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马上风这种事情,这难道不是一个最合理的解释么?
有些朋友说可以用“饥荒”这种大型的灾难来让秦国灭亡,可是命运和人世间的事情不就是这么荒诞么?
历史作弄的小手微微挑动,陈居本应该留在咸阳城的,可是他自己的孩子出现了问题,他能够不回去么?
他不能。
因为在陈居是一个人,一个并不算多么伟大的人,所以在他的心里“小家”比“大家”重要。
他可以公正公允的处理问题,甚至若是以后陈彼出现了什么道德上的问题、法律上的问题,陈居一定不会轻饶了他。
但是在照顾他和照顾国家之前,陈居一定会选择自己的孩子。
这是我所期待的爱,也是我的私心,因为我缺乏正常的爱,我缺爱,所以我不会故意写让陈居放弃自己的孩子而照顾这个国家。
更何况,陈居并不知道国家会出问题。
赢文表现的太正常了、蒙恬、蒙毅、萧何、曹参、陈平、李斯、冯劫、这些人全都在,谁知道他们竟然都会不管皇帝的荒谬呢?谁知道皇帝会变得荒谬呢?
而且大家不会不知道吧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纵欲了半年,他自身会出现什么问题.
在这个时候,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的“巧合”就足以让他死于中风了。
这才是命运。
荒诞而又强大。
而不是看似威严恢弘的搞一大堆饥荒、灾荒让这个国家灭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是不仁,其实是大仁。
历史怎么可能为了修正这一点小问题而弄出来另外的大问题?天地之间的生灵本就是平等的!
为了杀一个赢文,而让那么多人跟着一起死?
抱歉,命运觉着这是个荒谬的决定。
他选择最荒诞最不羁最简单的方式让赢文纵情享乐挖空身体然后死于疾病。
总而言之,还是来简单的总结一下这一卷。
这一卷字数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
一共二十九章,十一万字,很简略,算是目前为止最少的一卷了。
时间是从秦王政十年跨越到四世皇帝元年,期间历经了始皇帝的十六年、文皇帝的昭和七年、怀皇帝的两年以及最后秦荒刺帝的一年,一共二十六年的光阴。
依旧是从四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卷名和卷首语。
卷名:挥剑决浮云
卷首语: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时代的结束。
很简单,卷名取自李白先生的一首诗,也正是写始皇帝的。
而卷首语则是我最喜欢的了,因为它象征着战国结束的同时,还可以隐喻着秦国的结束。
时代的开始是秦国的开始、是大一统的开始,同样也可以指代汉朝的开始。
这是我从这一卷开始就埋下的伏笔。
简单干脆,而又有力。
第二:整体框架和构成
其实这一点没啥好说的,毕竟这一点在这一卷真的没啥体现.
写的很傻逼了。
第三:视角
我在尝试着从陈氏整体视角转换陈氏家主视角的时候,发现有些问题。
我很难做到这一点.
所以后来又慢慢的转换到了陈氏,再后来又再次转换
换的我自己都有头晕了。
我依旧在尝试希望大家给我多一点点时间
qwq
第四:更新
这一点我先滑跪道歉,烂,真的很烂。or2.
这个月我请了五天假,把下个月和下下个月的假条全特么用了,下个月和下下个月只能等死了。
一共更新11万字,我都不忍心去算我自己到底每天更新多少了
唉ε=(ο`*)))唉
总而言之,这一卷令人痛苦的剧情终于结束了。
我要撒开脚丫子狂奔了。
哎嘿,冲他!
下一卷卷名:英雄气
卷首语:说英雄,谁是英雄?四面楚歌生!
最后,依旧是征婚。
有没有人找我谈个恋爱?
要求:活的
鉴于上上一次有朋友说应该详细一点,要求多一点,那我加一个。
要求:活的,下暴雨知道打伞的。
鉴于上一次有人问男的行不行,那我公开解释一下。
只要你好看,别说男的了,人妖都行。
最后的最后,依旧用那句话来作为总结的结语。
如果我们不再相见,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2024年2月25日鱼仔
另外明天我会多发一些补偿大家
第229章 陈与秦【求订阅】
四世皇帝元年,秋。
天下大乱。
无穷无尽的纷争在天下爆发,黔首起义、六国余孽迸发,就连本身在朝中的官吏们也有了多余的心思。
这些人如同一只只盘旋在半空中的秃鹫一样,坐等瓜分这个伟大帝国的躯体。
而在这样子的环境之下,一个英雄一般的人物出现了。
当然,许多人并不认为他是英雄。
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却是令世人尊重,他不被认为是英雄仅仅是因为他的品性。
这是一个与始皇帝、文皇帝、甚至是当年的秦安国王、如今陈氏的安国君、昔日的诸多先贤、圣人皇帝都不同的人,比起来这些高高在上的圣贤,他更像是一个地痞流氓。
沛县县令,刘季。
他的出现如同一道灿烂的虹光一样,从天边骤然之间出现,以一种几乎无可匹敌的光芒照耀在了这天地之中。
四世皇帝元年,夏七月。
在这帝国迎来第一次黔首起义的时候,这位县令便在当场。
是的。
历史或许想要将一切都重新变回原本的样子,但他失败了,一些蝴蝶振翅所造成的影响不只是让秦帝国提前了十年一统,不仅仅是让秦帝国从二世而亡变成了四世而亡。
他更是改变了这天下黔首的生活轨迹。
刘季。
这个原本在始皇帝崩殂那年,在二世皇帝登基的时候,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不过是区区一个亭长的地痞,因为有人的推荐,加之咸阳学宫的学业,他成为了沛县县令。
而原本的县令如今则不知道去了哪里。
沛县三才中的萧何、曹参、陈平三人被免官之后就回到了沛县之中隐居,当然了以三人之前的地位,即便是隐居也不是刘季此人能够相提并论的。
刘季的妻子依旧是“吕雉”,然则这一次却并不是她厌弃刘季了。
因为刘季不是亭长,而是一县之长,原本要跟着刘季受到多年苦难的吕雉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官夫人。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时候,跟随他们的那位“县令”正是刘季。
这是一个奇妙的巧合。
四世皇帝元年的夏天,那一场大雨葬送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同时,也让刘季这个历史中应当在几年后才成为“沛公”的人一跃成为了当朝炙手可热的人物。
四世皇帝胡亥令,进刘季为一郡之长。
在这个飘摇的乱世中,刘季比原本更早拥有了一块可以称之为“根基地”的存在,他可以自由的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当然,在四世皇帝逐渐疯狂的时候,四世皇帝加封了不止一位“郡守”。
因为朝中实在无人可用。
原本在始皇帝、文皇帝两位的镇压下,已经喘不过气来的六国余孽以及当地贵族再一次变得强大了起来,他们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也获得了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机会。
黔首的起义让胡亥恐惧,所以他根本顾不上以后会怎么样,他给了这些郡守极大的权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刘季不是很显眼。
四世皇帝元年的秋天,将权力尽数吞噬消化了的地方贵族们有些忍不住自己心中的贪婪了,他们开始想要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甚至有些人开始贪婪的看向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这样的人不少。
于是,再一次爆发黔首起义的时候,所有的郡守都好似没有看到一样、有些郡守要一些脸面,只是装出来无力抵抗的样子。
黔首起义,便这样轰轰烈烈的爆发了。
陈胜吴广称王。
无数的黔首汇聚在他们的麾下,想要征服这个天下,而秦国的士卒们好像丧失了原本的战斗力一样,没有人能够抵抗他们。
高坐在皇宫中的胡亥在畏惧与痛苦中发现,自己将权力交出去之后,又没有那个威望和能力镇压这些人,所以导致这些人看着他灭亡。
他的情景,竟与当年的邦周天子一样了。
这岂非是一报还一报,因果循环呢?
然而,就在黔首起义爆发,即将威胁到咸阳城的时候,一位一直低调而又沉默的人物横空出世。