头,看着陈朱楼,神色茫然无措:“世子,您说,陛下这是想要做什么?”

第353章 天子算计终成空

  陈朱楼脸上带着无数的沉默。

  天子想要做什么呢?

  从张泽入京,到此时刘备被认祖归宗,这背后仿佛有一双大手按在这一切的命脉之上。

  这只手是谁的?

  陈朱楼似乎已然有了判断。

  他只是遥遥的望着远处那恢弘的皇宫,眼眸中闪过些许茫然无奈之色。

  曹操倒似乎是看出了什么,他只是沉闷的喝着杯中酒。

  酒入愁肠。

  三人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三人各自有自己的情绪,一切都仿佛是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

  良久后,陈朱楼只是叹了口气,而后说道:“玄德不必思虑那么多,如今天子重用您,这难道不是好事么?”

  他开玩笑般的说道:“若是没有这一出,只怕你到时候念完了书,顶多能够做一个县衙之长。”

  陈朱楼望着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总之,这是好事。”

  刘备不知为何从陈朱楼的眼眸中看到了失望。

  等到陈朱楼走了之后,刘备才看向身旁的曹操,低声问道:“孟德,这.”

  曹操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

  或许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陈朱楼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脸上、身上都是疲惫的神色。

  其实这种疲惫的缘由很莫名其妙,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的疲惫,明明这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作为陈氏的下一代家主,如今的安国王世子,他其实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按照自己的心愿、按照自己原本的坚持去做。

  如今时局的走向,难道不是正好符合了他的设想么?

  天子设局,想要除掉奸佞,而后再次掌权。

  而此时天子必定是要重用陈氏,哪怕他想要扶持出来一位“皇族”以此来制衡陈氏也是一样,即便是天子再怎么不乐意也是一样,陈氏的权势并不会少。

  他只是有些茫然。

  这是一种“随波逐流”的茫然。

  人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呢?

  最可怕的不是贫穷、不是无权无势、不是整日累的如同牛马,而是没有了前行的目标,没有了内心的信仰,活的如同行尸走肉,随波逐流。

  这是“茫然”。

  随意的坐在街头的一处小摊,长安城这些年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一碗汤面上桌,冒着热腾腾的气。

  唏哩呼噜将面条吃入腹中,陈朱楼随手将钱财丢在桌子上,而后继续漫步在这长安街头。

  想不明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想呢?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也很想看看,天子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此时的陈朱楼对天子、或者说对汉家天子、对刘氏天子还没有彻底失望。

  若天子掌权之后能够对天下苍生、能够对黎民百姓好,那么刘汉再续两百年又能够如何呢?

  怀揣着这样的心思,陈朱楼走入了这阴影的黑暗当中不断向前。

  光和四年秋。

  当所有人都以为张泽案结束了的时候,当所有世家都已经觉着安国王或许会就此罢休,好好变他的法的时候,一出大戏上演了。

  朝中有人弹劾十常侍,并且将之前所有的旧账全都翻了出来。

  弹劾的人叫做董卓。

  陈朱楼就站在人群当中,他身为八校尉之一自然是有资格上朝的,但他并未曾说话,只是在暗中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自光和四年夏,天子认回了刘备之后,陈朱楼就像是看出了一些什么、也好像是在准备一些什么一样,每日上朝的时候都不做言语,即便是问到他,他也不怎么说话。

  陈成己倒是一如既往的该如何处理朝政,便如何处理朝政。

  只是几个月的时间,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就好了一些。

  毕竟想要鱼肉乡里的人,一定在上面是有靠山的,安国王方才来坐镇京都,方才主政,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试探。

  因为他们都知道,试探就是一个字。

  死。

  谁都不愿意做这一只出头的鸟、也不愿意做这被杀的“鸡”。

  而今日董卓站出来弹劾十常侍的时候,所有人、包括袁逢、袁基二人都猛的抬起头,他们看着站在大殿中央的那个身影,满脸困惑。

  这是什么意思?

  就像是朝着平静的湖面中扔进去了一块石子一样,这湖面上瞬间荡漾起来道道波纹。

  刹那之间,人声鼎沸。

  天子坐在高台之上,垂眸看向坐在下手的陈成己。

  此时的陈成己像是一个老人一样,闭着眼睛,好似已经安眠,进入梦乡。

  刘宏的眸子中闪过一丝暴虐。

  他对陈成己起了杀机。

  但这杀机转瞬间就消失了,因为他不敢,也不能。

  他缓声问道:“诸位如何看?”

  台下的众多大臣好似早已经打好了商量,一部分御史在世家子弟以及十常侍党羽开口之前便说话了。

  这次出来的人更令人惊讶。

  大将军,何进。

  一个自从安国王陈成己进京之后,就变得十分没有存在感的人。

  这样的人开口自然是动如雷震。

  “启禀陛下,臣以为若真如董将军所说,十常侍罪孽深重,多次触犯律法,决计不能够轻饶。”

  “而董将军所说之事,其中有西凉军务中所含,不知董将军可有实证?”

  董卓抬起头,蛮横的脸上却带着凄苦之色,而后从怀中拿出诸多早已经准备好了的证据,摊在地上,供众人传阅。

  “此乃罪证。”

  众人传阅之后,即便是以袁逢这种老谋深算的世家之主也有些于心不忍起来。

  西凉的确苦。

  而十常侍所做的事情还不止这些。

  刘宏却已经没有心思听了,他只是淡淡的看向坐在那里的陈成己。

  十常侍中的许多人已经暗中向他递交了投降书,真正的成为了他的人。

  他布下这个局,请安国王入京、又让人做局牵扯出张泽,继而以威胁十常侍等人的生死,目的便是真正的将权势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而如今.

  若十常侍死了,那么一切都成空了。

  可到了这个时候了,他敢继续包庇十常侍么?

  刘宏不敢。

  因为若是他包庇十常侍,那么已经磨好利剑的陈氏便要动手了。

  陈氏在动手之前,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若陈氏真的开始动手,那么一切都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他闭上眼睛。

  “传朕诏令,以执金吾刘备为首,彻查十常侍之案。”

  “若真如董卓所说,那么”

  

  “十常侍等人夷三族,所连党羽,尽皆诛杀!”

  说完之后,刘宏便起身朝着后宫中走去。

  而这个时候一直闭着眼睛好像是睡着了的陈成己终于睁开了双眼,他叹了口气,看着刘宏的背影,心中有着无限的感慨。

  从刘宏让他来的时候,他便知道了这其中定然有问题。

首节上一节368/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