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70节

  站在郡守府前,陈泽熙留下来的小厮脸上带着宽厚的笑容,低声为这个千里迢迢而来的大老粗解释着这其中的深意。

  “先生说了,他辞官乃是因为看到了这朝廷的昏庸无能,在张州牧将您推荐过来之前,他就已经辞官了,只是那个时候朝廷没有派遣过来人手接任。”

  “他也不能够害您前程,于是留下这一封名帖,一封信件。”

  “先生说,若是您有自信,那么便拿着这名帖以及信件前往长安,面见他的叔父,若您的才能可以打动安国王,您自然可以获得前程。”

  “而若是您没有这个信心的话,那么安国王的名帖也足够您在这天下寻一个出路了。”

  “最差的,您也可以留在汉中郡,我可以为您引荐如今的汉中郡郡守,您可以在他麾下为官。”

  侍从说完之后,抬起头看向吕布:“这位兄台,不知您想要如何?”

  吕布握紧手中的缰绳,心中思绪万千。

  该如何选,这还用说么??

  他笑了笑微微拱手:“多谢陈先生厚爱,奉先准备前往长安。”

  吕布的脸上带着数不尽的自信之色。

  “奉先对自己的才能,还是十分有信心的,愿去长安一试!”

  幽州,涿郡

  边疆不断的有冲突,所以不断的有人立下军功升迁,如今整个涿郡最有名气的,当是两个人。

  这两人都已经被提拔为了校尉,但却谁都不服气谁。

  一位名为张飞,字翼德,另外一位则是名为关羽,字云长。

  然则,其实上官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两位在某次的交战中看对了眼,已然结为异姓兄弟。

  张飞坐在屋子中,大碗的仰头喝着酒。

  一张煤炭一样的脸上带着舒爽之色:“大哥,这日子过得的确是快活,可总感觉没有什么滋味。”

  他抹了一把嘴角的酒:“只是听闻,公孙将军与刘州牧似乎要出大事了。”

  “你我该当如何?”

  关羽手中捧着一卷书,轻叹一口气:“这二人一人是幽州的最高长官,一人则是桀骜不驯的将军,你我与他们不过是浮萍而已。”

  他的眼睛中难得的露出了一抹迷茫的神色。

  “若幽州动荡,只怕天下.”

  张飞倒是笑了笑,继续大口吃肉:“乱世来了也就来了,如今这日子过的跟乱世有什么区别?”

  他冷笑一声:“若不是前岁安国王入京为相,自此开始变革,如今你我的日子只怕是都要过不下去了,这幽州的百姓们都快要去吃草皮了那个时候!”

  “如今倒是能吃上一口饭。”

  “可我却听闻,那皇帝老儿好像要死了!”

  “皇帝死不死的倒不要紧,可是有人却传言说安国王的身体也不太好了。”

  “若新帝即位、安国王会不会如同昔年一样被新帝猜忌?”

  张飞叹了口气。

  

  不少故事中都将张飞描述为一个没有脑子的莽夫,但用脑子想一想也知道,这样一位能够成为五虎上将的将军绝对不会是莽夫。

  真以为古代的将军都是没脑子只会武力的?

  那不是将军。

  将军统帅一军,绝非是勇猛就行了的,都要排兵布阵、论城府算计,这群武夫绝对不会差了那群文人多少。

  关羽同样陷入了沉默。

  此时已然是光和七年,天下因为安国王变法的缘故逐渐的好了起来,百姓们也算是能够喘一口气了。

  但朝堂之上的事情却越传越远了。

  所有人都在为之担忧。

  最后,他只是叹了口气:“希望不要发生什么事情吧。”

  长安城

  董卓悠哉悠哉的看着面前的贾诩:“文和啊,这么多年来幸亏有你,若非有你,我都不知道要踩多少坑了。”

  他满脸庆幸。

  贾诩只是笑着:“将军与我何必说这样的话?”

  他看向远方:“这些年的事情,不过是小事,如今天子的身体越来越差劲,一场巨大的风暴马上就要来了啊。”

  光和七年,年末。

  已然久病的天子因为身体的缘故所以不能前往泰山,只能够在长安城外搭建了祭台,勉强着身体前往祭台封禅,进行祭祀天下的大礼。

  也正是这一次的露面让人知晓,此时的天子身躯已然成了这个样子。

  形同枯槁。

  刘备站在台下看着,看到天子的第一瞬间就想到了这个形容词,他也只能够想到这样的形容词了。

  默默的叹了口气之后,他的眼睛中充斥着泪水。

  没有天子,便没有如今的他。

  历史的命运早已经改变,他不再是那个被小小的都邮难为而后弃官而走的刘玄德了,他如今是掌管羽林军的执金吾刘备!

  这三年来,曹操身上的官职也一直不断的累加。

  如今的他已然坐到了丞相署内吏的位置上。

  这个位置其实形同副相,但因为有一个十分强势的上司的缘故,所以曹操手中的权利并不算很多。

  所幸除了丞相府内吏之外,他还兼任着另外一个职位,三十六卿之一的赋税署署长。

  这个位置十分重要,在三十六卿中,可以排到前三。

  而陈朱楼则是站在台下,默默的看着这一切。

  四年前他十三岁,如今的他已然十七岁了,这四年的光阴他在长安城中看着历史的脚步发展,看着自己的父亲进行变法,看着这天下的百姓逐渐的可以喘口气。

  他好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需要做什么事情了。

  陈朱楼像是一个沉默的观察者一样,默默的看着时间的流逝,看着这天下的变迁。

  他将历史记录在心中。

  光和八年初,天子下诏,改元为“初平”。

  是故,光和八年也叫做“初平元年”,天子的身体在这一年愈发的差劲了。

  甚至有几次太医令都束手无策,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天子的身体一日日的衰落下去,有一次甚至已经委婉的说出了天子已然油尽灯枯的话语。

  这话是实话。

  但天子却依旧靠着自己坚强的、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毅力强行挺过去了。

  初平二年,初,元月。

  未央宫外

  刘备站在那里,将双手拢在袖子中,如今的他已经不是前些年岁的他了,他变的更加沉稳、更加锋芒内敛,也更加受到天子的信任了。

  他站在原地等待着天子的传召,而心中则是飘忽到了这几年的光景中。

  从光和四年开始,虽时光流逝十分迅速,但他的生活却没有过多的改变,每日与曹操、陈朱楼两人一起饮酒、处理公务,三人早已经是引为知己。

  在闲暇之余,这个版本的刘皇叔在这个年纪更像是一个符合这个年纪的少年,而少了许多的沧桑。

  他与曹操、陈朱楼二人在长安城中也算是有了一个名号,唤作“长安三雄”。

  三人都身居高位,且都不惧权势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权势。

  闲暇的刘备甚至兼任了长安都尉的职位,管辖着长安的治安以及诸多士卒。

  天子身旁的常侍急匆匆的走到了刘备的身旁,低着头十分的谦卑。

  自当年十常侍事发之后,这些常侍们便不敢再像当年一样猖狂了,尤其是在面对风头正盛的这几位的时候。

  “殿下,陛下传召您进去。”

  刘备微微颔首,踏入而入。

  光和六年的时候,天子曾经召见过他一次,那次常侍唤他“刘金吾”被天子听到了。

  天子勃然大怒,平静的询问那位常侍:“吾弟不配称一声殿下么?”

  之后没有等到那常侍的回答,便直接让人将其拖了下去。

  夷三族。

  之后,常侍、朝廷内外对刘备的称呼都变成了“殿下”。

  走入略微有些昏暗的未央宫中,刘备看向那坐在烛台中央的男子,男子身上衣袍四散而开,头发披散着。

  他上前去唤声道。

  “臣弟备,参见皇兄。”

  “皇兄长乐无极”

第355章 新帝

  坐在床榻上的刘宏勉强抬起头,看着走向自己的刘备,嘴角带着些许笑容。

  这些年他很少有这么开朗的时候了。

  指了指面前的地方,他轻叹了口气说道:“坐罢。”

  随即而来的是一连串的咳嗽声,天子的身体不说行将就木,但也相差无几了。

  “今日唤你前来,是因为我的命数不多了。”

  “太医令说,也就是这几日了。”

  刘宏摆了摆手,阻止了正准备说话的刘备,目光远远的像是看着某处,他的瞳孔有些涣散,像是不能够聚焦一样。

  他站了起来,身旁的内侍赶忙走上前去,将其搀扶。

  “这些年来安国王把很多事情都做的很好,甚至比朕做的还要好,天下已经不知道有朕的存在,只知道有安国王的存在了。”

  刘备想说什么,但这个时候,他看着刘宏的神色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他是一个仁德的人,但他同样是一个刘氏的子弟。

  这也是为什么天子会想要拉拢刘备的原因,因为刘备和陈成己、陈朱楼都不同。

  刘备的沉默显然让天子十分满意,刘宏只是继续说道:“其实朕并不介意这一点,反正早在几年前董卓等人将十常侍彻底打压的时候,朕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天。”

  “但是朕害怕啊。”

  刘宏的眉宇中带着些许的泪痕,他不由自主的哽咽:“朕想要全力的告诉朕自己,说服自己,陈氏绝对不会意图谋反,可是朕做不到啊!”

首节上一节370/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